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的雨势骇人,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停,用瓢泼大雨、铺天盖地、一片混沌等词好像都不能形容出今天的雨之大。9号是高考结束的第一天,同事们都说今年的学子很幸运,如果是高考当天下如此大雨,可能听力会受影响,孩子们的出行更会受到影响。高考离我有多远呢?十六年过去了,真真是时光一去不复回,往事只能回味。</h3> <h3> 2001年是高考实行3+X的第一年,那时还是7月份考试,记得我那一届宿州二中应届班有十个班,复读班有几个记不清了。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好像发挥的还不错,考进了年级前三十,班级第二名。这让成绩一直在班级七八名徘徊的我有些许的膨胀了。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家流行写留言册,拍照片互赠,我记得考前一个礼拜我都是漂浮的,天天忙于写留言拍照,几乎没有复习。我的考点在宿州一中,出了宿州二中南门走大概十来分钟就到了宿州一中的北门,所以考试那几天都是步行往返。相比于现在家长的大规模送考,我印象中好像送考的不是很多,反正我的爸妈忙着种地是没有时间来管我的。</h3> <h3> 十六年有多长?长的我都忘记数学是第一天下午考的还是第二天上午考的了,其他几科考试情景的记忆早已随着时间而消逝,唯独数学那科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记得班里数学成绩非常好的孙小胖和我同一考场,他在离我三四个座位的右前方,那天从选择题开始就特别不顺,感觉好难,在我准备做大题目的时候,无意抬头看了看孙小胖,发现他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试卷,抖着腿在检查了,那轻松愉快的模样深深地刺激了我,最要命的是他还不时回头看看我,送给我一个个谜一般的微笑,数学考好,我就知道完蛋了,因为基本靠蒙的。果真对答案时,单单选择题我就错了四十分,基本上没有得分,数学对完答案,我就回到寝室把自己裹在被子里痛哭了一场,也准备放弃填报志愿了。谁知寝室同学买来西瓜喊我起来吃,我就抹着眼泪吃了在高中寝室的最后一次西瓜。最后听从班主任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安徽大学,服从志愿。</h3> <h3> 果真高考放榜,我数学不出意外地考了八十分,没有及格,总分550,服从志愿去了安大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而孙小胖数学考了一百四十多分,去了华东理工。那时学校寝室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记得分数还是去在一中教书的舅舅家查的,因为对专业不太满意,打电话回家报告消息时,着重说了没有录取到想要的专业上。</h3> <h3>当天下午赶回家,家里一个人都没有,问了邻居原来都到地里种玉米了,我赶到地里,却看到一家人坐在地头垂头丧气的也不干活,我问咋啦,妈妈说你爸接了你的电话说没考上,很难受,你看这都没有心思没有劲干活了,我说谁说我没考上啊,我考上安大了,就是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拍拍屁股上的土,像打了鸡血一样雄赳赳气昂昂的继续去种玉米了。我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爸爸给我筹备了酒席,说实话比我结婚时隆重多了,音响大早上就欢快地唱起来,村长来了,小学的老师还有校长来了,亲戚们都来了,爸爸带着我一桌桌敬酒,他的那些酒友们对他说:“老化子,就你这样天天吃吃喝喝的也能培养出大学生,我们服了!” 晚上又接着摆了几桌,那天是我看到爸爸最开心的一天,开心到喝醉了。</h3> <h3>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没有上大学会怎么样?其实也不会怎么样,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在外面打工,薪资也不差,日子也都过的挺红火。可我挺庆幸自己经历了高考,经历了大学四年的时光,虽说现在的收入尚不如没有读大学的弟弟,可这些经历提升了我对生命的感知力。也许听到别人说时间过的太快时,脑海里浮现出“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当看到晚霞飞鸟这些景色时,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心里还是很感谢当年的自己,读了几年书,识得几个字,当追忆往事的时候,可以说青春无悔。</h3> <h3> 谨以此文和曾经奋斗过或一直在奋斗的你共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