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上石 牌 坊

海纳百川

<h3>  三十多年前,曾骑着单车去过距安丘县城35公里的「庵上」村,看到村边孤零零的屹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感到很好奇。听当地村民说,这叫「牌坊」,是为某某而建造的…… 当时年轻,对这些东西并不了解,也没在意。只是隐约的记得什么「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却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但对门楼上精美的雕刻记忆犹新。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期望有机会故地重游,再次观赏一次那世间独一无二的「牌坊」。</h3> <h3>  当今天再次站在「牌坊」前,心潮澎湃,敬佩古人的智慧和超凡的雕刻技艺。「牌坊」的结构分为:座、身、顶三部分,雕刻内容丰富,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山、河等。雕刻结合运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等各种技法,精妙不凡。整座牌坊高12米、宽9.35米,主楼下雕刻八仙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次楼匾下的4组谐音吉祥祈福动植物图像,如:六「鹿」合「鶴」同春、太师「狮」少保、挂印封「蜂」候「猴」、父子拜相「象」等。可谓是工艺超群、堪称国内石雕艺术的精品!</h3> <h3>  庵上牌坊,座落在潍坊安丘石埠子镇庵上村,始建于清朝道光九年。</h3><h3> 据《马氏家谱》记载:庵上村大财主马宣基膝下有两个儿子——马若愚、马若拙。长子马若愚体弱多病,不仅久治不愈且日渐沉重,于是遵民间习俗要娶妻冲喜。经媒妁之言,决定娶山东诸城大北杏村王翰林之女王氏为妻。</h3> <h3>  当时的王氏只有13岁,长得端庄秀丽,知书达礼,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这在当时算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只可惜这个眉清目秀的男人体弱多病。马家的意图本是娶妻为了「冲喜」,但天意弄人,成婚那天下起了大雨,马若愚更是卧床不起,马家只得安排王氏与一只大公鸡拜堂成亲。婚日逢下雨,在当时看来十分不吉利,令马家颜面无光,迁怒于王氏,认定是她带来了晦气。马母为此不让王氏与儿子同房。</h3> <h3>  三年后,直到马若愚病死,夫妻都未圆房。丈夫死后,王翰林想把女儿接回家中居住,但王氏格守孝道,「生是马家人,死是马家鬼」,拒绝了父亲的好意。年轻美貌的王氏在马家以长媳的身份「奉亲守志,节孝两全」,把马家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孤灯清影终究郁郁寡欢。就在丈夫去世十年后,年仅29岁的王氏因病亡故,这位知书达理、貌美如花的王氏成为了封建社会礼教的牺牲品。</h3> <h3>  王翰林得知女儿去世,非常悲痛,他觉得马家对女儿很不公平,便将女儿的事迹奏禀道光皇帝,请皇上下旨为女儿立贞节牌坊。皇上对王翰林女儿的节孝行为大为赞赏,随即下了一道圣旨,准许马家在庵上为王氏建造一座「节孝牌坊」。</h3> <h3>  圣旨下达后,马家在各地张榜招募工匠。自杨州远道而来的李克勤、李克俭兄弟俩,一个手拿石雕算盘,一个手提石雕鸟笼,带着十名徒弟掲了皇榜,接下了建造「牌坊」的生意。经过长达14年的精心设计加工,终于完成了绝无仅有的王氏「节动天褒坊」。</h3> <h3>  14年间,马家每天要付给工匠银钱3筐,每顿饭要大碗伺候周详。年深日久,马家渐渐不堪重负,家资耗尽,对工匠的照应也不如从前。为此,工匠大为不满,处心积虑地在石坊上发泄怨气。</h3> <h3>  他们刻意留下恶意的诅咒,比喻:一是用荷叶挑大梁,石坊的横梁用两个轻飘飘的荷叶承托,预示马家将难承重负,墙倒屋塌;二是蝙蝠头冲地,刻蝙蝠取意为「福」,而工匠故意令蝙蝠头冲地而飞,意寓为马家的福到头了;三是门神悬空,传说中是神则驾云,人则踏地,而工匠却让石坊大门两侧门神没着没落地吊在半空,上不能升天,下不能着地,给人以不祥之感。此牌坊建成后不久,马家光景一年不如一年,逐渐败落下去……</h3> <h3>  180多年过去了,曾经富甲一方的马家已不覆存在。而刻有诅咒的牌坊依然屹立在这块曾经繁华的土地上,供世人评判、观赏。尽管牌坊经历过无数次战乱的劫难和大自然的侵害,除少地方受到人为破坏外,仍保持原有的风貌。</h3> <h3>  至于身怀石雕绝技的李克勤、李克俭兄弟及徒弟们,传说,在建造完兖州范家「范氏牌坊」后,被范家毒死。</h3><h3> 一代石雕大师,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范氏牌坊」是他们留下的绝版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