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游完了陕南该去关中了。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h1><h1> 原计划沿316国道向北去往宝鸡,但考虑到没有高速公路,大型车辆都密集在国道上,车很难开也跑不起来,于是改为沿京昆高速向东北到户县再向西去太白山。傍晚赶到了眉县汤峪乡太白山景区大门附近的王村,在一家民宿住下。</h1><h1>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门。</h1> <h1> 5.18 又赶上一早下雨。据民宿老板讲,太白山上天气多变,有时山下暴晒,山上下雨甚至下雪,有时山下有雨,上山晴了,都有可能。唯一不变的是山上很冷,夏天时顶上也就5~6℃。我们买了雨披,租了冲锋衣,乘坐景区中巴冒雨上山。</h1> <h1>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位于眉县、周至县和太白县之间,最高峰海拔3767米(一说3771米)。独特的区域位置和神奇的自然特征,赋予了太白山厚重博大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从自然景观看,太白山雄、奇、秀、幽特色明显,山、林、水、气四相俱全;从生态科学看,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在地球表面几千公里范围内才能看到的非常明晰的植物带、气候带,有丰富的动植物药物资源。太白山自古就为历代帝王所重视,而文人墨客更是足迹遍及,留下大量赞美太白景色的绝妙诗篇。</h1><h1> 这座"泼墨山"便传说李白到此触景生情,卧石畅饮太白美酒,岂料"举目山水皆是景,诗到多时苦难吟,抛笔飞砚入云端,留下千古泼墨痕。"至今墨迹未干,人称泼墨山。</h1> <h1> 乘中巴车中途观景点。世外桃源。</h1> <h1> 睡佛寺。</h1> <h1> 睡佛后面石壁上有于右任先生所题打油诗。</h1> <h1> 跌水如画。</h1> <h1> 乘缆车到3300多米的"天圆地方”景点。山上雪下的不小,我们上去的时候雪停了,风特大,夹着雾飒子,气温低至2℃,穿着薄羽绒服也不暖和。好在当天北京的一位大人物要上山,景区人员把木栈道上的雪打扫干净了,不滑。山上能见度也就几十米,风冷雪寒担心路滑就没法往上走了,且原先也没打算再往上走,一是体力不行,要爬几公里才能到著名的"大爷海、拔仙台、六月积雪"等几个景点,二是担心到3500米以上引起高山反应,三是需要好几个小时,时间上也来不及,何况天气状况也不好,只得到此一游,拍照留念,赶紧乘缆车下去。旅游就是个总留遗憾的活动,以我们这把年纪,到名山大川能玩到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就是好样的了。此前上南宫山、天台山都是这样。天下美景阅不尽。重要的在于参和。</h1> <h1> 乘缆车下到天下索道下站停车场,雾气渐渐消散,山上仍云雾缭绕。</h1> <h1> 远看七女峰。</h1> <h1> 乘中巴上到乘车最高站点-下板寺。</h1> <h1> 下午1点下山到达景区停车场。吃过简餐后沿高速路往北,2点半赶到了扶风县法门寺。</h1><h1> 法门寺是安奉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的圣地,传始建于东汉明帝11年(公元68年),三世纪,印度阿育王将释迦牟尼佛舍利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法门寺为其一,时称阿育王寺。唐初时改称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法门寺历史上多次毁坏多次重建,真身宝塔于1939年民间集资重修。1981年8月塔身半边倒塌,1987年2月拆除重修时发现塔基下地宫,藏有佛祖指骨舍利4枚,其中1枚真身舍利(灵骨),2枚玉质、石质复制品,1枚未知名高僧指骨舍利(后3枚称影骨),以及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这枚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独一无二的兼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现在地宫中供奉着玉质影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在景区新建的合十舍利塔展出真身舍利,供僧侣、信众膜拜。</h1> <h1> 真身宝塔左侧殿房是地宫入口,可惜地宫内不准照相。</h1> <h1> 新建的景区建筑-珍宝舘。</h1> <h1> 傍晚抵达宝鸡住宿。</h1><h1> 5.19 一早前往位于宝鸡西南的嘉陵江源头风景区。车行至城郊,一辆轿车在后面鸣笛并快速超车招手并在我们车前停下来,我们急忙下车,前车司机告知我们车的左后轮胎漏气了。谢过了好心人后赶紧找维修点检查,原来是一枚约四、五厘米长的销钉不知什么时侯扎进了轮胎,一会儿功夫补好胎继续前行。世上还是好人多。</h1> <h1>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是位于秦岭的宝鸡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因景区内修路,嘉陵江源头景点封闭了,我们只去了黄河水系的神河谷景点。</h1> <h1> 分水岭。</h1> <h1> 黑龙潭。</h1> <h1> 神龙飞瀑。</h1> <h1> 老龙潭。</h1> <h1> 这是长江水系的嘉陵江源头下方的河道。</h1> <h1> 下午到附近的古大散关遗址。</h1><h1> 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是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宝鸡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南宋时金兀术率十万大军攻散关,宋将吴玠、吴璘兄弟率军抵抗,交锋三十多次,兀术中箭而败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大散关又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及普通百姓游览之地。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都留有关于大散关的诗作,特别是宋代苏东坡、陆游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如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更是声名远播。关因诗更兴,诗以关扬名。</h1><h1><br></h1> <h1> 据考证,"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因此大散关是老子《道德经》成书之处。这块匾额是唐代柳公权所书,是否真迹不得而知。</h1> <h1> 伫立关址,纵目远眺,只见群山叠嶂,古木葱郁,两侧山峰如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散岭下,清姜河激湍奔流。宝成铁路在河两边的山岭盘旋而上,一会儿钻入隧道,一会儿又从隧道口上方山岭的另一隧道口钻出来……这里的自然风光特别优美。</h1> <h1> 凭吊完古战场,又拜谒炎帝陵。</h1> <h1>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龙镇的常羊山之上,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之一。宝鸡为炎帝故里,据说炎帝生于宝鸡天台山的蒙峪沟,早在5000年前的上古时期,以炎帝为首领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这里,宝鸡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h1> <h1> 中华姓氏祠堂。</h1> <h1> 炎帝大殿。</h1> <h1> 炎帝陵。</h1><h1> </h1> <h1> 当晚赶到华县住宿。</h1><h1> 5.20 登览西岳华山。</h1><h1>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渭南市华阴市,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华山主要山峰为北、西、南、东、中五峰,最高峰南峰海拔2154.9米。</h1><h1> 我以前对华山是很向往的,但上世纪80年代张华在华山救人牺牲后感觉太危险,就不再想登华山了。这次听朋友说有缆车和辅道,很安全,就决定一试。</h1> <h1> 乘缆车登西峰。</h1> <h1> 神话传说沉香劈山救母处。</h1> <h1> 登上西峰顶,海拔2086.6米。</h1> <h1> 金锁关。</h1> <h1> 果然如朋友所说,登华山之路不再险不可攀。俗话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如今有了两条索道,可从四条路登山。那些险段或拓宽,或改造了扶手,或开拓了辅道,一般都很安全。</h1> <h1> 金庸题“华山论剑"碑。</h1> <h1> 龙岭。</h1> <h1> 登上北峰顶,海拔1614.7米。</h1> <h1> 因体力问题,只能登西、北二峰,其余三峰是爬不动了。有取有舍,心安理得,无有遗憾。乘北峰索道缆车下山。</h1> <h1> 解放战争时智取华山八勇士雕像。</h1> <h1> 下得山来,赶到临潼入住秦皇温泉酒店豪华间,泡泡温泉,好生休息一夜。</h1><h1> 5.21 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h1> <h1> 一号坑。</h1><h1> 16年前来过一次。面对世界第八大奇迹,仍然感到震撼。</h1> <h1> 二号坑。</h1> <h1> 三号坑。</h1> <h1> 参观博物馆。</h1> <h1> 一号铜马车(原件)。看到这精湛的工艺,这可是两千多年前的,只想到了一个词,叹为观止。</h1> <h1> 二号铜马车(复制品)。</h1> <h1> 游览华清宫。</h1> <h1> 杨贵妃用的海棠汤。</h1> <h1> 温泉古源出水口。</h1> <h1> 环园。蒋介石1936年亲临西安剿共时的行营-五间厅。</h1> <h1> 傍晚回到西安,晚饭后游赏西安夜景。钟楼。</h1> <h1> 西安明城墙南门。西安古城墙是全国保护最好的古城墙。</h1> <h1> 5.22 步行去西安碑林,途经书院门。一进书院门,浓郁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关中书院、于右任故居纪念馆,书画金石雕刻,文房四宝,古旧书店、书摊,各色店面琳琅滿目。文化街。</h1> <h1> 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h1> <h1> 唐玄宗书《石台孝经》碑,四面。</h1> <h1> 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h1> <h1> 宋•米芾书《四条屏刻石》。正在做拓片,右边的上了两遍墨,左边的上了一遍墨。</h1> <h1> 宋•黄庭坚书《七律诗二首刻石》。碑林第四室陈列有许多保存较好的书画刻石精品,有几位师付专做拓片,碑林管理处装裱后出售。据介绍,陕西省对碑刻定期监测磨损情况,超出标准就予以封碑,用玻璃罩起来,不准再拓。碑林中较有名的碑刻大多已经上了玻璃罩,而16年前我来参观时没那么多玻璃。</h1> <h1> 元朝廷加封孔子的《加圣号诏碑》。</h1> <h1> 当晚与鹏礼兄弟及其朋友们欢宴告别,第二天下午乘飞机返回大连。</h1><h1> 用一首诗为相册做个小结。</h1><h1> 七律 • 陕南关中行 </h1><h1> 年近七旬意正浓,</h1><h1> 长江游罢赴西京。</h1><h1> 三翻秦岭寻仙迹,</h1><h1> 二入唐城觅古踪。</h1><h1> 雨上南宫临陕下,</h1><h1> 晴攀华岳览关中。</h1><h1> 民风遍解增明阅, </h1><h1> 万里征途见友情。</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