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奇特的土耳其("穿越亚非欧之旅"相冊2)

江鸟

<h3>  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3%的国土在欧洲,97%的国土属亚洲,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们这次旅行只安排了埃及和土耳其两国,却被命名为《穿越亚非欧之旅》。该国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西部与保加利亚、希腊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h3><h3> 土耳其人是属于欧洲人种的地中海原住民的后裔,奥特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奥特曼帝国。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士坦布尔),灭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至16世纪和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统治区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故奥特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土耳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伊士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这里统合。19世纪时国力开始衰落,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并于1918年战败、丧失了大片领土,帝国从此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h3><h3>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宪法规定土耳其为民主、政教分离和实行法制的国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与美国保持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h3><h3>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又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会员国及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h3><h3> 该国国土面积为7836平方千米,人口7635万(2013年),土耳其族占80%以上,库尔德族占15%;城市人口为4970万,占总人口70.5%。首都安卡拉。</h3> <h3> 我们这次旅行,是2017年5月10日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土耳其的伊士坦布尔、转机飞埃及开罗,结束6天行程后、16日返伊士坦布尔。这张照片,是全体团员在土耳其一家宾馆门前的合影。照片上的一面大旗是土耳其的国旗。</h3> <h3>土耳其当地导游中文名“大海",今年28周岁,在中国天津学习汉语一年。</h3> <h3>博斯普鲁斯大桥(或称欧亚大桥)</h3> <h3>在海峡,我们的游船通过了另外的几座大桥。</h3> <h3>兄弟俩在海峡的游船尾部合影留念,上面飘扬的是土耳其国旗。</h3> <h3> 博斯普鲁斯海峡,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马尔马拉海、地中海和黑海,也是链接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我们乘游船两个多小时,饱览了海峡欧亚两岸的绮丽风光。前一分钟人还在欧洲,后一分钟就来到了亚洲,是非常奇妙的地理位置切换,畅游海峡后我们又返回了欧洲。深蓝的海水起起伏伏,大小船只或停泊,或穿梭其间。</h3><h3> 此海峡是黑海的唯一出海口,欧亚大桥要满足万吨巨轮和航母的出海要求。当年我国购买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现名辽宁号航母),就是从博斯普鲁斯大桥底下拖过来的,土耳其方面害怕航母太大、会撞了大桥,敲了我国好大一笔保证金。</h3><h3> 以上是我们在游船上拍的若干照片的一角。</h3> <h3>  行程第八天,我们的车沿着翠绿色的马尔马拉海岸线行驶,沿岸布满着一幢幢度假别墅。尔后搭乘大型渡轮(混装船,车进舱,人上休息室或甲板观光)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前往位于海峡旁的古老港口-恰纳卡莱(特洛伊古城)。驱车前往参观大木马及古城特洛伊的历史遗迹,凭吊盲诗人荷马笔下所述的一段流传千古、可歌可注的史迹-木马屠城计。</h3> <h3>游船上观看岸边风光</h3> <h3>停放汽车的船舱</h3> <h3>《木马屠城计》剧中之木马</h3> <h3>游客冒雨参观古城特洛伊的历史遗迹</h3> <h3>  希林斯小镇是1400多年前由基督徒建立的,他们从以弗所古城迁居到8公里以外的这个群山中,一个具有浓郁希腊风情的山村经过千年的变迁、展现在今天的游客面前。小镇的街道上尽是特色酒馆、餐厅、纪念品小店、香料、橄榄制品及各种水果酒和新鲜水果。我们步入小镇,沿着石板路缓缓地爬坡,在狭窄的街巷中穿行。山坡上,一座座白墙红瓦的房屋格外醒目,白色的墙,蓝色的窗户,以及纯朴、自然的气息,充满了希腊风情。</h3><h3> 小镇上也有一个清真寺,大概是希腊马其顿一带的奥特曼穆斯林来到该镇建设的。尽管希林斯小镇还留有一些希腊遗风,但从这高耸的宣礼塔我们就可以得知,这已经是穆斯林的世界了。</h3> <h3>绿色世界 宜居小镇</h3> <h3>客人坐在葡萄酒店柜台前的凳子上评尝美酒</h3> <h3>“大排档"设在山顶上</h3> <h3>小道沿山而上,民宅依山而建。</h3> <h3>酒店老板电子结账</h3> <h3>小镇居民门前布满了鲜花</h3> <h3>来自中国江苏的游客于小镇留影</h3> <h3>小镇上穆斯林的教堂</h3> <h3>  以弗所是土耳其早期最重要的古典城市之一,是公元前四世纪由雅典殖民者建立,位于爱琴海岸附近巴因德尔河口处;曾是古罗马帝国的重要城市,全盛期约有25万人口,面积超过809公顷。这座城市的黄金时期从亚历山大帝开始,其后成为一个基督教中心,基督教的重要人物圣约翰、圣保罗、圣母玛丽亚均在以弗所度过晚年,其中圣约翰亦在此古城去世,圣母玛丽亚就诞生于此。如果想了解土耳其的历史,不到以弗所便是你的终生遗憾。以弗所以阿耳忒弥斯神庙、图书馆和戏院著称,敬请浏览以下照片。</h3> <h3>以弗所古城遗址</h3> <h3>图书馆</h3> <h3> 2300年前建造的古代露天戏院,能容纳25000名观众,没有现代科技音响器材,却能把演员的歌声和语言传递到四面八方,真是令人惊叹不已。戏院主要用于演出戏剧,罗马晚期角斗士表演也在这里举行。</h3> <h3> 棉花堡,位于土耳其西南部,如此可爱的名字,源自其外形像铺满棉花的城堡。所谓"棉花",就是泉水从山顶往下流,所经之处历经千百年钙化沉淀,形成层层相叠的半园形白色石灰岩阶梯,远看像大朵大朵棉花矗立在山丘上,更像染白了的大梯田,所以土耳人叫做"棉花堡”。</h3><h3> 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妙景观,由高达35度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从100米高的山上翻滚下来,经过长年累月,奶白色的钟乳石层层叠叠,聚集成棉花状,类似中国四川黄龙的彩池。请看如下照片是否像棉花?</h3> <h3>背景似棉花、似云朵,一对情侣在自拍。</h3> <h3>棉花堡景区、山脚下的美好家园</h3> <h3>不起眼的景观,小草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h3> <h3>外国女郎的美姿</h3> <h3>步入景区必须脱鞋袜赤足观光,避免污染环境。一路步履艰难,脚板如针尖刺痛。</h3> <h3>类似中国四川黄龙景区的钙化池</h3> <h3>尽情观赏拍照的各国游客</h3> <h3>天空乌云密布,我们参观景区结束后、下了一场中等阵雨。</h3> <h3>用全景模式拍摄的棉花堡的大场景</h3> <h3> 安塔利亚是土耳其南岸港市,安塔利亚省省会,是该国最美丽的地区。我们在老城区--卡勒伊奇,漫步弯弯曲曲的窄长街道以及附近的地中海沿岸的海边公园;海湾的波光云影,衬着巍峨秀丽的山峦,观赏这里的壮美景观。</h3> <h3>安塔利亚城的城外</h3> <h3>在餐厅边,午饭前后游客抢拍海滨风光。</h3> <h3>以下是于海边公园拍摄的风光</h3> <h3>安塔利亚海边的钟楼</h3> <h3>  在土耳其古都伊士坦布尔,我们参观了古罗马竞技场(现名苏丹阿合麦特广场)、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虽然行程短暂,但我们领略这个国度的风采和该民族先民的伟大。</h3><h3> 奥特曼王朝的绝美建筑《蓝色清真寺》位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伊士坦布尔旧城区",它建于十七世纪初。蓝色清真寺的得名来自其内壁以两万多块蓝色调的彩釉瓷砖嵌饰,透过正中央园顶的两百六十扇窗户的阳光照射,金蓝交灿,美得令人屏息。</h3><h3> 蓝色清真寺的外观也是一大奇景,它是伊士坦布尔最大的圆顶建筑,三十多座圆顶层层升高, 向直经达四十一米的中央圆顶聚拢,庞大而优雅。除此,该清真寺有一个世界之最,它的四周建有六座“宣礼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塔分三层,朴实无华,但夜晚在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旖旎万分。清真寺高大空旷、圆形的穹顶装饰华丽,人们进入大厅之内,有一种庄严肃穆、肃然起敬之感。我们游客是脱下鞋子赤足入厅的,而穆斯林信徒们则是在厅外洗脚入室。请看来自该清真寺的照片一组。可惜我没有能力拍下她的全景,只能拍上局部一两个“宣礼塔”。</h3><div> </div> <h3>清真寺外供穆斯林信徒洗脚的长廊</h3> <h3>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位于土耳其、伊士坦布尔的宗教建筑,建造年代为公元532~537年。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1934年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更名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h3> <h3>  从安塔利亚乘车(306公里)到达13世纪土耳其的首都孔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旋转舞的发源地。随后继续乘车(380公里)前往世界上最壮观的“风化区"——卡帕多奇亚。</h3><h3> 卡帕多奇亚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焕发着摄人魂魄的美,令无数旅行者魂牵梦绕。这就是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为“十大地球美景”之一的卡帕多奇亚。早在波斯帝国时期,由于卡帕多奇亚人向波斯人进贡了健壮的马匹和技艺精湛的金银工匠,波斯人把这里叫做“卡帕多奇亚",其寓意就是美丽的马乡。</h3><h3><br></h3> <h3> 古罗密露天博物馆是土耳其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修建的建筑群,露天博物馆位于陡峭的山谷之中,浓缩了卡帕多奇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汇集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特色的石窟教堂。这些教堂最初由躲避政治迫害而迁移到这里的基督教徒所建。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将山体凿空修建教堂,内部刻画着色彩斑驳的壁画,美妙绝伦。</h3> <h3>专注拍摄美景的一男一女</h3> <h3>鸽子谷</h3> <h3>洞窟餐厅,我们在此用了午餐。</h3> <h3>  瞠目结舌的精灵烟囱,无法描述的震撼,大大小小的烟囱状的一片庞大的怪石群,令人们无不发挥各自的丰富联想,您去了定能让您流连往返。</h3> <h3>怪石嶙峋,目不遐接。篇幅限制,只能放上两张照片。</h3> <h3>  卡帕多其亚是世界上玩热气球最受欢迎的三地之一。卡怕多奇亚由于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熔岩,在自然风蚀后形成的千奇百怪的地形,山谷的衍生,山脉的褶皱,弯曲的河流,散落的集镇,一切都在鸟瞰中。通常在日出前的片刻,热气球开始起飞,乘客上升到大约300米的高空欣赏。我们团的年轻人、中年人、还有年已花甲的女同胞都报了名,他们凌晨三点半起床驱车前往,可惜天公不着美,因下雨扫兴而归。一顿250美金(近1750元人民币)的美餐未能饱尝。下面是爱好者们发来的热气球升空的壮丽场景之照。我们这些已愈古稀之人,自知之明主动放弃此等自费项目,事后方知:这等年令的人即使报名也不予参加。</h3> <h3>  本人十分遗撼地结束此相冊的制作,由于照片数量的限制,遗憾之一,每个景点的照片都不能放足数量,忍痛割爱地舍去了本已放到相冊的那些值得欣赏之照;遗憾之二,伊士坦布尔的古罗马竞技场、拉波利斯古城遗址等多处景点的照片都没有纳入其中。在此,我想向各位读者道一声:土耳其太美了,太奇妙了,值得一游。</h3><h3> 由于相冊制作仓促,且未认真反复校对,错别字等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朋友见谅。</h3>

土耳其

伊士坦

清真寺

卡帕

小镇

以弗所

照片

布尔

奥特曼

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