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又先脑补了一下端午的习俗,插艾叶、挂香囊、赛龙舟。因为各地条件的局限性,很多传统的习俗会或多或少的被省略掉。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最不能省的就是美食了。</h3><h3> </h3><h3> 民以食为天,端午节话粽子,它和春节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的十五的月饼一样,都是我们的老祖先留传下来的传统美食。</h3><h3> </h3><h3> 同样是粽子,一千双手会包出一千种不同的味道。这就是中国食物的神奇之处。</h3><h3> </h3><h3> 各地有各地的做法,食材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区别,有南方偏咸味的,北方偏甜味的。不管是鱼虾肉蛋,还是豆沙红枣花生各种豆,只要你喜欢,包进去什么馅料都可以。</h3><h3> </h3><h3> 人类简史记载"甜食是人类第一个觉得最好吃的食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生活在北方,记忆中都是甜甜的蜜枣糯米粽的味道,那里有姥姥的味道,也有妈妈的味道。</h3><h3> </h3><h3> 当我们在端午节嘴中嚼着美味粽子的时候,我们能体会到咀㬭的到底是什么吗?</h3><h3> </h3><h3> 当食物不再是单纯的食物,它会被附加上多重的使命,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爱的传承,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h3><h3> </h3><h3> 诗人屈原对楚国的爱是大爱,在跳入汨罗江那一刻,那瞬间被激起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否已经开始坍塌和萎缩了呢?在当代年轻人心目中是否也已经幻化成一段可有可无的古代传说了呢?再伟大的灵魂随着时间的变迁或许都有苍白的一天,当一切成为史话,屈原的那一跳,再过上若干年,恐怕只能沦落成人们一个可以吃喝嬉闹的借口……</h3><h3> </h3><h3> 《离骚》这首诗词的鼻祖、文学巨作,是屈原满怀着怎样的心情写成的?那种不满,那种忧愁,那种悲愤,那种无助,那种傲骨,那种孤独,那种想表达自己的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所碰撞迸发出的激昂文字,穿越至今世,释义出的是他真实所想吗?给我们后人带来的警醒又是什么呢?</h3><h3> </h3><h3> 人间不美,天堂也不美,所以才投江了吗?他想让自己的肉体去喂鱼,让灵魂消失的无影无踪吗?这样,他就不用向任何人谄媚的低头,不用经受各种艳羡、诋毁、排挤了?还是,他要随被吞并的楚国一起殉葬呢?如今,他的壮举,已经沉淀为历史长河中最具分量的一种精神缅怀与集体追述。那么,我们在端午节到底应该庆祝什么呢?</h3><h3> </h3><h3> 不管是精神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还是美食的传承,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担当。</h3><h3> </h3><h3>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他对美食的爱也是大爱。他是带着对美食的感情和敬畏之心去拍纪录片的,讲述的不仅仅是好吃的食物。他讲的是一个个地域的饮食故事、风土人情,是饮食文化,他对中国美食的发掘、传承、宣传、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对食物新视野下的认知。</h3><h3> </h3><h3> 粽子这种传统的节日美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已经演化成了大小超市的商品。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地方,很多人还都在不嫌过程繁琐的自己亲手制作。</h3><h3> </h3><h3> 我自知手艺不精,捆扎的也不老练,用料也很简单(只用糯米和蜜枣)。但是,因为女儿想吃我包的,就喜欢那种甜甜粘粘的纯粹的味道,也喜欢体验这种制作过程。就带她一起学习包粽子......</h3><h3> </h3><h3> 可能因为古代人总是会为温饱问题发愁,所以我们的传统美食做出来都是短时间不会消化掉的,特别能撑胃的。不管是饺子、月饼,元宵或粽子。这些用面粉或糯米做的食物,吃上几口就会有一整天的饱腹感。</h3><h3> </h3><h3> 所以,我想给女儿包粽子,又想让她能吃上几个,就创新一下,包成一口一个的小粽子。我们边包边讲端午的由来,为什么会吃粽子,为什么要赛龙舟,为什么要插艾叶,为什么要缠五彩线......女儿已经长大,对传说和故事也有自己的见解,不停的和我争辩着,叽叽喳喳热闹着,不时的又哈哈大笑。过节,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h3><h3> </h3><h3> 粽子出锅了,香甜的味道弥散整个屋子。粽子的故事,孩子也没心情听了,眼巴巴盯着将要到嘴的美食。</h3><h3> </h3><h3> 为什么我们嘴里常咽口水,因为我们对美食爱的深沉。</h3><h3> </h3><h3> 孩子,等你再长大了,要记得讲给你的孩子听,也要记得妈妈包的粽子的味道……</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