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的旅行:黔东南州的人文美景

王运翔

<h3>贵州以凯里为中心的黔东南,不管你去没去过,事实上离我们就很近,因贵州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原因,要去,真的很方便,但又很远,特别是人文景观,远得原始正宗传统,远得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又以致找回了自己的感觉,像完成了一次从现代到远古的一次穿越。不信?待我说来</h3> <h3>一,大歌是侗族人最骄傲的才华</h3><h3><br /></h3><h3>谁能相信,唱出大歌的,是砍柴、牧牛、犁地、扛石头、背草运肥、月亮出来之前才从田里拔出脚板的人?</h3> <h3>《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h3> <h3>蝉之歌,丢久不见长相思,丢歌不唱荒了夜等等都是侗族大歌名曲,我特别喜欢听丢久不见长相思这首歌,曲子委婉动听,如泣如诉,荡气回肠,似有余音绕梁三日不散之悦耳。</h3> <h3>二,中国最后一只枪手部落暨芭沙头</h3><h3><br /></h3><h3>芭沙苗寨位于从江县,距省城贵阳480多公里,部落民族文化深厚,并以"最后的枪手部落"入选"地球上最神秘的21个原生态部落",也是唯一用镰刀剃头的地方。</h3> <h3>岜沙男人人手一枪,已成为岜沙部落的一种习俗标志,也是一种谋生的方式。</h3> <h3>芭沙男子在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家纺织的无领右开襟亮布衣,直筒大裤管亮布裤,典型的秦汉遗风,长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h3> <h3>现在,岜沙男人手中的枪只有在某些特定的节日里或者表演的时候才能鸣枪。</h3> <h3>镰刀剃头,最后自己打个发髻,这就是出名的芭沙头。</h3> <h3>三,梦回经典场景</h3><h3><br /></h3><h3>电影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记忆尤深,对低头垂目含情脉脉的女孩特别钟情,一直就想拍到那些自然经典的人物形象。黔东南,满足了我的愿望。如果你也有此心,不着急,去黔东南就行,当然,你得去发现捕着,得去做有心人。</h3> <h3>阿妹梳头为哪桩</h3> <h3>四,晒侗布</h3><h3><br /></h3><h3>绝对原始的自纺自染制作侗布,其中,晒侗布也是一道风景。</h3> <h3>在侗寨,很多家庭都有印染作坊,纺纱、织布、染布是妇女们一生中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她们用山上一种蓝靛草为染料,反复浸染织布,着色后放到石板上,反复用棒槌捶打、漂洗、晾晒...据说捶打过的布色彩靓丽不易掉色。这种古老的工艺在不断重复和轮回中保留,并流传了数千年。绕着侗寨走走,随处都可以听见捶打布料的声音,看到她们染布晒布的忙碌身影。</h3> <h3>五,渐行渐远的修房能工巧匠</h3><h3><br /></h3><h3>在钢筋水泥混凝土修房造屋盛行的今天,完全用瓦木结构造屋已渐行渐远,要看,要拍原滋原味的修造吊脚楼过程,黔东南有请。这得讲点运气,人家房屋不是说建就建,你也不是说去就去。</h3> <h3>六,随随便便的芦笙演奏</h3><h3><br /></h3><h3>演奏芦笙,不算什么,但要做到随时随地大人小孩都表演,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只有黔东南。</h3> <h3>肖像权是不可侵犯的。我拍摄的,均没签订协议,也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违者责任自负。</h3> <h3>侗寨速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