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女儿就读的大学,幽静的锦江校园内</h3> <h3>张瀾塑像</h3> <h3>百年老教学楼</h3> <h3>这几年兴起修门,川大也没有脱俗…这就是现在的大门。</h3><h3><br></h3> <h3>落坐于南郊公园中的刘湘墓</h3><h3>刘湘出川抗战,1938年因病在汉口去世,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h3> <h3>刘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谱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h3> <h3>刘湘墓</h3><h3><br></h3><h3><br></h3> <h3>华西坝子上的华西医科大学正门</h3> <h3>现在叫“四川大学”</h3> <h3>望江楼正门</h3> <h3>张牙舞爪</h3> <h3>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h3> <h3>四川省成都市曾有天涯、海角二石。天涯石在中兴寺(古址),老传云:“人坐其上,则脚肿不能行。”至今人不敢践履。天涯石为一粗红砂石,露出地面部分呈直角梯形状态,高2.13米,上宽43厘米,下宽105厘米,厚27厘米。据考证,为古蜀国大石遗址之一。地角石在罗城内隅,旧有庙,王均之乱,为守门者所坏,今不复存矣。</h3> <h3>有玻璃罩保护。</h3> <h3>正面</h3> <h3>有反光,不是很清楚。</h3> <h3>市二医院内旧居</h3><div>吕兄,看看是不是当年你住过的那栋?</div> <h3>市二医院旁教堂⛪</h3><div><br></div><div>成都市开放教堂中最古、保存较为完整的教堂,现存教堂已有80多年历史,是市内及郊县信徒比较集中的一个教堂。</div> <h3>成都市基督教恩光堂</h3> <h3>成都市基督教恩光堂,初名英美会福音堂,1933年改名为四圣祠礼拜堂,位于锦江区四圣祠北街17号,其前身为加拿大基督教循道宗卫斯理会,至今有一百一十年历史。</h3> <h3>由传教士兼建筑师苏继贤设计监造,属德国巴伐利亚式建筑风格的教堂,该堂占地3000余平方米,使用面积1200余平方米,高约18米。1980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该堂进行了整修,1989年元旦正式复堂。</h3> <h3> 位于暑袜北一街的成都邮政大楼(建于1937年)</h3> <h3>成都邮政大楼,由加拿大建筑师莫理逊和叶溶清设计和筹划指挥,酬金高达建筑费用总额的15%。</h3><div><br></div><div> 建楼的木料远道运来,全部选购珍贵高级木材,有楠木、红松等;所有红瓦从汉口买进来,奠基基石是龙泉驿坚硬石条,红瓦与红瓦之间全部用从邮政总局上海供应处买进的铜丝串联。这栋楼办公房内有壁炉,供冬季取暖,厕所安装抽水马桶,还是成都市最早使用铁窗的建筑物之一。</div><div><br></div> <h3><br></h3><div> 时至今日,这里也没有进行过大修,依然保留最初结构。</div> <h3>市中心上翔街基督教教堂⛪</h3> <h3>基督教上翔堂</h3><div>成都市上翔堂原名圣约翰堂,位于青羊区顺城大街219号(上翔街20号),是成都市最大,中国西南最大的教堂之一。始建于1909年,系中华圣公会西川郊区主教座堂。1912年在此创办传播西学之“辅仁学社”,1941年7月27日教堂被日机炸毁,1946年曾计划建堂未果,后经修复继续做礼拜至新中国成立。</div> <h3>平安桥天主堂</h3><div>平安桥天主堂是成都目前最大的天主教堂。1897年由法国籍骆书雅主教修建,从成都郊县崇州、大邑、邛崃等地招集工匠,历时7年竣工。 平安桥天主堂包括大小经堂、圣母无染原罪堂、主教公署。</div> <h3>同样是坐落在市中心平安街上的,天主教教堂⛪</h3> <h3>正面</h3> <h3>我曾经在这里居住,目前城市建设需要,全部拆迁。将来是市民们休闲的市中心花园。</h3><h3><br></h3> <h3>黄瓦街,在成都历史中曾十分显赫。清代称松柏胡同,后因满清两位侯爷家道破败,家人愤世嫉俗,竟以建庙宇用的红砖砌墙,黄瓦(琉璃瓦)盖顶,蔚为奇观。民国后,故取“黄瓦街”命名。</h3> <h3>成都画院</h3> <h3>“今成都严真观有一石,俗呼为‘支机石’……皆目云:当时君平留之....”。当然,成都的“支机石街”和“君平街”自然是人们寻古探旧的去处。现有人已经零距离见到了那块支机石:其石略带青紫色,高约2米,宽约0.8米,呈不规则方柱形。其腰部偏侧有一拳头般大的凹窝。相传,这凹窝就是织布支机时留下的痕迹。如今,这通灵的支机石就在成都青羊宫旁的文化公园的小山上。相传它是由支机石街上搬迁移去的。不过,现在支机石街头仍然还有一块一模一样的支机石。只不过它是仿制的。不信,你可以去君平街问问严老先生。但听说严君平老先生已驾鹤西去,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你可以到君平街的君平园去问问他的街坊邻居,或许他们能知道。</h3><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div><div> </div><div> </div><div><br></div> <h3>1983年搬迁到下同仁路80号,现在的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占地2331平方米,其建筑外形为清末川西民居典型四合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2007年6月,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民居建筑被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4月,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民居建筑第二次保护维修工程竣工(2008年1月第一次)。</h3> <h3>这个将军衙门,在成都解放前是国民党秘密监狱。著名的十二桥惨案1949年12月7日夜,稽查处中队长唐体尧率武装特务16名来到将军衙门看守所,将32名政治犯押上刑车驶达外西十二桥。当时十二桥西南200多米的乱坟坝内留有抗日战争时期修筑的防空壕,屠杀便在防空壕内进行,32名政治犯被特务用刺刀和手枪杀害,并被就地仓促掩埋。12月8日上午6时,特务从十二桥赶回省特委复命。</h3><div>十二桥烈士就义后20天,成都解放。成都军管会立即组织力量在抚琴台王建墓(现永陵)墓道和十二桥掘出死难者遗体。1950年1月4日起灵封柩。同月19日,成都市各界人民在支矶石街层板厂停柩处,隆重公祭外西十二桥、抚琴台烈士,川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王维舟代川西北军政委员会主任贺龙主祭,党政军民各界代表及群众千余人参加。同月20日,将烈士们(连同被杀于王建墓墓道的刘仲宣、云龙、彭代悌和在重庆渣滓洞牺牲的周从化烈士)的遗骨迁葬于青羊宫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地址现属文化公园)</div> <h3><br></h3><div>将军衙门原址在成都长顺街口西边,将军衙门是清朝在四川的军事重地。驻扎有满蒙八旗军队,设都统或将军统摄。将军品位,高于都统,非满蒙大员不得被任命。清代初只在四川设副都统,节制满蒙八旗兵。衙署在今商业场街内。乾隆四十一年(1776)因四川疆域辽阔乃改设将军。成都将军,还管辖松(松潘)建(建昌即西昌)镇的文武之权,负责对少数民族地区军政事宜。将军对四川、成都的军政事宜,虽不具体过问,但朝廷对将军的信任,一般是超过由汉族人员担任的总督、巡抚的。</div> <h3>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由川汉铁路公司筹款,川路总公司在当时少城公园内修建。碑高31.85米,为砖石结构,由碑台、碑座、碑身、碑首四部分组成。纪念碑碑台仿照铁路月台修建,呈圆柱形。碑座与碑身为方锥形,其中碑座四面分别是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和自动联接器的浮雕图案。而碑身四面嵌有长条青石,四面都刻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字样,由当时四川书法家张夔阶(东)、颜楷(西)、吴之英(南)、赵熙(北)分别用楷、草、行、隶4种字体书写,每个字大小约有1平方米。</h3> <h3><br></h3><h3>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0多万川军而于1944年修建的。</h3><h3>纪念碑上一位川军士兵,穿着短裤、绑着绑腿,背着斗笠大刀、手握步枪,胸前悬挂两颗手榴弹,注视前方,就像即将冲锋的战士。</h3> <h3>坐落在宽窄巷子的地铁二号线。</h3> <h3>华西运动场</h3> <h3>运动场全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