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官教育为何如此重要?</b></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h1></b><h3><br /></h3><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b>卢梭曾这样描述:</b></span></h1><h3>"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双手、双脚和双眼。用书本来代替这些身体感觉和经历,那就不是在叫我们运用自身的理性,而是在教我们轻信他人,借用他人的理性。"</h3> <h1><b>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b></h1><h3><br /></h3><h3>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感官的探索者(sensorial explorer)。</h3><h3>我们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儿童使用感觉器官操作各类感官教具,在环境中探索,获得独特的个人经验和认知,将所有信息在大脑中分类排序,从而适应环境,最终成为环境的参与者。<br /></h3><h3>这个探索活动的高峰期是——0~6岁的感官敏感期。</h3><h3>所以,蒙台梭利强调儿童的智力教育于认知教育应该同步进行,为儿童的感官功能提供系统教育,有效地将教育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具结合。<br /></h3><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感官教育包含哪些</b></h1><h3><b>感官教育包括五种感觉系统</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span></h3>▪️视觉教育引导孩子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br />▪️听觉教育的重点是使孩子能辨别声音的强弱、高低和种类;<br />▪️触觉教育在引导孩子辨别皮肤的温度感觉、压觉和实体认识感觉;<br />▪️味觉教育的重点是用舌头来感觉不同的味道;<br />▪️嗅觉教育的内容则是用鼻子来嗅闻不同的气味。<br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七岁之前是孩子脑部发育最快速的时期,感官敏感期主要分为0-3岁和3-6岁两个阶段。</span><h3><br /></h3> <h1><b> 0—3岁感官教育</b></h1><h3><br /></h3><h3>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接触各项事物来累积智力"的感官探索过程。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我们该给予的感官学习应该是孤立的、单纯的:<br /></h3><h3>比如,我们要孩子学习通过视觉辨别颜色,就应该运用质料、尺寸、外观、形状皆一样,唯独颜色不一样的物品;而这些不一样的颜色,最好有强烈的对比属性,如红色和黄色,这样才能突显单一的特性,也能避免孩子在累积感官经验时,遇到不必要的困扰。</h3><h3><br /></h3> <h3>等孩子能分辨对比强烈的颜色后,再逐渐缩小对比差异性,学习过程会更加清晰、顺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3-6岁感官教育</h1><h3>这时期的孩子心智已经开始成熟,他们需要更精致、更高层次的感官教育,包括提供书写、数学和社会行为等更精深的学习。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仍然停留在单一的触碰物体、浅尝味道或是辨别颜色的话,是无法培养其生活适应能力,进而累积智慧的。蒙特梭利博士曾经将感官教具比喻为"提供探索世界的一把钥匙",使孩子能看得到更多、更仔细、更明白。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累积实际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h3><h3>比如:我们成人印象中的二项式和三项式是这样的:<br /></h3><h3>二项式:(a+b)3=a3+b3+3a2b+3ab2<br /></h3><h3>三项式:(a+b+c)3=a3+b3+c3+3a2b+3ab2+3b2c+3bc2+3a2c+3ac2+6abc<br /></h3> <h3>而蒙台梭利感官教具里,它们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项式,适合3.5~4.5岁的孩子</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项式,适合4.5~6岁的孩子</span></h3><h3><br /></h3> <h3>它们并不属于数学区域,而是在感官区域。</h3><h3><br /></h3><h3>因为孩子在这过程中是根据教具材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进行多层次的分类和组合,然后按照盒盖上的颜色构建第一层,三项式有三层(27块),二项式有两层(8块),构建好后将整个正方体归位到木盒子里。</h3><h3><br /></h3><h3>孩子最初在这个过程并不会立刻意识到二项式和三项式的概念,老师更不会拿出公式表给孩子讲解。</h3><h3><br /></h3><h1>而是<b>让孩子拥有机会借助敏锐的感觉器官,自主发现每一块积木的特征,获得全新的感官和构建经验;发展孩子的三维空间的识别能力,打破平面思维,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做预备。</b></h1><h3><br /></h3><h3>所以说,6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掌握了初中的数学知识,并且"这不是老师教的,是我自己学的"。其实,这是教具帮助孩子从"know"升华到"realize"的过程。</h3><h3><br /></h3><h1>实现自我教育的另一个要素是——<b>错误控制。</b></h1><h3><br /></h3><h3>引导孩子<b>借助教具提供的错误控制线索,观察、比较、推理和发现自身错误,脱离了对成人的依赖,实现自我构建,发展了自信心和自尊心</b>。</h3><h3><br /></h3> <h3>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都应该善于用一种感官获得的印象去核实验证另一种感官获得的印象。</h3><h3>使用自己的各类感官来探索世界,那么每一个过程都将内化为自身独一无二的认识和体验。</h3> <h3>重庆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青河湾幼儿园 电话:18523966695(小花老师)</h3><h3>地址:渝北区果塘路1号青河湾12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