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6年4月的纳米之行,是我常驻非洲生活回忆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旅程。</h1> <h1>纳航飞机上的杂志封面</h1> <h1>以为温得和克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结果机场的第一印象觉得和哈拉雷好像,机场只有滑梯,没有通道,这下雨天都要淋雨走到候机楼啊!</h1> <h1>到达当晚的晚餐是温村最有名的德国肘子加啤酒的餐厅<span style="font-size: 16px;">JOE's beerhouse</span></h1> <h1>温得和克啤酒,姐干了,你们随意</h1> <h1>脆皮烤肘子</h1> <h1>温得和克之夜,灯火通明,是我在哈村从未见过的夜景,希尔顿酒店的顶楼"天空酒吧",是吃完德国肘子最好的消遣之处!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繁华,哪怕有点点灯红酒绿!</h1> <h1>第二天早上到开租车行的白人老头家租车,老头一看就是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他是从开普敦移民过来的南非人,嫌弃开普敦太繁华,我们向他推荐了哈拉雷,哈哈哈!</h1> <h1>树屋</h1> <h1>纳米比亚的英雄墓</h1> <h1>去沙漠的路上,途中有个加油站,上个厕所要收费,女孩跟我说:2$。我的惯性思维以为是美元,觉得也太贵了,但是又怕路上没有厕所,特意回车里取了两美元,交给她的时候她是一脸疑惑。等我出来,老公说他也上了厕所,没收费,我问为啥,他说颜值高啊!换成我一脸疑惑,原来女孩说的是2纳米比亚元,我给了15倍的上厕所钱,人一辈子谁没"二"过啊?</h1> <h1>驱车四小时,由C24转到D1261,再转到C14,终于到了传说中的拥有世界上最好吃的苹果派的小镇Solitaire,一路上风沙大,碎石路比传说中平坦,车速在60到90,个别路段限速30,挺荒芜的感觉,但一路上电网,饭店,Lodge,还是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感觉!沿途景色让人联想到"大话西游"里最后的场景,外表光鲜亮丽,内心活得像条狗一样的至尊宝以及"新龙门客栈"里风情万种的老板娘金香玉,为啥得谁勾引谁?主要是生活的环境太寂寞了,除了风沙,没别的了!</h1> <h1>传说中的苹果派</h1> <h1>红沙漠中的"龙门客栈"</h1> <h1>沙漠公园里只有一个sossusvlei dune lodge酒店,非常高大上,费用最高但尚可接受,里面的餐饮好吃不贵。但是无空调无网络!注意订的时候不要搞错了,不是sossusvlei lodge(这家在沙漠公园门口,据说有空调有网络),其他lodge都在公园外面,区别就是只有公园里面的住客才能一早一晚进入沙漠,外面的住客必须等公园开门才能进入,关门前一小时就得往外走。</h1> <h1>红沙漠里的足迹👣</h1> <h1>因为订的是沙漠公园里的Dune Lodge,所以11号下午四点多进入沙漠之后就是与世隔绝,木有手机信号,也不提供wifi 服务,Just enjoy the desert! 五点多从Lodge开车四十分钟去了著名的45号沙丘,为什么这么有名,一是离路边近,二是好爬,这是我家"领导"总结的!落日余晖下,壮观尽收眼底,沙漠瑜伽练起来!</h1> <h1>45号沙丘</h1> <h1>红沙漠中的瑜伽情怀</h1> <h1>红沙漠里的Dune lodge,只有24间,低调的奢华</h1> <h1>12号早上四点,计划去另一个著名景点"死亡谷"看日出,又是驱车近一个小时,才到谷口,门口的摆渡车还没有司机上班呢,于是仗着四轮驱动的车自行往谷里开,里面全是沙子,木有路,黎明之前最黑,又看不清车辙,于是我们的车就陷在红沙里面了。因为急着看日出,我们就先爬了一个谷里高点的沙丘,可是死亡谷真的不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看日出还是选择高山之巅或是大海之滨吧,谷里地势太低。等到太阳公公出来的时候,我们爬下来再看车,左后轮基本都在沙子里了,发动起来两个前轮不停打转,车子越陷越深!只好向另外三个也和我们一样"2",来谷里看日出的白人两男一女求助,白人大哥从他车里拿了铁锹,准备挖沙,把轮子挖出来,可是沙子是移动的,这边挖,那边进,没有啥用,白人大姐干脆坐在沙子里用手挖,这招我们之前也试了,杯水车薪,于是大哥大姐们表示无能为力,说一会回来帮我们联系公园的人帮忙,走的时候还问我们有没有水和食物补给,其实他们真挺热心的!折腾了半天,好在这时候公园开摆渡车的大哥上班了,第一批入谷游客目睹了我们的"惨状",司机大哥豪爽的说,上他的车去谷里继续玩,出来再帮助我们拖车!我没好气地回答:I have no interest to go further,sorry.于是大哥也有点不悦,说那他先把游客送进去,等出来再帮我们!没想到的是,几分钟后,大哥开着空车回来了,用绳子把我们车拴住,往后托,可惜我家最专业司机和他配合不好,恰巧这时候又一辆摆渡车经过,车上的司机也下来了,这俩经验丰富的司机一配合,我们的车终于被拖出来啦!给力的大哥,没提任何要求,要是在津巴布韦,会不会说先给200美元小费再拖,他孩子们没钱上学啥的?反正这大哥欲开车离开继续工作的时候,匆忙中给了他200纳元表示谢意!从沙漠出来,心情受到了影响,但是看到手机里拍的日出的照片,突然有了感慨,人生那怕徘徊在死亡谷底,日出一样是光芒万丈,陷进去就是天涯,开出来就是咫尺,陷进去就只能苟且,开出来才是远方!所以这段经历告诉我:看日出最好选择高山大海!红沙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值得一看,但也坚定了我想离开非洲的那颗"任性"的心,本想用瓶子装点沙子留作纪念,但是如果沙子也有生命,被迫被我带到远离故乡的地方,它们得多寂寞伤心啊!所以还是让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的生活吧!<br /></h1> <h1>2016年4月12日红沙漠死亡谷的日出,说明人生即使徘徊在死亡谷底,依然可以见到日出的光芒万丈!跨不过去是天涯,跨过去了就是咫尺, 跨不过去是苟且,跨过去了就是远方!</h1> <h1>从沙漠开到小镇的路上非常荒芜,有段路也是山路崎岖不好走,而且路上车外温度在37度左右,不能开太快。离鲸湾两公里左右,温度开始明显下降到十八度,感受到海的气息真不容易!路上还有个石头山看起来像津巴布韦的的Dongboshawa。</h1> <h1>路比之前同事的攻略上提的还是好走一点,源于这个国家一直在修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路上那辆孤独的压路机,默默地辛勤工作着!也想起津巴布韦每年雨季过后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坑,几十年的路基本没有维护,也由于种种原因,"任性"的错过了修一条宽敞大路的"机会"。</h1> <h1>南回归线穿过非洲沙漠</h1> <h1>从沙漠开往小镇的路上,感觉纳米比亚的黑人非常友善,生活条件略好于津巴布韦,至少大部分看起来温饱不是问题。街上白人比津巴布韦多,帅哥也不少,穿戴品味远高于津巴布韦。从首都温得和克开车到海边也就是四个小时左右,这小镇和法国的尼斯不相上下。</h1> <h1>Swakopmund 小镇</h1> <h1>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港两座城市都很小,几条街就到头了,斯市像南非花园大道,很漂亮舒适,住的地方很多;鲸湾稍破些,工业港口,也有很多住宿的地方,据说当地富人多住在鲸鱼湾,还有一个中餐馆。SWAKOPMUND最好的当属STRAND和汉莎酒店。其实很多LODGE和GUEST HOUSE都不错。不愿折腾的从沙漠出来直接扎小镇住下就好,中间选择一天去Walvis bay足矣,不到半小时车程。愿意先在鯨港住一晚,再一路往北去小镇也很顺。鯨港的Protea pelican bay hotel地处海滨,紧邻waterfront乘船地和两家最好餐馆,当属首选。</h1> <h1>小镇上的海鲜馆,一家Jetty1905,一家Tug,要提前预定,又新鲜环境又好,价格是哈村的一半,事实上纳米的整个物价水平也基本上是津巴布韦的一半,在津巴用惯了美元的我们,觉得纳米什么都便宜!</h1> <h1>大西洋的生蚝</h1> <h1>小镇上的博物馆</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小镇的Bauhaus 肘子一绝。</span></h1> <h1>我最爱的面包—塞克</h1> <h1>小镇上的工艺品</h1> <h1>画展</h1> <h1>鸵鸟皮包包</h1> <h1>各种奇石</h1> <h1>非洲特色的冰箱贴</h1> <h1>最爱的祖母绿</h1> <h1>德国小镇的酒店里有个非常好的设计见图,电源插座不但是万能的,而且开关非常方便,向左微转一下即关,向右拧正了就是开,喜欢这种人性化的设计!</h1> <h1>鲸湾出海</h1> <h1>主动上船觅食的海豹</h1> <h1>船长尼克先生</h1> <h1>火烈鸟的天堂</h1> <h1>三明治湾,翻沙丘山,越沙丘岭,往返四个小时,沙漠和大西洋紧紧相依,事实证明大海还是比沙漠强大,每时每刻都把沙子带进大海怀抱!司机兼导游麦克大叔带我们坐了一下午"沙漠过山车",惊险刺激频频升级!</h1> <h1>沙子中的钻石💎</h1> <h1>面朝大海,背靠沙丘,人生得意须尽欢</h1> <h1>鲸湾的Anchors大餐</h1> <h1>纳米之行的感受:莫舍己道,勿扰他心</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