<h3> 【题记:前两天一个情绪很差的同事找我聊天,说到管理的如何不容易,员工如何不给力,剥丝抽茧之后,问题就出在“应该”二字之上。归结个人认识,结成此文。】</h3><h3> 人们生气、埋怨、伤心、忧郁、哀怨等不良情绪,很多都起于“应该”二字,或者说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快乐心境的众多“杀手”中,“应该”居功至伟”。 </h3><h3> 穿衣吃饭,挣钱养家是做丈夫“应该”的,就赚了几个钱回来,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厨房灶台,洗衣刷碗是做妻子“应该”的本分,有什么好抱怨的?当初他落难时,我倾力相助,如今我有难处,他“应该”投桃报李,怎么可以这样袖手旁观?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应该”珍惜才对,怎么能这样薄情寡义?我们在一线拼杀,后端就因该全力支持……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啰嗦罗列。 </h3><h3> 面对理直气壮,言之凿凿的“应该”,听者理应思前想后,幡然醒悟。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回答是“凭什么我就‘应该’?”、“你以为你是谁?”、“你自己愿意这样,和我有什么关系?”云云,龃龉争吵,不欢而散。</h3><h3> 而对于说“应该”者,我们通常看到的表情是愤懑、悲戚、落寞、垂泪。更有甚者是沿着“应该”的思路,钻入牛角尖,越想越气愤,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凄惨,终将自己置入不能自拔的绝望境地后,不是在郁郁寡欢中以泪洗面,就是在极度愤怒中做出一些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h3><h3> “应该”的最大误区是,用自己的行为逻辑来衡定人与事。殊不知,抛开自然科学,政治见解的大话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逻辑,看待人与事的方式自然大相径庭,其间很多没有“对与错”之别,更没有“真理”可言。 如果把自己的行为逻辑看作是“真理”,用“应该如何”来评价对错,其结果,不是让别人愤懑、失望、伤怀,就是让自己生气、恼怒、难过。</h3><h3> 对于那些说“我是怎样对你的,你应该……”的人,大多忘记了对别人的好,为别人做一些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初衷并没有想得到对方什么样的回报。做过之后为什么却要去细细罗列,成为一种要求对方的资本呢? </h3><h3> 在我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应该”的,一切对你的好,都要感恩记德,一切不如你意的,你需要在审视自己的同时,想办法达成你要的结果,而不是追究“对与错”。</h3><h3> 我们能更多地将“应该”二字剔除后,再来看待人与事,不仅对别人是一种宽容,自己的心胸也会变得宽阔,拥有平和而快乐的心境也会因之多出许多。 </h3><h3> 如若不信,不妨试试。</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