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美术馆

闲人免进

<h3>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的一所私人美术馆。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h3> <h3>红砖美术馆的大门,是由三个圆形的圆洞组成,既像窑洞又像相机的镜头。</h3> <h3>从红砖美术馆正门进入后,映入眼帘的便是红砖美术馆的展厅了,大厅顶部采光,阳光柔和地洒在剧场中间,给刚步入美术馆圆形大门的人们以震撼。外表朴实无华的红砖被艺术家与建筑学家有机的集合在一起,让人感叹建筑艺术的伟大。</h3> <h3>大厅中央是俊男美女拍照留念的好地方。</h3> <h3>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设计,墙面在人们的视线处完全断开,墙就像是悬浮的一样,这个设计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窥探剧场。人们在展厅外通过这个留口可以看见展厅内的游人,展厅内的游人可以通过这个留口看到展厅外的游人。</h3> <h3>两个人的听众</h3> <h3>抽像的艺术展览</h3> <h3>有个性的照明灯</h3> <h3>摄影展览</h3> <h3>红砖美术馆并不是全封闭的建筑,在屋顶、墙上,故意留出一些缝隙,透过这些孔洞,让阳光能照到馆内。每逢天气晴朗的时候,阳光就成了馆内最棒的魔术师。</h3> <h3>甚至连桌椅都砌成倒金字塔形,让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红砖,也能组合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h3> <h3>狭窄的通道只能一人通过,胖点的要想路过此路可能困难点。</h3> <h3>建筑之外,精彩依然。庭院区别于建筑的红砖,转由青砖黛瓦堆叠营造。与建筑一脉相承却又自成一体,和而不同。</h3> <h3>藤萝与红墙,完美的结合。</h3> <h3>古藤穿顶而出,非常漂亮。</h3> <h3>漫步于整个美术馆中,一步一景。布局巧妙,高深小巧,密集舒朗,方圆曲直,曲静幽通。</h3> <h3>在华北地区常见的,在窑洞中用炭火烧制而成的红砖。却没想到,在建筑师的规划下,这些看上去朴实无华的红砖,竟然还能呈现出如此诗意的美感。</h3> <h3>设计师故意将左侧的墙壁设计成倾斜角度,营造成“一线天”的效果。</h3> <h3>如果只有清一色的红砖,色彩搭配上未免太过单调;其实馆内还有一座敞亮的小院,绿杨垂柳、小桥流水,很是活泼。</h3> <h3>自由泳</h3> <h3>两只可爱的黑天鹅配合默契,就跟专门训练过一样,连扎猛子的动作都是分毫不差。</h3> <h3>说起砖,就让人们想到从盖平房到高楼,从砌院墙到搭鸡窝垒猪圈,无处不在,人们从没去关注它,这些最朴素的材料,在设计师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造就最美的建筑。</h3> <h3>这里是多功能大厅的后墙,墙上的十字架招人喜欢,前来照相留影的人非常多。</h3> <h3>盲亭,有冰岛籍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设计,结构上镶嵌了148块不规则黑色玻璃和149块多边形透明玻璃,使观者在类似万花筒般排列的镜面之间,通过反射和透视强化了自身的视觉和身体体验。</h3> <h3>极具纵深感的青砖圆拱门,青砖与红砖的叠加印象对比,冰冷的建筑像是被赋予了新生,呈现出一座有著温暖的当代园林,是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h3> <h3>无论是宏伟的圆形穹顶,还是脚下排列整齐的红砖“地板”;在走进红砖艺术馆的一刹那,都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h3> <h3>红砖、灰色水泥与木质地板的结合,让建筑有了生命,不再是冰冷的感觉。</h3> <h3>置身于红砖美术馆中,站在任何一个角落欣赏,似乎都能捕捉到最美的构图,当时拍照时无意当中拍到了日晕。</h3> <h3>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配以部分青砖,经建筑师的双手,一座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在北京众多的馆中脱颖而出,让人有了不同的感受,全新的审美体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