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麦飘香

吴敏

<h3>小麦,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做为豫北地区的主食我们这的人们都是吃捞面条和馒头长大的。</h3> <h3>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时侯出门旅游或出差外地停不了两天就想弄碗捞面老锅菜吃吃,那就是故乡情结。</h3> <h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处处都是成熟与丰收喜悦,在空气中,在草丛里,在农民的心中,它无处不在。</h3> <h3>随着夏天临近麦子由青变黄,到了六月份就是家乡收麦子的时节了,放眼过去田野里到处是金黄一片………又是一麦飘香!</h3> <h3>以前收麦子,得准备镰刀,头戴草帽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左抓麦子右手割,左手拿不了之后放在身后,又继续割直到能捆一捆麦子,用麦子打绳捆住,再继续割。</h3> <h3>割麦子一般都趁早上四五点便下地,到七八点钟便回家休息,直到下午五点又下地割,因为那是一天中最凉快的时刻</h3> <h3>就是这站在太阳下,也晒得头皮发麻。那时候还小站在地头一百个不情愿,心想那么多,那么热,还得一镰一镰的割,觉得这活就没法干,在母亲的一在催促下,才勉强下地。经过一晌的收割,一块地收完了,回头看身后倒下麦子,心中不由的一阵喜悦。和母亲一说,母亲回答说不管干什么事,要不怕苦,拿出蚂蚁啃骨头精神头来,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就是那一刻奠定了我的人生坐标。</h3> <h3>割完麦子,就可以装车了,平车拉进地里头,按着一定的顺序,一梱一梱的被码在车子上,装车是需要技术的,否则路上一晃荡,三歪二不歪的麦子翻了麻烦就大了。我见过翻的,有两口,男的在前面拉,女的在后面推,车子突然一歪麦子就翻了,女的一看,坐地就哭了,看着真心酸无助。</h3> <h3>麦子拉到场上,经过排号,(有时排后半夜)就开始打麦了,打麦是最累,最脏的。</h3> <h3>自家劳力少的,还得帮别人打一两场以期待人家和作,七八个劳力入麦、接麦粒同时作业,一家打完早己是汗湿布衫,满脸尘灰,鼻腔喉咙全是黑。</h3> <h3>我们几个小伙伴,也互相帮忙。(那时候有麦假)俺们的任务一般是轻松点接麦子儿,其实也不好受,一出子儿一鼓土星气,狼烟地洞的呛的很。</h3> <h3>这时候就希望打麦机坏了,那就可歇一会儿,吃个变旦或冰糕,喝瓶小香槟,得劲的很。</h3> <h3>打完麦子,会有很多麦糠在里面,除去需要风,但是有候自然风不是很妇,各队里准备有风扇。</h3> <h3>记得六队有个姓冯的是个干农活好手,他自扬,二个人扫都供不上。扬出麦子弧线真飘亮。这个过程被称为:扬场:</h3> <h3>扬场过后麦子就干净了,再晒一两天便可入库了,</h3> <h3>这么多的麦子,每粒小麦蕴含着农民多少汗水与辛劳,但是有一半还需要养活几亿不干活的城里人,军人,干部,医生等等,就是交公粮,可以说农民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可现在得到回报是太公平。</h3> <h3>这就是勤劳的农民淳朴脾性,自给自足人生态度。</h3> <h3>又是一年麦飘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