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短松岗”

青菜

<h3>四川眉山,因出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三苏"——苏洵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而名扬天下。眉山市医院的朋友安志说:眉山人杰地灵,但天地灵气似乎太眷顾苏家。确实,绵延六百余年的唐宋,文章公推八大家,苏氏父子就占了三席。其后近千年,眉山虽也出了一些著名人物,但比起"三苏",难免"星"光黯淡。😀😄</h3> <p class="ql-block">会诊、手术,数次往来眉山、仁寿之间,都看见道旁"苏洵墓"的标识。周末得闲,寻路往访。</p> <h3>出乎意料的是,苏洵虽然名满天下,苏墓所在的"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原彭山安镇乡可龙里)却是非常荒僻的农村,游人罕至,道路极狭,会车困难。导航多次提示"行驶在无数据道路上",多番询问乡亲,才终到达。</h3> <p class="ql-block">这里埋葬的是苏洵和苏轼、苏辙的母亲程老夫人及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原来这就是苏轼在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记梦》中提到的魂牵梦绕的"短松岗"啊!</p> <p class="ql-block">(图为短松岗全貌,摄影青菜)</p><p class="ql-block">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nbsp;</p><p class="ql-block">宋 · 苏轼</p><p class="ql-block">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p><p class="ql-block">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p> <p>详读墓园碑文,原来由于自然剥蚀、历史上的各种人祸:兵燹、战乱、盗墓、社会动荡,苏墓多次湮没草莽,又几次被有心的官员、学者勘察寻访而得以恢复。灭顶之灾是在文革中的一九六七年,在上千"革命群众"响遏行云的口号声中,封土被夷为平地,种上了庄稼。未见详细介绍,不敢想象老泉先生和两代苏夫人的遗骨被作何处置?最终流落何地?</p> <p class="ql-block">在文革后的一九八四年,墓地得以重修。近年更植树、刻碑,新增苏轼兄弟的衣冠冢,"三苏"汇聚,斯文稍有恢复,依稀能体会到当年"短松岗"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观罢墓园,不胜唏嘘。苏家虽说史籍所载,煌煌耀目,但毕竟不是"赵"家(历史风云变幻,即如“赵家”,又能如何??)。苏轼兄弟在波谲云诡的政治风浪中宦海浮沉,勉强自保,身后难归萦怀不忘的故里,又岂能预料近千年后故园有如此惨痛的遭际?中国之大,竟然难有文化之根深植的土壤,难以容下几座文化人静静安身的墓葬,念此人生徒增虚无。而中华自诩文明之邦,文化大家生前蓬飘无定,身后凄零惨苦,几成定律,天朝与炸毁巴米扬大佛的西域邻邦又有几步的距离?!作为中国人,寻根溯源时慢自夸耀,是不是都需要仔细思量?!</p><p class="ql-block"> (青菜2016年6月5日)</p> <h3>苏辙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