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月初从冰岛回来后整一个月,又踏上了去智利的旅途,从北半球白雪皑皑的冬天跨进南半球的秋天,连季节都跟着穿越了。2015年4月第一次的巴塔哥尼亚之行有一半时间留在了智利,本没预想两年之后就会重返,还是同样在4月,但既然已经万事俱备,况且还加上了上次没去的地方,那还犹豫什么,出发吧!</h3><h3><br /></h3><h3>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在西班牙语中是"巨足"的意思,是南美洲的重要地区,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内,小部分属于智利,从南纬37伸展到51度,长达2000公里,就像是一只巨足,延伸在南美洲的最南端。这一大片土地上有多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地貌多样,高原、荒漠、冰川、冰湖、雪山、塔峰,交织成瑰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尤其是南北纵向的安第斯山脉和冰川在这里切割侵蚀出了一纵排垂直矗立于冰川上如犬牙交错般的山峰,突兀神奇、陡峭危险,再加上羊驼、秃鹰、美洲豹等珍稀动物,一直都是徒步和摄影爱好者们向往的天堂。</h3><h3><br /></h3> <h3>我们的第一站还是从巴塔哥尼亚开始。三程转机加开车,四十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安第斯山脉以西智利境内的百内国家公园。百内公园(Torres Del Paine)在当地语言中意为"蓝色的山峰",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前五大风景胜地和一生不可错过的50个景点之一。</h3><h3><br /></h3> <h3>公园内仍然如两年前一样都是布满碎石子的土路,应该已经很久没下过雨了,一路尘土飞杨,很快我们的吉普车就灰头土脸。只是运气没有跟两年前一样,还没到我们的住宿旅店,就发现一辆车的车胎被石子扎破了,在公园入口处跟工作人员打听到附近居然有家修车行,三次补胎失败之后,修车行的人提出可以在离此地最近的100多公里远的小镇帮我们买新胎,而我们则可以留在公园内继续下面的行程,运气倒也不算坏得离谱。</h3><h3><br /></h3><h3>如此一折腾,换了备胎开去旅店的路上,光线只剩太阳落山前的最后一瞬,远山朦胧,草地金黄,两匹白马亲昵地相伴左右,仿佛是安慰犒劳我们一般,这温情脉脉的画面就突然出现在眼前,四周一片宁静,再没有其他人和车辆,这好似电影中的片段被定格我的相机和记忆里。</h3><h3><br /></h3> <h3>雪线之上巍峨耸立的百内角和百内三塔就是百内国家公园的重心,所有的景点都是围绕着它们,越往公园深处就靠得越近,也越发显得雄伟壮观。</h3><h3><br /></h3> <h3>Lago Pehoe拍摄的第一个傍晚,山红时云不红,云红了山又黑了,摄影真是只能靠天吃饭,碰上什么就是什么了。晚归的船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扯碎了安详静谧如梦般的倒影,提醒我们也该归了。</h3><h3><br /></h3> <h3>巴塔哥尼亚也是著名的巨风区,天气可以用变幻莫测来形容,明明正风和日丽间,突然刮起的狂风能把人吹得一脸茫然,站立不住,到处飞沙走石,湖面的水更是直接被吹成一片白茫茫的水雾,所以每一次跟倒影的邂逅都不容错过,值得分外珍惜。</h3><h3><br /></h3> <h3>Lago Pehoe旁的lodge算是百内公园里面位置最好的酒店,本身坐落于风景如画的蔚蓝湖中,正面对着巍峨的百内角,而且地理位置居中,去哪里都很便捷,尤其拍摄点几乎都在附近,只要房间里探出头就可以知道光色够不够好,值不值得出去看看。越来越多的游客让这里需要提前至少一年预定,很可惜我们这次没订上,只能每次开车1个半小时来回奔波着。</h3><h3><br /></h3> <h3>日出前就来到湖边,风起云涌,雨忽下忽停,水面也潮涨潮落(不知道是什么原理),看到自己三脚架已经没入水中远离岸边,找了两块石头丢进水里当垫脚石,一张照片还没拍完,一低头发现水又退了,自己正撅着屁股可笑地蹲在两块石头上。如此这般反反复复,贪恋着光影交错中大自然展现出变幻莫测的美,每一分钟都不一样,实在不忍离去,直到饿的头晕眼花,才发现已经下午了。</h3><h3><br /></h3> <h3>相比今年的风云际会,两年前同一个湖边的日出却是温柔又梦幻。我想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再次前来,因为每一个清晨都独一无二,每一个日出都不可预测,每一个瞬间都不可复制。</h3><h3><br /></h3> <h3>在Lago Pehoe湖边等待又一个日出,狂风吹得人头疼,让人担心三脚架都要被吹倒,倒影完全不见踪影,可是我们看到了此行最美最辉煌的一个日出,满天的红云,天空像是要被燃烧起来,只恨自己没有360度的全景相机可以完整记录这一刻。</h3><h3><br /></h3> <h3>手机工作照</h3><h3><br></h3> <h3>鸣谢北京张子制作本篇的动图😊</h3> <h3>要想全方位感受百内公园的美,最好的方式就是徒步,景区里的W线路和O形环线提供了5天到10天的徒步路线,沿途有Refugio和露营地可以安营扎寨,若时间或体力不够,可选择最著名的法国谷French Valley和Mirador Las Torres这两条。</h3><h3><br /></h3><h3>我们的第二个车胎在某日往返的路上又被石子扎破了,耽误了不少时间,等我们住进Refugio Las Torres时就一直下雨直到我们要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去爬三塔是绝对没时间了,难得的晴朗天气,拍星空下的三塔也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经历。</h3><h3><br /></h3> <h3>住在Refugio里的游客很少有像我们这样痴迷摄影的,于是这么美的星空就成了我们的专场独享。夜很深了,周围都陷入了沉睡,只有凉凉的空气包围着我们,跟着耳机里的音乐轻声哼唱,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眨眼就过。</h3><h3><br /></h3> <h3>各种有意无意间没爬三塔,心里有逃过一劫的庆幸,也有临阵脱逃的惭愧。主要也是两年前半夜爬山在冰雪上跌跌撞撞的艰苦到现在还心有余悸,那一天日照金山外加湖面水平如镜的辉煌日出又是那么完美和不可超越,所以我们有了选择的余地和底气,不必像其他人下着雨也必须爬上去看一眼。那天晚上Refugio的火炉边烤着各式各样的外套和登山鞋,每个爬山的勇士都被雨浇透了😭</h3><h3><br /></h3> <h3>Refugio Torre Central位于W circuit 在Las Torres方向的起点处,有十间各可男女混住6人的房间,每间房里三张木质上下床,共用洗手间和浴室,另付钱可以提供三餐,早餐比较简单,中餐一般是三明治+trail bar方便大家带着爬山,晚餐看似fancy实则味道口感都一般,但是能在山里吃到这些已经很不简单了。</h3><h3><br /></h3> <h3>房间条件简单到简陋,连张桌子都没有,甚至没有插头,只有reception柜台下唯一的一个可以帮忙给laptop插个电download照片,只是电都不稳定,常常停电。风景无敌美,正对着三塔,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休息室里烤着火炉可以发呆一整天,当然大多数人白天都去爬山了。</h3><h3><br /></h3> <h3>如果定了餐,那每天下午可以来读一读餐厅黑板上公布的当天晚餐菜单,也可以自带干粮或泡面,丰简随意。</h3><h3><br></h3> <h3>餐厅外的无敌美景,坐着晒晒太阳都很惬意。</h3><h3>相比住帐篷,这样的居住条件已经算相当舒适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晚上睡不着,面对此起彼伏的鼾声向来浅眠的我直接弃械投降了,能混住大通铺的都需要强大的睡眠本领,显然我不属于这一类😦😢😫。</h3><h3><br /></h3><h3>一次特别的体验,没有Wi-Fi,与世隔绝,一天有24个小时可以和大自然亲近,觉得山里的时间过的好慢好长,但出来一看,人间只不过刚眨了个眼,一切都没来得及改变。</h3><h3><br /></h3> <h3>这些是前几天住在hotel里的晚餐,食物那是相当得不错😋😋</h3><h3><br /></h3> <h3>站在湖前仰望着三塔,我是如此的渺小卑微</h3><h3><br></h3> <h3>很多的场景都来不及用相机记录,比如看着帅气的马仔赶着上百匹高头大马越过山丘跑向远方;比如正行驶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突然一匹矫健敏捷的美洲豹姿态优美意态悠闲地从车头只轻轻一点地就跃过了马路;比如拍摄日出的路上发现车胎又被扎破只好开去修车行,路边雾气弥漫云海蒸腾中一列雪山在粉色的天空下金光闪闪又转瞬即逝……那些个惊鸿一瞥只能用惊艳来形容,却连手机都来不及掏出</h3><h3><br /></h3> <h3>幸亏三通是老司机,几次破胎以后换胎都快速搞定</h3><h3>,必须记录一下他的身手👍!</h3><h3><br /></h3> <h3>天然呆萌的造型加上表情,让羊驼成为这片土地最可爱的动物</h3><h3><br></h3> <h3>要离开百内公园了,拐过这道弯再往前就再看不见标志性的百内角和三塔,这也许是这辈子我凝视它们的最后一眼,突然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心如刀割……从今以后,要把每一次相遇当作久别重逢,每一次离别当作永不再见,只能珍惜,不许辜负🌹!</h3><h3><br /></h3> <h3>离开百内,一路往北,后面都是第一次去的地方,情不自禁充满期待。</h3><h3><br /></h3><h3>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距离智利海岸线3700公里,从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都要飞5个小时,离最近的有人居住的皮特开恩群岛(Pitcairn)也有2000公里远,说它是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一点不为过。它和夏威夷、新西兰三足鼎立构成了大波利尼西亚三角区,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h3><h3><br /></h3><h3>可怜来之前我对这个岛屿唯一的印象来自于小时候看的电视节目,只知道它非常遥远和神秘,从来没想过研究下它到底在哪里,想当然地以为它也像巴塔哥尼亚一样寒冷严酷,直到下了飞机,椰树在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中摇曳,温暖湿润的空气和热带特有的花朵让还穿着羽绒衣的我震惊的半天合不拢下巴。好吧,现场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绝对更加印象深刻!</h3><h3><br /></h3> <h3>游客们下了飞机都直接在机场购买岛上的公园门票</h3><h3><br /></h3> <h3>我们在复活节岛上的木屋,充满了浓浓的热带风情。</h3><h3><br></h3> <h3>吊床只爬上去体验了一分钟,太忙了,没时间好好享受</h3><h3><br></h3> <h3>岛上只有两处沙滩,其余海岸线几乎都是礁石,海边一层层的浪气势惊人。有一天智利本土有7级地震,公园的工作人员说当天晚上有海啸警报,我们讨论纠结了一晚上海啸时是逃命呢还是拍摄记录呢?!还好最后海啸没有发生…</h3><h3><br /></h3> <h3>复活节岛最引人瞩目也最使人心生向往的风景就是那些神秘的石像,背朝大海面对陆地,排列在海岛岸边,每一个都形态不同大小不一,却又有着相似的特征。关于它们有许多的猜测、疑问和谜团,让人们充满好奇。</h3><h3><br /></h3> <h3>18世纪欧洲人最早发现复活节岛之前,这里还处于人类文明的石器时代,又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生产力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如何建出那些高大的石像确实很难让人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曾经深入我心的"外星文明的介入"这种猜测已经被否决,可以证实是岛上的原住民波利尼西亚人所造。</h3><h3><br /></h3><h3>岛上现存共有887座石像,当地人称之为Moai,从2、3米高到10几米,用比较松软易雕琢的火山凝灰岩雕刻而成,多数是在一个采石场所刻,其中288尊雕刻完成后曾经被成功运到海边祭坛上,采石场还有397尊未完工的,其余92尊则被遗弃在运输路上。</h3><h3><br /></h3> <h3>Moai为何被造?跟当地人聊天他们的说法是这些石像代表了他们逝去的祖先,石像下埋着他们的遗体,既是墓地又有图腾崇拜的意思,立在海边背朝大海,希望祖先们可以保佑后代。</h3><h3><br /></h3> <h3>石像们曾因为部落之间的争战和海啸而全被推倒,如今岛上最具规模的一排石像Ahu Tongariki就是1960年海啸后在一家日本公司的资助下于1996年重新立在祭坛石台上,直到现在。</h3><h3><br /></h3> <h3>虽然以为是外星人所造的想法已然破灭,不再那么浪漫和神秘,但站在这些巨大的Moai前想象着它们从被造到现在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也不得不令人唏嘘感慨,这世界如此浩瀚美妙,而我所知甚少。</h3><h3><br /></h3><h3>岛上的其他就不再剧透了,其实这样一无所知的去也没什么不好,自己花时间一点点去了解背后的秘密,反而更有新鲜感😝。</h3><h3><br /></h3> <h3>很幸运看到并拍到了Ahu Tongariki的星空,坐在moai的脚下心无旁骛仰头看斗转星移,星星真的是眨着眼闪着五彩的光芒,心里满满的感动,每一次看到银河都是一种奢侈的幸福。</h3><h3><br /></h3> <h3>复活节岛的行程结束,飞回首都Santiago中转,继续一路往北,到达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San Pedro de Atacama)。</h3><h3><br /></h3><h3>阿塔卡马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延绵600英里,大部分位于智利境内,小部分属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h3><h3><br /></h3> <h3>月亮谷(Valle de La Luna) 被称为地球上最接近月球的景色。百万年以前这片沙漠曾是一片汪洋,地壳运动中海底升出海面,在干旱气候和寒流等的综合影响下干涸风化成如今的模样,成为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行走在这片山谷就相当于行走在百万年前的海底。</h3><h3><br /></h3> <h3>地上雪白的可不是白雪,而是雪白的盐碱。盐碱影响了这片地区的地下水,连室内水龙头里的水都带着非常明显的咸味,所以煮饭做菜烹茶喝水全部都必须用瓶装水,虽然味道不好,但直接用水龙头的水刷牙倒是没有拉肚子,可见水质还是干净的。</h3><h3><br /></h3> <h3>月球是否就像我眼前所见的这副模样?</h3><h3><br /></h3> <h3>宽广的盐碱山谷和远处延绵的雪山相映成画,山坡上都是等着看日落的人们,太阳落下去以后反而是最美的时刻,日落余晖将天边晕染成粉红,仿佛少女腮边最美的桃花妆。</h3><h3><br /></h3> <h3>土狼岩(Coyote rock)的日出。没碰到coyote,倒是有狗狗跑来跟我们玩耍,很想把它哄上石头站在我身旁合个影,可是它就是不肯,难道是恐高?!</h3><h3><br /></h3> <h3>口中念念有词,我在跟狗狗说"你好乖好乖",不知道听惯了西班牙语的狗听不听得懂中文😢</h3><h3><br /></h3> <h3>Salar de Talar是一串火山脚下的一个盐湖,湖水清澈透明,泛着浅浅澄净的蓝,仿佛热带水域的沙滩,如果没有风,妥妥就是一个小天空之镜,再加上四周围绕的雪山和赭红的石滩,景色优美,忍不住摆了一个自己的招牌姿势,按朋友的话说就是把自己像个蚂蚱一样挂在空中,想要拍到最好的效果跳个一两次显然是不够的,结果就是头开始疼,才想起来这里是高原啊!</h3><h3><br /></h3><h3>阿塔卡马镇里海拔2400米,但沙漠里的各处景点很多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处接近5000米。每天都在2000多米到5000米之间穿梭,高海拔对很多人都会是个挑战,那天跳完以后的后遗症就是一到4000米以上就开始头疼,并且越来越疼,就盼着日落后赶紧回到2000多米的家里。</h3><h3><br /></h3> <h3>异常干燥的空气和高海拔,让这片地区拥有极好的能见度,全南美最大的观星站就建造在阿塔卡马沙漠里。我们来的几天里只要天空一黑银河就开始出现,可是想要拍到一张前景好的星空照可是相当不容易,因为所有的公园太阳落山以后都关门了,我们多个拍完星空再回家的计划都被迫放弃。</h3><h3><br /></h3> <h3>又见羊驼,它们就是这片美丽土地的精灵,奔跑起来轻盈迅速,高海拔对它们完全不是困扰。</h3><h3><br /></h3> <h3>夕阳西下,黄昏把天地都渲染了,低角度的光线下,一团团草编织成金色地毡,铺得漫山遍野,不时有羊驼跑过山丘,投下一个剪影,还有我们的卡车。。。</h3><h3><br /></h3> <h3>天空都是瓦蓝瓦蓝的,干燥得没有一丝云。某日难得雪山顶上聚集了一小片,结果还没坚持到日落结束,就蒸发得无影无踪了,这就算唯一拍到的云彩了</h3><h3><br /></h3> <h3>Laguna Chaxa是智利火烈鸟繁殖区之一,据说这里有火烈鸟五大种类中的三种,它们哺食盐湖中一种极小的虾,估计要吃上很多才能吃饱,所以难怪它们不是在专注地埋头苦吃,就是踱步到另一处继续埋头苦吃,几乎等不到它们抬起头的画面。</h3><h3><br /></h3> <h3>这个孤单却可爱的小石屋就是我们在沙漠里的家,好像住在窑洞里,石砌的床台,秸秆铺的天花板,茅草编的吊灯罩,窗户上挂着麻布窗帘,closet里一排衣架荡在竹竿上,还有大大的院子,第一眼就喜欢上了。</h3><h3><br /></h3> <h3>房间里不需要什么装饰,拉开窗帘,屋外的风景映入眼帘,直接就是一幅画。</h3><h3><br /></h3> <h3>小彭上有兄姐,明明是家里最小最受宠爱的孩子,可是每次都是她在细心照顾我们,有她的身影在厨房里忙碌,总觉得特别安心,随便住在哪里都有了家的味道❤️。</h3><h3><br /></h3><h3>沙漠里阳光是最充足的能源,窑洞里就靠太阳能发电,所以不能使用高功率电器,住在里面的五天没有洗衣机也不能用电吹风。手洗衣服就晾在屋后树林里晒太阳,洗完头发也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然后东一句西一句闲聊着天,恍惚回到了小时候外婆那槐花飘香的小院。 几天的美好时光眨眼就过,又到告别的时刻,拎出垃圾袋,最后巡视一遍屋里可有遗漏的东西,锁上了门,把钥匙压在花坛前的石头下。回头再看一眼沙漠里的可爱窑洞,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吧,我开始有些悲伤💔<br /></h3><h3><br /></h3> <h3><br /></h3><h3>2017年的4-5月,智利的秋天,我们从南到北,三段行程,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观和天气。那些驻足欣赏过的美景,仰头凝视过的星空,猎猎刮过脸颊的狂风,呼吸过的或潮湿或干燥的空气,遇到的人们,喂过的猫狗……, 我们一路笑着哭着奔跑着寻找着,从远方赶来,只为赴你一面之约,谢谢你们恰好都在! 那些耀眼的瞬间,虽如惊鸿一般短暂,却像划过心田的火焰,永不熄灭。<br /></h3><h3><br /></h3><h3>这是个美丽又遗憾的世界……</h3><h3>这是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h3><h3> ----朴树 《生如夏花》</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