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6月2日,为加强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促进教研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我市与呼伦贝尔市以阅读教学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展开了第二次"同频互动"活动。</h3> <h3>本次活动,呼市教研室和呼伦贝尔市教研室教研员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组织,力求活动的高效性,盟市间取长补短。力求扩大受益面,让参与的一线教师们都能从活动中找到自己阅读教学的方向。</h3> <h3>准备篇:呼和浩特市各区教研室提前安排老师们网上观课,并写下自己的评课内容。</h3> <h3>现场同频互动教研篇:首先由王磊和路一博两位作课教师进行了反思性说课。尤其是路一博老师纯英的说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 接下来,由两市教研员及骨干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评课,呼和浩特市教研员赵静红老师和呼伦贝尔市教研员陈红丽老师,对阅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何在阅读课上体现生本,给了广大教师们一些建议。赵静红老师特别强调要依据课型的不同调整教学重点,特别要注重教学文本的升华以及课堂教学的评价。</h3> <h3>这次活动,我们特邀了兄弟盟市教研员参与同频评课,她们是赤峰市教研员宿颖慧老师、兴安盟教研员乌兰老师、满洲里教研员丽华老师,她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团队的观课感受。所有参与者集体的智慧和中肯的建议,让做课老师和参加活动的老师们都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h3> <h3>内蒙古教研室英语学科教研员张扬老师在最后做了总结性发言,张扬老师指出同课异构的魅力在于分享。英语阅读课是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的研讨仍然任重道远。张扬老师就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1、阅读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读前的短暂时间,通过文本分析、整合、再构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直指主题。2、注重阅读的懂、细和深的三个层次。老师通过一系列指向性问题进行多知觉,多角度引导性输入。3、注重为理解而培养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策略的能力,并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4、阅读过程不仅是学生语音和语法知识的增长性学习,也是文本知识再构形成新知的过程。5、尽量留给学生更多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提供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能性。教师尽量减少"大合唱"阅读和教师"代读"现象。目标的达成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老师们逐步放手,课课跟进!最后张扬老师肯定了两位作课教师,同时也希望今后全区各盟市进一步促进"联合教研"的信息化模式,助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变",真正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服务!</h3> <h3>收获篇:这次活动,所有参与老师都意犹未尽,通过"同频互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改进区域间封闭的教学与管理格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出彩"机会。也给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可以接触到外界更新鲜、更优质空气的窗户,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输送进来。</h3> <h3>呼市新城区老师们参加同频互动教研现场</h3> <h3>呼市回民区老师参加同频互动教研现场</h3> <h3>这学期的同频互动教研形式,为盟市间各学校提供教学服务,提供团队教研援助,实现本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及共享,真正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服务,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的逐步实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