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

彦妤

<h3>  秋雨缠绵,思绪缭绕,品一杯茶,一任回忆漫过历史的年轮,遥想岁月留下的幸福和快乐,儿时的记忆如泉水般奔涌而来......</h3> <h3><br></h3><div>&nbsp; &nbsp;&nbsp;鲁山名镇张良是我的外婆家。张良镇这个名字源于西汉,因张良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最初叫张良店,后改名留侯镇,又易名张良镇。起初人少萧条,汉后逐渐发展,明代形成商埠,清代名扬豫、皖、晋、陕、冀、鄂,民国时被省府列为名镇。新中国成立后市场更为繁荣。1992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历史上,张良镇一直是县域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div><div><br></div> <h3> 张良镇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里,我度过美好的童年。</h3><div> 外婆家在张南,家门口不远处有一座荷塘,粉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一阵微风,满荷起舞,荷叶上露珠跳动起来,一不小心坠落成一串晶莹的珠链。荷塘里,浮萍悠悠,水草飘荡,如果你捡起一块小石头,轻轻掷过去,随着石头击破水面,涟漪散开,成群的小鱼儿像不知所措的孩子会忽然间散去。淡雅的荷香沁人心脾。伸手把塘边的荷花拉过来嗅一嗅,是不是到了王母娘娘的瑶池啊!忽然感觉自己像个落入凡间的仙女。</div><div><br></div> <h3>  塘边有一条小路,小路尽头有棵大槐树,夏天的夜晚,我常在这棵大树下,躺在外婆的怀中,听外婆为我讲故事、唱歌谣。不单我,一群孩子都围着外婆听得津津有味。外婆手拿蒲扇,那歌谣不是从外婆口中,仿佛是从蒲扇下自如地流淌出来的:“天上星星十二行,淘米淘面瞧俺娘,俺娘家也不穷,高门楼石灰墙,院里卧着金狮子,屋里铺着金花床,琉璃灿金蛤蟆,开开后门活菩萨。”在外婆怀中听着歌谣,看着天上的星星,却怎么也数不出哪十二行。眼前飞过的萤火虫,像一只只小灯笼,像一个个小精灵。我从外婆怀中挣脱掉,捉来萤火虫放在瓶中,许上一个幸福的愿望,放飞美丽的心情。 </h3><div> </div> <h3>  儿时的游戏伴随着我走过童年的快乐时光。“举起龙,砍大刀,您家人马叫俺挑,挑谁哩?”“挑我,挑我。”听到小伙伴们在门外做游戏的声音,我会迫不及待的应答着从家里跑出来。摸老猴、指星星、踢毽子、跳皮筋、抓子、砸沙包、撂窑,样样玩得精通。午后我还会和小伙伴们到荷塘里钓鱼,制作一个钓鱼竿,下边缀上罐头瓶,捉两条蚯蚓放进去,蹲在荷塘边静静的等,屏住呼吸看小鱼慢慢的游过来,入罐、提起,收到塘岸,我们心花绽放。一次,我们又是在塘边等啊等的,不料,却游过来一条蛇形东西,吓得伙伴们脸色发白,瞬间惊慌四散跑开,回去告诉大人,大人们说那是黄鳝,不会咬人,我们听了,笑得前俯后仰。</h3><div> </div> <h3>  秋收时节,和外公外婆一起去地里掰玉米 ,掰一个大玉米棒抱在怀里,把玉米须放在嘴里吹得呼呼飘动,看,像不像威武的武官啊!在玉米地里找麻包蛋儿是我的最爱了,小心翼翼把麻包蛋儿籽去掉,然后把皮放在嘴里吹,可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躺在地边,听着玉米叶的沙沙声,吹着麻包蛋儿的音乐,望着天上的蓝天白云,悠哉悠哉。歇息的时候,外公拿出他的旱烟袋,吞云吐雾,美美的抽上几口,然后在脚底磕几下,眼睛笑得眯在一起,感慨的自言自语:“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外婆脸上也笑开着花:“都快来掰玉米,这可是人参娃娃。”傍晚趴在外公的背上回到家,点上煤油灯,看着掰下来的玉米棒堆成一座金山,好开心啊。当我长成大姑娘时,外婆说“知道你为什么长这么高吗?你是喝玉米糁长大的。”到现在我还是爱喝玉米糁,不为别的,因为有童年味。</h3><div> </div> <h3>  到了入学年龄,妈妈把我接到县城,勿言童年不再,张南的荷塘,一帘青翠,一塘荷香;外婆的怀抱,美丽歌谣,满天的星星;童年的伙伴,钓鱼、捉萤火虫......儿时的美好记忆深深的印在我了的脑海里。无忧无虑,不知什么是烦恼、什么是忧愁,每天都会开心的笑,满头大汗来回跑的疯丫头早已长大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