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村庄系列之----穿越民国院落

广阔天空

<h1>  <font color="#167efb">沙河市刘石岗乡新庄村位于沙河市境西北部,距市区26公里,在刘石岗乡西北2公里处的丘陵地区,现有人口近300户,900多口人,耕地70多公顷,是西部丘陵地区一个典型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清初从渡口、大坪迁来数户人家在此建村,初名小大坪,后改为新庄。以朱、彭、霍姓氏居多,另有张、崔、石等姓氏。</font></h1> <h3></h3> <h1>  因地处丘陵,地块以小块且不规则的地形为主,收割机等现代机械根本无法进入地里,所以至今村中一直沿用着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其中“晒粮打场”就是农忙期间的景致之一。</h1> <h3></h3> <h1>  就在这个小山村中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百年院落,据年长者回忆,这座院落始建于上世纪初(具体时间为中华民国捌年三月初八),据查应该是1919年建造,距今已有98年,由一些没落的地主出资建造并居住。</h1> <h1>  屋顶的椽上依稀可见当时的建造时间。</h1> <h1>  当时为防止盗贼的骚扰,这些地主将8、9个独院集中建在一起并围了起来,形成房房相连、户户相对的独具个性的既可守又可攻一座院落。院落有前门和后门,前门两侧内门处有两个狗洞,为看家护院所用;后门处有一巷道,宽度仅可容一人通过。</h1> <h1>  院落的前门,原本还有两扇门,不知何时被丢弃,如今大门门檐上杂草丛生。</h1> <h1>  每家每户门前的墙壁上都镶嵌有青石材质所做的拴马石,方便将马匹拴于此。</h1> <h1>  这种凸式的拴马石已不多见。</h1> <h1>  院落近景,似乎只有这古灰色的砖瓦见证了这院落所经历的百年沧桑。</h1> <h1>  二层小楼与周围平房的对比,据说二楼是地主家储存粮食所用,可见当时主人拥有不少的土地和长工。</h1> <h1>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四合院?不知北京人看到这样小院有没有亲切感?</h1><h1> 小院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正所谓“院巷萧条旧隐空,盛迹即今无处觅!</h1><h3><br></h3> <h1>  北方特有的平房与南方的青瓦屋檐有机融合,使得小院同时兼具南北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极具观赏性。</h1> <h1>  成排连片的房体构造在现在人看来简直是逆天了。</h1> <h1>  层层的砖墙灰瓦在经历百年沧桑后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亮和色泽。</h1>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1>  饱经烈日风霜的檐瓦与披水檐。</h1> <h1>  窗台上的红瓦罐子,装满了岁月的记忆。</h1> <h1>  院落外的墙体错落有致,让人眼前一亮。</h1> <h1>  灰砖与石头的结合独树一帜。</h1> <h1>  院落一屋子上的窗户,比现在的窗户要高出很多。</h1> <h3></h3> <h1>  因修缮或翻盖房子成本较高,许多住户都重新选址在村周围盖了新房。这些院落因长期得不到修缮,一些小院的屋顶和墙壁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坍塌。</h1> <h1>  因去年雨水较大,屋顶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h1> <h3></h3> <h1>  坍塌的屋顶和墙壁。</h1> <h1>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br>  </h1> <h1>  出于对百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为了让我们及其我们的下一代可以记得住乡愁,守得住传统文化,真诚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够予以关注,重拾湮灭于历史长河中那段被人遗忘的百年文化,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文明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重新焕发它们的独特魅力……</h1><h1> 期待这幢百年院落重放异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