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那心中的圣地——青藏高原无人区科考穿越(3月28日、进入无人区第2天 下半部)

螃蟹

<h3><font color="#010101">上半部的内容:</font></h3> <h3>  赶紧过去看看,把车开到近前,才发现灰太熊把车开到沟下面去了。</h3><h3></h3> <h3>  原来,刚才速度过快,弯道的时候有些漂浮,车子有些横漂了,还好,太熊反应迅速,又把轮打直了,直接开下沟里了。</h3><h3></h3><h3> 从照片上看,搭车的唐老师还是挺镇定的。</h3> <h3>  后面几辆车都停下来赶紧看看问题大不大。</h3><h3></h3> <h3>  灰太熊不愧是老司机啊,很淡定的围着车查看车的状况。</h3><h3></h3> <h3>  与此同时,我也开着烟台老李的大陆巡下了道,准备施救。</h3><h3></h3> <h3>  刚才打直轮子冲下来的时候,左前轮还是不小心撞上了弯道处的过水涵洞的桥墩子,导致左前轮爆胎了。</h3><h3></h3> <h3>  赶紧换备胎吧,碧波、老李纷纷拿出工具来。</h3><h3></h3> <h3>  灰太熊在讲述刚才的状况,如果反应不及时,估计这匹马就会卡翻在涵洞的桥墩上了。</h3><h3></h3> <h3></h3> <h3></h3> <h3>  灰太熊的这个状况,也让我想起来前几年在阿尼玛卿附近的一个弯路处,我也是由于车速过快,飘起来后掉到沟下,跟这个几乎一样,也是在涵洞的桥墩上撞爆了胎,把右前的减震给撞弯了,后来在玛沁县城里修了3天车。这次灰太熊的车也是,除了轮胎外,左前的下支臂也出现了问题,可惜这边根本就没有修车的,而且这么多人,没法等,看样子太熊只能搭别人车进无人区了。</h3><h3></h3> <h3>  出了事儿,不可能让太熊一个人处理,但也不可能这么多车都在这儿处理这一件事儿。于是,我们分成两队,一队是釷鋀负责,带领大钟、碧波一起帮助灰太熊脱困,另一队我负责,带着浓茶、老郭、丹钦科、小强、搭载着中国科学院的科考人员,一起跟着乡长所乘坐的车前往热泉继续科考。</h3><h3></h3><h3> 早上出发的时候,光顾着跟车了,现在才注意到阿力、老庞、还有医生兄弟的车都没有出来,看来他们高反的不轻啊,也好,在乡里多睡睡觉,有助于缓解高反。</h3> <h3>  准备继续出发了,先上一张丹钦科贴满车标的车屁股吧。</h3><h3></h3> <h3>  天上的云,变化很快。</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到了一个弯道处,左手边就已经是厚厚的乌云了,我的心里在嘀咕,到热泉的时候,会不会下大雨啊。</h3><h3></h3> <h3></h3> <h3>  又开了一会儿,天上的乌云好像散了。</h3><h3></h3> <h3>  2点15分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热泉的地方。这个地方已经用铁丝网给围住了,也可能是怕牲畜掉进去,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吧,有个栅栏门,门上有锁,附近有钥匙。</h3><h3></h3> <h3>  打开栅栏门,朱老师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进去采样了。</h3><h3></h3> <h3></h3> <h3>  看着这热泉喷涌的还是挺澎湃的。</h3><h3></h3> <h3>  试了试温度,差不多七八十度吧。当地人管这个热泉叫做“玛色”地热泉。</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别看朱老师刚才又是取样,现在又是拍照,其实,这个时候的朱老师,也是高反的难受。</h3><h3></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记住这个人吧!</font></h3> 这人就是拉乡长的藏族司机,不但车开的好,人还非常热心,后面我们有些活,他都特热情的帮我们做,而且活干的也很漂亮!<h3></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h3> <h3>  看到有地热温泉了,一众人等开始往下游走,想看看有没有可以泡温泉的地方。</h3><h3></h3> <h3></h3> <h3>  可惜,水都很浅,深的地方也就到小腿肚附近。</h3><h3></h3> <h3></h3> <h3></h3> <h3>  看到这个情景,有人就开始创作摄影了。</h3><h3></h3> <h3>  小强的创作作品。</h3> 也有人安于享乐,找个地方开始泡脚了。<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离开热泉几米的地方,就有冰雪的覆盖,这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吧。</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在温暖的水里趟着,就是舒服啊!<h3></h3></h3> <h3></h3> <h3>  我泡了会儿脚,总觉得不够爽,想着14年马年在玛旁雍错边上找到的一个野温泉(还是丹钦科告诉我们的),那次泡的那叫舒服!</h3><h3><br></h3><h3></h3><h3> 所以,我这儿不满足泡脚的,又在周边寻找起来,终于发现了一个池子!这应该就是这边泡温泉的池子了。</h3> <h3>  到了近前,果然如此!可惜的是,由于热泉的温度不是很高,怕冬天冻坏了池子,前一年的秋天,把池子给堵了,现在还没有到放水的时候。<h3></h3></h3> <h3>  既然是后来堵上的,今年还得再打开,那我们就提前打开吧!打开后还可以舒舒服服的泡一个温泉。<h3></h3><h3> 拿来老庞给我们的铁镐,也不知道乡长从哪儿找了个角铁棍,我们就干上了。</h3></h3> <h3></h3> <h3>  实在是工具不趁手,要是有风钻就好了。我这吭哧吭哧的敲打了5分多钟,也没有打开。乡长也过来帮忙。<h3></h3></h3> <h3>  后来折腾了好久,也只有涓涓细流,到天黑也蓄不满池子,实在是没戏了。<h3></h3></h3> <h3>  只能放弃了。<h3></h3></h3> <h3>  虽然高反严重,但朱老师还是一丝不苟的在取样,这次是热泉边上的土壤。<h3></h3></h3> <h3></h3> <h3>  天也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也该到了返程的时间了。<h3></h3></h3> <h3></h3> <h3>  大家都开始收拾车的行李,准备回去了。<h3></h3></h3> <h3></h3> <h3></h3> <h3>  沿着来的路,一路扬尘。<h3></h3></h3> <h3></h3> <h3>在下午5点半左右,我们去热泉的这帮人也回到了玛曲乡。</h3> <h3>  先期帮助灰太熊的釷鋀他们早就回到了乡里,我们回去后,大家在一起闲聊着。<h3></h3></h3> <h3>  乡里也知道通知已经到了安多县,但还是差最后一个安多县到乡里的正式电话通知,不过,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只是,今晚我们还得再住一次每人200元的房间。</h3><h3></h3><h3><br></h3><h3> 灰太熊的车是短时间修不好了,只能叫个拖车,把车拖回到格尔木。但即便车进不去了,那也要为车队做贡献,这不,他的车是厚重的泥地胎,比碧波的轮胎结实多了,于是,车被拖走之前,把四条好的轮胎卸下来,跟碧波的换了。</h3> <h3>  最后,在当地的那个藏族司机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把四条胎都倒完了。</h3><h3> 收铁镐的时候,怕车辆颠簸,镐头把车给碰坏了,于是拆下来,分开装车。</h3><h3></h3><h3></h3> <h3>  当时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俩人还兴奋地比划起来了。</h3><h3></h3> <h3>  我们住的地方,是乡政府的食堂,这个时候,人家还没有用完,所以,我们这些住食堂的,还只能在外面再转转。<h3></h3></h3> <h3>  院子里的小藏狗很可爱,看着也挺老实的,一点儿都不凶。<h3></h3></h3> <h3></h3> <h3>  这一天,其实发生了很多事,到了下午,丹钦科的父亲又开始发烧了,在高原上发烧,对我们而言,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引发了炎症出现咳嗽什么的,更容易出现肺水肿,这是没有先进的设备而无法救治的,搞不好,就会出人命。所以,最后丹钦科的父亲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前进节奏,决定退出。</h3><h3>  而老庞这一天也没有出去,一直在屋子里迷迷糊糊的睡觉,后来又陪着阿力做了一些事情,由于高反症状还挺严重的,他也担心再进去后如果恶化,会拖累整个团队的行进。</h3><h3> 灰太熊呼叫的拖车预订当晚过来,老庞准备带着丹钦科的父亲,还有灰太熊一起撤往格尔木。同车的安静(身体特壮的那位),由于别的车也没有空座位了,只好一同返回。</h3><h3> 实际结果是,拖灰太熊的车当晚没有到,最后是第二天上午才过来的,老庞的V93也是第二天和太熊一起走的。</h3><h3> 医生兄弟,这二位年纪在我们这个队伍里,也是很大了,这一天也是一直在休整,但一直未见好转,本来想再睡一觉起来就应该差不多了,可结果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还是晕晕乎乎,很简单的倒车出去,还连着撞了两辆车。(虽然撞的都不厉害吧)</h3><h3> 汤司令,老郭的副驾,这一天也是非常的难受,在哈拉湖的时候没有高反,在这儿不行了,毕竟在海拔4800住一晚,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他也是想着再睡一晚就好了,可结果第二天起来和医生兄弟一样,状态不佳,最后干脆一起撤走了。</h3><h3> 还有就是和烟台老李还有我同车的坦然,这一天哪儿都没去,在乡里休整着,可再怎么休整也是没有缓过来,第二天一早,也是不得不和汤司令一起撤走。</h3><h3> 本来还一直坚持着想跟我们一起走完全程的丹钦科,在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自己老父亲的身体状况,决定还是一起回撤。</h3><h3> 实际上,到了29日,最终有4辆车,为了车队能够顺利进入无人区,不影响车队的整体行进,毅然而然的选择了撤回。这些人,为了进无人区,整整地准备了一个多月,甚至更多,但最后,到了玛曲乡,都勇敢的选择了回撤,我认为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因为这些人都有着很强的车队的整体荣誉感,都不想因为自己而拖累整个车队的进程,这里,我要为这些人鼓掌!点赞!!</h3><h3><br></h3><h3> 事后,我还了解到,其实这一天,中国科学院的领队董老师,一样是高反的非常严重,在得知有车要回撤的时候,曾经私下里偷偷与那天高反也挺难受的朱老师说,跟着一起回撤吧。可由于回撤的车也坐满了,又不好意思让釷鋀再派一辆车带他们回撤,最后不得不断了念想。</h3><h3> 到最后,29日出发进入无人区的车队,实际上就剩下了8辆车。</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