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对家乡稻改的记忆》(三)</b><b><br></b><b><br></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姚念龙</b></h3><div><br></div><div> 当年家乡的稻改,自己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尽管当时年龄不大,一些记忆还是犹新的。</div><div><br></div><div> 那时候都是大集体,全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起出工一起收工,大家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干活不觉累,困难不掉队,生活不叫苦,流汗不流泪,总是哼着歌曲下地,伴着欢笑回家。记得当时大队里不同方向安了几个大喇叭,早晨先放《东方红》歌曲,接着就是新闻联播和全国报纸摘要节目,家家户户也都有个小广播,县里、公社都有广播站,上面有个啥精神、通知的,在喇叭上一喊,全县人民都能听到。当年俺当兵走的时候,在县大礼堂全县新兵欢送会上,俺代表全县新兵的发言在县广播上还播了好几天呢。</div><div><br></div><div> 那时人的思想都很单纯,也很纯洁,就是一心一意做好事,一心一意争先进,一心一意创高产。生产队里稻子该割了,几个小青年一商量:“咱做好事儿去吧!”于是晚上趁着月光,拿着镰刀就下地了。一块地割完捆好,再扛到地头上,神不知鬼不觉,回家睡觉,第二天一早照常跟着大家一块下地干活。大队的广播喇叭就开始表扬了,也不知谁干的,大家都不说,甘做无名英雄。这下好了,年轻人都跟着学,都趁着月色下地割稻子。后来被大队制止了,怕年轻人连轴转身体吃不消。</div><div><br></div><div> 稻改前两年,我们那每年还只能种一季水稻,因稻田地里水排不出去,无法再种冬小麦。1967年红卫河(后称东鱼河)开挖后,截住了上面的来水,使我们村形成了三堤环抱(东西北)一面向阳的态势,西姚那个大排灌站也就成了自己村的排灌站了,变成了“海龙戏沟水”,大才小用了。至此,我们村才真正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一年两季,稻麦更叠,旱涝保收。</div><div><br></div><div> 提起当年种小麦的方法,现在想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也不知是谁发明的这法,反正现在看来是很笨,也可能当年有当年的特殊情况,后来这办法没兴几年就改了。一开始,就是把稻子割完运走,用铁锨顺着稻垅一锨一锨地挖个沟,后面有人跟着往沟里撒麦种,最后再顺着沟盖上农家肥,就算完成了整个小麦播种的全过程。这种办法种小麦不仅慢、拖的时间长,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尤其是挖沟的。挖沟不能用脚踩铁锨,要是踩一下挖一锨那就更慢了,得用两手一上一下握住铁锨的把,往怀里拉紧,再用一条腿的膝关节外侧扺住铁锨把的下面,脚尖点地,稍微弯曲,这样手和腿同时向下用力,一锨一锨地往前挪。沟还不能挖深了,也就三到五公分深即可。挖沟的人那手和膝磨的,红了肿,肿了破,然后再咬着牙磨出老茧来。后来又有人发明了凳叉,与铁锨的作用一样,也是挖沟用,不过比铁锨轻一些好用一些。操作也与铁锨一样,但比铁锨稍直些,三个齿,下面横一个铁板儿。用凳叉挖沟的好处是,轻便一些不用说了,最大的好处是,不像用铁锨那样往上爬泥了,就是爬一点泥也好往下清理。因我们那里土质属粘性,泥要是粘上你甩都甩不掉。这种种麦子的法确实太笨也太慢了。老百姓的俗语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可用这法种小麦,到霜降都种不完,所以产量也就上不去。</div><div><br></div><div> 后来人们就变法了,在稻子收割之前,就用脚顺着稻垅踩一道沟,把麦种撒进去,然后再拉干(排水)割稻子。割下的稻子先不捆,铺散开盖上撒的麦种,等麦子发芽后再捆稻子运走,然后撒上土杂肥就算完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也争取了播种小麦的时间。再后来就更简单了,稻子收割之前就直接把麦种撒到地里了,连沟也不踩了,产量也不低。现在我们那种水稻连秧也不育了,割完麦子,泡好田,平好地,也是采取直接撒稻种的办法,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割稻子、割麦子就更省事了,收割机往地里一开,十亩八亩地一会就完活,直接就把丰收果实运回家了,有的更省事,在地里直接就把多余的粮食卖了,数着钱就回家了。</div><div><br></div><div> 家乡稻改50多年来,人们腹饱了,心安了,我们村再也没有出现一例外出逃荒要饭的现象,之前出去的也都陆续回到了故土,就连在外定居的也都陆续迁了回来,包括当年闯关东的。</div><div><br></div><div> 稻改,改变了鱼台的天,鱼台的地,更是改变了鱼台人民的精神面貌。我们现在回忆那段难忘的历史,无不让人振奋,给人鼓舞,有道不完的酸甜苦辣,也有赞不尽的仁人志士,但是留给人们更多的还是稻改带来的喜悦和幸福!</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