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与教养有关的事情和文字,编在一起与大家分享。</h3> <h3> 某次朋友约吃饭,桌上偶遇一衣冠楚楚之人,一身行头看来价值不菲。搭讪几句,话亦得体,暗喜遇到绅士了。谁知道菜一上桌,尽管客人未齐,该人先自己大快朵颐,而且开席后不看他人是否夹菜,只把爱吃的菜往自己跟前转,其他人只能望而兴叹。餐后有人叹曰:这人的教养对不起那身行头啊!以后再聚可别请这种人了!</h3> <h3> 另一次朋友聚餐,席间一朋友职位比在座的都高,但与人谈笑之间,虚怀若谷,话语极接地气,对同席人相敬如宾。服务员每上一菜,该伙计必道"谢谢",而且总把新上的菜转到邻座的人先用。餐后其他人评论:该伙计堪当大任。</h3> <h3> 陈丹青的一次尴尬经历:有一次在大学厕所里正撒尿,一个仪表堂堂的研究生,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跑过来站在他后面大声说:"你是不是陈老师?我要跟你照个相。"等陈丹青出了厕所,小伙子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把陈丹青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这种毫不顾忌当事人的感受事方式,从哪里看都是缺乏教养的表现。</h3><h3><br /></h3> <h3> 周作人更衣待客的故事:一天,一群友人第一次按指引来到周作人的家,他们轻轻地敲了几下门,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于是,一伙友人就往后面走,后边的人告诉他们周作人就住在他们刚敲门的那一间。他们转回身再敲那个门,来开门的还是那位老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周作人以整齐的衣冠尊重他人,体现的不就是大家的教养么。</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