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图片:车燕军</h3><h3> 文字:李奴平 车燕军 车 滢</h3><h3><br></h3><h3> 从碛口古镇的黄河边,往东南方向行走10公里,翻过两座山,在山的那边,就是我的故乡---车家沟。距离柳林县城30公里,隶属于山西省柳林县西王家沟乡管辖。全村人口大约300人,由于村里没设学校及其它原因,大部人都在乡、镇或城里居住,平时村里常住人口不到40个人。</h3><h3> 故乡与童年同在。我们怀念故乡,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怀念童年,怀念童年的自己。童年回不去了,能回的只有故乡了。作为童年的物证,故乡的山、水、路、枣树、老窑洞,无处不唤醒我们温暖的记忆。回到故乡,等于回到童年美好的回忆里。</h3><div> 这是爷爷和奶奶住来的哖脑头(窑洞地址的名字),我们这一大家人多,从祖上就极度贫穷,但是性格随和,人缘好,每次问(找)媳妇的时候,还夸口说:我们住的三层窑洞,很富有,好人家,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人打了光棍。等结婚后才知道,只有二层窑的那一孔窑洞能住人,只好自修窑洞去住。因为贫穷没人争老人的财产,因为贫穷反而勤劳,家族团结。所以,善良、随和、勤劳、团结、人缘好成了我们这一大家族的家风。</div> <h3> 小时候去奶奶家,先从这条砖铺的小路走上去。</h3> <h3> 再经过二层窑,右边第一孔窑洞(没门窗),是父亲分得爷爷留下的家庭财产。最里边的那孔窑洞,就是我们家族里,结婚用的“专用婚房”。</h3> <h3> 三层窑洞,只有这孔能住人。一孔宽和深都不到4米的小窑洞,窑洞里右手放一只木箱子,左手放一个水瓮(缸),家里就满的放不下了其它家具,正是所说的开门就上炕,开门就进风。晚上睡到炕上只要外面有人走动,里边的人感觉到,像是人进家里来了,胆小的一晚上都不敢睡觉。里边的人说个悄悄话,外面的人听的一清二楚,害羞人的都不敢大声说话。</h3><h3> 可不要小看这孔小窑洞,因为小,对于极度贫穷人们结婚来说最好不过了。家小不用买更多的家具,好打理。所以这孔小窑洞便成了我们家族里,人们结婚时常用的婚房,我的父母亲、伯伯、叔叔,甚至有结婚的邻里邻居,大多也是先在这里结婚,因为窑洞太小,只能过两人世界,生了小孩就得另找窑洞或自己修起窑洞,再搬出去住。要想不勤劳,也没办法,懒人嫁给我们家,也变的勤了。</h3> <h3>过了二层窑,还的往上走。</h3> <h3> 这才能到了奶奶家。爷爷、奶奶去世多年,这个院子里,现在还住着我的六爷爷一个人。我爷爷弟兄6个,姊妹8个,我爷爷排行老大,生下我父亲们五男二女,我父亲排行老四,我大伯家也是生下五男二女,我大姑姑家也是生下五男二女,七子团圆,一听就知道我们是个大家庭了。</h3> <h3>这是六爷爷的家</h3> <h3>摆的是说不上年代来的古家具。</h3> <h3> 六爷爷今年87岁,儿女多次让去柳林县城里和儿女们一起生活,他说自己还能独立生活,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六爷爷住的窑洞和摆的家具很古,但家里还有电冰箱、彩电等现代化的电器,墙上挂的相框里有许多亲人的照片,尤其是那张全家福,更是让人感到老人是一位高寿、儿孙满堂、五辈同堂的幸福老人。</h3> <h3> 我和爱人去看六爷爷时,爷爷格外高兴,给我讲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h3> <h3> 这一排窑洞,先修的西面的三孔,后修的东面的四孔。这些窑洞都是用沟里搬上来的石头修的跨口口窑洞,里边还是土窑洞,先修的三孔窑洞石头毛糙,后修的石头就打磨的比较整齐,第三和第四孔窑洞之间有明显的缝隙。也不知道是啥时候修的,听六爷爷讲,他的爷爷就住这里了。</h3> <h3> 这是我爷爷奶奶住来的窑洞,里边还能看见爷爷在世时打的吊子。吊子---是用多种颜色的油光纸剁起来,用木锤敲打各种专用小刀,刻出来的,各种不同的颜色搭配起来,凹凸互相填补,再用亮金金纸和浆糊贴起来,用绳子吊到窑洞里边两侧,把窑洞前后分开,把后面比较乱的地方隔开,既起到分割的作用,又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增加了窑洞里的亮度,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一副好吊子能用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现在失传了,真可惜。</h3> <h3> 站在哖脑头,能看到多半个村。当街(村里的街道中心)是人们最集中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街边树底下放着木头、砖头以及石头厽的蹲子,到吃饭时,各自端上一碗饭,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其乐融融,至今都保持着这一习惯。平时不吃饭时,当街也是新闻交流的场所。一天不来,就好像缺了点啥,浑身都不得劲。</h3> <h3> 来有家住来的旧院。我小时候同父母住过中间那孔窑洞。</h3> <h3> 这是全村唯一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石碾子。</h3> <h3> 看见石碾子,就想起了石磨。想起了小时候吃捻佃(dian)来。</h3><h3> 捻佃是由新麦子用水泡涨,开水煮出来,晾到不干不湿正好,用石磨捻下来,形状有点像细的饸烙面,要用碛口上来的新黄瓜、新蒜、新辣椒、新严虚(香菜),割上一把自己花台里种的韭菜和水䓤、撒上一勺芝麻面面、倒里一些自己家泡的“海宝”醋,等调料伴起来吃,吃到嘴里各静各静的,又坚又软,香气入鼻。那时候没有化肥、农药,从天然的绿色食品,能吃见新麦子的味道来,因此,就留下了:“黄瓜、新蒜,不来来捻佃”的说法。</h3><h3> 自从参加工作后,再也没有吃过家乡的捻佃。现在正是麦收的季节, 不妨你也按照我说的做法,来上一碗捻佃,过一把嘴瘾,体验一下我家乡的小吃。</h3> <h3>楞虎家住来的旧院</h3> <h3>贵生家住来的旧院。</h3> <h3>五爷爷家住来的旧院。</h3> <h3>沟哪哈(地名)的窑洞</h3> <h3>环香家母亲住来的旧院。</h3> <h3>外间子(电磨房)</h3> <h3> 左边是香儿家、常发家住来的旧院,右边是勇勇家住来的旧院。</h3> <h3>奶平家住来的旧院。</h3> <h3>从上面看两处四合院</h3> <h3>清平家住来的旧院</h3> <h3> 第二层窑洞是我们小时候上来的学校。当时,老师就住在小的那孔窑洞里,炕上是老师的生活物品,炕下就是教室,一孔窑洞里2至3个年级混合上课,老师讲这个年级课,另两个年级的学生做作业。到了做饭的时候,闻到香喷喷的味道,肚里饿的不行,只有高声朗读,才能避开闻到的味道,学生的朗读声,老师的做饭声参合到一起,就成了一首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交响曲。现在想起来都感到特别有意思。</h3> <h3> 现在大部分人们都住到,村里上面的东头(按地形起的名字)公路旁了,下街(按街道地形起的名字)才住着一、两户人家,当我走到金生家住来的旧院时,才看到有一个人浇菜地,我赶快拿起相机拍下这张相片。</h3> <h3>他也感到来了一个人,蹲下来看着我。</h3> <h3> 原来是多年不见的三丑,看来在这里能见一个人,真是感到稀奇。</h3> <h3>多年不用了的石碾子</h3> <h3>秀斌家住来的旧院</h3> <h3>三丑家住来的旧房子</h3> <h3>俊平家住来的旧院</h3> <h3>斌斌家住来的旧院</h3> <h3>建平家住来的旧院</h3> <h3> 换生叔家住来的旧院,也是我小时住来的院子。</h3> <h3> 记得30多年前,换生叔叔还用这个石锁锻炼身体。</h3> <h3> 玉宝家住来的院,也是我和弟弟小时候,同父母亲住来的窑洞。</h3> <h3>这间房子也当过学校</h3> <h3>不在用了的石碾子</h3> <h3> 茅房(厕所),现在还用。只要人在里边进行,肯定有一半身子还露在外面,其它的我就不说了---有机会你也来体验一下,绝对另有一番感觉。</h3> <h3>这是老祖先留下来的泉水井。</h3> <h3> 从台阶下去,圪蹴在下面哪块大石上,用小水盆盆舀水到水桶里,再用扁担担上两桶水,担到家里,倒在水瓮里。担水的路又窄又钭弯又多。在坡底就得计划好,在那个拐弯处该左右换肩膀,一但错了换不对方向,扁担就会碰住山体,换不过肩膀来,只能一个肩膀挑到路宽的地方再换肩膀,你想想:那个肩膀可真够喝一壶了。</h3><div> 就是这口老井养育了全村人一代又一代,有时流出来的泉水赶不上吃,半夜三更排队等水是常有的事。</div><div> 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矿泉水,比上山头(住在山上没泉水的村庄)的旱井(收集起来的雨水)好多了,熬钱钱(黄豆片)米汤时能煮软钱钱,熬出来的米汤颜色黄嫩,又香又甜,从外村来的亲戚都很羡慕。所以说村里有三宝:“泉水、煤炭和大红枣”。可惜,现在让煤矿开采的没泉水了,只留下美好的回忆了。</div> <h3> 当我拍照的时候正是枣树开花时。车家沟村受古渡口、天古镇碛口及晋商文化的影响,现在还保持着除夏季外,其它三个季节都是每天吃两顿饭的习惯。一大早起来先做买卖,忙的顾不上做饭,到上午10点才吃早饭,天黑才吃晚饭。尽管我们村里不在古镇,但从碛口用骆驼运到平遥古城的货物路过整个柳林地区,在吴城住一晚第二天翻薛公岭山,再到平遥,因此就有:“碛口柳林子、家家有银子,没有的也能端几盆子”,“驼不完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的传说。</h3><h3> </h3> <h3> 一年有三个季节每天就吃两顿饭,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可不是件好事,正在长身体消化快饿的不行,红枣就成了我们的干粮,从春天一直吃到过年时。</h3><h3> 红枣要经过:开花、 接枣不齐、白色色、鸡眼圈圈、烟熏熏、红梁盖盖、半腰腰、全红红、树棉棉、夯(hang)枣(也叫酒枣)、熏枣(加工后的枣)、密枣(加工后的枣)、干枣(晾干后的枣),这才是大家看到市场上卖的红枣。</h3><div> 红枣要先吃枣花的香甜、吃枣不齐的苦涩、吃红梁盖盖和半腰腰的酸甜,最好吃的是全红红和树棉棉,脆、甜、软,资阴补血,药食同源,因此,就有:“一日吃三枣,活到八十不显老”的说法。车家沟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独立生活,大概也许与枣有关吧。八十年代一市斤枣能卖到1元多钱,只要你有一片枣树林,你就是一个万元户。可惜,现在的红枣卖不到两毛钱一斤,都烂到枣树下面了,无人搭理。太可惜了。</div> <h3> 车家沟村里的庙。首先看到是一对柏树,听六爷爷讲,这对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栽下的,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h3><h3> 我们家族没有家谱,听村里的老年人讲:全村人的家谱在文化大革命时废坏了,在全村家谱里记着我们家族里,能叫上名字来的最早是车彪,是哪一辈?也都记不清,无具可查。</h3><h3> 车姓的由来---传说汉武帝晚年,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就动用了一大批方士求仙访道.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就利用汉武帝的迷信心理妖言惑众,从中谋利。朝中有人诬告太子刘据用巫蛊咒武帝。汉武帝信以为真,竟逼太子刘据自杀。后来,高寝郎田千秋出面为太子刘据辨明冤屈,才使汉武帝醒悟过来。但已后悔莫及。汉武帝疏远了那些方士。封田千秋为大鸿胪,后再任田千秋为丞相。到汉昭帝即位后,顾念田千秋年高德勋,特意下令允许丞相田千秋坐小车出入宫廷。自此,田千秋每天上早朝时,总是喜欢坐着马车来朝拜皇帝。有一天上早朝,汉昭帝看到田千秋坐着马车悠哉悠哉地上朝,就笑着对田千秋说:“田爱卿,您每次上朝,总是喜欢坐着马车来朝拜朕。您这么爱坐车,干脆在您的‘田’姓上下部各加一个‘十’字吧!您就姓‘车‘好了.”(“车”字古时写成“車”,后来简化成现在的“车”。)因为是皇帝开的金口,田千秋不敢违抗,只好说一声:“遵旨!”然后,把自己的姓名改为车千秋了。从那时开始,车千秋的后裔就一直沿姓“车”,“车”姓就这样形成的。从此,我国的百家姓中又多了一姓。人们常说姓“车”和姓“田”本是一家亲,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h3> <h3> 柳林县绿化委员会,给这对200百年的老树做了台阶、护栏,挂了牌。我想这也是全村人保护意识强,村干部办实事的结果吧。</h3> <h3>庙的房顶已经破烂不堪。</h3> <h3> 支撑房梁的木头摇摇欲坠,偶尔还能看见木头上的彩画。</h3> <h3>庙里的石碑倒在地上</h3> <h3>墙上的壁画还能看的很清</h3> <h3> 唯有这块石碑,还屹立在庙里过了一年又一年,不见了当年的辉煌。听父辈们经常说起,他们小时候跟上家里的长辈,除夕晚上要来烧头柱香,当时的庙里还有泥像、壁画等。</h3> <h3> 石碑上刻着的碑文清晰可见,就是看不懂啥内容,只能看懂落款写着:大清光绪十五年,因知识有限,不知道是建庙的时间还是修缮的时间,但愿有识之人或有缘之人能够解开。</h3><h3> 车家沟建村时间无法说起,这块碑文是村里能找到文字记载最早时间的唯一依据。</h3><h3> 看来这座庙,至少是光绪十五年间盖起来的吧,也有点年头了。看见这破烂不堪的庙宇,心里感到非常凄凉。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修复古建筑,开发搞旅游,要是能够把老祖宗留下的这座老庙,修缮一下,传承下来,那可是功德无量。或许遇到合适机会,也能把故乡车家沟古村庄和碛口古镇、黄河古渡口,形成一条旅游景点,那是最好不过了。</h3> <h3> 坡道(道路名字)的羊肠小道。以前,全村人的饮水都依靠那口老泉水,刚刚够用,根本没有洗衣服的水,家家户户就把积攒起来的衣服,大包小包的拿上,邻里邻居相跟上好几家,顺坡道的这条小道,去沟里有积水的地方洗衣服,晾干后再拿回家。还得带上各种好吃的干粮和喝的水,小孩子们也跟上,再领上家里喂的狗,大人们洗衣服,孩子们在沟里玩耍,那情景可比现在城里人去野炊热闹多了。</h3> <h3> 村里边尽管平时住的人不多,但高寿老人还不少,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担水,独自生活。</h3> <h3> 80多岁的老人,还能记得我的名字。真是好记心,难得。</h3> <h3> 在村里居住的人们,呼吸着没有雾霾的新鲜空气,没有工作压力,生活节奏慢,已经过上了城里人十分羡慕的慢生活。</h3> <h3> 父亲年轻时在汾西矿务局张家庄煤矿,职工医院上班略懂医术,逢年过节时回到村里,经常给人们义务看病,为了表示感谢正月里有的乡亲们,请父亲去家里吃顿饭,我也有幸跟着去,心里感到无比的舒荣,心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h3> <h3> 10年前父亲遇车祸去世,母亲受到承重打击,从太原回到车家沟居住,我们儿女们不在身边,村里的叔叔、婶婶、堂哥堂弟、邻里邻居、亲戚朋友以及村员老小,经常给我母亲送些蔬菜、米面等,尤其是过节时都要送去点礼物,帮我们儿女们照护了母亲,几百里之外的儿女们心存感激。借此,我们全家人从内心里要对,帮助过母亲来的父老乡亲们说一声:谢谢!<br></h3><h3> 因此,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故乡的情,都深深刻在我心里。</h3> <h3>婶婶又来看望母亲</h3> <h3> 2016年5月份,母亲得脑梗病,我回去接母亲时,婶婶、卫平家母亲和姨姨来看望。</h3> <h3> 2016年五一放假,我带着妹妹、妹夫、外甥、侄儿、儿子回老家看望母亲,在父母亲借住和置办来的窑洞前合影留念,让生活在城里的他们不要忘记家乡。</h3><h3> 当时父母亲很贫穷,在村里先后借住过4次窑洞,一次置办窑洞,83年又新修了3孔新窑洞。</h3> <h3>父母亲置办的窑洞前合影留念</h3> <h3> 儿子后面右面第二孔窑洞是父母亲借住窑洞,也是我出生的地方。</h3> <h3> 侄儿后面中间窑洞是父母亲借住的窑洞,也是弟弟出生的窑洞。</h3> <h3>妹妹再看看小时住来的窑洞。</h3> <h3>村里的红白理事会</h3> <h3> 村东头。以前用水困难,居住在村下街的人多,后来经济发达,公路修通,逐渐把窑洞修到村东头的公路旁。</h3> <h3>永平家院</h3> <h3> 新修的窑洞,外面看是平房,里边还是窑洞,平房与窑洞相结合,既有平房的美观,又有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再加上一层彩钢板,更是表现出家乡人的智慧。</h3> <h3>新修的窑洞</h3> <h3>新修的窑洞</h3> <h3> 家乡的结婚还是保留着骑骡子的习俗,新郎、新娘要身披红、绿被面。披被面也是有讲究的---红的被面代表新郎,绿的被面代表新娘,在两块被面交叉处,那块在里边、那块在外面是有说法的,红压绿,代表新郎厉害(谁当家),绿压红,新娘厉害(谁当家)。</h3><h3> 结婚的当天新郎从家走时都是红压绿,去了妻母(岳母)家,妻母给新朗带花时,要快速翻过来,这时精干的新郎也要抢的压一下红压绿。不过,现在女人地位提高了,男人度量变大了,随她们红、绿被面里外压吧,反正都是女人管家了。</h3><h3> 现在家乡结婚,既有传统的习俗,也有现代的时髦,你看,图片上的这位新娘就没有披被面,而是,穿上了婚礼服。</h3> <h3> 这是家乡结婚时捏糕的情景。早上蒸出糕来,放一鞭炮,家族里的人就全来捏糕。边开玩笑边捏糕,说说笑笑,也是全家族一团和气的象征。你看,捏糕的人多开心了。</h3> <h3> 以前只有正月才闹秧歌,现在是扭起秧歌娶媳妇。</h3> <h3> 结婚典礼也用上了电子屏,有主持人主持婚礼。</h3><h3> 九十度的大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h3> <h3> 要把公公婆婆的兄弟、兄弟媳妇们都打扮起来耍笑。</h3> <h3> 故乡与亲人同在。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都屹立在那里。而且那里还有很多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亲人,传授过我们知识的老师,分享过我们快乐和悲伤的小伙伴。更有父母辛勤哺育和教导我们的温馨记忆。</h3><h3> 时光没有终结,岁月还在继续,我们为了生活,为了事业,注定不能原地踏步,所以仍要远行,要背井离乡,但心中永远不会忘记生养我们的故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