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泰顺.库村和廊桥

云迹

<h3>图文/云迹/文字部分来自网络</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隶属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为温州下辖六县之一。东南邻苍南县、福建省的福鼎、柘荣,西南接福建省的福安、寿宁,西北靠景宁,东北毗文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泰顺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基库”、“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享有“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  2017.5.28号我们在北京摄影人孙良老师(昵称:一名京人,他的:《曰见》公众号非常受欢迎。)和大米老师的带领下,一行十二个人来到了渴望已久的泰顺古村落,一迈进这片魅力四射的古村落,我们的心就被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泰顺古村落攫取了,我们贪婪的举起手中的相机不停的咔嚓起来,激动的心儿快乐的砰砰直跳……瞬间心儿被她俘获。</h3> <h3>  这里古风纯朴,人们善良好客,见面即便不认识 也会对你友好微笑,可能与他们的信仰有关吧,他们大多都信耶稣教。</h3> <h3>  整个库村仿佛是一座鹅卵石堆砌成的城堡</h3><div>历经千年</div><div>唐宋遗风无可复制</div><div>在库村村口,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溪边几幢临水而建的三层楼木头大屋,在整个古村落中独树一帜。库村建在缓坡上,沿着库村青石铺就的小径,“石头村”的风貌渐渐显露出来。</div><div>库村始于晚唐,包氏和吴氏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家族,两个大族的先祖——唐朝进士包全和吴畦相继归隐白云山下,建房开田,耕读传家,先后创建了三个书院。深厚的家族文化,让后人带着满腹经纶走出山林、登上仕途。据县志记载,唐五代两宋时期,本境考中文武进士共有82位,而单单库村的吴氏后裔,在两宋就占了19位,更有流传千古的宋进士“三友”吴阳、吴泰和、包湉。</div><div>千百年来,两大旺族在此繁衍生息的同时,也留下许多极其珍贵的人文古迹。在世英门前,只见门楼以浅浮雕修饰,石柱、石梁、石楣、石瓦叠砌。“这里是吴宅和包宅的分界点,现存的世英门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重修,是浙南石门楼建筑的经典。”包国福指着门楼前空落落的石墩说:“这里原本是一对拴马石,属明朝文物,可惜几年前被盗了。”</div> <h3>  这是浙江省作家包登峰老师,一位高产作家,我很欣赏喜欢他的文章。</h3> <h3>  总建筑达3.7万平方米的库村,作为泰顺乃至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却籍籍无名,在历经晚唐、五代、宋、元、明、清1200余年的发展后,至今风雅依旧。</h3><div>村书记包国福说,散落在库村各处的古井、卵石地铺、悬鱼、雕花、珍贵匾额等历史文物,如果没有讲解,游客可能一个转身,就错过了一个故事。</div> <h3><font color="#010101">目前浙江全省掌握这门传统营造技艺的匠人只有四人,这其中以温州泰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董直机为旗帜性人物。董直机老人现已年逾九十高龄,师从董老的曾家快,实质上已成为现今能独立完成廊桥设计构造的屈指可数的传承人之一。我们有幸倾听了曾加快老师,对文兴桥的构造和修复文兴桥的周密详细的介绍。</font></h3> <h3>  这次我们是摄影游学,我们边欣赏古村落建筑,老师边讲课,老师说到:“一个建筑如果不能融合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这个建筑做的再美,在建筑师的眼中,它还是失败的,所以建筑的艺术性就是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融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及风俗习惯,在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表现思想,情感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并非仅限于营造美观的形式,艺术表现力产生于设计创新,衍生于形式,使用功能与建构技术等综合方面。”泰顺廊桥最好的诠释了以上老师所讲的建筑艺术一说。</h3> <h3>  泰顺廊桥遗梦……因为2016年中秋节这天,洪水冲毁了多座廊桥,我们这次去泰顺,去了修复文兴桥的现场,这里堆满了准备修复文兴桥的木材,孙良老师为此去了n次,并在他的曰见里面撰写了《修复文兴桥,洪水带不走的,是廊桥》,昨晚,看着老师发的图文,看着当时被洪水冲毁的廊桥画面,满目疮痍的现场,令人心痛、沉重的无一复加,我期盼,廊桥芳容早日归!我期盼,待到明年春风起,廊桥依旧笑春风……(下面一图来自网络)</h3> <h3>  通过这次孙良老师和大米老师组织的摄影游学,使我受益匪浅!在泰顺,我们一起走进廊桥,走进古村落,探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从零距离感受了古老的造桥技艺。过去我对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点也不感兴趣,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的爱上了记载着我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孙良老师和大米老师带领着我们寻访先祖,探询先人的足迹,使我看到了从远古深化走来,中国历史在纷繁中前进!.以后再有这种活动,我会努力争取参加,发扬祖国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义不容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