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六站和一营的部分老战友:邓学惠、翟世英、项淑敏、祝晓梅、隗淑香、王金萍、姚振奋、张坤、孙胜军、李文进、王学礼、张栋臣、张小青、赵龙、李志林、化风强、金卫键、崔京基、隗有春、白秀祥、焦启才、武连、汤景华、隗合印、赵远昌等,于2017年5月7日至9日重返京原线!重走了分别44年之久的站点。相聚在十渡的怡景园!</h3><h3> 在这阳光明媚、鲜花满山的五月里,有幸在相别四十多年后的今日,重返京原线相聚在十渡的怡景园。</h3><h3> 四十多年的光阴岁月;四十多年的弹指一挥间。我们从太行山脉拒马河畔的京原线,转战到武当山脉汉江两岸的襄渝线,又回旋到燕山塞外的京通线,通坨线,太岚线。岁月的交替;斗转星移;流逝的时光浸染了我们风华正茂的容颜,但没有拉开我们亲如兄弟姐妹的战友情缘。</h3><h3>人海沧茫,你我都是沧海一粟。由陌路而同行,由相遇而相随,“百年修得同船渡”,这就是友情!这就是缘份!路漫漫,岁悠悠,这珍贵的友情与你我相守了四十多年,今天在这温馨的怡景园相聚了!今天在这里美好的怡景园相会了!这是一次历史的相聚,这是一次里程碑的相会!我们要记住这美好的一天,我们要记录这难忘的今宵!</h3><h3> 亲爱的战友们,青春无限,友谊长存,激情永驻,让我们再一次荡起哪心田的双桨,让我们再一次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去编织我们美好的夕阳! </h3><h3> 祝铁道兵新管处的战友们身体健康!高兴快乐!幸福金安!</h3><h3><br></h3> <h3></h3> <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处简史:</h3><h3> 她的前身,是铁道兵第十一师新线管理科,诞生在南福铁路。</h3><h3>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为了解放台湾,铁道兵部队在完成黎(塘)湛(江)铁路建设之后,立即调往福建前线。十个师部队从江西鹰潭到福建厦门,一字形摆开,抢建全长694公里的鹰厦铁路。他们以史无前例的豪情和胆略,“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移山填海,攻坚克难,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艰苦奋战,于1956年12月9日铺轨到厦门,实现了提前一年全线通车的目标,结束了福建省没有铁路的历史。随即,铁道兵机关奉命由福建南平迁回北京,由铁道兵第十一师等部队,修建从南平到福州、全长169公里的南福铁路(后改名为外洋-福州铁路)。为进行新线临时运营管理,1958年3月在南平成立了铁道兵第十一师新线管理科。组成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一是部队派遣的少量现役军人干部,担任各级领导;二是部队复员的老兵;三是修建鹰厦铁路时,上海、衡阳等铁路局支援铁道兵的运输管理方面的技术干部和工人。 (资料原自王发仂)</h3> <h3></h3> <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h3><h3><br></h3><h3> 1970年经过大兴安岭林区会战的战斗洗礼,除留守在大兴安岭嫩林线上的军干职工外,一路欢歌来到了京原铁路工地。</h3><h3>京原铁路,是一条把晋煤直接送往北京的重要通路,也是加强首都战备的重要通道。线路起自北京市石景山南站,经良各庄、十渡、白涧、紫荆关、涞源、灵邱、平型关、繁峙、枣林、代县、阳明堡,在山西省原平与北同蒲铁路接轨,全长418公里。</h3><h3>1970年夏,第四新管处进入京原线后,处机关住十渡,配属铁道兵第四师代管。当时,职工们兴高采烈,从冰天雪地大兴安岭来到首都北京,条件一定会很好。谁料想,铁路逶迤于燕山、太行山、五台山山区,沿线有永定河、大石河、拒马河、唐河、滹沱河,山高地险,沟深谷切,桥高隧长,桥隧相连,过了桥就进洞,出了洞就过桥,尤其是长达8公里的驿马岭隧道,是当时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坡大,地质复杂,运营条件相当困难;还有能藏千军万马的大深沟,是当年百团大战的老战场。有人编了个顺口溜:十跨拒马河,再爬驿马岭。沟深藏八路,百团歼倭兵。在这样的地形地势上修建铁路实属不易,管理这样的新建铁路运输也相当困难。况且运输任务繁重,主要是运输首都急需的山西煤炭,国家奇缺的能源——东方红炼油厂的油,再就是战备急需的军运。</h3><h3> 为了适应当时战备的需要,满足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铁道兵加强了第四新管处的军事化建设。1971年按照部队建制对第四新管处进行了改编,处仍为团级,下设一、二、三营,每营辖站务、乘务、电务、列检等6个连;处机关设运营科、政治处、供应科;直属单位有汽车连、机修连、卫生队、仓库等连级单位,并先后补充了大批人员,一是内招了部分职工,二是接收了300多名北京知青,三是补充了500多名退伍老兵,还调入了部分现役军干,根据铁道兵的指示,原调往襄渝铁路组建十三师新管处的干部职工全部归建第四新管处,从而满足了开站运营的需要,1972年底全处总人数达到3595人。 (资料原自王发仂)</h3> <h3>十渡老站房</h3><h3></h3> <h3><br></h3><h3> 在京原铁路的临管运营中,第四新管处根据新的形势,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军职工们牢固树立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的思想,克服困难,开站运营,加强计划组织,搞好客货运输,确保行车安全,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二是引进新的设备,开展自洗蒸汽机车锅炉。当时全处的运营机车都是蒸汽机车,最多时拥有蒸汽机车23台,运转一段时间后必须对锅炉进行清洗。以前都是送到铁路工厂去洗,不仅路途远,时间长,而且费用高。第四新管处一方面派人到铁路工厂学习培训,一方面添置机械洗修设备,组建机修机构,终于实行自己洗炉成功,结束了新管处不能清洗机车锅炉的历史。</h3><h3> 为了活跃职工生活,焕发劳动热情,加强与友邻单位的关系,处成立了业余宣传队、业余蓝球队和业余乒乓球队,经常与友邻兄弟单位开展友谊比赛,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鼓舞了职工的工作热情,1972年12月31日圆满完成京原铁路临管任务,质量良好地交付国家运营。</h3><h3>此期间任职处领导的有:处长陈子俊。政委黄立起。副处长刘启昌、杜秀文、副政委黄凤兴、孔繁仓。政治处主任李万一,唐连福。(资料原自王发仂)。</h3><h3><br></h3><h3><br></h3> <h3>十渡车站老候车室</h3><h3></h3> <h3>在老十渡站前合影</h3><h3></h3> <h3>火车通过十渡大桥</h3><h3></h3> <h3>十渡隧道和十渡大桥</h3><h3></h3> <h3>七连战友合影</h3> <h3>七连战友合影</h3> <h3>二营一营战友合影</h3> <h3>二营一营战友合影</h3><h3></h3> <h3>二营一营战友合影</h3><h3></h3> <h3>客货运战友合影</h3><h3></h3> <h3>女战友合影</h3><h3></h3> <h3>运转战友合影</h3><h3></h3> <h3>运转三兄弟</h3><h3></h3> <h3>李、张、化、崔</h3><h3></h3> <h3>邓、项二姐妹</h3><h3></h3> <h3>白、化两兄弟</h3><h3></h3> <h3>化、隗兄妹</h3><h3></h3> <h3>怡景园楼顶花园</h3><h3></h3> <h3>翟、张、隗景亭回忆</h3> <h3>李、赵哥俩</h3><h3></h3> <h3>怡景园景亭观山看景</h3><h3></h3> <h3>翟、祝开心</h3><h3></h3> <h3>回忆当年</h3><h3></h3> <h3>重巡驻地</h3><h3>住足凝视</h3><h3>当年景情</h3><h3>荡然无存</h3><h3></h3> <h3>十渡美景</h3><h3></h3> <h3>三隗兄妹</h3><h3></h3> <h3>二赵兄弟</h3><h3></h3> <h3>开心回忆</h3><h3></h3> <h3>赵、隗兄妹</h3><h3></h3> <h3>美美容颜</h3><h3></h3> <h3>李、张、赵三兄弟</h3><h3></h3> <h3>美图</h3><h3></h3> <h3>客货运祝、赵兄妹</h3><h3></h3> <h3>五兄弟</h3><h3></h3> <h3>隗、赵兄弟</h3><h3></h3> <h3>化、武兄弟</h3><h3></h3> <h3>邓、姚、王三姐妹</h3><h3></h3> <h3>货运兄妹</h3><h3></h3> <h3>金、化、张、孙四兄弟</h3><h3></h3> <h3>运转三兄弟</h3><h3></h3> <h3>李、化、武、崔四兄弟</h3><h3></h3> <h3>运转四兄</h3><h3></h3> <h3></h3> <h3></h3> <h3></h3> <h3>邓、祝姐妹</h3><h3></h3> <h3>视频</h3> <h3></h3> <h3>赵、隗兄弟</h3><h3></h3> <h3></h3> <h3></h3> <h3></h3> <h3>张、化兄弟</h3><h3></h3> <h3>七姊妹</h3><h3></h3> <h3>汤、隗军医</h3><h3></h3> <h3>客运三姐妹</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张、隗兄弟</h3><h3></h3> <h3></h3> <h3>又回野三坡</h3><h3></h3> <h3></h3> <h3>又进三合</h3><h3></h3> <h3>重访大峡谷</h3><h3></h3> <h3>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处进驻京原线后,十渡站后山机关所在地。</h3><h3></h3> <h3>白涧站</h3><h3>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二营营部所在地,也是七连的官兵军职工的连部所在地。</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二营七连的官兵军职工,于1970年进驻该站至1973年5月撤离至襄渝线。</h3><h3><br></h3><h3> 二营七连编制及人员: </h3><h3> 七连连部:</h3><h3>董菊堂、鲍秉田、方世木、李安泰、林丽官、桂作行、隗合印、赵龙、钟德玉、常守贵、张景清、罗元文、熊炳旭</h3><h3></h3><h3>白涧站人员:</h3><h3>运转一班:</h3><h3>付振亚、何玉春、李继田、李文清、、项淑敏、邵定成、何宪华、石中福、赵青、康福存,王宗合、李久成</h3><h3></h3><h3>运转二班:</h3><h3>秦朝权、吴成明:夏西正、郭恒刚、白秀年、化风强、张晓麦、张景雷、李少然、大老李、孙胜军:修卫华、杨继寿、崔京基、</h3><h3></h3><h3>运转三班:</h3><h3>许元基、何成付、吴XX、白秀祥、王泽杰、李志林、岳龙德、邓学惠、方世睦、鲜平文、顾继宽、张春杰、李福进、马连启、李兰、李佑生</h3><h3></h3><h3>客货一、二班:</h3><h3>崔宪江、吴庆早、吴国陆、赵远昌、赵金河、刘凤英、马玉先、彭娇娇、徐锦华、杨秀珍、祝晓梅、徐玉琳、翟世英、梁冬棉、陈翠萍、陈桂芳、陶洪云</h3><h3></h3><h3>炊事班:</h3><h3>金卫键、钱洪魁、张良彦、吴均生、董志明、李志云、杨进宝、</h3><h3></h3><h3>扳城人员:</h3><h3>刘成部、刘明、曹增奎、宋成善、刘焕文、付凤义、淡云才、苟玉明,康福存、吴怀德、潘运啟、董玉林、张兆吉、赵存福、马宗合</h3><h3></h3><h3>南城司站::</h3><h3>秦万友、王训礼、白秀银、杨印景丶刘福生丶焦启才、黄道凡丶王保信丶吴少顺丶刘成孝、苟玉民、王宪志、陶志祥、唐成林、刘章扣</h3><h3></h3><h3>奇峰塔人员:</h3><h3>李树琛、任福贵、姜龙万、曹正伦、杨子秀、李朝全、刘风春、田宝财、张坤、崔京基、隗有春、高炳胜、顾继宽、曹健、姜龙万、</h3><h3></h3><h3>紫荆关人员:</h3><h3>吴成明,郑宗岳,张建通,丁明国,邱少勇,安怀举,杨长军,张晓青,罗祖培,邹国,高良业,杨徳青,张栋臣,苟新民、</h3><h3></h3><h3>塔崖驿鲍峽站人员:</h3><h3>谭玉啟,刘祖全,田景贵,闫久仁,王永亮,杨方玉,申定金,刘明远,邱珍福,焦啟才,李文进、董亚儒、</h3><h3></h3><h3>王安镇人员:</h3><h3>胡中明、姜忠志、毛文彩、马玉良、向秀路、武国兴、张维义、王东权、李瑞江、王学礼、王华生、黄万兴、廉振普、张元明,蔡桂秋、</h3><h3></h3><h3><br></h3><h3></h3><h3><br></h3><h3><br></h3> <h3> 白涧站,于1973年交给北京铁路分局管理,是京原铁路上的车站,站址在河北省涞水县赵各庄镇白涧村, 白涧站在京原线上行距离北京西站128公里,下行距离原平站310公里。 </h3><h3> 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h3><h3> 1973年,白涧站建成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h3><h3> 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h3><h3>白涧村位于涞涞易三县的中心,全村644户,1681人,是省级贫困村,也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自十二五扶贫攻坚以来,白涧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把脱贫攻坚与山区开发、现代农业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荒山绿化了,环境也整洁了,村民都尝到了脱贫改造的甜头。</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白涧站人员:</h3><h3> 运转一班:</h3><h3>付振亚、何玉春、李继田、李文清、、项淑敏、邵定成、何宪华、石中福、赵青、康福存,王宗合、李久成</h3><h3></h3><h3>运转二班:</h3><h3>秦朝权、吴成明:夏西正、郭恒刚、白秀年、化风强、张晓麦、张景雷、李少然、大老李、孙胜军:修卫华、杨继寿、崔京基、</h3><h3></h3><h3>运转三班:</h3><h3>许元基、何成付、吴XX、白秀祥、王泽杰、李志林、岳龙德、邓学惠、方世睦、鲜平文、顾继宽、张春杰、李福进、马连启、李兰、李佑生、</h3><h3></h3><h3>客货一、二班:</h3><h3>崔宪江、吴庆早、吴国陆、赵远昌、赵金河、刘凤英、马玉先、彭娇娇、徐锦华、杨秀珍、祝晓梅、徐玉琳、翟世英、梁冬棉、陈翠萍、陈桂芳、陶洪云</h3> <h3> 二莒七连进驻京原线后临管的车站:</h3><h3></h3><h3> 白涧、板城、南城寺、奇峰塔、紫荆关、塔崖驿、王安镇等站。</h3> <h3> 板城站</h3><h3>在京原线上行距离北京西站133公里,下行距离原平站305公里。</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65年11月,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的京原铁路自石景山南站开工。</h3><h3>1970年,板城站建成。</h3><h3>1971年10月30日,京原铁路全线贯通。</h3><h3>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板城站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h3><h3>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板城站人员:</h3><h3> 刘成部、刘明、曹增奎、宋成善、刘焕文、付凤义、淡云才、苟玉明,康福存、吴怀德、潘运啟、董玉林、张兆吉、赵存福、马宗合</h3> <h3> 南城司站</h3><h3>在京原线上行距离北京西站141公里,下行距离原平站297公里。 1965年11月,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的京原铁路自石景山南站开工。 1970年,南城司站建成。 1971年10月30日,京原铁路全线贯通。 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南城司站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 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h3><h3><br></h3><h3></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南城司站人员:</h3><h3>秦万友、王训礼、白秀银、杨印景丶刘福生丶焦启才、黄道凡丶王保信丶吴少顺丶刘成孝、苟玉民、王宪志、陶志祥、唐成林、刘章扣</h3> <h3>杨印景同王宪志(2019年7月)</h3> <h3> 奇峰塔站</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65年11月,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的京原铁路自石景山南站开工。</h3><h3>1970年,奇峰塔站建成。</h3><h3>1971年10月30日,京原铁路全线贯通。</h3><h3>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奇峰塔站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h3><h3>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h3><h3><br></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奇峰塔人员:</h3><h3>李树琛、任福贵、姜龙万、曹正伦、杨子秀、李朝全、刘风春、田宝财、张坤、崔京基、隗有春、曹建、高炳胜、顾继宽</h3><h3><br></h3> <h3> 奇峰塔站</h3><h3><br></h3><h3>1965年11月,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的京原 铁路自石景山南站开工。</h3><h3> 1970年,奇峰塔站建成。</h3><h3> 1971年10月30日,京原铁路全线贯通。</h3><h3> 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奇峰塔站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h3><h3> 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处二营七连进驻奇峰塔人员:</h3><h3> 李树琛、任福贵、姜龙万、曹正伦、杨子秀、李朝全、刘风春、田宝财、张坤、崔京基、隗有春、高炳胜、顾继宽、曹健、姜龙万、</h3> <h3> 紫荆关站</h3><h3> 在京原线上行距离北京西站157公里,下行距离原平站281公里。</h3><h3> 1965年11月,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的京原铁路自石景山南站开工。<br></h3><h3> 1971年,紫荆关站建成。</h3><h3> 1971年10月30日,京原铁路全线贯通。</h3><h3> 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紫荆关站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h3><h3> 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紫荆关人员:</h3><h3> 吴成明,郑宗岳,张建通,丁明国,邱少勇,安怀举,杨长军,张晓青,罗祖培,邹国,高良业,杨徳青,张栋臣,亷正普,苟新民、李久成</h3><h3><br></h3> <h3> 塔崖驿站</h3><h3></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二营七连的官兵军职工,于1970年进驻至1973年5月撤离。</h3><h3> 1965年11月,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的京原铁路自石景山南站开工。</h3><h3> 1971年,塔崖驿站建成。</h3><h3> 1971年10月30日,京原铁路全线贯通。</h3><h3> 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塔崖驿站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h3><h3> 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塔崖驿站人员:</h3><h3>谭玉啟,刘祖全,田景贵,闫久仁,王永亮,杨方玉,申定金,刘明远,邱珍福,焦啟才,张良颜,李文进、董亚儒。</h3><h3><br></h3> <h3> 紫荆关</h3><h3> 位于易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紫荆岭上。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紫荆关地理位置显要,关城建在依山傍水,两峰对峙的广阔盆地内, 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京西内长城上一处重要关隘。它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居庸、倒马合称“内三关”。</h3><h3> 紫荆关是进入太行的要口之一,是“太行八径”的第七径,称为“蒲阴径”。紫荆关秦汉时称上谷关,东汉时名五阮关,北魏郦道元在 《水经注》中称子庄关,宋时称金陂关,金、元时因山上多紫荆而改称紫荆关至今。</h3><h3>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那里依山傍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居庸关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是抵御来自北方异族入侵的重要屏障。但历史证明,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处于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亭林先生)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明白:“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h3><h3> 依山面水天造地设,造就了紫荆关雄伟壮丽的优美景色。关城内外,千峰耸立,层峦叠嶂,拒马奔流,浪高水急,盛夏则漫山紫荆花开,花香四溢。易县旅游胜地众多,特别是清西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吸引了更多的游人,紫荆关险中蕴秀的古塞风光,深厚的文物、军事历史底蕴,成为易县一处新的旅游胜地。</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紫荆关人员:</h3><h3> 吴成明,郑宗岳,张建通,丁明国,邱少勇,安怀举,杨长军,张晓青,罗祖培,邹国,高良业,杨徳青,张栋臣,苟新民。</h3><h3><br></h3> <h3> 王安镇站</h3><h3> 在京原线上行距离北京西站179公里,下行距离原平站259公里。</h3><h3> 1965年11月,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的京原铁路自石景山南站开工。</h3><h3> 1971年,王安镇站建成。</h3><h3> 1971年10月30日,京原铁路全线贯通。</h3><h3> 1972年12月31日,京原铁路开启运营,王安镇站交付使用,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管辖。</h3><h3> 2005年3月18日,全路裁撤铁路分局后,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h3><h3><br></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王安镇人员:</h3><h3> 胡中明、姜忠志、毛文彩、马玉良、向秀路、武国兴、张维义、王东权、李瑞江、王学礼、王华生、黄万兴、廉振普、张元明,蔡桂秋、</h3><h3><br></h3> <h3> 197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处从京原线风尘扑扑开进湖北,与第一新管处共同执行襄渝铁路临管任务。白涧二营七连的军干职工也跟随到达湖北十堰。</h3><h3></h3><h3> 襄渝铁路跨越巴山蜀水。唐代大诗豪李白诗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年入川道路之艰险可见一斑。今天在这深山峡谷之中修建铁路,进行新线临时运营,难度之大也是难以想象的。为支援建设中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为大三线建设的需要,为发展陕川两地的经济,第四新管处进入襄渝铁路工地后,根据形势与任务的要求,按照上级指示,对机构编制进行了新的调编,主要是将原一、二、三营改为第一、第二、第三运输段,段下设若干中心站。所以,在京原线白涧的二营七连改为第二运输段第六中心站。</h3><h3> 襄渝铁路是连结中南、西南地区的重要干线,在铁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铁路经莫家营、谷城、十堰、白河、旬阳、安康、紫阳、万源、达县,全长915.6公里。东段莫家营至紫阳,由第四新管处临管,由于第一运输段仍在北京执行通坨铁路任务,铁道兵决定第一新管处四营调给第四新管处,管理莫家营至十堰的11个车站。紫阳以西至达县由第一新管处临管。两个处并肩战斗,密切合作,统一归铁道兵西南指挥部领导。(部分资料原自王发仂)。</h3><h3> 我们第二运输段第六中心站管理湖北十堰至陕西胡家营的十堰、花果、黄龙、小花杲、鲍峽、将军河等站,站部设在十堰站,与第四新管处卫生队毗邻。</h3> <h3></h3><h3><br></h3><h3>六里坪站(现在的武当山站)</h3><h3> 1973年至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机关所在地。</h3><h3> 武当山站,原名六里坪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旧站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镇车站路),邮政编码442716,建于1968年。离重庆站752公里,离襄阳站152公里,隶属武汉铁路局十堰车务段管辖。现为二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一级氧化剂发到。1为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脚下的古建筑遗址玉虚宫,原武当山站2009年8月8日正式“退役”,原在此停靠的列车全部改在邻近的六里坪站停靠2。经铁道部批准,2009年10月1日起六里坪站正式更名为武当山站。</h3> <h3>十堰火车站</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始建于1968年,几经扩建,十堰火车站新站房于2003年1月投入使用,新站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候车厅总面积2600平方米。2008年,为配合武康二线接入,十堰火车站进行站场改造。</h3><h3> 早在2008年,市政府审批的《火车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就提及,在十堰火车站、襄渝铁路以北预留十堰火车站站场及广场用地,总用地面积达到44000平方米(约66亩),并在广场北侧规划了长途客运站,方便旅客换乘,还规划了公交车站、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也意味着,在数年之前,十堰已经在谋篇布局,打造能与人民中路、人民北路相媲美的畅通城市交通线和承载巨量人流、物流的空间,也就是十堰火车站北广场。</h3><h3> 2014年,作为市委着重推进的重点骨干工程之一,十堰火车站北广场全面开工建设。上跨下穿工程的实施,预示着十堰火车站立体交通的到来,而规划内桃源御品住宅区等配套功能区的建设,也预示着十堰火车站中心地带的崛起,十堰火车站周边的城市格局将发生彻底改变。</h3><h3> 根据十堰市规划设计院的规划,按照铁路部门的划分标准,十堰火车站属于大型通过式车站,将采用南北高架层连通的跨侧站房,使得交通压力由南北两侧分担。规划研究范围为现十堰站及周边相关地段,具体范围东至凤凰路,北至林荫大道二号线,西邻十堰二桥,南接目前的十堰火车站南广场,规划范围总面积约40公顷。新建的北广场将以交通设施引导客流走向,通过统筹考虑火车站南北广场的设施布局,重点改善北广场的交通集散条件,将十堰火车站交通流向北广场引导,北广场定位为十堰火车站的主广场,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也就是说,待十堰火车站北广场建成之后,将取代现有的南广场,成为城市的新枢纽,成为十堰人流、车流、物流最密集之地,换言之,将成为十堰最活跃、最繁华之地。</h3><h3> 车站主体工程将于2015年年底建成.预计2016年年底火车站北广场投入使用。</h3> <h3>花果站</h3><h3></h3><h3> 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放马坪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始建于1968年。离重庆站720公里,离襄阳站179公里,隶属武汉铁路局十堰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不办理客运业务;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h3> <h3>如今的黄龙站</h3><h3>杨印景2016年重返黄龙站照</h3><h3><br></h3> <h3>黄龙站</h3><h3> 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黄龙镇,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始建于1968年。离襄阳站190公里,离重庆站709公里,隶属武汉铁路局管辖。现已停用拆除。</h3><h3><br></h3><h3>鲍峡站</h3><h3> 在湖北省郧县鲍峡镇桦栎岗村二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始建于1968年。离襄阳站215公里,离重庆站684公里,隶属武汉铁路局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只停慢车,不停快车。襄渝二线开通后,已关闭拆除。</h3><h3>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管理二营七连进驻鲍峽站人员:谭玉啟,刘祖全,田景贵,闫久仁,王永亮,杨方玉,申定金,刘明远,邱珍福,焦啟才,张良颜,李文进。</h3><h3><br></h3> <h3>小花果站</h3><h3></h3><h3> 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花园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始建于1968年。</h3><h3>离重庆站696公里,离襄阳站203公里,隶属武汉铁路局十堰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不办理客运业务;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h3> <h3></h3><h3>将军河站<br></h3><h3> 在湖北省郧县胡家营镇将军河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始建于1968年。离襄阳站224公里,离重庆站675公里,隶属武汉铁路局十堰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襄渝二线开通后,已关闭拆除。</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肖湾基地,始建于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九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投资四百九十一点二万元,在襄阳市(襄樊市)襄州区(襄阳县)肖湾洪山头村北,征地二百四十二亩,规划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职工家属住宅后方基地。由第六中心站、列检所、乘务队等单位承建。完成建筑一号三层办公楼一栋,二至十二号三层住宅楼十一栋二百一十六户,十三至十四号二层教学楼二栋,十五至二十三号三层住宅楼九栋一百六十二户,二十四、二十五号三用堂,二十六、二十七号平房,二十八号冰棒房,二十九号洗澡漟,三十号门卫,三十一、三十四、三十五号住宅平房三栋十八户,三十三、三十六号二层住宅楼二栋十二户,三十七号车库,三十八、三十九号水泵房,四十号发电房,四十一至四十六号公厕,防空洞一座,水塔一座,水井二眼,围墙二千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基地配套设施功能齐全:曾办有子弟学校、卫生所、幼儿园、食堂、商店、服装厂、面条厂、地板厂、养猪场、养鸡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参加基地建设的第六中心站军干职工名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站长:【方世 木】 政治指导员:潘国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付站长:林丽官、李安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分队长:朱述林、宋成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管理员:张成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文 书:吴仕全、何少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卫生员:刘焕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通讯员:王东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材料员:【吴绍顺】、张科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一班:班长夏西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李文清、付正品、苏臻福、王宗合、【陈光扣】、 【黄道凡】、杨义双、余群衍、曹万成、【白秀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二班:班长赵存福 、 马大举、李 兰、刘 明、刘金玉、焦启财、刘德文、尉长世、郝付刚、熊炳旭、王风文、马连启、赵小桥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三班:班长任富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赵远昌、张荣生、李文进、武连、祝晓梅、关玉萍、徐玉琳、陈晓红、邓学惠、翟世英、隗淑香、彭娇娇、董自明、【张福生】、【赵金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四班:班长何成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徐前程、【安怀举】、吴国陆、田宝财、白秀祥、曹正伦、董亚儒、【王保正】、王新利、王泽杰、苗玉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五班:班长李生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邱三阳】、李佑生、刘凤春、【何玉春】、王洪文、马崇合、鲜平文、闫久仁、高洪义、朱玉洪、张坤信、赵兴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六班:班长付振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化凤强】、罗祖培、安小顺、吴同年、【杨甫印】、王立成、【李福进】、高炳胜、刘守忠、李小虎、【杨国刚】、邹 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炊事班:班长杨方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李高楼、迟永谦、杨印景、苟玉明、唐成林、石宗福、【李志云】、【李维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第六中心站,是新线铁路行车管理运营建制单位。一九七五年襄渝铁路移交国家运营后,一九七六年奉命转行从十堰转至襄阳肖湾,承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职工家属住宅后方基地。自一九七六年五月至一九七九年九月,历时三年多的时间,从铁路行车运营到建筑施工,进行了思想、行动的大转变。全站军干职工服从命令,乐观对待,迎接挑战。从建筑施工业外行开始,精心组织,学技术,练本领。全站军干职工齐心协力,发扬‘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比干劲,不怕劳累流汗;比贡献,勇于吃苦战胜困难。保质保量,创造了优良工程,圆满完成了建筑施工任务。为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的军干职工家属,奉献了安居住宅基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后方基地的建成,结束了随军职工家属随单位流动,居无定所的历史。解除了军干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了军干职工队伍,为单位建设发展典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后方基地的建设管理,以安置军干职工家属子女就业,增加收入,保持基地稳定,做好生活服务为宗旨。配备精干组织力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办服装加工厂,面条生产厂,地板砖厂,养猪场,养鸡场。开办商品零售,宾馆住宿,歺饮等经营服务业务。开办卫生所,配备专业医务人员,方便后方基地职工家属子女就医,保障身体健康。为解决职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自办幼儿园、职工子弟学校第二中学,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材。在历届党组织、领导的努力下,后方基地的建设不断得到发展,创建了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后方基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的退休职工,相继在基地休闲养老,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后方基地名称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76年至1979年为建设竣工时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80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后方基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撤编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并入铁道部为第十一工程局新建铁路运输处后方基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撤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87年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肖湾综合基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99年脱离铁道部,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一工程局襄阳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01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第十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08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上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10年至今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管理部襄州分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为肖湾基地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h3>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肖湾基地</h3><h3> —作者 杨印景</h3><h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过近四十年。一九七九年秋季,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第六中心站、列检所、乘务队职工完成肖湾基地建设后,接受了太岚、京通、兖石等铁路的新管任务,我留在了肖湾基地。回忆起当年在第六中心站的时光,终生难忘。是第六中心站军干职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康复期间,得到了第六中心站军干职工的关心、帮助。工作上,让我力所能及,宽以待我;生活上,有好心人关怀倍致。追昔往日的岁月,记忆深刻,历历在目。时代的纯真感情,永远烙印在我心中。我衷心的感谢第六中心站全体军干职工!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基地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h3><h3>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肖湾基地,始建于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九年,由铁道兵投资四百多万元,在襄阳市(襄樊市)襄州区(襄阳县)肖湾洪山头村北,征地二百四十多亩,规划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军干职工家属住宅的后方基地。由第六中心站、列检所、乘务队等单位承建。完成建筑一号三层办公楼一栋,二至十二号三层住宅楼十一栋二百一十六户,十三至十四号二层教学楼二栋,十五至二十三号三层住宅楼九栋一百六十二户,二十四、二十五号三用堂,二十六、二十七号平房服务社,二十八号冰棒房,二十九号洗澡漟,三十号门卫,三十一、三十四、三十五号住宅平房三栋十八户,三十三、三十六号二层住宅楼二栋十二户,三十七号车库,三十八、三十九号水泵房,四十号发电房,四十一至四十六号公厕,防空洞一座,水塔一座,水井二眼,围墙二千米。 基地配套设施功能齐全:曾办有子弟学校、卫生所、幼儿园、食堂、商店、服装厂、面条厂、地板厂、养猪场、养鸡场。</h3><h3><br></h3><h3> 参加基地建设的第六中心站编制和军干职工名单:</h3><h3> 站长:【方仕睦】</h3><h3> 政治指导员:潘国献</h3><h3> 付站长:林丽官、李安泰 </h3><h3> 分队长:宋成善、朱述林</h3><h3> 管理员:张成明 文 书:吴仕全、何少先 卫生员:刘焕文 </h3><h3> 通讯员:王东权</h3><h3> 材料员:【吴绍顺】、张科义 </h3><h3> 一班长:夏西正、 李文清、付正品、苏臻福、王宗合、陈光扣 【黄道凡】、杨义双、余群衍、曹万成、【白秀年】</h3><h3> 二班长:赵存福、 马连启、赵小桥、马大举、李 兰 、刘 明、刘金玉、焦启财、刘德文、尉长世、郝付刚、熊炳旭、王风文、曹万成、</h3><h3> 三班长:任富贵 、赵远昌、张荣生、李文进、武链、祝晓梅、关玉萍、徐玉琳、陈小红、邓学会、翟世英、隗书香、彭娇娇、董自明、【张福生】、【赵金河】</h3><h3> 四班长:何成富、 徐前程、【安怀举】、吴国陆、田宝财、白秀祥、曹正伦、董亚儒、王保正、王新利、王泽杰、苗玉群、 </h3><h3> 五班长:李生明 、邱三阳、李佑生、刘凤春、【何玉春】、王洪文、马崇合、鲜平文、闫久仁、高洪义、朱玉洪、张坤信 、</h3><h3>六班长:付振亚 、化凤强、罗祖培、安小顺、吴同年、杨甫印、王立成、【李福进】、高炳胜、刘守忠、李小虎、杨国刚、邹 国</h3><h3> 炊事班长:杨方玉 、李高楼、杨印景、苟玉明、唐成林、石宗福、【李志云】、【李维祝】</h3><h3><br></h3><h3> 此文作者杨印景:1969年从北京房山加入铁道兵第四新管处,在1974年黄龙站的一次调车作业中失去了一条大腿,后因铁道兵改制后留守在湖北襄阳肖湾基地,任肖湾基地书记,隶属中铁十一局 。</h3> <p class="ql-block"> 功垂青史,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新建铁管理处</p><p class="ql-block"> 二营七连和六中心站名录</p><p class="ql-block">(排名不分先后)</p><p class="ql-block"> 丁明国、马玉仙(女)、马玉良、马连启、马宗合、王学礼、王东权、王泽杰、王宗合,王华生、王保正、王永亮、王庆荣、王训礼、王瑞福、王力成、王宪志、王道含、方大长、邓学惠(女)、化风强、毛文彩、白秀祥、白秀银、李兰、李文进、李文青、李志林、李朝全、李利志、李国太、李树琛、李朝权、李佑生、李安泰、李继田、李小虎、李新才、李高楼、付振亚、付正品、付风义、关玉萍(女)、刘凤英(女)、刘海山、刘煥文、刘明、刘祖全、刘福生、刘存孝、刘凤春、刘成步、刘顺然、刘光扣、刘章扣、古树发、田景贵、朱树林、朱庆春、安小顺、安怀举、项淑敏(女)、江中志、江龙万、宋成善、宋仕浩、宋福顺、孙胜军、孙宝臣、田宝才、石中福、任富贵、邱少勇、许元基、吴世顺、吴国陆、林丽官、吴庆早,吴彦泉、吴世全、吴怀德、吴成明、何文杰、何少先、何宪华、杜忠俭、陈翠萍(女)、陈光扣,陈桂芳(女)、陈晓红(女)、苟新民、迟永谦、金卫键、邹国、郑宗岳、杨军、杨印景、杨方玉、杨秀珍(女)、顾继宽、杨子秀、杨甫印、杨德青、杨长军、杨继寿、岳龙德、郑金山、张坤、张小青、张成明、张拣臣、张良彦、张景清、张晓麦、张景雷、張兆吉、张荣生、张建通、张维义、张春杰、张洪春、张坤信、罗元文、罗祖培。钟德玉、岳龙德、赵青、赵龙、赵远昌、赵兴昌、赵存福,修卫华(女)、姜龙万、秦万友、秦朝全、邵定成、高丙胜、武连、武国兴、胡伟、胡忠明、祝晓梅(女)、桂作行、梁冬棉(女)、徐锦华(女)、徐玉琳(女)、隗合印、隗有春、隗淑花(女、隗淑香(女)、魏本贵、隗淑莲、高从先、高元明、高洪业、高炳胜、高立钦、姜忠志、姜龙万、钱洪魁、常守贵、崔京基、董亚儒、董志明、董玉林、曹健、曹守文、曹正伦、曹增奎、曹万成、黄道凡、焦起才、彭娇娇(女)、翟世英(女)、淡云才、翼占才、康福存、傅明義、潘国献、潘运啟、熊炳旭、蔚常世、蔡必龙、蔡桂秋、鲜平文、范成祥、谭玉启、陶洪云、廉掁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已逝名录:永远怀念你们!</p><p class="ql-block">【丁志江】【方世睦】【鲍秉田】【赵金河】【崔宪江】【陈若桥】</p><p class="ql-block">【李瑞江】【王宝中】【白秀年】【何书会】【李志云】【吴少顺】【陶志详】【张福生】【安怀举】【郭长森】【刘多顺】【邱三阳】【董菊堂】【吴均生】【高从先】【王保信】【李久成】【黄道凡】【李维祝】【杨进宝】【何玉春】【李福进】【陶志祥】【刘存孝】【董亚儒】【刘光扣】【化风强】【张维义】【崔京基】</p> <h3> 功垂青史,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h3> <p class="ql-block">功垂青史,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第四新管处,从诞生到撤消,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个春秋,但他们在新建铁路临管事业中,创建了不朽的业绩和辉煌。</p><p class="ql-block">在铁道兵的领导下,铁道兵第四新管处为新建铁路而战,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关内关外,经受了酷暑严寒的各种考验,先后临管新建铁路7条,总长度近2000公里;完成的工程运输、客货运输、军用物资运输,数量之大,难以统计;二十八年里,他们艰苦奋斗,勤俭新管,没有花国家和军队一分钱,却给国家和军队上缴了不少利税。在临管任务中,他们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作风优良、南征北战的好队伍。这支队伍有着良好的思想品质,高超的技术素质,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他们发扬风格,为组建第三新管处、南疆线新管处和青藏线新管处等兄弟单位,输送了大批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他们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援地方建设,在新建铁路移交时,先后给福州、齐齐哈尔、北京、武汉、济南等铁路局,移交了数以千计的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北京铁路局的领导说:“新管处是个藏龙卧虎的单位,移交给我们的人员成了我们的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 第四新管处走过的战斗历程,是一部光荣而豪迈的历史。如今,这一页翻过去了,但是,二十八年里他们为铁路建设所付出的心血,功不可没;他们那种志在四方,以苦为荣、甘于奉献的豪迈气概,将永留人间;第四新管处二十八年来为之奋斗的新建铁路临管事业不可磨灭,将永垂青史。</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第四新管处的战友们,铁道兵新建铁路管理处的战友们,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部分资料作者介绍:王发仂,原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政治处副主任、处党委委员、处纪委副书记。他长期在该处政治处工作,见证了从铁十一师新管科成立至兖石铁路临管前期的全过程,后因工作调转,四处撤消过程他未能参与。调任铁道部人民铁道报社后,曾任记者部主任,所写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新闻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理事,曾任长达九年的协会秘书长助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