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灵山之梨园岭-黄花梁-东灵山停车场穿越

蔷薇

<h3>京郊门头沟地处华北平原,98.5%的面积为山地,仅1.5%为平原地区。西部地区,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1500m左右的山峰有160余座。西北部的灵山海拔2303m,有&quot;京都第一峰&quot;之称,另有百花山、髽髻山、妙峰山等山峰。东部地区,山地处于北京西山边缘,山体较小,山势渐缓,门头沟区内3条主要岭脊均呈东北向平行排列,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黄花梁-黄草梁-棋盘山;百花山-清水尖-妙峰山;铁坨山-九龙山-香峪梁。今天我们穿越的路线是:从梨园岭上山至黄花梁顶端,然后沿山脊或半山腰下山至东灵停车场。</h3> <h3>经2.5h,我们乘车到达目的地附近,从马路旁边的护坡墙进山。</h3> <h3>沿坡底小路行进至林间小路。</h3> <h3>由林间小路缓慢上山,林子不密,斑驳的树影遮挡了大部分阳光,走在其中,凉爽舒适。</h3> <h3>约莫走了十几分钟,我们就到了一个较开阔的地带,在一片较低洼的平地上,有几处破旧的平房还依稀存在,这就是梨园岭村,梨园岭在李家庄的西边,江水河村的东南方向,村子很小,四面环山。村子西北方向有一座巨大的山崖,形成了一道保护该村的天然屏障,看起来这里是块风水宝地。毕竟是在山里,交通不便,山里没有多少可供给的良田,在政府的帮助下,所有村民都已搬出大山,享受到了衣食无忧的生活。</h3> <h3>村里简陋的牌楼</h3> <h3>经过梨园岭村,继续沿西北方向上山,这里应当是一条从沿河城通往东灵山的京西古道。碎石铺路,道路成形,由于爬升不高,山坡上灌木丛较多,树荫较少。这里气温不像城区潮湿闷热,相反干热中也有一丝凉意。到达坡上的山梁时,一道长城清晰可见,这就是梨园岭长城。</h3> <h3>查资料知,这一带是京西通往西北的旧路,为军事、商旅重要通道,战争防御与贸易通关作用兼而有之。不过现在已经破败不堪,据说是文革时期用炸药爆破毁成这番模样的。我们的视线范围只能看到约200m的长度,见到的惨状就是如图所示。</h3> <h3>横穿过长城,下到山梁下一小段,然后再向上攀爬就基本全是杂树林了,绿树成荫,虽然一路攀升,但走起来却清爽不燥热。</h3> <h3>快到山顶时,有一小段露天,可观景远望。</h3> <h3>稀疏的杂树林枝叶繁茂,完全可以遮挡肆虐的骄阳。林子里空气清新,凉爽怡人。</h3> <h3>约2.5h的持续攀升,我们到达灵山黄花梁的主峰(海拔1854m),黄花梁山顶平缓,南北绵延数里,山脊两侧是白桦林,每到春、夏两季遍地都是小黄花,故称黄花梁。</h3> <h3>这里是一片开阔之地,千亩草甸繁花似锦,碧野葱葱,周围森林茂密翠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醉人的绿色,让人心生感叹:回归自然真好!山梁上野韭菜随处可见,这里的野韭菜比北灵山的辛味要浓,据说野韭菜性味咸涩寒,具有宜肾,去烦热等功效。观景的同时还能采摘点野韭菜,何乐而不为?</h3> <h3>由于这里来的人少,一丛丛,一簇簇的野韭菜生长茂盛,肥厚鲜嫩,大家犹如采摘丰硕的果实一般不肯放过任何一棵诱人的韭菜。黄花梁上还有野生草药:野薄荷、黄芩等。</h3> <h3>黄花梁上可看到东灵山</h3> <h3>黄花梁上远眺四周群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h3> <h3>其实黄花梁上最多的是下图所示的这种植物-漏芦,也许是她的作用和名气不够大,所以就不以她命名了。</h3> <h3>黄花</h3> <h3>山丹野百合</h3> <h3>蒲公英和小野花</h3> <h3>午饭后沿草甸向北前行</h3> <h3>穿过白桦林</h3> <h3>再过一片松树林</h3> <h3>穿出白桦林、松树林,眼前立刻豁然开朗,又是一片高山草甸,进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的秀美风景,一片片的高山草甸…百花盛开,风光旖旎,不禁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也不忘拿起手机不停的拍照。</h3> <h3>草甸顶端</h3> <h3>山梁上看到的风景别具特色,远处山形地貌的特点较为突出,崖壁侧端垂直无任何植物,崖冠上平坦郁郁葱葱,且山势高大,递变的山体,壮观无比!</h3> <h3>草甸下方的山坳,苍葱翠绿,另视觉震撼!</h3> <h3>走出草甸沿半山腰走很长一段山路,一路上灌木丛居多,野花盛开。</h3> <h3>远处,可看到东灵山,山下就是江水河村,小村被一片绿色包围,宁静而悠远。对面的东灵山,大片大片的高山草甸铺满了山体,茂密的森林和草甸形成了渐变的分层,远看浩瀚、壮阔而又险峻。</h3> <h3>约4:30我们到达东灵山停车场,因为时间关系,攀爬东灵山就没有时间了,留点遗憾下次再来吧!</h3> <h3>此次穿越路程约11km,用时约6.5h。此线路长度适中,强度不大,大部分时间都在树荫下行走,凉爽怡人,是夏季徒步的最佳线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