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5月28日至6月3日,甘肃省博物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爱国主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巡展、巡演小分队三十三人(由甘博13名工作人员和老兵合唱团20名志愿者组成),历时七天,行程近2800公里,奔赴地处罗布泊北部边缘,荒漠腹地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圆满完成了巡展巡演任务。</h3> <h3> 5月28日早8时西行小分队乘座的大巴车准时到达省博物馆停车场。</h3> <h3> 由6名博物馆工作人员和20名老兵合唱团自愿者组成的先行分队,整装待发。</h3> <h3>踏上征程</h3> <h3> 银装素裹的祁连雪山,张开博大胸怀迎接远方的客人。</h3> <h3> 从兰州永登启始,汉、明两代的长城遗迹相邻相伴,在浩瀚荒漠中绵延千里。见证了两千多年御疆守土将士,忠贞为国,马革裹尸的壮烈情怀。</h3> <h3>高达六十余米,硕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齐有序地耸立在戈壁大漠中,与古代遗存共同奏响着华夏文明之颂歌。</h3> <h3> 面积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场,把红日的光芒转化为造福社会,温暖人类的能源,送往千家万户。</h3> <h3>行车途中预习排练</h3> <h3>高速公路服务区小息。</h3> <h3>经十小时长途开进,行程716公里,下午六时许抵达位于酒泉市西大街的同和顺大酒店。结束首日行程。</h3> <h3>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甘肃省名“肃”字由来地。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总人口110万人。<br></h3><h3>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h3><h3> 酒泉市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鼓楼,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鼓楼可称为酒泉的历史性标志建筑。</h3><h3> 酒泉鼓楼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门楣上方,分别镌刻着四个大字:東迎華嶽、南望祁連、西逹伊吾、北通沙漠。准确直观地表述着酒泉所处的地理位置。</h3> <h3> 经一夜休整,29日早歺后启乘赶往肃北蒙古族自治县。</h3> <h3> 580公里,历时9小时到达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下榻阳光商务宾馆。</h3> <h3>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县域分南山和北山两个不相连的区域,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周边与一个国家、三个省(区)三个县市接壤。下辖2个镇、2个乡,总人口11741人(2012年),其中蒙古族4446人,占37.9%。[1] </h3><div>肃北县境在先秦时期就有游牧民族活动;西汉时并入中原王朝版图,属敦煌郡;后战事不断,归属屡易,地方政权、游牧民族势力范围犬牙交错,中央政权控制力较弱。清代起属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设肃北设置局。1950年7月解放,1955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div> <h3> 30日午歺后,全体人员驱车来到肃北会展中心,开始紧张的巡展巡演前的准备工作。</h3> <h3> 身着盛装的蒙古族老人饶有兴趣的观看,以《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华夏文明在甘肃》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展览。</h3> <h3>下午2:30,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军90周年文艺巡演正式拉开帷幕。</h3> <h3> 肃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阿力腾花在演出开始前致辞。</h3> <h3> 文艺汇演在省博物馆志愿者老兵合唱团高亢洪亮的合唱《当兵的人》中拉开帷幕,经典草原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让现场各族群众感受到一种历久弥新的草原情怀。独唱《爱中华》、《花开中国》等红色歌曲,唱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舞蹈《女兵谣》《bin bin bin》等节目精彩不断,高潮迭起。</h3> <h3>肃北紫亭、巴音两社区和蒙古族学校助演的《挤奶舞》《成吉思汗颂》等节目精彩纷呈。</h3> <h3>文艺巡演随着歌伴舞《母亲是中华》圆满结束。</h3> <h3> 下午五时许,小分队全体人员顾不上演出的劳累,顾不上换下演出服装,乘车赶往50余公里外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h3> <h3>当晚下榻阿克塞宾馆。</h3> <h3>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简称阿克塞县)隶属于甘肃酒泉,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省惟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h3><div>阿克塞县全县总面积3.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辖2乡1镇。阿克塞县生活着哈萨克、汉、回、维吾尔、撒拉、藏等11个民族,总人口10600多人(2014年),其中哈萨克族3700多人(2014年),占总人口的34.8%。</div> <h3>大美阿克塞——天蓝地阔,山美、水美、人更美</h3> <h3>5月31日上午9时,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阿克塞文化广场布展。为阿克塞全县人民带来了“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爱国主义教育和“华夏文明在甘肃”历史精品文物图片展览。阿克塞县党、政机关、县中、小学及各族群众约两千余人,聆听了8位讲解员两百三十余场次精彩、细致的讲解。</h3> <h3>下午巡演小分队与当地参演团队联合组织彩排</h3> <h3>候场的小学生没有忘记把作业带到彩排场</h3> <h3>小冬不拉弹奏员</h3> <h3>晚八点整,由巡演小分队和阿克塞县文艺工作者及中、小学师生精心准备的联合演出在会展中心隆重上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雪莲致开幕词</h3> <h3> 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兵合唱团志愿者,用充满激情地表演带来开场节目:</h3><h3>混声合唱《当兵的人》。</h3> <h3>阿克塞县民族歌舞团</h3><h3>哈萨克族舞蹈《金色的草原》</h3> <h3>老兵志愿者相红</h3><div>独唱《最美还是我们阿克塞》</div> <h3>甘博讲解员</h3><div>现代舞《BingBingBing》</div> <h3>老兵志愿者肖笙</h3><h3>独唱《花开中国》</h3> <h3>阿克塞县幼儿园老师</h3><div>藏族舞《最美的歌儿献给党》</div> <h3>老兵志愿者达·呼苏龙、肖笙、相红、李璇</h3><div>四重唱《节日的歌》</div> <h3>甘博讲解员</h3><h3>舞蹈《女兵谣》</h3> <h3>甘博讲解员、老兵志愿者</h3><div>歌伴舞《母亲是中华》</div> <h3>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晚会圆满结束</h3> <h3>6月1日早8:30惜别阿克塞,小分队前往由甘肃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投资建设,素有“沙漠都江堰”之称的敦煌防风固沙生态治理工程所在地——阳关学习参观。</h3> <h3>今天,在敦煌阳关有幸见到了被誉为“当代李冰”、“沙漠渔夫”、“中国网事一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民营企业家何延忠总经理,十几年前他在甘肃永登县从养殖虹鳟鱼起家,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毅然决然地为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冒着企业经受毁灭性天灾的巨大风险,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治沙治洪工程的奇迹,被众多权威媒体称为“沙漠都江堰”。他的事迹令人震撼和深深感动!前来参观的甘肃省博物馆志愿者老兵合唱团成员及省博巡展讲解员无不为之动容和感慨:国家有关部门应对这样卓越的民营企业家给予大力扶持,并呼吁全社会学习何延忠先生愚公移山的精神,为造福子孙后代幸福的千秋大业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h3><h3>(此段文字转自秦振国兄6月1日所作观后感)</h3> <h3>游阳关有感吟赠何延忠先生<br></h3><div>(2017.5.30)</div><div>风沙肆虐十万年,</div><div>谁信孽龙敢毁关。</div><div>抱拳难求英雄至,</div><div>却有豪杰到眼前。 </div><div>手引洪莽入新道,</div><div>十三长堰催龙眠。</div><div>阳关已成新乐土,</div><div>洪水变为涵养源。</div><div>既将害蛟化成友,</div><div>岂惧妖魔再翻天。</div><div>(文字转自王志安先生《敦煌日记》,配图为本文作者摄)</div> <h3>何延忠先生代领大家参观</h3> <h3>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h3><div>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div> <h3>6月1日晚入住敦煌御景山庄。</h3> <h3>6月2日早歺后离开敦煌,驱车9小时,行程近600公里抵达张掖。入住露丰酒店。</h3> <h3>酒店对面商业街</h3> <h3>张掖中心广场</h3> <h3>6月3日早8:30,吃过酒店自助餐,登车挥别张掖。下午四时许返抵兰州。顺利结束此次参加甘肃博物馆组织的赴少数民族自治县巡展、巡演第一阶段的全部行程。</h3> <h3>大漠西域红色行,</h3><h3>七昼两千八百程。</h3><h3>民族团结谱新曲,</h3><h3>天马奋疾待续章。</h3> <h3> 编后:</h3><h3>因美篇图幅有百幅之限,故无法尽展参加此次巡展、巡演活动各位友人的精彩画面,恭请诸位多多海涵。</h3><h3> 篇中采用了部分同仁的文字和摄影作品,在此一并致谢!如有侵权之嫌,请告知。本人定速予删改。</h3><h3> 此篇中,不当、不妥、不到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h3><h3> </h3><h3> 李向明</h3><h3> 2017.6.5凌晨 于兰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