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写小说,是在坚硬的石头上一笔一划的刻,究竟多长时间能把故事讲完,怕是他自己也不清楚。所以,在《白鹿原》之前,没有人认识陈忠实。当《白鹿原》问鼎中国当代文学之巅,陈忠实荣登文学陕军领袖之后,他却再无作品超越《白鹿原》。前不久,在悼念陈忠实逝世时,我忽然意识到,像陈忠实这样的作家,他就是为《白鹿原》而生的,他之所以能够“永生”,是因为他写了一部历史传记般的鸿篇巨制。<div>
<div>影视剧是讲故事的,这决定了影视剧故事的“矿藏”往往是小说。可是,我却发现一个规律,越是特别优秀的小说,影视剧的改编往往不成功。反之,看似很一般的小说,却因影视剧的改编大获成功。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电视连续剧在陈忠实辞世后才问世的原因。假设陈忠实在天上能看电视连续剧《白鹿原》,他一定哭笑不得,那样一个用文字都无法完全描述的“原”,用影像来诠释,今天的人又有几人看得懂呢?
</div><div><br></div><div>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具体讲,在村庄。而村庄的元素是什么?表面看,就是农民和土地两大元素。往实质里探寻,就是农民的思想、道德与情感。“白鹿原”做为一个村庄,它有着自己代代相传的思想,形成了家家户户恪守的道德,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情感。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原”。然而,当更朝换代、革命党、剪辫子、反裹脚、抗入侵等外部力量一次次冲击,古老的“白鹿原”开始变化了。这种变化是痛苦的,也是缓慢的,更是需要时间的。</div><div>
</div><div>《白鹿原》的大背景是清末民初,实际上,陈忠实不能明说,它更大的历史背景是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一、封建社会被砸烂了,但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却长期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民的“小农”意识依旧顽固;二、新时代开始了,但工业文明首先惠顾的是城里人,而不是村庄里的农民。甚至,社会的每一次变革转型,无论起初给予农民怎样的诱惑,最终牺牲的却是农民的利益。显然,在如此大背景下,陈忠实用手术刀一样的笔解剖自己最熟悉的故乡,可想而知,他该是怎样的痛苦与悲愤!
</div><div><br></div><div>痛苦与悲愤,是缘于作家内心的挚爱,这是创作的原动力。所以,像《白鹿原》这样的小说,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小说本身。甚至可以说,它是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是研究那一阶段中国农村的最宝贵的史料。因此,在我看来,把这样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是对历史的一种“戏弄”。</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