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小时候,经常到隔壁云甫先生家里玩耍。先生是四方百姓公认的土秀才,家里藏着很多书,《水浒》《三国演义》《桃花扇》等系列连环画和一些民国版的历史书与课本,我大都翻阅过。这些东西能得以完整保存,在当时背景下是很难的事情。它与先生处世低调以及两老膝下无子,与世无争不无关系。</b></p><p><b> 一日,先生拿出一本无头无尾的小人书给我看,其实是本有关唐蕃和亲的连环画。可由于知识欠缺,读小学的我对图书里面的人物关系很难搞清。但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西藏、拉萨,这几个词儿第一次植入了我的脑海,并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b></p><p><b> 高中时候,通过历史课、地理课的学习,终于知道了西藏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更知道了唐太宗贞观年间,雪域高原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在完成统一各部族大业并建立吐蕃王朝之后,派使臣向唐朝请婚迎娶大唐文成公主的历史事件,也就是小时候读过的连环画《文成公主》所叙说的故事。</b></p><p><b> 可时光过去了几十年也不知道西藏到底是啥样,我想去拉萨去布达拉宫,从最初的理想变成梦想最后变成了幻想。近些年,由于惧怕高反等多种原因,去西藏已被排斥在我人生的旅途之外。</b></p><p><b> 去年五月下旬,慢时光影舍组织去西藏观光,有好友对我说:我们去西藏吧,不坐飞机,自驾过去,慢慢适应,没高反,即使有也是不会很严重的。</b></p><p><b> 我一听,不知如何是好。去,是个极好的机会。不去,你看他说得好像又是那么回事,我能保证不会后悔终身吗?</b></p><p><b> 此时此刻,多年前朋友的一句话忽然浮现在脑海:“西藏,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能死在西藏也算不枉来人世间一回”。仔细想来,正应了那个浪漫达赖说过的话: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是的,有些事,你如果现在还不去做,就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了。</b></p><p><b> 于是,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没有预感、没有预谋、没有过渡、没有铺垫的情况下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时至今日,由慢时光影舍组织的疆域无限、自驾穿越、圆梦西藏的活动,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可沿途的奇丽风光依然历历在目,同伴的深情厚谊依然念念不忘,其感受一直在心中魂牵梦绕,难以释怀。现将当年沿途日记重新整理,与好朋友们共享。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br></p><p>文字摄影/秦風漢月</p><p>地图来源/百度,感谢原创作者</p><p>地图修复、加字、核对等制作/秦風漢月</p><p>特别说明:本篇文字中有关地名的介绍等,个别参考了百度词条,特此感谢。有关本人图片由慢时光领队读醉老师拍摄,特表致谢。本篇属旅行纪实,采用了大量手机片。</p><p><br></p> <p>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地空》节选</p> <p><br></p><p><b>六月一日:从常德到成都</b></p><p> 今天是西藏之行的第一天,悬着的心如释重负。要知道启程前的那些天,心底一门心事想的是西藏,大脑只要产生西藏这个意念,心便会猛跳一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怦然心动吧,只是人都快搞成忧郁症了。</p><p> 我这人做事不决定便罢,一旦决定或接受了的事情就会毫不含糊、不折不扣、全力以赴地去做好。但毕竟要去的地方是一个从未去过且具有十分挑战性的地方,心中也难免有点那个。谁知大清早一上车就什么病都没有了,整个人就像一只从笼子里放飞出来的麻雀,开心、轻松、自由,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心境了。一路冥思苦想,居然有了写诗的感觉,当然是打油诗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弱風扶柳春光远,小荷尖尖又一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山飞渡千万里,他乡旧颜可安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良晨美景终虚设,为欢几何晓梦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纵然久有凌云志,浪迹四海天地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早上七点多,单车四人从常德城里出发,在斗姆湖上高速,经沅陵、怀化、吉首、武隆、重庆、遂宁,急行千余公里,于22点前到达成都。此前天气突变,进入城都地界时已是倾盆大雨,好在一同前行的朋友在成都的女友提前安排了住宿,免了很多劳顿之苦,夜宿锦江区天紫界国际公寓。</p><p><br></p> <p>儿童节:从常德出发</p> <p>暴雨中的成都</p> <p><br></p><p><b>六月二日:锦里、武侯祠、宽窄巷子</b></p><p> 昨天的大雨,将成都的街道冲刷得干干净净。上午到达锦里时,依然微风细雨,踏上湿润的青石板,仿佛来到了现实与历史的交叉口,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引领我们进入了那曾经烟雨朦胧的历史画卷之中。成都,这个地处成都平原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西部中心城市,一直都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p><p> 大江东去,沧海桑田,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出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重点游览了武侯祠和锦里,其间偶遇了一队从山东而来也是计划同期进藏的朋友。在共进午餐时,双方约定结伴同行,这样,我们的进藏队伍由原来的单车四人增加到了双车八人。后来在成都朋友的指导下,我们采购了葡萄糖水剂、西洋参含片、 高原红景天、高原压缩氧气罐以及防感冒、防肠胃病的一切必备物品,晚上继续住天紫界国际公寓。</p><p><br></p><p><b>1.锦里</b></p><p> 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中段,与三国圣地武侯祠仅一墙之隔。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街道全长550米。商铺林立且错落有致,热闹非凡,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p><p><br></p><p><b>2.武侯祠</b></p><p> 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始建于西晋末年,明初与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相并,成为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是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p><p><br></p><p><b>3.宽窄巷子</b></p><p> 夜幕降临,我独自一人来到了成都步行街。成都“最成都”的去处,就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组成的成都步行街了。这个清朝留下的古街道,如今成了成都最有名的文化景区。古树、古宅、古道能让你抚今追昔,流连忘返。游走其中,你依然能体验到采耳、变脸、喝茶、耍酒等成都的传统休闲生活以及感受到那些花园洋楼的温馨浪漫和文化底蕴。</p><p> 自从秦国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便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天府之国其实就是富饶美丽的代名词,所以成都有锦里有宽窄巷子更有闻名于世的川菜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如果说锦里是个“吃货”之地,那宽窄巷子除了吃还有它的艺术特性,那就是温婉典雅!</p><p><br></p> <p>卖玉镯的老人</p> <p>锦里小哥吃午餐</p> <p>沙瓶画师</p> <p>老成都名小吃</p> <p>瞻仰武侯祠</p> <p>宽窄巷子女艺人</p> <p><b> </b></p><p><b> </b></p><p><br></p><p><b> 上部:川藏线</b></p> <p><br></p><p><b>六月三日:雅安、泸州、康定、折多山、新都桥,体会高反</b></p><p> 今天一早便与山东朋友在成都至雅安高速处会合,经过百多公里的行程,便进入了中国最著名的景观大道~318国道。318国道始建于1950年,全长5476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国道。其在四川至西藏的部分属于川藏公路南线范围,是景观大道中最美、最精彩的一段。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说的就是这地方。同时它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路况最险峻、通行难度最大的公路。行走在这段公路上,有一种心在天堂,身在地狱的恐怖体验,我们的很多故事,都将发生在这里。</p><p><br></p> <p>疆域无限,自驾穿越,我们的慢时光(藏民手机拍摄)</p> <p>我们的川藏南线、青藏线行程简图</p> <p><br></p><p> 汽车在高低起伏的山道上前行,一路经过了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甘孜泸定县,然后进入雪山,经过了古茶马互市贸易重镇康定县。由吴文季、江定仙编曲,曾风靡全国并名扬海外的《康定情歌》,就是以四川康定地区传统民歌《溜溜调》为基础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p><p> 午饭后,乘着第一次见到雪山的激动心情,我们没有休息便继续赶路,谁知因前方交通事故堵车一个多小时。</p><p> 今天的行程重点是要经过康巴第一关~海拔4270米的折多山。折多在藏语里就是弯弯曲曲的意思,只有过了折多山,才算真正的进入了康巴藏区。</p><p> 下午六点多,穿过二郎山隧道不久,高高的折多山便猛然间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此时,我所见到的折多山主峰除了在阳光下锃亮锃亮的铁塔和电线外,便是光秃秃并洒满了碎石的山体,它在蓝天的映衬下是那么的焦黑荒凉,仿佛是被大火煅烧后留下的远古遗迹。遥想当年红军翻过此山的艰难和后来筑路工人的辛苦,心中不禁肃然起敬,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真是有如滔滔江水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p><p> 过了川藏线上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便进入了摄影家的天堂一新都桥。</p><p> 地处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的新都桥,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仙境。美妙的光线、浩瀚的草原、清澈的小溪、独具风格的藏寨和悠闲食草的牛羊~美丽的川西风光终于绽放在了我们的眼前。</p><p> 晚上八点,经过近420公里的行程,我们平安到达了新都桥镇,来到了康定折多塘驴友之家。</p><p> 刚下车,便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及至提着行李箱上得二楼,便感到口鼻只有出气没了进气。心,在往下坠。身体,在往下沉。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心灵在天上,四肢在地狱的味道么?</p><p> 为什么在通过4200多米的折多山时平安无事,反而在这3300多米的新都桥镇有了反应呢?仔细想来,应该是一静一动的区别吧。平静了几分钟,我慢慢地移动着疲惫之躯,拖着行李箱走进了客房。</p><p> 出门前,刚进过藏的网友杆姐曾对我说,感冒的人最好不要进藏,进藏后也不要洗澡。我想,我就是感冒了才出来的,至于现在要洗澡那恐怕比登天还难,不说这里缺水,即使有水可能连手脸都没劲洗得了。更让我失望又震惊的是,当我打开满满的行李箱,发现里面就像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的情形,热气直往上冒。面对此情此景,心中那个气啊,一把将行李箱翻了过来,让全部衣物撒落到了床上,便抻长四脚躺下了。</p><p><br></p> <p>康定情哥</p> <p>折多山:海拔4200米</p> <p><br></p><p><b>六月四日:过天路十八湾、翻越卡子拉山</b></p><p> 早上六点多,一觉醒来,全身轻松有力,昨夜的迷惘和疲惫有如烟消云散。摸摸散在盖被上乱七八糟的衣服,居然全凉干了。昨晚行李箱的热气升腾,想必与海拔升高、气压变化有关。这不,带的塑封真空饼干,一个个都胖成鼓鼓的小猪连包都装不下了。</p><p> 七点刚过,在驴友之家吃过简单的早餐就启程了,目标稻城亚丁。</p><p> 从雅江开往稻城,途中必须经过高尔寺、剪子湾、卡子拉三座云海高山,而雅江所处的雅砻江河谷,四周高山陡峭,盘山公路从2000多米一下就提升到了4000多米至直理塘。其中翻过4659米的剪子湾山,便是著名的天路十八湾。站在4500多米的位置俯瞰:曲折的胳膊肘湾,是一连串震撼人心的音符,看那曲线上大大小小的车辆有如蚂蚁般缓缓爬行,真是一幅绝美图画,江山是如此多娇!</p><p> 过了十八湾便是今天要翻越的最高山一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这里的植被主要是高山草甸,由于海拔普遍升高,貌似进了一个美丽辽阔的大牧场。湛蓝的天空,白云不断地堆积着。斑斓的草原,牦牛是那么的悠闲自乐。一座座大山互相纠缠,辽阔旷远的高原由于没有十分突兀的山峰,让你觉得仿佛是在平原上行进,只是离天太近。除了高山草甸,也有荒凉的望不到边的高山岩石或偶尔能见到的被藏民们称之为海子的小水潭。偌大的地盘,一派萧煞之景,让人看得揪心。</p><p> 理塘是世界上最高的县城,海拔高达4014米,高山、草原、湖泊、民居、牦牛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图,其毛垭坝大草原为中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p><p> 今天沿318国道,途经雅江、天路十八湾、卡子拉山、理塘至稻城亚丁(途中转S217、S216省道),行480余公里,住日瓦乡。日瓦乡在亚丁景区高山脚下,这里是游客集散中心,最好的客栈或酒店都在这里。</p><p><br></p> <p>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p> <p>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p> <p>轻歌曼舞高原上</p> <p>理塘,地球上最高的县城,近在咫尺</p> <p><br></p><p><b>六月五日:稻城亚丁、鸟的和平</b></p><p> 稻城亚丁,摄影者的天堂。自1928年美国探险者发现并将所拍照片发表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引发巨大轰动之后,这里便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和蓝色星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p><p> 吃过早饭,买了景区门票,请了个藏族导游小妹,我们便乘坐景区专车从笼同坝进入景区道路,最后在悬崖峭壁上经过七十多分钟的车程到达了我们亚丁旅行的第一站:仙乃日峰。</p><p> 据百度介绍,在亚丁自然保护区东部的小贡嘎山上,有三座雪山直冲云天,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和东峰夏诺多吉,海拔同为5958米。三座雪山呈品字形,巍然耸立,遥相对峙,俊秀雄奇,撼魂荡魄,在中国西部藏区被称为雪域神峰。</p><p> 说实在话,根本没想到这里的景点全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之上,当专车把你送到景区之后,你必须从海拔4000米的高度开始,徒步从栈道经过数百级台阶攀爬100多米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力,这100米又不是平路,而是弯弯拐拐,高高低低的木制栈道。真的是锯子卡到木头里,能过得过,不能过也得过了。</p><p> 当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爬行,成功到达仙乃日主峰脚下的时候,简直是激动万分:我终于爬上来了!</p><p> 从山下4000多米位置,爬到白色山体(雪山)下面,虽然已是六月天,但当我接近它时,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天打开了冰箱的门,便有阵阵寒气迎面袭来,让你捂胸后退。然而,它又像一块硕大的磁铁,面对强大的磁场,实在有点欲罢不能的感觉。</p><p> 下午一点多,正在规划去下一站的时候,蓝天白云之上突然雷声訇然,豆大的雪珠呼拉呼拉地砸了下来,可十分钟之后又是阳光普照。更奇的是从栈道下来吃过盒饭后又下起了大雨,大雨之后又是铺天盖地的冰雹,即使穿上厚厚的棉袄,身子都还是抖个不停。看着一批批惊慌失措快速下山的游客,我也只能表示呵呵了。于是,与同伴分手,开始返程。只是刚坐上下山的大巴,那风便住了,雨便停了,雪也不飘了,那晒死人的太阳又放出来了。车上有人受不了这个折腾和欺骗,胃里开始翻江倒海了!</p><p> 离开仙乃日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首先是在4000多米的雪峰之上再徒步攀爬100多米是我没想到的,但我居然就那么爬上去了。</p><p> 其次是沿途一堆堆岩石且石头上写满了文字或符号是我感到非常疑惑的事情。后来,通过百度才知道:在藏传佛教地区,石头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凡刻有文字、图像或符号的石头和卵石被称为玛尼石。由大小不同的石块垒集起来的石堆被称为玛尼堆,它是藏民们对理想、感情和希望的一种追求和表达。相传,玛尼石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返回时在通天河的晒经石。其实,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山、拜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也都是古象雄雍仲本教的遗俗。</p><p> 第三是沿途藏民和游客与动物们和谐相处的情景让人不可思议,特别是那位藏族老大娘,伸手向一只大噪鹛喂食而大噪鹛毫不惊慌并张嘴接住的情景,实在让人惊讶和感动。这个事情说明了藏民们平时是多么的爱护鸟类,以至于鸟们在他们面前毫不设防,貌似同类。联想到我们这里,人就是鸟的天敌,鸟们绝不与我族为伍。</p><p> 稻城亚丁风景区坐落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稻城只是个县城,亚丁才是景区。因去亚丁无论是飞机或汽车必经稻城,稻城亚丁才成了人们习惯性的叫法。今晚继续睡在日瓦乡。</p><p><br></p> <p>和平</p> <p>共处</p> <p>仙乃日峰:海拔6032米</p> <p><br></p><p><b>六月六日:绿洲、藏民、海子山姊妹措</b></p><p> 今天是出行的第六天,由于在朋友圈和QQ每天都发了手机摄影的配图日记,获得了网友们的热情点赞和评论。其实只要进了藏区,单反就仿佛失去了意义,用手机随便朝哪个方向一挥都是大片。再说,你那里赤日炎炎,我这里白雪皑皑,美妙的异域风情怎么看都让人心动。难怪有网友发怒,说要屏蔽了我,因为看了我每天的图文,他便有了折磨般的感觉,恨不能插翅飞到我们一块,共享快乐。</p><p> 早上七点向巴塘进发,首先经过一片高原绿洲,想想这雪域高原,还真感受到了高原湿地的神奇。蓝天白云之下,整齐的翠绿的树木有如顶天立地的高原卫士,又像一排排抗击风寒的铜墙铁壁,让人赞叹不已。在吉乙白塔摄影基地附近,我们停下车来,有意深入到了藏民居住区。</p><p> 这是一个四周皆山的藏民生活区,在山下泛黄的草甸上,极具特色的白塔和几栋藏民碉房格外醒目。</p><p> 西藏的白塔几乎随处可见,一般村庄都有,据说白塔里大都供着佛像或经文。白塔即佛塔,宗教作用较大,也有实行塔葬的,能起到地标作用。 </p><p> 碉房是中国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传统民居。它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因外观很像碉堡而得名。多想静下心来拍一组形态各异的藏族民居,但因条件限制不能完成。</p><p> 进入牧民区后,我们主要是了解藏民生活状况,向藏民交流旅行体会,告诉扎西翁姆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功能,并将自己从内地带的干粮赠送给了小孩(其实是同伴阴斗拿的我的救济粮做的人情),充分获得了藏民的好感。</p><p> 下午,我们来到了川藏线上的明珠,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海子山位于巴塘和理塘的中间,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迹,山上约有大大小小1000多个海子。最著名的姊妹措(也叫眼镜湖,措代表湖) ,镶嵌在雪域之上,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大放异彩,又像雪山的两滴眼泪,让人唏嘘不已。在中国景观大道的千里川藏线上,海子山姊妹措海拔高达4685米,它从古到今就是汉藏交通的重要地标。今天在这里停留时间极短,时而大雾弥漫,时而狂风暴雪。手脚冰凉,全身哆嗦,呼吸困难,只好遗憾地早早离开(虽然带了压缩氧气,但走完整个旅程也没用过,据说那玩意貌似很那个,用了有依赖性)。</p><p> 早上从日瓦乡启程,经过绿洲、藏民区、海子山姊妹措到二郎寺,再经稻城S216和理塘S217省道,回到318国道。一路四季气候伴随,行400多公里,于下午六点半进入了高原江南一巴塘县城。睡在藏民开办的门前有棵千年核桃树的且极富藏族特色的德甘林客栈。</p><p><br></p> <p>藏族民居旁的吉乙白塔</p> <p>整齐漂亮坚固的民居</p> <p>想心事的小阿哥</p> <p>老人与小孩</p> <p>甜蜜的笑</p> <p>海子山姊妹措,海拔4685米</p> <p>去巴塘</p> <p>天蓝水清树绿,高原江南:巴塘</p> <p><br></p><p><b>六月七日:过金沙江、穿越业拉山和东达山、通过怒江大桥</b></p><p> 今天五点就启程了,主要是因为川藏线的芒康和左贡段正在升级改造,每天对进藏的车辆进行了限行,所以必须赶在限行时段前通过正在维修的川藏线。</p><p> 5.50分,汽车顺利越过金沙江大桥。以金沙江大桥中段为界,一头是四川巴塘,一头就是西藏地界。因此走过界牌就算正式进入了西藏境内,也将接受车辆检查登记。</p><p> 过了检查站,便有一段非常危险的滚石塌方路段,这里随时都有塌方或遭遇山石击中的危险,只要看看铺设在山脚的安全网兜里满满的被拦截到的大小石头,你就开始内心震荡、头皮发麻了。</p><p> 汽车一直在崇山峻岭中缓缓行驶,这段路比已经走过的巴塘、稻城、康定都要艰难。向下看,万丈深渊,两腿发软,双眼发黑。向上看,绝壁千仞,公路如带,雪峰列阵。连日来,自从进入康定之后,每天都是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路段通行,并且,每天都可以在高一点的山峰上看到淡淡的雪痕或有孤立的雪峰出现。</p><p> 然而今天却大饱了眼福,由于经过的宗巴拉山、乌拉山、东达山、业拉山平均海拔都在4100米以上,所以雪峰连绵不断,可谓壮观之极。其中业拉山海拔4658米,是我们下车拍摄温度最低、缺氧最严重的山峰。东达山5008米,是我们入川进藏以来通过的最高峰。</p><p> 沿途虽然風景如画,绝美异常,但由于山高路难,一路行程都是围着高山转圈。上了下,下了上,有时转了半天又回到了同一个位置,只是上了一点或下了一点而已,弄得开车的全神贯注,坐车的提心吊胆,但大家还是一路欢歌,快乐无比,这或许是因挑战带来了刺激,而刺激又产生了快乐的原故吧。晚上九点过十分,顺利通过有武警值守的怒江大桥。</p><p> 怒江大桥,地处昌都市八宿县,是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大桥长度虽然仅74米,但飞架于海拔2730米的两山之间,横跨怒江,却是川藏公路的咽喉。</p><p> 闻名于世的怒江大桥是在1953年建成的。在江边的大山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幅排长跳江的岩画,据说当年58军一个30多人的排,为了打通怒江山口,奋战八个月后,随着最后一声炮响,这个排也就只剩下排长一人了。任务完成了,排长望着滔滔怒江,悲愤交集,不禁对空高呼:兄弟们啊,我带你们打过了长江,解放了大西南又走进了西藏,可没把你们安全带回家,对不住啊,我来了。说完,就跳进了汹涌澎湃的怒江。</p><p> 1972以后,原来的简易桥梁被改建为混凝土桥到现在的钢架桥,传说大桥建设时,有位年轻士兵不慎掉入了浇灌桥墩的混凝土中,当场凝结牺牲。后来新桥建设时保留了这个桥墩,战士的身体至今还包裹在桥墩的混凝土里面,可以想象,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是多么的不易。</p><p> 今天,守卫此桥的是西藏武警昌都支队18中队。这里不仅仅是川藏国道动脉,更重要的是个军事要塞,因此禁止停车、禁止高速通过、禁止拍照留影。</p><p> 过了怒江大桥,就要翻越横断山脉:川藏线上第一大天险~怒江山。</p><p> 今天原计划夜宿左贡,行程只有268公里,后因特殊原因增加了210公里,行程共478公里。晚上十点半成功到达目的地八宿,住蓝湖驿站。</p><p><br></p> <p>连绵不断的雪山</p> <p>貌似丹霞地貌</p> <p>行路难,难行路。有时走了半天才发现还在同一座山上,同时,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四脚朝天的大货车或小汽车</p> <p>寒冷的傍晚,棉裤当了围巾</p> <p>业拉山:海拔4658米</p> <p>晚上9点10分,通过怒江大桥</p> <p><br></p><p><b>六月八日(上):感受塞车、被困然乌湖</b></p><p> 早上九点从八宿蓝湖驿站启程去波密。在此,特别感谢蓝湖驿站的秦总,在出发前为我们献上了珍贵的哈达。</p><p> 九点二十分开始塞车,前方传来公路塌方消息,有警察在维持交通秩序。不到半个小时,道路畅通。继续行走22公里,在到达八宿吉县达鄉中心小学附近时,又出现塞车。前方来报,有桥梁垮塌,武警正抓紧抢修,最早下午七点前可能修复通行。</p><p> 听到这个虽然早有思想准备的消息,想到必须准时的一日三餐,再想到要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原地呆上八九个小时,心里不免有些焦虑起来。为了排解心底的郁闷,我便拿起手机、相机下车寻找目标。</p><p> 蓝天白云有点厌了,群山雪峰也有点腻了。于是我就拍长长的车队,拍在小车后备箱晒衣服的大男人,拍自带炊具做中餐的旅行者,拍骑自行车或徒步穿越川藏线的英雄。</p><p> 一群来自东方的女人,在异国他乡见到几块不合时令的黄黄的油菜地,便像蜜蜂见到鲜花般快速的从公路上爬到了老百姓的生产区间。有的立马就做出了各种明星动作,并两眼死死的盯着那自拍杆挤眉弄眼,有的刚爬到地里便捧着腹、低着腰、 红着脸、直着眼,喘着粗气。真没想到,这塞车也能带来无尽乐趣。</p><p> 中午十二点半,前方有车队开了过来,大家窃窃私议、暗自欢喜(因为这高原上再美的事都是不能兴高彩烈或欢呼雀跃的,否则后果会很严重)。于是,我们的旅行又继续开始,远方有诗在等着我们呢!</p><p> 小车继续艰难的慢速行驶着。除了交通拥挤,更主要的这是一段地质非常活跃的公路,山上经常有岩石落下,十分危险。不一会,天上下起了毛毛雨,小车又跃上了4000多米的雪山,今天的雪峰更多更近。</p><p> 下午一点多,汽车行走到了安久拉雪山,从安久拉山垭口到西坡山谷,有一段极为危险的塌方路段,为了安全,有关专家在公路上方修了一条类似风雨桥的水泥棚顶,并在深谷一侧修了围墙,相当于给经过此地的车辆套上了安全帽。尽管如此,有的顶棚还是被滚石砸得大眼小窟窿。据说1996年,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雪崩,造成57人当场死亡。</p><p> 快到二点时,行进到了然乌湖镇,该镇静卧在安久拉山麓,其得名于与之相临的然乌湖。刚到此地,谁知又一次遭到了严重的塞车。下车走过去一看,心都冷到半截腰了,嘴也没力气叽叽喳喳了。</p><p> 原来这就是今天一直塞车的根源,连通两山之间的大桥垮了,临时简易通道又被山洪淹了,好多小车在河里游泳,只有大货车或四驱动的越野车们在强行通过。</p><p> 一群社会人员抢险施工,两台挖掘机一台铲车在河床上不停的忙碌着,一看就是方法不当,乱兵上阵,压进坝口的岩石和涵管就像棉花般被激流抛开又卷走。</p><p> 更无人疏理交通秩序,来往车辆全部堵停在公路和河滩上。所有通道全部闭塞,救援器材无法调进,施工无法开展。周围除了一个简单的加油站,全都是荒无人烟的雪山。没晚饭吃,水也不足,一天就跑了不到百公里。一路同行的山东朋友强行过去了,从此各奔东西,再无见面了。</p><p> 过了很久很久,忽然,眼前一亮,有人大呼:美女送饭来了。不会吧?这荒山野岭哪有可能,莫非白骨精来哒?管它白骨精黑骨精,都下午七点多了,先填饱肚子再说。于是,我立马下车,顾不了头晕,使尽了全身力气,出尽了六丑,好不容易在密集的人堆里抢了四碗盒饭。</p><p> 原来,在对岸几公里远的然乌镇,知道塞车后,有老百姓(貌似非藏民)便做了饭菜,通过抢险的铲车递了过来,一碗普通盒饭四十元。此情此景,假如四百元一碗,我相信同样会抢完。</p><p> 天完全黑了下来,尽管外面是个崭新的世界,坐在车里,还是无心欣赏或拍摄。快到九点半钟,我们决定男人留守车内,随行的女同胞到对岸寻找住处休息。于是她们便随卖饭的大姐小妹混进了值守河道的铲车翻斗里一同去了对岸。</p><p><br></p> <p>吉县达鄕六月油菜花</p> <p>交通堵塞,行者止步</p> <p><br></p><p><b>六月八日(下):夜宿安久拉雪山</b></p><p> 夜深了,可安久拉山上的积雪还在散发着银白色的光茫。这座海拔4325米的高峰,虽然周围有白雪皑皑的群山簇拥着,但今晚我与它相伴是毫无悬念的事情了。</p><p> 从未在小车上过夜,而今要在这极度寒冷的高原上度过“良霄”,将在我的人生中创造历史。此时此刻的我,不禁想起了南方,想到了家乡的亲朋,也想到了家乡的白鹭与荷花,端午节就要到了,多想与亲戚朋友们一同度过美好的节日。</p><p> 当看到五花八门的车辆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心底除了一片焦虑便是不停的质问自己,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走到这里来?</p><p><br></p><p> 无论你是从小路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是从大路而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论你是从鄉村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是从城市而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都得通过这条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论你是大车小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是奔驰宝马凯廸拉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论你是富人穷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是官员百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论你是出差经商打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是旅行探家会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都得走这条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谓殊途同归者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送我来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度我去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彼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外行抢险,越抢越险</p> <p>被困激流中的小汽车</p> <p>雨中的焦虑,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彼岸</p> <p>安久拉山</p> <p><br></p><p><b>六月九日:雪山下的战士、波密小江南</b></p><p> 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小车上连续静坐二十多个小时了,由于没有补给,可谓到了弹尽粮绝、电光水枯的绝景。自从川藏线然乌镇河段昨天上午出现交通中断之后,经过临时工一天的抢修,结果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堵口毫无进展。面对四周雪山围困和前无村后无店的恶劣生存环境,突然停下脚步的行者们几乎到了焦虑、恐慌、绝望的境地。</p><p> 大清早醒来,没吃的,没喝的,到加油站上个厕所,地面的卫生纸两天没清理,堆积得快有人高。水管里也没水冲洗,臭气熏得人颤抖、发晕。</p><p> 好在油库藏民管理员心地善良,老婆从大老远的山谷里提水,他用三个电水壶轮流烧水,给焦虑的排着长队的我们定量供应,除临时组织的方便面平价销售外(这加油站不像内地,没设小卖部),白开水不收一分钱。</p><p> 吃过了方便面,放眼事故现场,除了滔滔流水,还是见不到施工队伍。</p><p> 上午八点,有武警部队进入,数台大型铲车和挖机以及数十名战士很快投入道路修复战斗,同时也开始了交通秩序的强力整治。</p><p> 经过一天一夜的折腾,所有道路都成了死路,各方汇聚的车辆我行我素、左冲右突、横竖七八,根本不听地方治安人员的指挥,结果弄死了别人也弄死了自己。而今天,只要武警战士往车边一站,车身就开始发料让道了。不听话你就试试看,希望之光终于出现。</p><p> 下午四点,通过武警官兵八个小时的紧张战斗,临时浮桥终于开通了。被困二十六小时的我们,终于逃离然乌湖向波密开拔。</p><p> 沿途路况虽然一般,但公路两旁几乎都长着茂盛的林木,要不是那山顶上耀眼的白光,我还真以为这是江南了,于是便有了家的感觉。</p><p> 地处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冲击平原的波密县,是个高原气息淳朴,民俗风情独特的农牧业大县。这里有雪山、圣湖、冰川、林海。是西藏的瑞士,旅游者的天堂。</p><p> 波密属林芝地区,其境内318国道,地处两山中间,看似平缓安全,其实险象环生。据我观察,主要原因是从高山上流下的渍水集中在山沟、山谷后,直接冲击公路基础造成公路塌方。由于山脚与公路没有导流沟,积水便直接从公路表面覆盖后流到更陡更深的大山谷里,时间一久,道路悬崖便开始崩溃。这种情况,在今天路过地段,时有发生,严重的已经损毁了公路基础。</p><p> 从然乌湖到波密县城,行程100多公里(八宿到波密217公里),晚九点半到达目的地,在波密青年旅馆旁就餐。今天是端午节,热情的老板为我们送上了香喷喷的粽子,在他乡过节,这还是人生第一回,宿三源色酒店。</p><p><br></p> <p>早上八点,武警部队正式进入,开始组织抢搭临时通道</p> <p>下午四点,临时公路终于修通,一名值勤的武警战士目送着我们走上刚修好的浮桥,我在车内用手机拍下了他疲倦的身影</p> <p>继续奔向远方</p> <p>静好波密,冰川之乡</p> <p><br></p><p><b>六月十日:通麦坟场、水墨林芝</b></p><p> 一整夜的雨,滴打在楼外厢房的瓦片上,让人怎么也睡得不踏实。其实,本人天生好雨,尤其喜欢晚上下雨,那滴哒滴哒的雨声就像催眠曲让你很容易睡去。昨夜对雨心生恐惧,只因今日行程不容有雨。</p><p> 川藏线虽然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但川藏线也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当初为了修通成都到拉萨这2000多公里路,3000多个年轻的生命倒下了。而川藏公路最险的地段就是我们今天要通过的通麦。</p><p> 通麦天险,号称通麦坟场,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全长14公里,一般要走两个多小时。这里被号称为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由于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p><p> 帕隆藏布江从通麦流过,它与雅鲁藏布江交汇之处就是著名的马蹄形大拐弯的弧顶处。好在新建的四处隧道和通麦特大桥已经相继开通,将原有险段缩短到只剩下几公里,但这几公里也是决不能含糊的了。</p><p> 早上九点从波密向八一镇出发,天上乌云密布,空中细雨飘飞,由于昨夜大雨加之沿途险段整修,路面湿滑泥泞,给行车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当行至通麦天险时,发现滑波、塌陷情况还真的不少。看那山上云横雾绕,山谷江水奔涌,着实让人提心吊胆,好在司机技术熟练,虽一路颠簸泞滑,总算顺利通过。</p><p> 其实,这里地势并不算很高,今天通过滴色季拉雪山也就4559米,而通麦公路海拔平均只3000米左右,其险在山洪对公路冲击导致塌方和山体积水引发滑坡。</p><p> 晚上八点半,到达八一镇。八一镇是林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拔仅2900米。今日行程238公里,宿扎西宾馆。到达时,腹中饥饿难耐,几乎晕倒,后沿街道寻找餐馆很长时间才勉强解决,这里不比餐馆林立的内地城市。</p><p><br></p> <p>清晨,在扎西宾馆看窗外流云</p> <p>梦里水乡,我心飞翔</p> <p>水墨林芝,表演花样</p> <p>不同你玩哒</p> <p>通麦特大桥</p> <p>廹龙沟特大桥</p> <h3><b><br></b></h3><h3><b>六月十一日(上):</b><b>穿越米拉山、到达拉萨</b></h3><h3> 天亮前,林芝地区下起了小雨,八一镇山水如墨,引人入胜。八点从八一镇向拉萨进发。走林拉公路,行进130公里后进入318国道,后经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行118公里。</h3><h3> 在工布江达与墨竹工卡之间,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神人山” 的米拉山,米拉山口也是拉萨市和林芝市的分界山口。</h3><h3> 下午1.20分,我们在风、雨、雾、雪、阳光几乎同时出现的罕见气候条件下成功穿越了川藏线上最后也是最高的大山~公路海拔达5013米的米拉山。</h3><h3> 目前,林拉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估计通车后从林芝到拉萨更近了,但这段318公路会车辆减少甚至被人遗忘,闻名于世的米拉山口公路也将被米拉山隧道所代替。</h3><h3> 下山后,一路阳光灿烂,油菜花黄,高天云蓝云白,远处的大山、民房格外醒目。17:20分进入拉萨市公安检查站,大家手持身份证顺利的通过了安检。进入市区后,在城关区宇拓路,距离布达拉宫300米,距离大昭寺也仅400米左右的西藏天河宾馆办好了住宿手续。</h3><h3><br></h3> <p>下午1.20分通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p> <p>米拉雪山</p> <p>阳光开始灿烂,眺望拉萨</p> <p>高原显露秀色,一派祥和</p> <h3>拉萨市城关区的夜<br></h3> <h3><b><br></b></h3><h3><b>六月十一日(下):布达拉之夜</b></h3><h3> 吃过晚饭,与同伴怀着急切的心情,来到了酒店附近的布达拉宫广场。站在游客稀疏的、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下面,仰望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心潮澎湃激荡,难以平静。</h3><div>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北京时,心里就幻想着北京天安门城楼的样子,那一定是个高大、壮观、巍峨的建筑群。谁知当我走到天安门前才发现,作业本和语文书上的图片都骗了我,难道天安门就这般的高。</div><h3> 四十多年前,当我拿起云甫先生借给我的那本《文臣公主》戏曲小人书时,我就幻想着哪天要来拉萨,来布达拉宫,来感受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王国里的神奇与伟大。今天我来了,从常德到成都,从成都到拉萨。如今就站在了你的面前,可一点也不觉得陌生,只赞叹:建造你是个奇迹,而能让你完整的留存下来才是个更大的奇迹。</h3><div> 今日行程:从八一镇出发,经林拉公路130公里、沪聂公路80公里、行川藏公路140公里、再入林拉公路60公里进入拉萨市,总行程410公里,夜宿布达宫附近天河宾馆。</div><h3><br></h3> <p>巍峨神奇的布达拉宫</p> <h3>布达拉宫前的音乐喷泉廣场<br></h3> <h3>布达拉宫之西:夕照药王山<br></h3> <h3>布达拉宫之东:灯光灿烂龙王潭</h3> <p><br></p><p><b>六月十二日:大昭寺的朝圣者</b></p><p><b> </b>吃过早饭,首先来到了拉萨市北郊的扎基寺。扎基寺是西藏全境唯一的财神庙,庙堂虽小,但香火鼎盛。不过只在扎基寺进行了短暂停留便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大昭寺。</p><p> 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最大的看头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蕃时带来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次加修改扩建,成为了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p><p>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度的深深印痕。</p><p> 今天的阳光比较刺眼,天有点蓝,几朵飘浮不定的白云让我迷恋上了这座高原城市的一切。快到中午时,忽然发现身边朋友都走散了,于是通过执勤武警找到了一家小面馆,让人惊讶的是,面馆里全是清一色的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原来他们也在此用餐。看着一个个精壮结实、亲切感人的汉族小伙,心中不禁有了一股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觉。</p><p> 用过午餐,继续跟着藏民们沿着转经路线游走,有时不禁死死地盯着他们手中那个小小的转经筒发呆。多么奇妙的东西啊,成天拿在手上晃动也不闲累。你能将它捧为至尊、捧为神明吗?你能为它信守一切、坚守一生吗?</p><p> 信仰真是个有磁性的超自然力量,而这“囊廓”“八廓”“林廓”构成的转经路线不正是个强大无比的磁场吗?就是这个有形的磁场主宰了高原人民的一切,一个悠久的民族一个有序的社会和一个独特的文化也因此而得以延续。</p><p> 在西藏,忘了这里离天比我们那近了3600多米,紫外线的杀伤力很快显现出来,头晕,眼黑。于是马上收拾家伙回到了下榻的宾馆,从下午两点一觉睡到六点才醒来。起来方知,下午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同伴在布达拉广场淋得像落汤鸡,冷得喷嚏之撒,几乎感冒。</p><p> 吃过晚饭,继续在布达拉宫广场散步。</p><p><br></p> <h3>走进大昭寺</h3> <p>大昭寺鲜花盛开,游客络绎不绝</p> <p>八廓街上的米兰</p> <p>武警持枪,列队巡逻</p> <p>八廓街上的人流</p> <p>只因心中有你,我愿长跪不起</p> <p>常须勤读诵,不生懈怠心</p> <p>生命不息,转经不止</p> <p>手拿转经筒,箴言藏心中</p> <p>心存善念,必有善行</p> <p>善念善行,天必佑之</p> <p>手摇转经筒,又称玛尼轮,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可得脱轮回之苦</p> <p>那一天,</p><p>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p><p>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p> <p>那一月,</p><p>我摇动所有的经筒,</p><p>不为超度,</p><p>只为触摸你的指尖</p> <p>那一年,</p><p>我磕长头拥抱尘埃,</p><p>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 <p>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p> <h3>夜未央、情难禁,长叩我佛到天明</h3> <p>大昭寺壁画</p> <p>大昭寺供奉的佛像</p> <p><br></p><p><b>六月十三日(上):拥抱布达拉宫</b></p><p> 窗外电闪雷鸣,一场大雨扑扑哒哒降了大半夜。从上午十点开始排队参观布达拉宫,直到正午才正式到达参观位置。</p><p>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它依山而立,由红宫和白宫两部分构成,红白相间,群楼交错,异常壮美。</p><p> 布达拉宫高117米,而要从海拔3650米的高度再攀爬近百米,并且在人流如潮的游道上东瞧西瞧也是异常艰难的,但再辛苦也被宫殿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所融化了。</p><p> 布达拉宫虽然是藏传佛教典型的宫堡建筑,但同时也保留了汉族建筑雕花梁柱的特色。这个1300年前藏汉联姻留下的印迹,同时也是藏汉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p><p> 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br></p> <p>走近布达拉宫</p> <h3>走进布达拉宫(禁止拍照)<br></h3> <p>在布达拉宫</p> <p><b> </b></p><p><br></p><p><b> 下部:青藏线</b></p> <p><b> </b></p><p><b>六月十三日(下):那曲之夜</b></p><p> 离开金壁辉煌的布达拉宫,吃过午餐又马不停蹄地走进了109青藏线的旅程。一路好景实在太多,只因雨季来临不得不取舍。</p><p> 青藏公路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全长1937公里,是五条进藏公路中最繁忙的公路。通车前,从西宁到拉萨往返一次,靠人畜驮运,在风雪严寒中艰难跋涉,需一年左右时间。而现在的我们,顶多两天。</p><p> 小车经当雄县直奔那曲地区,一路小雨不断造成沿途气象奇特,即使到了晚上九点多,天边还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各种形状,各种颜色,会让你觉得无比的震撼。有点焦虑的是这里无人区更长更广,有时也会让人感到更加孤独。</p><p>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貌似就写的这里,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却有点不存在,因为平均海拔太高,一般都在4500米以上,比川藏线还要高。沿途大山除了低矮的植被几乎不见茂密的野草更难见到林芝地区翠绿的森林和农作物。</p><p> 山上只有牦牛和那散落在植被上远远望去像一堆堆牛粪模样的羊儿们。总之这是一段孤独与荒凉陪伴,魅力与神奇并行的旅程。前面的路还很长,高山会更高。</p><p> 今日行323公里,夜宿那曲,温度极低,有冰冻,供地暖,让人唇干舌燥。</p><p><br></p> <p>茫茫高原、孤独行者</p> <p>铁塔乌云、黄土冰川</p> <p><br></p><p><b>六月十四日:穿越唐古拉、夜宿沱沱河</b></p><p> 早上九点,从那曲出发前往沱沱河,车外飘起了雪花,这段路线是青藏公路海拔较高的一段,真到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时候了。</p><p> 下午3.30分,成功跨越青藏线最高峰唐古拉山口,公路海拔达5231米,也是入川以来我们经过的最高峰!</p><p> 唐古拉,藏语的意思是高原上的山,号称风雪仓库,其主峰高达6000多米,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更是长江的发源地。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它脚下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天然牧场。站在唐古拉山口,一边感受风雪的肆虐,一边欣赏四周的美景,其体会真是不可言表。</p><p> 今日行程:共488公里,从那曲到海拔4881米的申格里贡山,再到海拔4706米的安多县城,午饭后经过海拔5167米的头二九山,然后穿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最后经海拔4713米的雁石坪镇到达海拔4547米的沱沱河镇。</p><p><br></p> <p>雪峰列阵,草原无垠</p> <p>天似穹庐,笼盖四野</p> <p>白云苍狗,雪原莽莽</p> <p>雪山下,小河旁,离离原上见牛羊</p> <p>雪花与乌云齐飞</p> <p>蓝天跟黄土相照</p> <p>天大地大我也大</p> <p>气象万千、美景难留</p> <p>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p> <p><br></p><p><b>六月十五日:可可西里、藏羚羊、昆仑山、失去生命的土地</b></p><p> 早上8.48分从沱沱河向格尔木市出发。昨夜有雪,今朝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山下溪流皆被冰封,冰川、冰山随处可见。随后翻越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再进入三百公里几乎没有人烟的可可西里地区。</p><p> 自入川以来,今天是第十五天了,“长枪”还一直没用过。来到可可西里,到处是大嘴乌鸦、绵羊、牦牛、野马、土拨鼠,当然最珍贵的要数高原精灵藏羚羊了。拍高原动物一直是个梦想,今日一路抓拍,得以实现,蛮过瘾。只是从出来到现在没看到过日出日落,到沱沱河时下起了大雪,藏羚羊是拍到了,但野驴子和马貌似较难区分。</p><p>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堵车,吃过方便面,于下午四点左右,我们成功的到达了具有“万山之祖”显赫地位且海拔高达4768米的昆仑山。此时的昆仑山,雪峰高耸,冰川耀眼,巍峨神奇,真是不忍离去。</p><p> 告别昆仑山,向格尔木市继续前行。小车在连绵起伏的山道上拐来拐去,而来来往往的主要是重型貨车,且越来越密集,塞车现象时有发生。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沥青路面上居然尘土飞扬,隐天蔽日。那飘扬的灰尘与周围皑皑雪山相对实在是大煞风景。</p><p> 也许是我忘却了曾经学过的地理知识,也许是我根本就没学好过中国的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随后的旅程让我震惊让我心酸更让我流泪。</p><p> 这是一片没有了生命的土地,这是一段极其黑暗的旅程。我怎么也想不到,从昆仑山到格尔木这160多公里的地段居然没有了绿色,从高山到地面,从地面到河谷只剩下岩石和泥土。即使有些地面有星星点点的草皮,那也只不过是军民共创的要死难活的标本。</p><p> 谁之过?我想,人类还没这么大的本事,顶多有时成为帮凶罢了。百度载:格尔木市辖区属大陆高原气候,少雨、多风、干旱……降雨量年平均仅41.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这就是命,处在江南的我们,一个小时降雨就可以超过41.5毫米。</p><p> 其实,从川藏线到青藏线,这一路走来,看了很多江南看不到的稀奇古怪的风光,我是想赞美而不敢赞美。相反,我还认为这些绝世风光根本就不太美或者这些风光可能是末日来临的预兆,这才是我的真实内心。这个问题,不想多说,只有你亲自走一趟,看那水土流失的大地、看那寸草不生的高原,看那在恶劣环境下艰难生存的人民……你就会明白一切。</p><p> 进藏之前,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拍好片。经过川藏线一段旅程之后,我对拍不拍片表现得无所谓了,并且不大喜欢摄影者追求的蓝天白云了,转而喜欢恶劣的天气环境,因为,我想用心感受这周遭的一切。</p><p> 16.08分,到达海拔2810米的”沙漠城市”格木尔市(我给它取的名),行438公里,终于从天上回到了地下,不知有低反没?夜宿怡景品质酒店。</p><p><br></p> <p>美丽的可可西里</p> <p>高天似海,列车如带</p> <p class="ql-block">雪山浮在蓝天里,小河静卧红尘中</p> <p>绿草傍水,远山含黛</p> <p>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p> <h3>大型食草动物:西藏野驴Tibetan Wild Ass<br></h3> <p>藏羚羊Tibetan Antelope,中国重要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中国藏北高原可可西里。历史纪录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在20世纪最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现存种群数量仅存7万~10万只</p> <p>我说像黄羊,朋友说是狍子Siberian roe deer</p> <p>牦牛Bos mutus,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中心,毗邻高山、亚高山高寒地区的特有珍稀牛种之一,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人类除外)哺乳动物</p> <p>死了的土地</p> <p>活着的铁塔</p> <p>失去功能的河流</p> <p>国门卫士</p> <h3>昆仑山口:海拔4768米</h3> <p>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羚羊雕塑(此图为外地游客手机拍摄)</p> <p><br></p><p><b>六月十六日:茶卡盐湖、江西沟</b></p><p> 今天的目的地是青海湖。早上九点从格尔木出发,穿过400多公里的重重戈壁,中途到达茶卡盐湖。</p><p> 茶卡即盐池,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它是柴达木的东大门,历史上商贾、游客进疆入藏必经之地。湖面海拔3100米,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据说其储盐量可供全国人民食用七十五年。</p><p> 游罢盐池,随后翻越海拔3715米的橡皮山到达青海湖边的黑马河乡。该乡位于青海湖西南部,是青海湖环湖西路的起点。其特点是早上看日出,平时看鸟岛,五月观野花,八月赏菜籽花。</p><p> 吃过晚餐,我们在湖边领略了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在夕阳下的雄姿。21点后驱车继续前行数十公里,到达江西沟。</p><p> 今日总行程:从格尔木出发,穿过400多公里沙漠,经得哈、乌兰到茶卡,过大水桥,在黑马河晚餐,夜宿江西沟,总行程680多公里。</p><p><br></p> <p>站在墙边干嘛?猜中有奖</p> <p>美丽的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p> <p>高原放牧</p> <p>绿草如茵,牛羊满坡</p> <p>青海湖畔 夕照欢歌</p> <p>欲与天公试比高</p> <p>黑马河上飘落照</p> <p><br></p><p><b>六月十七:青海湖畔</b></p><p><b> </b> 青海湖,这个柴达木盆地5000多个盐湖中最大的咸水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总面积达4300多平方公里。</p><p> 青海湖在古代被称为西海,咋看貌似一片肥大的白杨树的叶子,它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p><p> 吃过早餐,我们一行便来到了青海湖畔二郎剑景区,景区的独特性是其貌似深入到了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据说著名的151基地就在这里,湖中有当年中国第一枚鱼雷发射试验场。其实,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浪漫诗人为青海湖留下了难忘的故事。那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因卷入西藏政局的权力之争被视为不守清规的假达赖,遭到康熙帝废黜。1706年,仓央嘉措在被押解北京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去世。 </p><p> 环视四周景色,第一感觉好像这个地方早就开始了圈地运动,一块块绿地被木桩和铁丝分割开来,大量的帐篷挤占其中,人与景貌似被隔离了,但那旑旎的风光永远都让你不容回避。</p><p> <b>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四周被高山包裹着,山下是千里大草原,茫茫的草原上牛羊成群,不知名的花儿星星点点。排排帐篷、缕缕炊烟,镶嵌在美麗的原野之上。湖畔,绿草如茵,马儿优闲的散着步;水面,碧波荡漾,游船随波逐流;天空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赤麻鸭和一些不知名的鸟儿不时的惊过,看得你眼睛疲惫,特别是那硕大的斑头雁起降时在你面前毫无顾忌地溅起的阵阵水花,难免让你心旷神怡,恨不能将它一把揽入怀中。</b></p><p><b> 青海湖,就是青色的海的意思。可它并不是海,但给人的感觉又是海一样的深沉,海一样的博大。那蓝的湖水蓝的天,蓝得纯净、蓝得温柔、蓝得恬雅、蓝得醉心。</b></p><p><b> 青海湖,这里的美是立体的、是五彩斑斓的、是伸手可及的。赶快走,见好就收,否则,你会被融化在青山绿水之间。</b></p><p> 今日行程:上午十点离开江西沟青海湖,在西宁市午餐,感谢CDTM米兰和她的姐姐,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特色午宴。那牦牛肉、羊肉串、羊蹄筋的美味是我们从未感受过的,总算开眼界了。离开西宁,归心似箭,一路经兰州、过天水、到宝鸡已是23.48分了,总行程860公里。</p><p><br></p> <p>伫立青海湖畔</p> <p>碧草蓝天</p> <p>美丽的青海湖:中间建筑物为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遗址</p> <p>湖畔骑士</p> <p>青海湖有著名的鸟岛,斑头雁在湖上自由飞翔</p> <p>流连忘返</p> <p>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入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六月十八日:从宝鸡到常德</b></p><p class="ql-block"><b> </b> 早上八点刚过,我们就从宝鸡出发开始了返程之旅,经西安、商洛、十堰、襄阳、荆州,一路通关而过,没有半点含糊,总行程1008公里,于晚上19.20分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尾声:跋涉者的领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次自驾西藏,一共用了18天时间,平安完成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总行程达70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b>首先经过九天的艰难跋涉,完成了对川藏公路南线的穿越。共</b>翻越4000米以上的高山13座,其中5000米以上的高山2座,总行程达2230公里。即6月3日从成都出发,经雅安、康定、理塘、巴塘,进入西藏芒康、邦达、再经八宿、波密、林芝于6月11日下午到达拉萨。从东到西依次翻过了折多山、卡子拉山、海子山、东达山、米拉山等险峻高山。跨越了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p><p class="ql-block"><b> 其次是从6月13日又开始了对109青藏公路的穿越。</b>在拉萨市经过两天两晚的短暂停留后,又踏上了青藏公路,共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5座,其中5000米以上的山峰3座,总行程2079公里。其中从羊八井开始一直到昆仑山哑口,全长1000多公里的路段都在4000米以上,行程异常艰难。13日下午三点多,从拉萨到羊八井经当雄、那曲、安多至唐古拉山哑口,于15日跨越沱沱河大桥,再过五道梁,到昆仑山哑口、纳赤台、乃吉沟检查站,经过两天多时间于15日下午到达格尔木市完成了对青藏公路的完整穿越。</p><p class="ql-block"> <b> 此次旅行,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一路景色壮丽,雪山、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如蒙太奇全景画面,让人辛苦中有快乐,快乐中有感悟。</b></p><p class="ql-block"><b> 青藏线与川藏线比:川藏线的特点是道路奇险,大山雄峻,且河流众多,隧道众多,桥梁众多,行车较少。而青藏线主要是高原地貌,平均海拔虽然比川藏线要高,却要平坦得多。周围全是雪山,道路宽阔平坦,几乎没有大的隧道,公路边也少河流伴行,整个高原一片荒凉,但交通对比川藏线较为繁忙,主要是长途貨运。</b></p><p class="ql-block"><b> 青藏线与川藏线的共同特点是,一日有四季,百米景不同。如早上从那曲启程时下起了大雪,到了安多却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而经过488公里的长途跋涉到达沱沱河的时候却又下起了大雪。</b></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们经过的318川藏公路南线和109青藏公路的沿途景观海拔:</p><p class="ql-block"> 成都(512)—雅安(601)—二朗山隧道(2170) —泸定(1330)—康定(2480)—折多山(4270)—新都桥(3640)—高尔寺山(4270)—雅江(2699) 剪子弯山(4450)—理塘(3968)—海子山(4690)—错拉(3370)—巴塘(2563)—金沙江大桥(2500)—宗拉山(4170)—芒康(3875)—乌拉山(4380) 澜沧江桥(2640)—觉巴山(3890)—登巴(3470)—东达山(5100)—左贡(3877)—邦达(4120)—业拉山(4670)—怒江(2740)—八宿(3280)—安久拉山(4460)—然乌(3960)—波密(2750)—色季拉山(4555) 八一(3000) 工布江达(3440)—松多(4300)—米拉山(5013)—墨竹工卡(3830)—拉萨(3650)—那曲(4500)—安多(4800)—唐古拉山口(5231)—沱沱河兵站(4500)—五道梁(5200)—昆仑山口(4767)—格尔木(2780)—橡皮山(3817)—日月山口(3468)—西宁(2200)。</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p><p> 如今,事过境迁,但是,每当想到那场风花雪月之事,神奇的布达拉宫、美丽的唐古拉山,还有迷人的青海湖、神秘的可可西里的时候,总是有些激情或冲动。作为中国人,哪里都可以不去,但首都北京和西藏拉萨一定得去。因为首都能让你自豪、向上,而西藏足够让你的余生回味无穷。</p><p> 再见,西藏!</p><p> 再见,我心中的布达拉!</p><p><br></p><p><br></p> <p>人生难得几回游,留下一瞬当美酒</p> <h3><br></h3><h3><b><br></b></h3><h3><b>《那一天》</b></h3><h3> 仓央嘉措</h3><div><br></div><div>那一天,</div><div>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div><div>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div><div>那一月,</div><div>我摇动所有的经筒,</div><div>不为超度,</div><div>只为触摸你的指尖;</div><div>那一年,</div><div>磕长头匍匐在山路,</div><div>不为觐见,</div><div>只为贴着你的温暖;</div><div>那一世,</div><div>转山转水转佛塔,</div><div>不为修来世,</div><div>只为途中与你相见</div><div>那一月,</div><div>我轻转过所有经筒,</div><div>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div><div>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div><div>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div><h3>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h3><div>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div><div>……</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