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的眼睛"边城"的影子

蓝鸟在飞/诗人摄影家

<h3>  中午时分,我们是随着满天飞舞的雪花踏进凤凰古城的大门的。</h3> <h3>  雪花似乎有意,给凤凰古城的城门楼子上,给凤凰古城所有的路面子上,都添加上一层层的白纱,使古城的街景和行走在雪花之中的行人,更有一种诗意的美景。</h3> <h3>  街道很古补,街头上的苗人被雪花融入古意之中。</h3> <h3>  沱江在静谧之中,江中的船儿也在静谧之中。雪花停止了飘动,与沱江似乎在凝望之中有了对话。</h3> <h3>  红色的灯笼,挂满了沿江两岸的掉角楼上,给古城添加上很浓郁的新年的味道。</h3> <h3>  在这新年之中,还有船夫将船儿漂移在沱江上,似乎还想掏进一点生活的甘甜。</h3> <h3>&nbsp;&nbsp;&nbsp; 我在"凤凰"寻找"边城"的影子</h3><h3><br></h3><h3> 闭上眼睛,我在享受着脑海里一幕幕被推来推去的风景。岁月真快啊,转眼十年过去了,当我翻出2006年在凤凰古城拍的照片时,不禁感概万千…想起十年前的大年初四,我带着妻子,从西安自驾车出发,去寻找梦中怀恋的凤凰古城。</h3><div> 如果你想真正的领略湘西风情,你就应该到凤凰城走一趟。凤凰城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凤凰县的县城,它紧邻沱江而建,吊脚木楼布满山坡。&nbsp;&nbsp;&nbsp;&nbsp;</div><div> 我来到凤凰古城的那天中午,正赶上凤凰古城下了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大雪。雪花飞舞,纷纷扬扬地覆盖古城的大街小巷,连青绿的树和沱江两边的&nbsp;掉角楼,都被雪花覆盖的严严实实的,逞現出南方的"北国雪景风光"。</div><div> 这里是个美丽安逸的小城,风景好,民风也非常淳朴。这里不仅有古朴的气息,还有浓郁的古镇文化。清晨和夜晚的凤凰最美,恍如人间仙境一般。</div><div>&nbsp;&nbsp;&nbsp;&nbsp; 凤凰的奇梁洞被誉为华夏第二奇洞,集幽、奇、秀、峻的特点于12公里长的洞中,奇诡莫测,引人入胜。风光旖旎的屯粮山风景区,山形千姿百态,流瀑万丈垂纱。风景名胜装点凤凰奇幻无穷的大地,给凤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凤凰自然资源丰富,山、水、洞风光无限。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3万余亩,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面积达到98%以上。珍奇动、植物品种100多种,到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div><div> 这里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他曾在《边城》中描绘过它素朴而迷人的风情。凤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又有新西兰作家艾黎将其描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引发更多关注。</div><h3> 其实,沈从文书中所描写的"边城",并非是指凤凰古城,而是指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 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一脚踏三省”。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把茶峒优美的风景、善良的风俗和淳朴的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引得国内外无数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采风,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为边城镇。</h3><h3> 从《边城》到《从文自传》再到《湘行散记》,沈从文以散淡而有韵味的文字营造了一座边城的胜景。吊脚楼、茶峒小街、绳渡白塔等意象构筑起了千百万读者心中的凤凰古城,梦里的边城风月。古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众多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凤凰独具一格的湘西味道。许多人说,在凤凰的时光犹如一场梦,不愿醒来。穿着花裙子或者花裤儿,踩着夹角凉拖,穿过东门在桥洞下听流浪歌手弹吉他,唱着不知名的歌。河边湿软的风吹过,一座一座吊脚楼悬在河上,楼里的灯光或明或暗,隔得远远的瞧了,就仿佛一幅水墨画。</h3><h3> 沈从文先生的墓在听涛山上,清粼粼的沱江水绕山而过。潇潇春雨中,载着我们的小船在江上滑行,穿过两岸临水而建的飘然卓立的吊脚楼, 过横跨在沱江上的亭阁式的风雨廊桥,小船便泊在了岸边。弃船上岸,沿山麓边的崎岖小路拾阶而上,便来到了沈从文先生的墓前。</h3><div>&nbsp;&nbsp;&nbsp;&nbsp; 沈从文先生的墓地简朴而质拙,犹如先生的为人。它没有突兀的坟茔,没有华丽的墓碑,只是在峭立的山崖前的一块小小的平地上,立着一方天然的五彩巨石,状若云菇。石上镌刻着沈从文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石碑后镌刻的是沈从文先生的姨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写的挽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挽联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刻家刘焕先生镌刻。离墓地下方不远处有一块状若假山石的石碑,上面的碑文是“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是著名画家黄永玉及其夫人为纪念其表叔沈从文先生而立的。</div><div>&nbsp;&nbsp;&nbsp;&nbsp; 墓地依偎着听涛山,山上林密草长,望去草木葱茏;山下的沱江,像绿色的飘带,绕山悄然而去。沈从文先生便静卧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了。这是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依着先生淡泊、宁静的心性,这里应该是先生走完坎坷一生后最理想的归宿了,真可谓是“得其所哉”!沈先生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到慰藉,这也是对与先生一道历经磨难的家人的莫大慰藉。</div><div>&nbsp;&nbsp;&nbsp;&nbsp; 笼罩着山水的云雾渐渐散去,先生用如花之笔勾勒的充满魅力的湘西风光,便展现在了眼前:静静流淌着的清彻见底的沱江,沱江两岸静立着的苍 的青山,苍山间流动着的妙曼的云雾,就象一幅精美的水墨画。沱江两岸鳞次 比的吊脚楼,临江而建的窄窄的小街,街边是一溜黑 黛瓦飞檐挑角的房屋,街上行走着的穿着蓑衣背着背篓的乡民,围着厚重的头帕、穿着肥大的绣满花边衣衫的婆婆,戴满了银饰穿着花裙的苗女……独特的地方风情使这里的一切显得沉静、清幽,亲切中透着几分苍凉,古朴中带着少许忧伤。</div><div>&nbsp;&nbsp;&nbsp;&nbsp; 江边捣衣的姑娘,可是《边城》中那美丽、纯朴、聪慧的翠翠 吗?江上撑船的精壮船夫,可是《柏子》中那爬上桅杆唱情歌的水手柏子?头缠着布帕身背竹篓的老伯,可是沱江上摇着小船的摆渡人?江边嬉戏的孩子,可是当年那个水中放纸船的少年……</div><div> 我不觉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迷乱,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今夕何年。我仿佛身在现实中,又仿佛处在先生作品构筑的世界里;仿佛生活在当下,又仿佛置身于先生作品中所处的那逝去的岁月中。我不禁惊叹先生作品所产生的巨大魅力,特别是那种凿穿生命隧道的巨大魔力。我怀着深深的敬意走向先生的墓前,献上一束散发着清香的山花,表达一位热爱他的作品的普通读者的心仪。</div><h3> 沿着沈从文先生墓前的小路下行,左侧一条小路的崖壁上,有先生夫人张兆和写的、黄永玉先生镌刻的《后记》。这是张兆和先生在编撰完《沈从文先生全集》之后,回忆60年来与先生以沫相濡的岁月,于1985年8月写就的。虽是一篇《后记》,亦可算是一篇力透纸背的碑文。</h3><h3>  1988年,沈从文先生逝世后,经家乡人民的请求,沈夫人张兆和尊沈老遗愿,在沈老逝世四周年的祭日,即1992年5 月10日,将其骨灰归葬于此。 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这块五色巨石高1.9米,重6吨多,前面集沈从文手迹,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语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背面刻有沈从文姨妹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 ,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四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从文让人"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从文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 <br></h3> <h3>  1988年,沈从文先生逝世后,经家乡人民的请求,沈夫人张兆和尊沈老遗愿,在沈老逝世四周年的祭日,即1992年5 月10日,将其骨灰归葬于此。</h3><h3> 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这块五色巨石高1.9米,重6吨多,前面集沈从文手迹,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语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背面刻有沈从文姨妹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 ,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四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从文让人"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从文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h3><h3></h3> <h3>  她感叹与先生携手走过的60载风雨历程,“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这些经历荒诞离奇,但又极为平常,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必须经历的生活。”“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h3><h3> 照我想,作为作家,只要有一本 世之作,就不枉此一生,他的佳作不止一本……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多方面帮助他……”</h3><h3> 《后记》文短情长,言简意长,读后令人潸然泪下。</h3><div>&nbsp;&nbsp; 沈先生的作品以鲜明独特的创作风 享誉中外,其抒情小说、乡土文学和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 一帜, 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其表现湘西生活的作品中,对故乡自然美、人情美和乡民原始生命力的礼赞,与城市上流社会生活的对 ,敏感地捕捉到中国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痛苦历程,在今日仍有现实批判意义。湘西乡民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不也是对现代文明中追求现实功利为目的,以致丧失内在的虚灵和终极价值的生存形式所进行的严肃的生存追问和灵魂叩击吗?</div><div>&nbsp;&nbsp;&nbsp;&nbsp; 抬头望去,群山、沱江、小街皆皆沐浴在濛濛春雨中。故乡的山水孕育了先生,故乡浓厚的文化底蕴濡养了先生,走出故乡历经磨难后,先生又默默地安睡在母亲的怀中。周遭的群山低头肃立,蜿蜒东去的沱江呜咽如泣……</div><div> 它们目睹了时代的更迭,岁月的沧桑,似乎也在为先生的命运悲恸、叹息。故乡的山水痛惜自己的儿子,它们 开宽阔的胸膛,守护着先生的灵魂,从春种到冬藏,从曰出到完美的月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iv><div>&nbsp;&nbsp;&nbsp;&nbsp;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002年,在沈从文先生百年诞辰的日子里,海外大规模的沈从文学术考察活动在湘西举行。从德国、美国、以色列、捷克等国来的 十名沈从文学术研究专家和学者,参观、考察了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和墓地,并沿着先生走过和描写过的地方:常德、吉首、凤凰、花垣、茶垌等地去考察、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以便更深入地探讨和 究先生及其作品的内涵和价值。</div><div>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追寻先生的足迹中,我分明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生命的顽强,感受到先生留下的文字的馨香。回望先生的墓地,在深深的追思中,一行诗句蓦然闪现在脑中:“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div><div> 你是否想过有这样一个地方,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一座淡泊的古城,经过了岁月的洗刷沉淀。默默的以它不动声色的力量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只为在某个清晨或者黄昏,捧一盏茶,像《边城》里的翠翠一样,等一个偶然路过心上的人。</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div> <h3>我只是在</h3><div>那个下了一场雪的下午</div><div>来到了凤凰</div><div>我在凤凰城里听到了</div><div>那个百岁的老人亲囗对我说</div><div>他这辈子没有见过雪</div><div>只是在今天</div><div>才知道雪花是白颜色的</div><div>舞动起来会很漂亮</div><div><br></div><div>雪花来这个地方</div><div>停留的时间会很短暂</div><div>还没来的及仔细地看上一眼</div><div>就化成了水浇灌绿草和树木</div><div>我看到了雪花降落的过程</div><div>也看到了变成了绿叶和青树的</div><div>茁壮成长的一瞬间的变化</div><div><br></div><div>我怀念那场</div><div>百年不遇的雪</div><div>我就是那场雪消失之后</div><div>生长起来的大树....</div> <h3> 作者简介:蓝鸟,原名李晓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与胡宽等现代派诗人在西安涉足于现代派诗歌创作。1988年至1989年在北京大学与诗人俞心樵相识成为好友,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游学,举办诗歌朗诵活动,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h3><div> 1986年受邀赴陕北参加陕西作协诗歌委员会的第一届黄土地诗会,由老诗人田奇,闻颖带队,由当时活跃在陕西诗坛的青年诗人商子秦,渭水,高建群,杜爱民,蓝鸟,张晓梅等参加研诗会。1983年,蓝鸟在西安创作完成长诗"太阳下的世界",1988年编辑出版«中国青年新诗潮大选»,出版个人诗集«追太阳的人»。1986年其长诗"中国太阳"在陕西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后,荣获1986年度西安文学奖。其诗散于在"诗刋","星星","长安","延河","文学家","长城"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div><div> 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又进入文坛从亊报告文学创作,其作品有"中国,你怎么啦?","梦瑩八水绕长安",中国反骗税备忘录","舰队司令"等报告文学作品散见于巜中国企业家改革大潮丛书》,巜城市博览》杂志,《税收与社会》杂志等。</div><div> 其长诗巜六月雪》,巜写信的年代》,巜怀念大师》,巜太阳的旋律》等百余首被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艺术家配音朗诵并播出。</div><div> 上世纪九十年代,蓝鸟转向摄影创作。其摄影作品"西安大爆炸"在科技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2000年春与胡武功,苏智,秦岭,安永灿等七人在西安举办"千禧年联展"。2014年在尼泊尔举办"喜马拉雅的风"个人摄影展。其作品"世界屋脊"获第十五届陕西艺术年展优秀作品奖。其作品"黄土地的葬礼"陕西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大展二等奖。</div><div> 2016年涉足微电影创作,其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在全国彩视微电影大赛》中获一等奖奖杯。微电影作品 巜唐陵古镇袁家村》在"全国美丽乡村随手拍"大赛中荣获第五名。</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