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的记忆------二过甘肃

家明 (梧桐)

走一路天高云淡,游一次夏日清凉,摄一程西部美景。<div> 在2015年的盛夏,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属于走马观花式的祖国西部旅行。一个月的时间在平时看似很长,而走在西部的路却太短!来去一万二千多公里的路途听起来很远很远了,但却好像没看到什么,虽然行了万里路,却如走马观花,只能看到眼前如线一样细长的小景,如丝打结那样一小点、一小段的景色。</div><div> 但,这对我已经足够了,祖国美丽的西部景色,我已经多少领略。在祖国幅员辽阔、多彩多姿,如天堂一样美丽的大地上,我能如蚁爬行一样从东向西走上这样一个来回,就够我足够自豪了。我用我的相机拍摄下了看到的美景,我为祖国有这么美丽的风光赞美。</div><div> &nbsp;</div><div> 2015年7月25日早上,我们的大巴车从沈阳出发一路向西挺进。</div><div> 第一天,出山海关后先后路过河北、天津,晚上住河北保定市附近的正定县。正定,这可是咱们习总书记从政之路的起点。正定,堂堂正正,必将定国安邦!不平凡的人物总是出现在不平常的地方。我们到这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随便在旅店附近找了个小店吃了碗大肉面,到人还没散尽仍然还很热闹小市场里转转,买了点水果,算是证明我们到过这里。</div><div> 第二天(26日)早早的就从正定出发,很快进入山西。经过阳泉、太原、榆林,经平临高速,下午2时过山西与陕西交界的黄河大桥,进入陕西境内的佳县,再经榆林、靖边、定边,进入宁夏。当大巴车经过山西、陕西黄土高原的时候,高速公路两侧的黄土坡脚上时常会看到一排排残破的窑洞。沿途只有这样的窑洞,让我联想起黄土高坡上的人们曾经的原始与贫穷生活。 </div> 我们走在大路上。在高速公路如蜘蛛网一样遍布的时代,交通真是方便极了,让我们的脚步飞快。<div> 经过二天高速路上的飞奔,我们已经真正的进入了西部地区,车外不仅已经是地老天荒的景象,而且时差和沈阳也显得十分大了,如果中国有东部时间和西部时间的话,这里一定会定为西部时间了。尽管七月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候,沈阳的晚上8点太阳也已经日落西山了,可是在这里,车外的太阳还高挂在宁夏太阳山风力发电场的地平线上,以沈阳为东经123度、兰州为东经103度计算,这里与沈阳的时差要晚上1个多小时。 夜宿宁夏中卫市中宁区。</div><div> 27日早晨,从中宁出发,再过黄河。再跨黄河,这已经是走到了祖国版图上黄河“几”字型左侧,过了河就进入了甘肃。车窗外远方黄河的一个转弯里,黄河水、岸边高大的沙丘与河滩上的绿荫组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有许多人站在黄河边的大沙丘上下。有同行的朋友说,这就是著名的沙坡头风景区。组织者说,回来的路上会安排到那里看看的,很可惜在回程里我们的大巴仍然是在这里直穿而过没有停留。</div><div> </div> 进入甘肃不远就踏入了河西走廊。<div>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有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有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这样的西北—东南走向山间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div><div> </div><div> 在这篇日志里,我就以甘肃为主题,记述一下我所见的甘肃几个美景。虽然只是在在来去新疆的路上途经和极少地点的停留,但所见美景却极富冲击力,令人难忘印象深刻。</div><div> 河西走廊风光独特,两侧高山竣岭连绵,我们的大巴车走在河西走廊上,车外南侧,祁连山山顶的积雪连绵不绝,好似与我们车同行一样,向西延伸着。走廊地势平坦,既有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更多的广大地区是受风力和干燥剥蚀作用形成的戈壁和沙漠。河西走廊文化历史底蕴丰富,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为丝绸之路主要通道。在整个走廊地区,形成了以祁连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绿洲农业。</div><div> 27日中午,到达了张掖。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是一个从汉朝开始延用至今的已经2100多年的古老地名。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之意。</div><div> 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机会进入市区游览,确实有些可惜。我们直接到达了张掖的丹霞地貌地质公园。</div><div> 所谓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张掖丹霞,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一个地区,形成二处不同形态与风格的丹霞地貌类型真是一个世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在方圆一百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地带范围内,形成了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div><div> 我们的组织者将这二处丹霞地貌的游览时间安排的极是恰当。</div><div> 27日下午游览五彩丹霞,在阳光最充足的时候,彩色丹霞会更加生辉;28日早晨和上午游览冰沟丹霞,晨光会让如神庙一样的丹霞地貌更加神秘。 &nbsp;<div> 五彩丹霞,色如其名。在西部地区午后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好似五彩的颜料同时倾倒在图片这块丘陵上一样,各种颜色在山坡与山谷间交织着、错落着、混杂着,有的部位如彩虹倒扣,有的地方好似多彩交织着的美丽织锦。 <div><div> </div></div></div></div> 突然想起一个词:绝色。这是赞美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时,才可用的一个词汇。在这词汇里,不仅将美表达到极致,也充满了诱惑与欲望。我看,用这样的词汇赞美张掖的丹霞一点也不为过。 据说,在数年以前,张掖的丹霞还不为世人所知,是一张出自普通农民之手的照片,让这位天生丽质但隐于深闺的绝色女子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div> 有刊物将它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还加上了“奇险灵秀美如画”的评语。张艺谋的一部《三枪拍案》,更让这个绝色的山谷深深地刻印在了每个看过这部电影人们的脑海里。</div> 下面,我们再看看冰沟丹霞。<div> 冰沟丹霞与五彩丹霞很不同。如果说,五彩丹霞是秀丽的女性,那么冰沟丹霞就应该是带有雄浑之气的男性,他似天神的宫殿、他似冲天一柱,他集力量、雄浑、万物兼收于一身,用世间最博大的豪迈之气打动人心。</div><div> &nbsp;</div><div> 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早晨,我们早早的来到观景台上等待着。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红霞满天,如宫殿一样的丹霞山如玉帝就座,石礕洒满了金辉。 </div><div> 极目远眺,蔚蓝色的天空之下,朵朵红霞彩衣,座座祁连山雪,地面上的雄浑丹霞,红蓝白融为一体,真的是一幅层次分明、感染力极强的油画。 </div> 太阳已经升起的很高了,虽然舍不得这幅壮丽的油画从眼睛里滑过但我们也还是慢移脚步,走入山间,走入另外一种美丽的风景。<div> 沿着山间小路环行,迎面不只有火红的岩石和峭壁,更有只要转过一个小弯时便有进入外一种画界一样豁然开朗的风景。</div> 冰沟丹霞不同类型的岩石组合在风化过程的参与下,结合人类丰富的想像力,构成了最有创意的视觉空间,各种惟妙惟肖造型,形成了大量“抽象艺术作品”。 <div> 冰沟丹霞地貌是“现代派”艺术吧?你看,一柱柱,一块块的岩石,其造型千姿百态,自然天成,只要发挥想象力,就能从冰沟丹霞的“建筑群”中发现很多有趣的“作品”。有的单体像骆驼,有的像抽象派建筑,有的像火炬,有的像古埃及神庙。</div><div> 各种单体千姿百态,组合在一起时又形成不同的效果,简直有点像是在观看“岩石建筑艺术展”。</div> 8月14日,在我们从新疆回返沈阳的路上,从哈密星星峡出新疆,至瓜州再入甘肃,夜住敦煌。<div> 8月15日全天在敦煌停留游览。</div><div> 莫高窟,名气实在太大了,让世人仰目。对于我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不是搞艺术研究的普通人来说,虽然这里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朵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但这里的美实在是距离我太远了,不是我所能理解和接纳的。</div><div> 盛名之下,前来游览观光的人太多了。天刚亮,我们就到在敦煌市内的莫高窟景区售票处排队买进票,正式票已经在网上全部订售完毕,我们只能图片买到下午3点后、票价100元的应急票。买好了票,随便吃了早饭,我们先到了敦煌另外一处也是十分著名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div><div>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div><div> 鸣沙山,即环抱月牙泉的四面沙丘。我们去的时候,只有爬上沙丘顶的时候才感觉有微风存在,细沙微微刮起,为保护我的相机,用我的脖套将相机包了起来。所以鸣沙山并不鸣。</div> 月牙泉,因形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div> 站在鸣沙山上望去,月牙泉一弯碧水,澄清如镜,好像是镶嵌在金色沙漠中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在阳光下熠熠发光。</div><div> 鸣沙山下,月牙泉边,为满足游人需要,有大量的骆驼参加旅游服务。据最近几天的网上说,敦煌旅游骆驼,一生每天拉客10小时,服役20年最后上餐桌。有人为此为骆驼的待遇感到气愤。我说呀,其实没什么可抱不平的,世间万物物尽其用才是真。人如此,万物也如此。</div><div> 我很欣赏月牙泉的美。这里虽然人流滚滚,但也依然是美的是那么安静,泉与楼,楼与山,山与云是那么和谐。这种美,让鸣沙山千年不变样,让月牙泉千年不变形。</div><div> 如果,我是那山中一粒沙、是那泉里一滴水有多好!</div> 下午按照规定时间进入莫高窟。莫高窟,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洞窟492个,里面珍藏着历史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最具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地方。 <div> 在距离莫高窟很远的地方,设了一个进入景区的检票站,在这检票然后乘坐景区专线车辆进入景区。说到景区专线倒运观光车,就让我想起在新疆的日子,在新疆基本上每一处景区都有景区专车,就是就公路就在景区边,也不允许你停下进入 ,而是要求你到距离景区很远的大门去买票,换他们的景区车,然后除门票外,再收你一大笔钱,极其霸道。 </div> 我们凭着应急门票,排着长队在很久的等待后,进入了第96号、138号和148号等4个洞窟。洞内的内容,网上都有了,不必我再细说。我只是说,跟着拥挤的队伍,听导游叫喊:前面的快走,后面的跟上!不许照相!一个洞出来再进另外一个洞,像泥鳅一样在洞窟里快快的滑行,“鱼贯”而入说的就是这个过程和意思吧? 走过的洞窟,壁画早已经脱落污损不甚,对我来说已经丝毫没有美感了。我只是告诉我自己,我到过这里,到过这个盛誉中外的地方!<div> 完成莫高窟的游览后,当晚我们的大巴启动,向着下一站------青海,青海湖前进。</div><div> 夜住甘肃阿克赛县。</div> (写于201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