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背后的那些事儿

淡泊

<h3>第三章</h3> <h3>《豆腐》资料记载,其发源地为安徽淮南八公山一带,由淮南王刘安所发明。据说淮南王在命人炼制丹药时,偶然将石膏混入豆浆中,经过化学变化后,成了豆腐。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由此可见,这个说法也是被历史学者们“考证”过的。</h3><h3> 豆腐有南豆腐、北豆腐、板豆腐、圆豆腐、水豆腐、冻豆腐、包子豆腐等分别,都是豆腐鲜货制品(包括豆腐干、豆腐皮、豆腐竹等),豆腐菜的品种更是高达一千多种。(煎 炒 炸 溜 炖 蒸 拌 雕刻等……)也成为了上至皇家、贵族,下至百姓的日常食品。</h3><h3><br></h3><div><br></div> <h3>“萝卜豆腐保平安” ,再加上腐的谐音为“福”豆腐也成了庄户人家们的所爱,逢年过节与红白喜事上豆腐成了不可或缺的食品。佛家的素斋饭里自然是不能少了豆腐的。 &nbsp;</h3><h3> 记得小时候到每到年儿跟前,那个年代没有冰箱,再加上豆制品容易发酵,家人们就将采购回来的豆腐进行加工,分一半切成大块块放到炭火锅上,煎至两面呈现出金黄,水份蒸发掉的豆腐容易储存,可以用来炖、炒、 烧汤等。</h3><h3>另一半则是捣碎了和肉沫鸡蛋混合蒸成“酒碟子”用来招待客人。剩下的豆腐则是自然冻死,成为冻豆腐。</h3><h3><br></h3> <h3>豆腐的历史悠久,典故繁多,就来聊一下具有代表性的麻婆豆腐吧。创始于清朝元年(1862年)位于四川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对夫妇经营着着一家小饭铺,由妻子刘氏掌勺,据说刘氏脸上微麻,因夫家姓陈,人们便称她“陈麻婆”。</h3><div> 万福桥上南来北往的客商不断。一天一位来</div><div>万福桥歇脚的油夫,买来一块豆腐和一点牛肉,请求陈麻婆代为加工,并献上了一勺菜油。陈氏对烹制豆腐有着一套独特的技巧,做出来的豆腐色 香味俱全,深的人们的喜爱,一传十,十传百,不但油脚子,后来连一些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也慕名前来这里品尝陈麻婆烧制的豆腐了。因此扬名,人们为了称呼方便,便把陈麻婆店烧制的豆腐称作麻婆豆腐。<br></div><div><br></div><div><br></div> <h3>麻婆豆腐的做法</h3><h3>1选嫩豆腐一块,蒜苗一根,牛肉或者五花肉都可以,葱姜蒜末 花椒粒和辣椒丝&nbsp;</h3><h3>2将锅烧热放入少许油,小火将花椒粒的香麻味提炼到油里,捞出花椒粒,将剁好的肉末与葱姜蒜一同放入锅里,再来上一小勺麻婆豆腐的酱料,放入辣椒丝一同炒香,加水 &nbsp;</h3><h3>3锅开后轻轻放入豆腐中火烧三五分钟,利用这个时间勾芡,盐、糖少许 鸡精 一同放入芡液里</h3><h3>4将芡液淋入锅中,大火收汁 就可出锅了装盘,最后撒上切好的蒜苗碎。喜欢吃麻的可以再撒点花椒粉在豆腐上,喜欢吃孜然可以撒上点孜然。</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