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波罗的海三国

铁皮猴子

<h3>拉脱维亚是此行第一站,清晨里加街头的自由纪念碑,碑身满满全是苏维埃味儿。</h3> <h3>道加瓦河畔1905年的纪念碑。碑座下静静躺着的鲜花揭示了不久前还有人来悼念过,边上还有半瓶伏特加。1905年,我历史不好,这纪念的是?</h3> <h3>晨曦中道加瓦河上的铁桥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的承载着火车轮子从上面慢慢滚过。</h3> <h3>阳光从4:30就开始洒落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窗户上</h3> <h3>民房的屋顶,室外天线,影子,蓝天...时光似乎倒退了30年。</h3> <h3>里加的圣彼得大教堂又迎来一次晨曦</h3> <h3>里加古城中心广场边上的圆顶大教堂</h3> <h3>几百年来,风琴的旋律和过往的行人穿梭在石质街道上,从未停止过。</h3> <h3>里加市中心花园内的列宁像提醒了我们拉脱维亚曾是苏维埃联邦的一员。</h3> <h3>1225年的建筑。快800岁了吗?</h3> <h3>下午古城逛累后,没什么比一杯冰镇啤酒更解乏和惬意的了。</h3> <h3>遇到麻豆外拍,沟通一下,她们很愿意让我蹭拍几张,当然需要我把照片发给她们的。</h3> <h3>黑头兄弟会之屋</h3> <h3>向布列松致敬</h3> <h3>光影</h3> <h3>光影</h3> <h3>光影</h3> <h3>光影</h3> <h3>光影</h3> <h3>拉脱维亚全国广播电台</h3> <h3>石块砌成的街道表面包浆自然而厚重,满满全是文玩味儿啊!金刚、星月、凤眼、松石、南红什么的都弱爆了!农妇、贵族、铁蹄、马车轮...踩踏加碾压,几百年的老包浆……</h3> <h3>教堂的金顶</h3> <h3>驱车向南350公里,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古城。我不会告诉你路上我们经常开170码的。</h3> <h3>建于1579年的维尔纽斯大学</h3> <h3>维尔纽斯大教堂</h3> <h3>维尔纽斯大教堂内</h3> <h3>维尔纽斯大教堂门口的雕像</h3> <h3>旅店前台的窗口。老板人不错,可惜不管什么事总是让你等两分钟,而我最后也搞明白了他的两分钟有时是半小时,有时是两小时。</h3> <h3>黄墙、红顶、蓝天</h3> <h3>手风琴的旋律总是苏联味儿十足</h3> <h3>&quot;乌托邦&quot;对岸共和国国境的牌子,文艺青年和艺术家从国家独立出来的尝试,虽没有被承认,但是文艺工作者的天堂。</h3> <h3>维尔纽斯街头</h3> <h3>一路向西,考纳斯古堡。</h3> <h3>湖边森林里参天大树。</h3> <h3>湖边,森林里废弃的大公寓。</h3> <h3>奶奶带着小孙女在考纳斯湖边戏水和野餐</h3> <h3>考纳斯湖,童话里的场景有木有?</h3> <h3>立陶宛的波罗的海港口城市,克莱德佩达街头。</h3> <h3>克莱德佩达运河</h3> <h3>克莱德佩达港口守候船只平安归来的雕塑,男孩向着大海挥舞着帽子。</h3> <h3>克莱德佩达的国家森林公园,需要摆渡过去。</h3> <h3>俄罗斯&quot;飞地&quot;加里宁格勒边境。加里宁格勒州不与任何俄罗斯领土接壤。2015年立陶宛加入欧盟后,加里宁格勒州的俄罗斯居民进出只能通过波罗的海&quot;摆渡&quot;到圣彼得堡或坐飞机,陆路进出需要有欧盟申根签证,非常不便。</h3> <h3>热情的姑娘们。立陶宛美女比例真的很高!友人开玩笑说笔者这张照片会拉动当地旅游业。看完你有说走就走的冲动吗?</h3> <h3>码头JAZZ吧的招牌</h3> <h3>年纪稍大的都选择坐在这些面对着波罗的海的一排排长凳上,静静地望着大海,不时与身边的老伴私语几句,守候着壮丽的帕兰加落日。</h3> <h3>年轻人更爱走上栈桥玩自拍。</h3> <h3>在5月,帕兰加的日落需要等到22:30。</h3> <h3>拥有10万个之多的十字架山,记录着几百年来立陶宛人民独立的艰辛之路,曾多次被殖民者破坏。苏联时期政府曾禁止民众在此地放置十字架,并用推土机几次推平。近几十年来还是不断有民众自发来此处放置十字架来悼念为了独立而死去的先烈。慢慢堆起来的十字架山成为了一个不是景点的景点。</h3> <h3>花丛和十字架丛交错在一起。</h3> <h3>树上也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十字架</h3> <h3>还有这种Q萌的...</h3> <h3>一路向北!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古城圣灵教堂。</h3> <h3>塔林古城街道</h3> <h3>出镜率超高的那只海鸟总爱站在塔林古城的制高点&quot;拗造型&quot;,颇有镜头感。</h3> <h3>The Times we had 浪漫而伤感</h3> <h3>弹唱茉莉花和月亮代表我的心</h3> <h3>最初由丹麦国王建造的城堡,据说晚上总闹鬼。</h3> <h3>屏气凝神,用心观察这个几百年的古城。</h3> <h3>隔开底层阶级和贵族阶级的那道墙。</h3> <h3>乒乓球!没错,你没看错,爱沙尼亚人爱打我们的国球。公园里,停车场,博物馆前的广场,到处可见乒乓球桌。跟两个大学一年级的小伙子切磋了一下技艺,显然他们很不习惯我直拍的方式。</h3> <h3>他们很奇怪为什么会有人要到他们的国家来旅行,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国家完全无趣。可是旅行本身不就是一个人厌倦了自己的城市,然后去另一个别人厌倦的城市游走吗?</h3> <h3>离开塔林重又一路向南,路边看到了一间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湖边小屋。</h3> <h3>"波罗的海之路"边的野海滩。除了我们,空无一人,海天连成一片。维尔纽斯、里加、塔林、三国首都在1989年的时候由三国人民手拉手组成了人墙"波罗的海之路",总长650公里,目地就是为了反对苏联的压迫,寻求独立。1990年立陶宛宣布独立,1991年苏联解体。忍不住打了套拳,感受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quot;波罗的海之路&quot;的强大气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