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标题有一些牵强和沉重,但我确实看到了您生无可恋的表情及谈死欣喜的面孔。我明白了,有一种期待叫做死亡。 </h1><h1><br></h1><h1><br></h1><h1>因扶贫工作作了微调,您成了我新增的扶贫对象。大家习惯把扶贫对象称为挂包户,我却没有信心担当得了这样称呼您,我们最好的定位是结对关系,以我的能力,我包不了您脱贫或是不返贫,我也会尊重您对生活(生命)的选择。</h1><h1><br></h1><h1><br></h1><h1>当您佝偻着瘦弱的身子,无法并立双腿,一瘸一拐地走来门口迎接我们时,我愣了一下,又继续往您的方向走,到了您门口,我迟疑了,更多的是胆怯,纠结着要不要进屋。这一切太超乎我的想象了,屋里若明若暗,光线透过门框正好照在置于墙脚的棺材上,因我们的打扰从屋里钻出了两只鸡,凸凹不平的土地板上零散地放着柴火、煮饭的火炉、锅碗瓢盆等,唯一能拉近与这个时代的距离的是小橱柜上的那一台电视机。</h1><h1><br></h1><h1><br></h1><h1>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同事的陪同下坐下来和您细聊。您是一位74岁的独居老人,有妻子,有子女,您不愿意和他们同住。您对我们的问寒问暖很感激,对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无太多怨言,还持满意态度,我很诧异。由此,我也在思考,贫穷是否也是人的一种权力,有权选择贫穷,无需干涉。有一种人,穷得愿意,穷得满足,穷得享受。比起手把手的扶持您,我更关注您对贫穷的态度和想法。</h1><h1><br></h1><h1><br></h1><h1>当我们建议您考虑一下去敬老院生活时,您说您都这把年纪了,不愿意去,您已经安顿好了一切,包括死亡。您转身指着身后的棺材给我们看,您说这东西就摆放在这里,坟山、墓碑、砌坟的石头都准备好了,就等哪天归西后装入棺材里了。霎那间,您脸上掠过了一丝欣喜若狂的表情,我捕捉到了,并记在了脑海里。我隐约感觉到了有一种期待,竟然是死亡。</h1><h1><br></h1><h1><br></h1><h1>当我们离开时,我转身回头看了看您那20平米的小屋,再看看身边的您,我看到的是一张生无可恋的面孔!</h1><h1>我会继续做您的工作,希望您能去敬老院!</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2017年6月6日 于和平 图文原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