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前言①】苏州市五中之前身:苏州萃英书院创办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首任校长:海依士博士(美国基督教会传教士)1911年改名为萃英中学;五中另一前身:苏州圣光中学在重庆创办于1942年,首任董事长是张治中将军,抗战结束圣光中学迁到苏州,1951年6月迁入萃英中学,1952年萃英中学改制为公立学校并改名为苏州市第五中学校。</h1><h1>2012年10月27日五中在校园举行校庆120周年纪念暨学校创办人:海依士,张治中铜像揭幕仪式活动。本人有幸来到阔别了44年的母校参加这次活动。如今的五中已面貌大变但还能让我捕捉到44年前一直留在我记忆中建筑物并乘机将它拍摄下来留作纪念。现将《五中旧舍今貌》奉献给校友们共享。</h1><h1> 2017-6-3</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言②】萃英中学和圣光中学都是有宗教性质的私立学校。萃英中学是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打开中国门户,派遣传教士在中国开设的最早学校之一,也是在苏州诞生的第一所实施西方现代教育的中学校。圣光中学,是由爱国的中国基督教徒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为拯救民族培养人才在重庆创办,也是我国唯一一所由中国人办的宗教性质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绵延130年的历程,依托着传统,承载着光荣,蕴藏着荣耀。本人就读于苏州五中6年,对母校萌生有很深的感情,回顾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五中度过的那段岁月时光,历历在目,感概万千,校园内一幢幢欧式风格的建筑和绿树成荫的宁静环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当年学校的许多老师一直被记忆在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5-10</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萃英书院</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892-1911)</b></p> <p class="ql-block">▲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派遣海依士传教士到苏州办学。海依士租赁了位于葑门十全街彭义里的彭氏住宅的部分房屋开创了萃英书院。彭氏住宅是清代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现彭氏状元故居建筑已不完整,临十全街的北向大门还存在(见照片)。办学初始时,入学书院的人数寥寥无几,只租用宅内傍房小屋(俗称墙门间),翌年学生增多,傍房小屋不够用就增租彭宅大厅,花厅和上房用作教学和宿舍。</p> <p class="ql-block">▲书院在彭宅办学不满二年房东就以影响彭宅家人出入为借口,要书院搬离,其真正原因是邻宅之好舌之人及彭氏中墨守祖制的迂腐之人,见有高鼻子洋人与孩子宿住其内,认为有伤风化。</p><p class="ql-block">自1892年萃英书院开办后历经坎坷,先后三易院址:①1894年萃英书院离开彭氏住宅迁至带城桥阔家头巷,租赁李氏民宅几间屋继续办学,②1900年海依士募得一笔扩大办学经费搬至葑门内木杏桥堍租赁教员戈乐寿的私宅,征得房主同意加筑围墙,将原房屋改造成半中半西的二层校舍,③1904年因缩减办学经费,书院陷入经济困境,不得已把书院迁入阊门外上津桥堍石排巷,借那里的“中西学堂“教室勉强维持,直至1911年萃英书院改制为萃英中学。现校内“萃泓楼”就是当年“中西学堂”后来建造的教学楼,其校门设在阊门外上津桥石排巷(该巷现巳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圣光中学</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942-1952)</b></p> <p class="ql-block">▲圣光中学董事长张治中将军(右),首任校长尹任先先生(左)。</p> <p class="ql-block">▲圣光学校1942年由张治中将军和尹任先先生在重庆山洞镇创建。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也迁往重庆,所以圣光学校建在重庆也是由当时局势所决定。</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政府将重心又移到南京,圣光学校董事会成员都将定居南京,由此南京开始作为学校搬迁目的地,后因落实工作不顺,才决定搬至苏州。1946年9月圣光学校从重庆山洞镇迁至苏州齐门外洋泾塘,</p> <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圣光中学校在洋泾塘校舍的租期已满不能续租,于是把学校迁到阊门外四摆渡的原美籍传教士办的更生医院旧址。1951年6月该医院旧址拟改建康复医院用于医治抗美援朝志愿军伤病员,服从大局,学校从四摆渡移迁到萃英中学内继续办学。次年(1952年)和萃英中学合并,一起改制为公立苏州第五中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萃英中学和五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11年萃英书院过渡到中学体制,进入到萃英中学建设与发展的中兴阶段。校长海依士用美北长老会的拨款和学费收入的一部分,在康福安夫妇(“中西学堂”创办人)协助下陆续购下中西学堂附近空地,兴建校舍,把“中西学堂”与“萃英中学”连为一体,从此萃英中学初具规模,摆脱了搬迁流离的艰苦岁月,给师生提供了良好教学条件。</span></p> <p class="ql-block">▲萃英中学(义慈巷)1923年新开设的校门,之前的校门是位于上津桥堍石排巷原“中西学堂”校门。</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五中(义慈巷)校门</p> <p class="ql-block">▲今日五中(义慈巷)校门</p> <p class="ql-block">▲校牌为钱伟长题书。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是国学宗师钱穆先生之侄子,即是五中资深数学教师钱行老师之堂兄。</p> <p class="ql-block">▲萃英中学校徽</p> <p class="ql-block">▲苏州五中校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五中创始人铜像揭幕落成</b></p> <p class="ql-block">▲五中前身-萃英中学创世人,首任校长海依士博士铜像于2012年10月27日在五中萃泓楼前落成。</p> <p class="ql-block">▲海依士博士铜像。1921年73岁的海依士提出辞呈告别萃英离别苏州回美国,1929年春81高龄海依士对萃英中学恋恋不舍又回萃英校园,1931年2月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其后人将他部分骨灰埋葬在苏州葑门外安乐园(为当时外国传教士遗骨墓园)。</p> <p class="ql-block">▲五中前身-圣光中学创世人张治中将军铜像于2012年10月27日在五中萃泓楼前落成。</p> <p class="ql-block">▲张治中将军铜像。张治中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是位杰出的现代军事家,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坚定正直的爱国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196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萃英中学历任校长</b></p> <p class="ql-block">▲①海依士博士:美国传教士,萃英书院(1892-1911年)创始人,萃英中学(1911-1921年)首任校长。</p><p class="ql-block">②白本立:美国人,萃英中学(1921-1927年)第二任校长,蒋文达担任教务长。</p><p class="ql-block">③蒋文达:苏州吴县东山人,萃英中学(1927-1937年)第三任校长(首任国人校长),白本立改任名誉校长,顾问,葛鸿钧任教务主任。蒋文达早先从萃英中学毕业上之江大学,后赴美国留学,学成后回母校任教。</p><p class="ql-block">④葛鸿鈞:苏州昆山千灯人,萃英中学(1937-1952年)第四任校长,葛鸿鈞从十几岁开始就读于萃英中学,为第九届毕业生,1927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回母校任教,年仅24岁就担任母校萃英中学的教务主任。从这时开始,到他的生命终点(90岁去世)始终服务于母校,从萃英中学到后身苏州市第五中学起起落落长达52年,付出了他的一辈子心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圣光中学首任校长尹任先</b></p> <p class="ql-block">圣光中学自1942年创办至1951年迁入萃英中学十年中,尹任先连任八年校长,为圣光中学发展光大,人才培养,乃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贡献。圣光中学创办之前尹任先先生曾担任过河南省和湖南省财政厅长,自圣光中学创办后尹任先先生便把全部精力倾注到他钟爱的教肓工作之中,直至临终前的那一刻他还在撰写题为《圣光指引》回忆录,旨在将自己生平,尤其是与张治中将军等志同道合者共同创办圣光中学过程传给下一代并让后世人知道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有一所历尽艰辛培养了许多卓越人才被誉为”中国的伊顿公学”的圣光中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萃英精神</b></p> <p class="ql-block">▲为弘扬萃英精神2009年五中在翠英楼前设立一座四面纪念碑,镌刻1932年时任萃英中学教务主任葛鸿钧先生总结归纳出来的“努力奋斗”,“分工合作”,“人格教育”,“实事求是”四方面组成的“萃英精神”。碑顶上火炬造型寓意着萃英精神为一代又一代继任者薪火相传,绵延至今。</p> <p class="ql-block">▲四面碑每面摘要镌刻葛鸿钧先生撰写的《萃英之精神》。</p><p class="ql-block">《萃英之精神》结语“愿我萃英师生长保持此精神,用以发光母校,发光中华,使此精神遍于全球,漪哉吾萃英之英名,将永垂而不绝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萃英中学校训校歌和圣光中学校歌</b></p> <p class="ql-block">四字校训“诚仁勤朴”,即为真诚,仁慈,勤勉,朴实。</p> <p class="ql-block">1927年萃英中学第三任校长(首任国人校长)蒋文达先生入职后开始强化学校管理,注重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在蒋校长任职十年中先后为萃英中学制定校训:“诚仁勤朴”,确定校歌:“萃英风华”,旨在要求萃英师生以校训,校歌作为思想和行为准则,激励师生努力奋斗,合作共进,陶冶人格,以身作则,勤奋学习。</p> <p class="ql-block">圣光校歌诞生于1945年。</p><p class="ql-block">作词:贾玉铭(1880—1964)是中国基督教福音派的著名神学家,是唯一在国际上被称为“神学泰斗”的中国基督教神学界人士。</p><p class="ql-block">作曲胡周淑安女士(1894-1974)是中国现代第一位专业声乐教育家、第一位合唱女指挥家、第一位女作曲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上世纪40年代萃英中学校舍建筑平面分布图和上世纪60年代五中校舍建筑用途。</b></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上世纪四十年代萃英中学校舍平面图。说明:①图示序号原为黑色手写数字较模糊,为醒目将序号改用红色。其中没编号的图标现用绿色数字续加(第22至27)。②标名建筑仅10处(见平面图文字注释)。</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筑名称和用途(凭笔者记忆)</p><p class="ql-block">1.门卫,2.钟楼,3.民主楼,4.教师办公楼(1-2层),第3层坡顶(宿舍),5.行政办公室,6.和平楼(初一和初二教室),7.库房,8.厕所,9.实验室,10.室内蓝球场(水泥地),11.厕所,12.音乐教室,13.无,14.四合院四间初三教室,15.小洋楼+延伸(教师宿舍),16.侨生宿舍,17.小洋楼(教师宿舍),18.学习楼,19.洋楼(女宿舍),20.白色外墙砖混结构(图书馆+库房),21.用途不详,22.厕所,23.伙房,24.戏台(潮州会馆),25.盥洗间,26.闲置平房(二间),27.小山(约30米方圆,约8米高),山上灌木丛生,绿叶成荫,还有石墩,是学子课余时休闲,背诵外文,看书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注:上世纪六十年代校园建筑除了增加“青年楼”基本完整保留四十年代时所有建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翠英中学旧址建筑和古迹</b></p> <p class="ql-block">萃英中学旧址现存保护文物主要包括五幢遗存校舍建筑,其中四幢为欧式风格建筑、一幢民国风格建筑;一口铜钟,三百年前的古戏台和四百多年树龄的古樟等。</p><p class="ql-block">四幢欧式历史建筑分别为:萃渊楼(原名思海堂,民主楼),萃英楼,萃泽楼和萃泓楼(最早为”中西学堂”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萃英中学旧照:思海堂和钟楼。思海堂开建于1926年,钟楼建于1931年, 萃英中学建校四十年(1932年)时,将原悬于过街楼的由创始人海依士从美国带来的铜钟移悬于钟楼。上世纪六十年代钟楼还在,但不见钟楼上的铜钟,听说被文管部门收藏。</p> <p class="ql-block">▲这口铜钟铸于1885年,1892年海依士只身远渡重洋不辞艰苦身背几十斤重的钟到苏州,办学初期资金短缺困难重重,铜钟也随海依士历尽坎坷,不得适得其所,不能高悬长呜,直至1911年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黄金时刻,铜钟被安置在校内过街楼上,自此每天清晨都由海依士校长亲自敲钟,悠扬的钟声从萃英中学校园传出,回荡在上津桥畔的旷野中,直至电铃和有线广播设备进入校园,铜钟也就寿终正寝,钟声从此消声匿迹。</p> <p class="ql-block">▲这口铜钟意义非凡,该钟原为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教堂之物,由教堂长老亨利·沙恩专赠送给海依士博士,海依士特地在钟体上镌刻上:“亨利·沙恩”以志不忘。</p> <p class="ql-block">▲建于1931年的钟楼已不复存在,如今这口铜钟作为五中的历史文物陈列于校园的《古钟苑》亭内,成为五中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思米堂(左)和思海堂(右)旧影,思米堂是萃英中学校内开建的首幢具有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开建于1921年,由已故美国匹次堡富商米勒尔之女捐资兴建,为此校长海依士将楼命名为“思米堂”,我们初中1-2年级教室就在该楼内,当时楼名为“和平楼”,楼顶层是教师宿舍,当年钱行老师住在该楼。思海堂我们在校时名为“民主楼”。思米堂(和平楼)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思海堂(民主楼)现改名为“萃渊楼”,建筑整体保持完好,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思海堂现新名为萃渊楼(之前为民主楼)建于1926年,由萃英中学第二任校长白本立命名为“思海堂”以怀念创办人海依士博士。1930年第三任校长蒋文达(首位国人校长)将思海堂东翼扩建成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室。</p> <p class="ql-block">▲思海堂座北朝南,前面是足球场大小的大操场,跑道一周约300米,操场西侧偏北是思米堂(和平楼),西侧偏南是室内体育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如今这二建筑已荡然无存,我们当年(1961-1963年)音乐教室在大操场东南角。当年学校大礼堂在民主楼内,其实大礼堂与思海堂(民主楼)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大礼堂晚建于思海堂),礼堂内一排排固定的金属座椅,两边墙上开有玻璃长窗,会堂十分明亮。</p> <p class="ql-block">▲抗战结束后全面复学时期的萃英中学校园。</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11月21日苏州沦陷,苏州萃英中学被日军强占破坏,葛鸿钧校长被迫采取将学校外迁,率领师生加入由江浙沪的十余所流亡教会学校组成的华东联合中学继续教学,随局势变化联合中学从上海先后又转移浙江,江西和四川的山区乡镇中流浪办学,葛校长和几名跟随迁校教员与流亡学生在一起,同甘共苦,坚持教学,葛校长当时在日记中写道:“虽时局艰辛,师生茫然,教室狭陋,设备无几,然坚持的决心,办学的精神,不因为挫折而磨灭”。</p><p class="ql-block">颠沛流离八年后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回到苏州,但萃英中学校址被日军蹂躏成一片废墟,葛校长在日记写道“学校内一片瓦砾,墙坍壁倒,遍地荒榛,惨不忍睹”。于是他又承担起重建校园,全面复校的艰苦工作。</p> <p class="ql-block">▲“立达堂”旧影,立达堂于抗战前动工开始,后因抗战爆发停建,仅剩建筑空壳,1947年在葛校长领导下再恢复建造并竣工冠名为“立达堂”是为纪念学校第二,第三任校长白本立和蒋文达而命名。上世纪六十年代该楼是用作行政,教务办公楼,现该楼已不存在,据讲因危房被拆除,在原址新建图书馆。</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洋楼-萃泽楼位于进校门左侧座南朝北,建于1921年,小巧别致,功能齐全。曾是萃英中学第二任校长白本立先生的宿舍,后一直是教师宿舍,上世纪六十年代该小洋楼西接一座木结构二层房屋,上下层与小洋楼相通。当年英语老师吴宗仁,吕元桢,数学老师沈庆筠,胡萍观等在此楼居住。</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洋楼-萃英楼,建于1922年,有镂空阳台,南北飘窗等独特的结构。曾是萃英中学老师的宿舍。当年教我们的俄语教师周政和语文教师徐文道曾居住在此楼,楼后面(西侧)楼下是学校医务室。</span></h1> <p class="ql-block">小洋楼北侧的那口井曾是当年居住楼内人员的生活水源,现取名为“思源”。</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萃泓楼(现名)建于1921年前,是欧式维多利亚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是“中西学堂”留下的建筑,是五中最早的楼宇建筑,曾是教学楼,后为萃英中学教职员的宿舍,第四任校长葛鸿鈞及教务长曾居住过此楼,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是印尼华侨学生的宿舍楼,故也称“侨生楼”。</span></h1> <p class="ql-block">“学习楼”建于1939年,是萃英中学旧址建筑之一,青砖外墙,二层砖木结构具有民国建筑风格,原为萃英中学教学楼有教室六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为五中高一年级教室,之后改为学校后勤用房。</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年楼(现名萃菁楼))红砖二层砖混结构的现代楼宇,建于1953年,位于萃英楼的西北侧,建于1953年,</span>是学校更名“五中”后新建的第一幢建筑。</h1> <p class="ql-block">▲萃菁楼座北朝南,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一直是五中高中部的教学楼,我们67届就在这幢楼上课。</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萃泓楼(曾称侨生楼)西侧的′古樟树。据考证树龄有四百余年。记得我们在校劳动还为这古树根基培土,古树饱经沧桑,见证了历史变迁,文革后期疏于管理为取木材从古树基部砍掉其中一分支(至少有一立方米材积),使古树腰围缩小了,但今日古樟形态依旧,根深枝繁叶茂、葱葱茏茏。</span></h1> <p class="ql-block">▲离古樟树不远还有一棵“年龄较轻”的樟树,紧挨在原有的小山旁,是当年很不起眼的一棵樟树(树龄只有五六十年),幸运的是没有随小山一起被抹掉,如今已是棵超百年树龄的老树了,被列为校园名木。</p> <p class="ql-block">▲潮州会馆正大门位于苏州上塘街,毗邻义慈巷北囗,馆内建筑在苏州市五中校内,会馆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楼阁戏台是会馆内主建筑,建于雍正四年(1726年)距今三百年古戏台,位于五中校园东北隅。</span></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杰出校友(部分)</b></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半世纪时间)萃英,圣光,五中培育了一大批社会贤达和学界英才,他们为母校赢得了荣誉,现遴选出其中十五名。</p> <p class="ql-block">▲张贵麟教授是我的专业老师,是位在木材加工专业领域深有造诣的专家,他不但在教育岗位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教学方面也独具匠心,在我心中,张教授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教育有方的老师,更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长者。</p> <p class="ql-block">周友良先生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苏州市文工团、苏州昆剧院,做了七年的小提琴手,于上海音乐学院学成归来后改为作曲和乐队指挥。周先生主要致力于剧团苏剧、昆剧的作曲,也有器乐和声乐作品。</p> <p class="ql-block">传统苏剧《花魁记》音乐、现代苏剧《国鼎魂》音乐、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音乐均为周友良先生的作品。周先生还先后撰编出版《江南雪》《青春版<牡丹亭>全谱》,《江南雨花》,《南园曲集》等音乐作品专辑,其中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周友良先生在昆曲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校园内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初三(4)在民主楼前合影(1964年)右:夏承㸉(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左:许铭远(数学任课老师)</p> <p class="ql-block">▲老师和部分同学在民主楼前合影(1963年),前排为任课老师。</p> <p class="ql-block">▲初三(1)班同学在青年楼前合影(1964年8月)</p> <p class="ql-block">▲初中同学在小洋楼(现萃英楼)南立面处(医务室)留影(1964年)。吕元桢摄</p> <p class="ql-block">▲在校园内的小山上合影照(1964年),吕元桢摄。</p><p class="ql-block">注:校园内原有这座小山,林木茂盛,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课余时间常有同学在那里憩息看书。上世纪七十年中叶小山铲为平地。</p> <p class="ql-block">▲三位初三女同学在小山西脚下圆门洞前留影(1964年),吕元桢摄</p> <p class="ql-block">▲初中毕业时母女俩在初三教室(四合院)前小操场合影(1964年),吕元桢摄。</p><p class="ql-block">注:吕元桢当年是五中资深英语教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p> <p class="ql-block">▲同学在青年楼前的小操场留影(1968年)注:当年校园内有三个操场,一个大操场,位于民主楼前(被称运动、足球场),二个小操场,分别在青年楼前和初三教室的四合院前(被称篮球场)。</p> <p class="ql-block">▲如今青年楼前的篮球场改建成名为“萃圣”景观绿地。青年楼东,西,南三面都新建了颇有特色的教学楼,变化可谓翻天复地。</p> <p class="ql-block">▲高中八位同学在进校主干道上的屏墙前合影(1968年)屏墙后面是钟楼,该屏墙是文革时建造,屏墙上毛主席画像是一位68届高中生所作。现屏墙已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在萃泽楼院内旧影(1968年),萃泽楼座南朝北,背景是萃泽楼南立面。</p> <p class="ql-block">五名67届同班同学在校园西北隅平房前留影。上世纪四十年代钢板刻印的萃英中学校舍平面图上就有该平房标识,无疑是萃英中学留下的建筑,现平房已匿迹,原地改建为学生自行车停车棚。</p> <p class="ql-block">园门洞位于青年楼(现名萃菁楼)西北角。</p> <p class="ql-block">下乡插队前67届六位同学在校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老师书法</b></p> <p class="ql-block">▲诸中立先生墨宝</p> <p class="ql-block">▲诸中立先生墨宝</p> <p class="ql-block">▲张季申先生遗墨</p> <p class="ql-block">▲张季申先生遗墨</p> <p class="ql-block">▲史家琛先生遗墨</p> <p class="ql-block">▲史家琛先生遗墨</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上世纪六十年代)许多老师和校领导的容貌至今还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其中包括未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尽管他们留给我的往事不多,但要把他们的名字和教过我的老师一起记录下来,让我们永远记住当年在五中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和领导。</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本人和老同学一起回忆起来的老师和校领导:【排列不分先后,括号内容为任教课目和职位】</p> <p class="ql-block">夏承㸉(语文),许铭远(数学),沈庆筠(数学),盛慧敏(地理),史家琛(历史),陶景芳(化学),陈锡坤(物理),徐正良(物理),篑逸云(生物),朱义礼(生物),姜逸欧(音乐),邱定中(音乐),章惠贤(画图),邓学贞(俄语),舒锦月(俄语),吕元桢(英语),李江生(历史),蔡德森(政治),董为奋(历史.英语),马铁生(体育),赵质仁(体育),沈豫(数学),徐文道(语文),朱继民(政治),钱行(数学),朱元洪(化学),黄恭仪(数学),唐宗寿(数学),毕登甫(语文),周政(俄语),林厚钟(语文),文工(语文),沈醉侣(语文),林洪文(语文),吴宗仁(英语),陆锁亨(物理),黄中英(俄语),林兆棣(俄语),马定一(语文),沈秉一(数学),张运钧(数学),胡礼铭(数学),樊月娟(数学),许春光(数学),吴凤巢(语文),费玉麟(语文),官元贵(英语),吴崇漪(语文),朱奎泉(体育),黄秀英(体育),陆仁德(体育),吴新球(体育),沈金凤(语文),胡萍观(数学),彭果(历史),靳培钰(英语),许武汉(化学),顾增元(物理),张季申(地理.数学),张学千(物理),史传新(政治兼校团书记),尤娴秀(化学),茅英华(政治),胡湘华(数学),张龙观(体育),崔难年(体育),程虹英(语文),吕文君(英语),高晋杰(英语),贾云生(政治),尹伯成(政治),岑晓峰(校长兼化学),卓爱山(书记),兰林(校长),诸中立(教导兼政治),吴凌(教导兼数学),王桂筠(教导),杨曦(校总务)……,<b>其中</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张运钧(数学),张季申(地理.数学),沈醉侣(语文)</b><b>为萃英中学留任五中的资深教师</b>。</p> <p class="ql-block">【说明】①上面名单中有几位老师曾在上海交大,北大,南京中央大学(现南大),上海圣约翰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任过教或毕业的资深教师。②因时间太久个别老师姓名难免存在音同字错的笔误。③还有几位老师只留有容貌印象,因记不清姓名没有被列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校老师肯定还有遗漏,待想起再补充。</p> <p class="ql-block">图文配乐:母校,我永远的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