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母校所在地的菱中老教师(一) 吴承德老师

老高

<h5>  龙湖苑小区,这是菱湖镇南栅振菱南路上的一个住宅小区。走进小区,道路整洁宽敞,两旁绿树成排,还有小桥小溪,显得精致雅趣。菱湖中学老教师吴承德老师就居住在这里。</h5><h5> </h5> <h5>  端午节过后的一天,气侯有点闷热,我敲开了吴老师的居室,来拜访我的俄语任课老师(教我2年的俄语)吴承德老师。</h5> <h5>  吴老师的居室颇有点艺术氛围,客厅的电视柜两旁,放着两个大大的古董陶瓷花瓶,墙上挂着精致的木雕挂飾和一幅中国画,花架上的茉莉花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h5><h5> 吴老师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儿媳,这个房子就是儿子资助买的,住了也不过十年光景,吴老师说,这里已经是第三次搬家了,最早住在老菱中对面的社坛基弄,80年代我去过,很小,后来搬到为老师们建造的南浜小区,2008年才搬到这里,如今,吴老师和夫人两口子就居住在这里,非常地温馨惬意和舒适,吴老师看来身体不错,我把烟递上去,他说已戒多年。现在每天中午会去菱湖南栅一个老年活动室打打小牌,会会新老朋友,吃过晚饭在小区里散散步。吴老师1959年到菱湖中学教师的,在我们那个时候他要教初中三个班(老三届初三3、4、5、三个班)和高中一个班的俄语课,吴老师是在我们初二时接替杨美意老师教我们俄语的,一直教到文革66年停课。说来也惭愧,学了3年的俄语,到今天除了“打死为大娘”(再见),和“哈拉说”(好)二句以外,其余的基本上多已还给了吴老师和杨老师。</h5> <h5>  吴老师是1994年退休的,那个时候的吴老师曲卷的头发,一幅金丝边眼镜,神采奕奕,气质不凡,是相貌堂堂的一个美男子。</h5> <h5>  引吭高歌,表情丰富。</h5> <h5>  70年代的吴老师,像个大孩子。</h5> <h5>  吴老师写得一手好书法,这幅“春满大地”书法,曾获得湖州市退休教师书画大赛一等奖。</h5> <h5>  吴老师的书法作品</h5> <h5>  今年过年时,镇上有关单位开展为居民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吴老师应邀满腔热情,积极参与。</h5> <h5>  吴老师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你看他的集邮册,多么精致漂亮。</h5> <h5>  我只选了其中的二页邮票,一页是“毛泽东”,另一页是“景泰蓝” 就已足见吴老师的邮票非同凡响,弥足珍贵。</h5> <h5>  仔细欣赏邮票</h5> <h5>  2015年应邀去长兴参加老三届初三(5)班同学会。</h5> <h5>  从左到右,张翔生老师,曹祥官老师,刘能华老师和吴老师。</h5> <h5>  吴老师、张老师、刘老师各携夫人和曹老师在长兴。</h5> <h5>  和高中学生在一起</h5> <h5>  吴老师和他参军的学生(费爱能)</h5> <h5>  从左到右,杨美意、王伯彝、钟祖纯、金楷先、吴承德、刘能华。他们都是菱湖中学老教师。</h5> <h5>  两位都是教俄语的菱中老教师,金老师久居昆明,老同事久别重逢,相见甚欢。</h5> <h5>  吴老师和夫人互相搀扶,一路走来,伉俪情深,恩爱有加。</h5> <h5>  吴老师今年84岁了,已到了耄耋之年,然看上去仍精神矍铄,开朗乐观,写书法,品邮票,打打牌,玩微信,生活豁达,有滋有味。我们祝吴老师身体健康,在菱湖这个水乡小镇,母校所在地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幸福地过好每一天。</h5> <h3> 谢谢观赏</h3><h3> 您的点赞就是最好的鼓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