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烽燧相连。在中卫香山地区,有一座山中山叫峰台山,因山脊绵延分布着古老的烽火台而得名。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一般建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上,主要用于发送战报传递紧急军情,是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其出现要早于长城。中卫北控大漠,西扼河西,自古是军事要地。对于中卫而言,峰台山是悠久历史的地理承载。对于香山拓姓来讲,这里也堪称福地:清朝嘉庆年间,拓姓一支从火山分流到此繁衍生息,两百多年间形成了根深叶茂的“峰台山支系”。</h3><h3> </h3><h3>【峰台山概貌】</h3> <h3>【头道墩拓家湾】</h3> <h3><br></h3><div> 从中卫市区驱车南行70多公里就来到了香山乡峡门村。峡门村地处香山川道区,是控制进入大山的门户,村民大多姓王。由此继续向西南行驶,坡度陡然增大,进入香山腹地最为险要的山路。沿山路上行十几公里后,就来到了峰台山头道墩。头道墩也叫拓家湾,山沟里硷畔上的窑洞遗址和房屋废墟依然存在。据拓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时拓友杰兄弟俩从兰州贩马到香山石梯子落户,繁衍两三代人后聚族迁居到香山地区的火山,在此繁衍壮大到500多口人,因为土地和水资源限制,清朝嘉庆年间一部分族人分流到十几里外的峰台山。</div><div><br></div><div>【头道墩窑洞】</div> <h3>【头道墩拓明忠拓明孝兄弟俩】</h3> <h3> “来到峰台山落户的是“五祖”后人拓思龙、拓思盛等兄弟,是拓友杰的第三代传人,主要住在头道墩、二道墩、三道墩和墩顶。“74岁的拓兆创在峰台山生活了三十多年,当过生产队长,对峰台山历史十分了解。峰台山海拔高又缺水,并不是理想的家园。拓兆创介绍说,先人之所以选择峰台山,一是因为距离火山老家比较近,只有十几里地远,方便联络。二是峰台山是交通要道,距离靖远芦沟城比较近,便于生活。自搬迁至峰台山后,拓氏家族以耕牧为生,也兼做生意。由于拓家人肯吃苦,也抱团,很快便发展壮大,并陆续由此分流到靖远北滩、香山石门水、南长滩等地。1955年,农业合作社兴起,峰台山成为南长滩大队下属的一个生产队,管辖头道墩、二道墩、何庄子三个小组,人口维持在170人左右。因为干旱收成少,峰台山队一直在吃国家的救济粮。1981年起,峰台山村民陆续搬迁到黄河旁边的南山台子。目前,峰台山拓姓支系共有11代、4000多人,与跑水沟六祖支系共同构成香山拓姓主体。<br></h3><h3><br></h3><h3>【香山山羊】</h3> <h3>【天然车库】</h3> <h3> 峰台山海拔2243米,是香山的主峰。站在头道墩极目远眺,峁塬纵横,暮色苍苍,皇天后土感油然而生。经过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和战火洗礼,头道墩、二道墩、三道墩等烽火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历史和传说。至今拓兆创还保存着祖上传下来的清朝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四张典当契约。这些契约是拓姓族人将旱地典当给拓兆创的几个先人,典契有族人和邻居作证,年月日记录的十分清楚。从姓名排辈上看,契约中的人名与北滩芦沟拓朝云光绪年间修的家谱高度吻合,证明了芦沟拓姓是从峰台山分流出去的。从内容看,可以看出当时峰台山地理之干旱和人们生活之辛苦。前几年有人探宝时,在峰台山西岘子拓占功家的祖传窑洞里挖出了一个拓氏家庙铸钟。尽管上面字迹已看不清楚,但从形制能够看出峰台山拓姓的兴旺与讲究。近年来,香山兴起探宝热,据说是在搜寻李自成的宝藏。李自成老家在陕北横山,是陕北拓跋之后,曾率领大军从中卫香山经过,探宝者也许能歪打正着,探寻到更多有关香山拓姓的历史文物,甚至香山拓姓与横山拓姓历史渊源。</h3><div><br></div><div>【保存至今的清朝和民国时期典当契约】</div> <h3>【峰台山发现的拓氏家庙铸钟】</h3> <h3> 近年来,因为种不了硒砂瓜,峰台山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只有拓万虎等两三家村民在峰台山养羊。峰台山的水土承载能力依然十分有限,但养活几个人几群羊还是绰绰有余。由于肯吃苦,加上山区养殖成本低,拓万虎养的800多只山羊每年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h3><div><br></div> <h3>【拓万虎一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