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史上最牛的文化名人,莫过于北宋柳永。</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在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柳永是福建崇安人,也就是著名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故乡,现在的福建武夷山市人;</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柳永的生卒日期,在历史上记载的并不详细,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 (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天资聪颖,从小就接受了正统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柳永酷爱填词,是北宋第一位专业填词的文化人,著有《乐章集》九卷传世。</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后人有“诗当学杜;词当学柳”的说法,可见,柳永又是当时文化界的一位大名人。</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文化人+名人=文化名人,因此,柳永是文化名人。</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柳永生活在宋代,是历史人物,因此,柳永是历史文化名人。</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历史上,文化名人中最牛逼者,莫过于柳永。</font></h1> <h1>一、敢于与当朝皇帝顶牛<br>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中,最敢于与当朝皇帝顶牛的,也就是柳永了。</h1><h1>我们知道,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h1><h1>皇帝是皇权的代表者,掌控着国家的一切权力。</h1><h1>“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h1><h1>国家的一切制度文化,社会阶层都必须依附于皇权。</h1><h1>没有人敢于和皇权对抗,除非你找死,是真的不想活了。</h1><h1>柳永是文化人,那个时代,文化人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当官。</h1><h1>若想当官,就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h1><h1>柳永是复读生,进京赶考二次都落榜了。</h1><h1>在第二次落榜后,柳永就耐不住性子了。</h1><h1>他不知天高地厚的写下了牢骚极盛的《鹤冲天》:</h1><h1>“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h1><h1>明代暂遗贤,如何向?</h1><h1>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h1><h1>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h1><h1>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h1><h1>幸有意中人,堪寻访。</h1><h1>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h1><h1>青春都一晌。</h1><h1>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br>此词一出,迅速传遍了京城。</h1><h1>同时,也传到了当朝宋仁宗皇帝的手中。</h1><h1>仁宗皇帝读着柳永的《鹤冲天》,特别是读到那句:</h1><h1>“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时,顿时气得火冒三丈。</h1><h1>皇帝气归气,但还算是位绅士。</h1><h1>皇帝并没有利用手里的特权治柳永的罪。</h1><h1>不过,皇帝也并非大度之人;于是,很有心机的把这事给记下了。</h1><h1>皇帝与柳永的梁子肯定是结上了。</h1><h1>在柳永那个年代,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官当的越大越光宗耀祖。</h1><h1>三年后,复读生柳永参加了第三次科举考试。</h1><h1>考试除了文化功底外,运气也很关键。</h1><h1>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去烧香拜佛。</h1><h1>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临时抱佛脚,并不很诚心。</h1><h1>从人们的许愿中就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人都是重复着一句话:</h1><h1>“若能保佑金榜题名,……日后必当……”</h1><h1>尼玛,套路啊!</h1><h1>如果这次又考试落榜了,就不烧香了吗?就不拜佛了吗?</h1><h1>诚意呢?诚意哪去了?</h1><h1>好吧!还是讲重点。</h1><h1>柳永这次考试实力已经很强了,走五关斩六将,一路闯关,试卷终于放在了皇帝的龙案上。</h1><h1>最后一关,就剩下最后一关了。</h1><h1>只等皇帝的朱笔圈点,就可以放榜了。</h1><h1>谁知,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顿时龙颜大怒;</h1><h1>恶恨恨地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并用朱笔批到:</h1><h1>“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h1><h1>仁宗皇帝是真记仇了,看来柳永与皇帝的梁子是肯定结下了,而且结的够深。</h1> <h1>柳永是性情中人,考取功名,只是为了光宗耀祖,完成是父母的意志,并非本人意愿。</h1><h1>柳永还真不是省油的灯。</h1><h1>在复读的那些日子里,偶尔也穿梭于烟柳花巷,哈哈,😄也算是轻车熟路。</h1><h1>于是,柳永与皇帝正式开启了撕逼的模式。</h1><h1>皇帝的朱批,成就了柳永在演艺圈的地位。</h1><h1>当时的演艺界,一代流行歌曲的大咖级人物正式诞生了。</h1><h3></h3><h1>不甘示落的柳永,打着'“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广告牌,开始正式出入于名妓花楼。</h1><h1>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柳永的声名开始发场光大。</h1><h1>文学艺术,始终源于生活。</h1><h1>忠实于生活的柳永,更是与当时演艺圈的众多明星厮混的火热。</h1><h1>传说,当时演艺圈的众多明星们,个个是:</h1><h1>“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h1><h1>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h1><h1>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h1><h1>哇塞,柳永在演艺圈的名气,就问你服不服。</h1><h1>不要说在那个皇权至高无上的年代,就是在“文革”时期,又有谁敢打着最高统帅的旗号,到处为自己不入流的创作大打广告呢?</h1><h1>这可是要冒着杀头的风险的。</h1><h1>柳永做到了。牛就是牛,牛逼啊!</h1><h1>哈哈,敢于正面挑战皇权、顶撞皇帝的文化名人,自古柳君第一人。🐮</h1> <h1>其实,柳永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抱负,并试图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h1><h1>但是,在他目睹了朝庭的种种腐败和黑暗后,发出了轻蔑不屑的豪语:</h1><h1>功名为何物?</h1><h1>以其在官场上尔虞我诈,不如到烟花巷陌,浅斟低唱。</h1><h1>这种极力反抗皇权,漠视朝庭,并且敢与当朝皇帝顶牛的文化名人中,上下五千年,唯柳君也。</h1> <h1>二、据说《望海潮》一词 连累了大宋半壁江山<br>《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h1><h1>《望海潮》这首词一反柳永以往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br>“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h1><h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h1><h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h1><h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h1><h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h1><h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h1><h1>千骑拥高牙。</h1><h1>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h1><h1>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h1><h1>据说此词后来流播于金国,“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鹤林玉露》)</h1><h1>即挥师兴兵南犯,结果丧命于瓜州渡口。</h1><h1>此说如果真的成立,则柳君牛大焉。</h1><h1>当然,此乃街谈巷议,无从考据,由此也可以想见的是《望海潮》一词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之大。</h1> <h1>不过,柳永去世之后的战事不断,却是不争事实。</h1><h1>1125年金灭辽后,既乘胜侵犯北宋。</h1><h1>1127年4月俘虏微钦二帝,同年5月高宗继位,是为南宋。</h1><h1>1129年金兵攻破杭州,大肆虏掠一番后,于1130年北返。</h1><h1>同年,高宗定都杭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依旧,只是大宋朝已失去北方的半壁江山。</h1> <h1>三、风流成性,玩转封建礼教<br>封建礼教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h1><h1>具有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h1><h1>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规范。<br>柳君的牛,还表现在他可以把那个时代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玩得让人乍舌侧目。</h1><h1>在那个充满着污浊,虚伪,欺骗,残暴的社会里,封建礼教一直是支撑着这个病态社会的精神支柱。</h1><h1>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男盗女娼,卫道士们从来都不敢以其本来的真实面目示人。</h1><h1>柳永是这一秩序的破坏者。</h1><h1>他以破釜沉舟的姿势,站立在风口浪尖上;</h1><h1>柳永挑战着不合理的封建秩序,体察着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h1> <h1>柳永是一个正人君子,是一个敢爱敢恨的真男子。</h1><h1>在当时的文化界,柳永绝对称得上是顶极的通俗文学、流行歌曲的大腕极人物。</h1><h1>他创作了大量的流行歌曲,以至于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h1><h1>可见,柳永创作的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大。 </h1><h1>柳永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他总是旁若无人、口无遮拦地唱着自己的心声。</h1><h1>他的创作大胆直露,内容毫不虚伪。</h1><h1>他公开地宣称“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鹤冲天》)。</h1><h1>他描写自己与歌妓的艳情也毫不避讳,他曾自豪地说“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h1><h1>在他的流行歌曲中,大肆宣扬在当时被卫道士们称为靡靡之音的“倚红偎翠”的心得。</h1><h1>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把封建礼教玩得让人乍舌侧目,粉碎得如此不堪,并不顾一切沉沦到底的惟有柳君;</h1><h1>且能沉沦到如此精妙绝伦地步的,也就是柳君了。</h1><h1>柳君,史上最牛的文化名人。</h1> <p class="ql-block">作者:壶言茶语,一个帅气与智慧并重,杀气与才气外露的茶人,偶尔犀利,偶尔文艺,写历史,写两性,写婚姻,都有两下子。</p><p class="ql-block">你读完有俩个选择</p><p class="ql-block">1、把他传播出去</p><p class="ql-block">2、就当没看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子曰:茶在手中是风景,茶在口中是人生,茶在书中是美篇。</p><p class="ql-block">🍵我有茶,也有故事,被茶水浸泡过的故事。你来,我说给你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