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uz24oqs"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赵锁仙作品集合</a><h3> <h3><br /></h3><h3>作者:赵锁仙</h3><h3><br /></h3><h3>夜幕低垂,万籁俱寂,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当我带着浑身的疲乏爬上床,便开始了我每天必须要做的最后一道"功课"——记日记。从小女儿两周岁生日那天开始至今,25个年头,9000多个夜晚,我和我的日记本天天相约,从不间断,进行着一天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h3><h3><br /></h3><h3>无论多么疲惫,只要打开日记本,我的精神顿时亢奋起来,那过去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便纷至沓来,涌于笔下;无论多么狂喜,只要一提起笔来,我即刻镇定下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验收当天我都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无论多么烦闷、狂躁到不可按捺,只要面对我的日记本,随着无声的哭诉,尽情的宣泄,到最后,我的心境会慢慢地舒展开来,而后渐渐归于平静……<br /></h3><h3><br /></h3><h3>如果哪一天晚上停电,我的情绪会陡然败坏,莫名地生发出一种"负约"的愧疚,深恐怠慢了早已迎候在那里的"情人"。我六神无主,焦灼不安,一种无为无奈的心情搅闹得我心烦意乱,实在憋不住了,爬起来摸着黑在日记本上写上几句我紧要说的话。第二天一看,惨了:串行,重字,字不成形,句不成行,简直象天文一般,叫我哭笑不得。</h3><h3><br /></h3><h3>起初,要写的东西不多,似流水账,象挤牙膏,三句五句完事,几乎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后来慢慢写多了,写惯了,就由不得自己了。要写的时间和空间很大:东南西北,古往今来;要说的话出奇的多而且杂:吃喝拉撒,人生理想,杂乱无章,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话不是说出来,象是倒出来,根本收不拢笔。一天,我一口气写了整整8页,爽吧?</h3> <h3><br /></h3><h3>记日记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日记写些什么呢?</h3><h3><br /></h3><h3>一、留住生活。</h3><h3><br /></h3><h3>日记将我一天中遇到的最富情趣、最有意思的一个镜头、一个情景、一句对话、一个动作,不拒其微小,一一记录在"案",为我的生活定影定格。闲暇之时,信手翻阅日记本,绝对是人生享受的极至。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有时间倒流的感慨。好像年轻了几岁,更象重新生活了一回。耳边再次响起娇娇爱女甜甜的话语,眼前再现孩子叫人忍俊不禁的模样,可以触摸到点点骨肉情深,完全醉倒在亲情大爱中不能自已了,幸福的记忆膨胀升华,绵延不绝,地久天长。哪怕在过去的日子里,曾经发生过不够理解、不够包容乃至怒发冲冠语出不逊的地方,一旦时过境迁重再回首时,早已化作一缕淡淡的情怀, 时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苦涩滤去了,美好钙化了。<br /></h3><h3><br /></h3><h3>日记留住生活,再现岁月;时间淡化哀怨,升华情感。日记的功效鬼斧神工,直叫人叹为观止!</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二、练笔之地。</h3><h3><br /></h3><h3>文学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浓缩最大的思想。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练笔是一个基本功。那么,日记本就是练笔的最好阵地。不用很多,抓拄一个镜头来个素描,不用夸张,不用粉饰,本色天香,盎然成趣;亦或打开想象的翅膀,启开悠扬的思绪,把铺面全部打开,放开情调启开心扉放纵笔墨去尽情宣泄:哭诉你濒临绝境时的忧伤与绝望;抒发你春风拂面时的快活与激情,哭就哭它个涕泪横流倒海翻江,笑就笑它个前仰后合地动山摇;亦可抓住一个话题,自拟一个题目,或小题大做,微言大义;或大题小作,戏谑自嘲;偶发的大事,突至的小事,不分青红皂白,无须轻重缓急,恣意汪洋,海阔天空,一古脑儿说它个一醉方休;或悠闲自得、或标新立异、或嬉笑逗闹,随你怎么样,如入无人之境,痛快、酣畅、微妙、绝佳,完全进入一个天设地造的自由王国,那时候真有些"不知世上有其它,唯有我和日记本"了……</h3><h3><br /></h3><h3>好的、差的、成熟的、半成品、成色上好的、还欠火候的,都不肯有半点的疏漏。即便写得磕磕碰碰停停顿顿,哪怕说得悲悲戚戚凄凄惨惨,只管一路绿灯写下去,不可能是最好的,却是最真的最实的也是最为动情的。死死抓住那些稍瞬即逝永不复来的奇思妙想,固化成一笔永恒的记忆。可以有意识地写,也可无意识地写,写得多了,泉涌的文思便如涓涓细流,源远流长。可能思虑不周,陡然间笔下走出一只歪歪扭扭的"丑小鸭";情至深处一笔蹴就,真可能不同凡响它一回。或美或丑都无关紧要,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有加。</h3> <h3><br /></h3><h3>三、聚少成多。</h3><h3> </h3><h3>犹如一个小顽童随意地漫步在松软的海滩,捡拾着自己可心可意的小贝壳:大的、小的、红的、紫的、幽黑的、雪白的,尽可漫不经心地装入自己的"小口袋",象雷锋的那只"小小节约箱"一样,陈放着一个螺丝帽、一截短铁丝、一只小钉子、一个针头、一段线脑,零七八碎,一时用得着也好,眼下用不着也罢,只要打我眼前过,不过是弯弯腰的事。一个目击、一则耳闻、一点知识、一句名言、一个趣闻、一个典故,只要进入我的视野,就别想溜走。别小看了这些很不起眼的小零碎,说不准将来可以排上大用场。</h3><h3><br /></h3> <h3><br /></h3><h3>四、修行养性。</h3><h3><br /></h3><h3>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一天的生活都不是一个情调:可能得意可能沮丧可能狂喜可能呻吟,只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时时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常常反省自己的所思所想,积极地吸取生活的营养,认真地记取生活的教训,以一腔善意一腔真诚去理解和关爱别人,使自己的性格得以完善,修养得以锻炼,灵魂得以净化,情操得以升华。</h3><h3><br /></h3> <h3><br /></h3><h3>我的日记有很大篇幅是记录两个女儿成长的。刚开始写的时候特别好玩儿,写真式的、照拍式的,一一如实记录。她们说什么,我就写什么;她们怎么做,我就怎么写,不修饰,不拔高,原汁原味,本色本香。</h3><h3><br /></h3><h3>之后有一点浅浅的引导:告诉孩子应该朝那儿去努力,应该定位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使她们在幼小的心灵中对自己有一个良好预期,让她们努力有方向,前进有动力。对她们好的地方及时肯定大加赞扬,强化她们的优势;对她们做得不到位、不大妥贴的地方予以婉言相劝,从来没有过板着面孔的说教,没有过无情的谩骂和责备,连正儿八经的批评也极少,而是亲切的、友善的、设身处地的、和风细雨式的提醒,不让孩子有任何难堪,不认为是一种处罚,让她们感受到一种被关爱的安全感,知道妈妈之所以这样说全是为她们好,让她们在快乐中改正不足。</h3><h3><br /></h3><h3>日记成为我教育孩子的左膀右臂。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一点点努力、一点点坚持,居然帮助两个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1997年,我的大女儿考中南开;2001年,被录取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1998年,小女儿榜中清华;2002年,直读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真正做这件事的时候,并不是有意识的,并不明白它的作用何在?意义何在?只是今天见了收获,才知道不知不觉中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h3><h3><br /></h3> <h3><br /></h3><h3>日记扶助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我的作品全是从我的日记中提炼修改而成的。先后有300多篇散文、杂文、随笔刊发于《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博览群书》、《中国青年》、《杂文报》、《做人与处世》等40多家报刊之林。其中,2 篇作品被文学艺术馆收藏,6篇作品被收编入书,5 篇作品被转载,12篇作品获奖,1 篇作品加入中学生考试题库。1997年1月,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1997年9月,加入煤矿作家协会。2005年3月,23万字的纪实作品《姐姐北大妹妹清华》,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已经再版。2006年3月,散文集《心有一缕阳光》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杂文集《不吐不快》、随笔集《伯乐就是你自己》、《心向太阳》及《绵言细语话亲情》封笔触网。</h3><h3><br /></h3><h3>记日记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成为我的一种生存方式。密密匝匝35本、约200万字的日记,是我生命的见证。写日记的感觉太美好了,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每天的投入不是很多,却因此得到很多很多。</h3><h3><br /></h3><h3>日记是我一位最可信赖的朋友,时时激励自己、警醒自己;日记是我一位慈祥可敬的老师,时时教我做人,助我成钢。不写日记,我什么也不是;没有日记,我什么也没有。我的幸运,我的快乐,都是日记带给我的。我的生活舞台,因为记日记而婀娜多姿;我的生命之路,在记日记中扩展延伸!</h3><h3><br /></h3><h3>日记激活我们家,点亮我的人生!</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