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前世今生

zal9711

<p class="ql-block">  两千二百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但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连称呼也统一了,朕的称呼只能有皇帝专用,平头百姓扎着黑色头巾,称之为黔首,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平民百姓的阶层,如果这一阶层的人们想突破慢慢固化的体系,就得读书,因为贤德而举孝廉的方式,但这种小概率事件给人的希望实在太渺茫,早己胜过恐怖的帝都小车摇号。秦汉时期虽然消灭了贵族阶层,但又慢慢滋生出门阀世族制度,比如汉的官员中外戚的影响就很大,景帝时窦太后娘家人比较得势,到了武帝,刘彻他舅田蚡一族又上来了,这种方式的推进,到西汉晚期有了王莽,一下子就革了刘汉的命,但门阀政治的影响一直在发展,到东晋达到巅峰,才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说法。作为黔首这一最低阶层,翻身的机会有点遥不可及,不过到隋时,虽然这个王朝寿命只有三十多年,但它有两项举措影响后世一千多年,一个是建立三省六部制的行政体系,今天我们的各部省结构形式基本还是看到它的雏形;还有一个便是科举考试制度,今天的高考基本上由此发展而成,这种方式己从根子上植入百姓的骨髄中,虽然来说,当今社会,一个人成功的方式似乎有很多,但从高考中走出来的方法是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直接的,这个基本上算是迈向成功的入场券。当今中国有黄冈模式,衡水中学模式,毛坦厂中学模式,当有些人口诛笔伐的同时,更多的人在为之辩护,为之摇旗呐喊,存在就有必然,有其滋生的土壤,必有其果实。</p> <h3>  作为饭后谈资,不妨聊一聊高考的前世科举,应该来说,科举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当时还只是雏形,为了摧毁士族门阀的权势,将选官的权力归之于中央,隋炀帝时,设明经科和进士科,一直到紧接着的唐,沿袭了隋,但又增设了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一共六科。士人的出身还是有三个途径,一个是生徒,即沿袭汉代的博士弟子制,由各级学馆选拔而来;二是乡贡,即地方的州县官吏依据私学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这个也是沿袭于汉代的举孝廉制;三是制举,即"制科"。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这个始于西汉,皇帝常称制诏,提出问题,亲自策问应举之士。</h3><h3> 一般情况下分常科与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都有,主要是明经科、进士科。所谓明经,主要侧重于背诵经义,考试方法先是贴经,然后口试经典大义并答时务策。而进士科,则在考经学和时务策之外,加考诗赋,难度比较大,故及第者有"白衣公卿"之说,正式完成了从黑头巾的黎庶到白衣卿相的漂白进化!记得这种方式在北宋时期,南方人多选择进士科,北方人则选择明经科,而且人又少,引起过南北之争。当然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到明清以后慢慢完善,同时,各地的书院也成了应举的机构,这一点很是类似于当今的各地中小学!</h3><h3> 随着满清走向灭亡,在即将谢幕的时候,也将存在一千余年年的科举提前送走了,不过,欧美的现代文明也随之姗姗而来,上个世纪初,雨后春笋般的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一座座新式大学,其功能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学校造就的人才除了服务政治外,更多的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建设,他们肩负的使命发生了变化,于是又诞生了招生考试,先是各自为政,各自为安,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1949年后,渐渐又是𧗠生出举国统一的高考,经历近七十年的发展,于是有了每年一次的几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涌进考场,计画着未来的人生!</h3><h3>注:感谢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及顾炎武的《日知录》,文中很多内容参考他们的文献资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