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端午节

兰桂腾芳

<h3></h3> <h3> 乡村端阳节,时而插秧,时而割麦,时而栽秧割麦两头忙。时而中耕,时而锄草,时而栽秧割麦还没到。农历三年两闰,三年两不闰。节日对不准节气。乡村端阳节时而农闲时而农忙。</h3><h3>  农闲时的端阳节,乡村里的节日气氛非常隆重的,节日的习俗也非常讲究。小伙子们在节前都要提着粽子、虾散、油条、酒、肉,到未婚妻家送礼。女方家也要送一把鹅毛扇做回礼。当然,鹅毛扇是为自己闺女准备的。如果女方家的回礼是一把阳伞,便是给男方家准备嫁女的信息了。阳伞与鹅毛扇一样都是给闺女结婚后在婆家用的。节日当天甚是热闹,龙舟赛嗨翻天。</h3><h3> 只要端阳节适逢农闲,生产队的劳动纪律一般都会很宽松。虽然,不是明确放假,但是,也会默许休息。社员们都可以快快乐乐地度过愉快的节日。</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 乡村端阳节的餐食习俗与除夕、春节、中秋是不同的。乡村端阳的早餐是一餐很正式宴席。端阳节的餐饮文化都集中在早餐里。家庭主妇一大早就把粽子和带壳的鸡蛋放在锅里一起煮。待到煮熟后,全家老少团聚在八仙桌四周按座次坐定。主妇便将粽子和水煮蛋都端上桌子,同时也把早已准备好的虾散和油条一并端出来摆在桌子上。早餐就可以开始了。主妇继续煮去壳鸡蛋。就是打破壳的。有打散的,也有不打散的,一般是不打散的。按照每个人不同的口味放糖或者放盐。这时候主妇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真正的家庭聚餐就正式开始。</font></h3><h3><br></h3> 席间免不了要喝雄黄酒。男女老少都要喝。小孩子不能喝的就在印堂上点上一滴,也算喝过雄黄酒了的。到了五月初一,乡里人就开始泡制雄黄酒。先是到中药铺买回雄黄,趁着晴天晒干,研磨成粉末。在用酿制的白酒浸泡而成。老人们一边饮雄黄酒一边给孩子们讲白蛇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的传说。雄黄驱五毒。五月已是夏季,冬眠的蛇虫都出洞谋生觅活。五月已过惊蛰,蛰伏的四害都复苏醒来泛滥。所以,就有了“毒五月”之说。饮雄黄酒与挂艾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h3><font color="#010101">  老人们都会在端阳节传授吃水煮蛋的技巧。也就是剥壳技术。手把手的演示,一对一的讲解。先拿起水煮蛋全方位的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打,然后用手按住打破壳了的水煮蛋在桌面上不住的摇滚 最后拿起来轻轻地撕开一个口子顺势一揭就连壳带膜都剥掉了。这样的剥出来的蛋既完整又光溜。半点也不会浪费。水煮蛋的剥壳法既快又好蛮实用。</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  端阳节的午餐与其它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无蒸不成席,无蒸不成宴。鸡鸭鱼肉和骨头,全都拿来上蒸笼,样样都作粉蒸菜,型美色艳味鲜香沁。农历五月的乡村,菜园子里的蔬菜是不可以上蒸笼的。土豆、莲藕、萝卜、白菜都还没见踪影。粉蒸菜的极品原材料——茼蒿,仅仅就是端阳节餐桌上的素菜蒸菜了。乡村端阳节的午餐与别的节日不同的恐怕就是蒸菜的荤多素少了。</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 晚餐就简单多了。家庭主妇把自己家酿制的糯米酒煮一锅。每人一碗,加上虾散和油条。也是一餐美食。</font></h3> <h3></h3> <h3> 清明插柳,端阳插艾。各家各户的门框上挂艾草悬蒲剑同样是非常庄重的习俗。端阳时节,春夏交替 ,阴阳互易,温湿上涨,阳气提升,霉毒泛滥,病菌滋生。艾草馨香,阳性之药。净空气,驱蚊虫,避湿热,解暑毒。艾草招百福,蒲剑斩万魔。菖蒲似剑,驱凶辟邪,趋吉接福。乡村端阳节既欢天喜地,也免不了祈福禳灾。</h3><h3> 端阳年年过,年年都一样。即使是端阳遇到农忙。乡亲们的节日习俗是一点也不会马虎的。社员们加快生活节凑也要把端阳节过得完美无憾。生产队也会挤时间给农民欢度节日。栽秧割麦的紧张劳动不会冲淡端阳节的欢乐气氛。</h3><h3> 丰富多彩的乡村端阳早已化成了美好的记忆。</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