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谨以2014年夏末的旧文,献给正在巨变中的莒城,纪念沭河之岸消失的村庄。 </h3><h3> 七月的末尾,多雨。一走出室外,就是湿漉漉的感觉,多少雨水也洗不亮枝头渐渐暗去的老绿,春的残红早已成泥,乳燕的呢喃恍如昨日,日历来不及翻过,时光便流走了。就这么日日简单而忙碌地生活在这小城里,周而复始。</h3> <h3>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小城的一切。路边的那颗紫藤树,曲枝盘绕,曾被雷电击过,依然发出众多藤蔓,生机勃勃,葱茏茂密。紫藤花盛开时,仿佛一群活泼羞涩又优雅的少女相聚于此,丽日光影,如此美好。</h3> <h3>藤花开的日子,傍晚走过时会停一停,依藤而望,藤蔓垂花隐约在暮色里,朦胧中灵动而飘逸。此刻,一些情绪如水漫过,像电影中的切换镜头,回到多年以前</h3> <h3>记得儿子上小学时,中午放学接他回家,都要路过这里。彼时,紫藤树下有人摆了个小摊,有热馒头和炸得很酥的小鱼。趁我买吃食的空档,儿子总会迅速爬上树叉,要催好几遍才下来。</h3> <h3>后来,儿子读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在遥远的南方。 </h3><h3> 紫藤树下也没有人摆摊卖馒头炸鱼了,小城的一切都在变化中。</h3> <h3>顺着紫藤树沿路向东,不多远就是老家的房子了。老房子离城中心約三四里,东临沭河。坐在老家的门口,会感受到自河而来的清风。结婚后就住在这里,后来搬到了单位建的楼房,因离得这里近,就时常会来看看。</h3> <p>转眼,光阴如流水逝去。人已双鬓如星,房子也旧了。墙外的竹子经雨后愈发青绿,门外种有一畦老韭,几棵辣椒。 </p><p>传说周围的村子早晚要拆迁的,不远处是正在热卖的楼盘。</p> <p>当年居住时,院子里栽过海棠、石榴树,花开花谢,惊艳了岁月。还养过小狗小猫,经常有犬吠猫怒的追逐之战,它们也会如初恋般相依相随。</p> <p>一日小狗出去了,院子里不知怎么进来一条小蛇,于是,猫如临大敌般,全身毛发竖立,喵呜有声。小蛇盘身昂头,亦不退缩,僵持約十分钟左右,小蛇逃走,猫儿在这场微型的"龙虎斗"中得胜。或是因为太过紧张,它口角流着唾液,恹恹了半天才精神过来。</p> <p>秋天的一个早晨,天空高远,阳光干净明澈。牵牛花纤细的茎蔓爬上了墙,开出蓝色粉紫色的花。那只全身黑白相间的小猫在草丛中打着滚,跳跃着,也许它把晨风中的花儿当成了蝴蝶吧</p> <p>闲时,爱坐在院子里,沏一杯茶,翻几页旧书,慢慢沉浸其中。</p> <p>有雨落在庭院的时候,总会不自觉想起韦应物的诗,"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也会忆一些人事</p> <p>前几年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番,弃了些破旧的物品,连同曾经艰辛生活的痕迹。总有些旧书不舍得扔,尤其是儿子的书。整理着旧日的书物,流年的光影依然清晰闪现。</p> <p>光阴去了,留不住,许多往事,被岁月冲洗得越来越淡,而有些回忆,鲜活而饱满。</p> <p>日子重复而单调,踏实而忙碌,就在岁月中修行吧,愿风轻云淡,静好安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