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浓郁香溢的伏特加一一一重温俄罗斯经典文化一一一俄+北欧四国游之一

连生

<h3>向曰葵为国花,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双头鹰国徽,这就是俄罗斯的三大国家标志。</h3><h3>15年前的2002年笔者曾来过俄罗斯,到了海参威、莫斯科、圣彼得堡,15年来每每谈起俄罗斯所见所闻总历历在目。如今又一次与旅友们踏上这块土地,再次品尝浓郁香溢的伏特加美酒,重游俄罗斯经典文化精萃之时,仍然为之赞叹,为之陶醉……</h3> <h3>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4平方公里,人口1.43亿(2012年),193个民族,俄罗斯族占81%。2016年GDP1.33万亿美元,人均8447.5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13名,人均产值排名71名。俄罗斯科技发达,重工业等基础工业底子扎实,自然资源极为丰富。</h3><h3>1949年后的中国从政治体制到生产机制受到前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土业的基础从此起步逐步完善。在军工现代化装备及理念上至目前仍留下深深的印模。</h3> <h3>闻名于世的“红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南北长695米,东西宽130米,广场面积9.1万平方米。红场原名"托尔塔",意为“集市",1517年广场曾发生火灾后一度称之火灾广场,1662年改名为《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广场东侧为百货大接,西侧为克里姆林宫,北为国立历史博物馆,南为圣瓦西里大教堂,面挺相当于天安门广场1/5。</h3><h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闪电战势破如竹兵临莫斯科城下,苏军战线全线吃紧,此时此刻斯大林临危不乱,顶风冒雪在红场举行大阅兵,吹响了卫国战争大反攻的集集号,并将此向全世界广播阅兵场面,壮志气锉敌锐,经过红场见阅后的苏联红军英勇地直接开赴莫斯科城外前线与来犯德军展开殊死卫国之战。笔者如今站在红场上,仍仿佛感受到了志气高昂的浩荡红军高喊着"乌啦;,铿锵的脚步及T34隆隆声的发出的巨大震憾,嘹亮的军号中排山倒海,冲向纳粹,冲向柏林,最终苏联人民以牺性2600万人代价(二战全部死亡7000万人)其中红军将士900余万的血肉之躯才换来了胜利与和平。红场大阅兵永远冲击着一代代人们的心灵……</h3> <h3>圣瓦西里大教堂位于莫斯科红场南端,1560年建成,由当时伊凡大公以他最信住的瓦西里修道士铭名。圣瓦西里大教堂有九个东正教堂特色的塔尖,主塔高46米,现为国立历史博物馆分馆。</h3> <h3>国立历史博物馆位于红场北端三层红色建筑,,建于19世纪。博物馆内据介绍有450万件展品。</h3> <h3>红场北面的古姆百货楼长达500米,与克林姆里宫"隔"场"相望,营业面秋达7万余平方,是欧州最大的百货大接之一,在底层通道近东瑞有一个专售冰琪淋售货亭,据称自开张以来每只50卢布的价格从未变动过,无论卢布的贬值或升值,始终未调整过售价,笔者15年后又一次品尝了此"老味道"。但那位营业员一点不懂英文/中文,找零也搞不清,我们买八个却只给了7个。据介绍,现在的俄罗斯人工作热情普通不高,周五下午早早下班到郊外自己别墅渡假去了,1400万人口的莫斯科每家2辆汽车,无旧车报废,拉达敢开得比弄驰快,堵车实左太厉害,比15年前还拥堵,据说2008年前莫斯科称赌城,此后又冠为堵城。</h3><h3>这里的青年人崇敬军人联业,男孩都向望当兵,女孩12 /13岁开始谈恋爱,14岁巳到法定结婚年龄,三十岁当奶奶了,因此在岗工作的以老太太居多了。男人喝酒历害,而女人90%抽烟凶,市场上女式香烟品牌比男式多。政府为应对人口负增长而鼓励生育,生养一子女笑4万美金,养4个奖房子,5个政府全包。</h3><h3>莫斯科的城市建设明显比15年前大为改善,新建在建房明显增加,高架也有了,马路也平整不少,但由于气候条件严重制约施工期,又不允许拆旧,进展较慢。在俄罗斯是不允许设唐人街的。据笔者观察,来俄旅游者以中国游客居多,由于签证方便使客流量大幅上升,连机场等公共服务区域都有了中文广播提升服务水平,尽管如此,接待能力仍有欠缺,特别是专耿导服人员仍显不足,留学生充打黑工常被处罚。</h3><h3>图示右下角是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红场旁,位于国立历史博物馆边的地标原点。</h3> <h3>红墙下的前苏联国家领导人纪念地,列宁,斯大林,捷尔任斯基,朱可夫……。</h3> <h3>克林姆里宫,一直以来是前苏联与当今俄罗斯中央政府/总统的攻务之处,15年后笔者又一次参观这里,看到参观者增加太多,竟然排了队还要靠打招呼开后门。宫内的景点变化不大,政府的办公区域是不能进入的,景区仍以教堂区域为主,珍宝馆与兵器馆亦难得开放。笔者参观入内的各教堂显然已经精心整修过了,有耳目一新之感。</h3> <h3>炮王、钟王…</h3> <h3>圣母升天大教堂,据介绍是这里等级最高最大历史最久的宗教场所,也是当年举行沙皇加冕典礼的教堂。参晚者入内被告之不允许拍照,堂内壁画十分精美,浮雕精致,冤者感到比十五年前有重塑辉煌之感……</h3> <h3>在克林姆里宫经常有包括外事在内的政务活动,笔者此次恰逢,在警戒区外驻足远望也让此来俄之游增添不少色彩,上图似普京接见政要,有礼兵仪仗队分列通场。下右为国立历史博物馆后朱可夫元帅铜像下老兵们戴着勋章列队举行的某项仪式。下左图示克宫门口站岗卫兵。</h3> <h3>为于克宫旁的亚历山大上下花园,游人如织,喷泉与绿化把此打扮得风情亮丽。</h3> <h3>圣彼得堡的冬宫广场,以其恢宏的气势令人起敬,当涅瓦河上超义的黑海舰队的阿芙乐尔巡洋舰前主炮在列宁的指挥下向冬宫广场打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炮,炮弹就落在冬宫广场上爆炸,从此十月革命一声炮啊,在世界正式开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如今笔者站在这广场上,仿佛听到当年列宁的慷慨演说仍在空中迴荡“你们要高举着红旗勇敢地前进!要告诉全世界的人们,社会主义这是永遠,是不可征服的!"</h3><h3>15年前笔者曾登航参观阿芙乐尔巡洋航,感受了这场人类命运史上伟大变革的发生圣地的雄姿。</h3> <h3>冬宫广场上的亚历山大纪念石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整根花岗岩石打造,顶部有天使青铜雕塑。亚历山大石柱是为纪念1812年俄国战胜拿破仑取得胜利而建,建于1830~1839年间,据介绍安装石柱时动用了3000个壮汉来推动绞盘。</h3> <h3>亚历山大石柱下部基座上的浮雕</h3> <h3>位于圣被得堡湼瓦河畔的冬宫,又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就将此建于1754~1762年的原沙皇的皇宫改为她私人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世界级艺术品。冬宫虽不高,但规模宏大,这座3层高22米,长230米,宽140米,有46000平方建筑面积,1837年曾被大火烧毁,后又重建,据介绍冬宫有1086间房/厅,1886道门,4578扇门窗,收藏了包括米开朗基诺雕塑作品,古油画珍品在内藏品这280余万,与太英博物馆,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扬馆并列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冬宫建筑是俄罗斯古典文化艺术/巴洛克风格的杰出代表作。</h3><h3>2002年笔者参观时这里并不收门票费,但如需拍照,每个相机收100元换一张栋签,湖客不多,而如今由于参观者众多需购票预约并定时了。笔者清楚记得宫内曾见两根色彩艳丽光鲜夺目约孔雀石滿贴的巨大石柱,这次并未所见,据介绍每次来时参观的线路/开放的厅室均有调整的。虽然《孔雀石柱》,《四匹马》等都未再次看到,但却见到了《金孔雀》等上次未见的一些珍宝。二个小时的参观真的很不过瘾的……</h3> <h3>冬宫中各厅/房装饰风格各异,从中国古典绘绸/瓷器家俱到伊斯兰文化元素都被融入于其中,此图示上部分为高等石料雕凿的充滿伊斯兰风情的大厅,下部分为该厅中陈列的由当年宠臣献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以紫金为材科打造的《金孔雀》艺术珍品。</h3> <h3>桃术等各类高等木材精心镶拼铺设的地板。</h3> <h3>冬宫中油画藏品特多,此图最下一幅表示了一位贵族小姐在女佣协助下与男奴私通场景,反映了当时对冲破宗教礼仪等束搏,反对权贵等递,思想解放等一系列矛盾体现下的文化艺术创作表现,在相对崇尚保守宫庭文化艺术中赤难得一见。</h3> <h3>叶卡捷琳娜宫位于圣彼得堡市郊约30公里处,原为彼得大帝为爱妻叶卡捷琳娜一世打造的庄园式与花园建筑群。</h3><h3>叶卡捷琳娜一世原为立陶宛黑发女奴,被彼得娶为妻室后一心服待皇帝,并极力支持彼得的改革政务,深得有宠。建造叶宫时为与欧州法国路易十四,德皇腓特烈皇室斗富,大量来用紫金/黄金/贵重石材等作建筑装饰材料,以显示高贵。据介绍当叶宫完土后彼得特邀请欧州各皇室前来参观,张显荣耀。后朱女儿伊丽莎白为纪念父亲彼得与母亲叶卡捷琳娜,特将原在冬官内作装饰的比黄金还贵十二倍的琥珀移入叶宫,使叶宫的身价更是倍增。在伊丽莎白的媳妇(德国嫁入)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当权执政时,叶宫又一次扩建,成为规模颇为宏大的宫殿。</h3><h3>叶宫历史上亦经大火之实,曾几度修复,最近一次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呀力后,经过工匠们不断努力之下于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供人参观。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特邀了包招中国领导人在内的世昂界各国首脑前来参观,大有效仿当年彼得大帝之气势。</h3> <h3>以淡雅的孔雀蓝与白色镶间为主基色移的叶官十分秀丽,一派皇家风范,硕大的花园里树术与花草修饰得相当具有艺术性。在叶宫入口处有好几支管乐队吹奏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俄罗斯乐曲,见到中国游客的到来,就演奏超《义勇军进行曲》《茉莉花》等申国乐曲,引得中国游客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欢呼。</h3> <h3>琥珀宫,乃是叶宫精华所在,据介绍,壁上所铺-设的琥珀壁板大部分是二战后几十年来不断来集/雕凿后复建的,原来的已仅剩致少。二战时,德军闪电战进攻神速,苏军来不及拆去叶宫内琥珀挂壁,只作了掩盖伪装,一度使德军特遣队受蒙,后被德军几度试探用刺刀捅破掩饰而获,全部运往德国,二战脸利时,斯大林一心要找回被掠走的珍宝,终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隐蔽处发现了18片琥珀挂壁板中唯一一片,其余均不知去向,追问德方,称之运瑜途中被盟军炸毁云云,斯大林愤恨之及,于是对近于波罗的海盛产琥珀的这块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周边土地划归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成为苏联最小一个州和飞地。</h3><h3>将唯一这块原琥珀挂壁板取回后,就不断采集同质的琥珀,工匠们不断地雕凿打磨复制了新的挂壁板,耗费了大量资财与人力,终于完成了对叶宫内琥珀宫的修膳。</h3><h3>現琥珀宫55平方面积中,墙、桌、将等各饰面共用了精雕细凿的琥珀6000公斤!在宫内565支蜡烛照耀下光彩耀人,举世无双!曾被人称之世界第八大奇迹了。</h3> <h3>夏宫,又称彼得宫,是级得大帝1704年下令兴建的,完工于1723年,。夏宫位于圣彼得堡郊外30公里处,座落于芬兰湾南岸边森森中,是沙皇的行宫。夏宫由宫殿和花园组成,花园中最为壮观的是64个喷泉,37座镀金铜雕人形像,29座浮雕镀金铜雕,150座小镀全铜雕等组成一支宏大的金光四射雕塑群,据介绍喷泉水都来自山上自然泉水引入,利用落差而实现无外动力自喷。夏宫芬兰湾码头有渡轮直抵芬兰。</h3><h3>夏宫在二次大战时,希特勒曾计划在此召开新年胜利庆典会,斯大林为阻止其计划,在1941年末1942年初下令炸毁,二战后苏联政府又将其修复。宫殿内有彼得大帝的中国丝织品作壁饰的华丽卧室,御床导家私,有众多宫中待女的油画展厅,有家宴厅反御用餐具,有举办舞会的大厅等,各类艺术珍宝令人目不暇接。</h3><h3>宫殿入内需另行购票在15年前笔者来时已完全不同了,以前参观者少,也不用排队,而今人滿为患,大太阳下苦苦等了一个多小时,入内还要寄存外衣背包,规矩严格,费力不少,一个小时的参观并不允拍照,只好草草一饱眼幅了,留下几幅少量图片作一纪念了。这座18世纪由瑞士人设置计的巴洛克风格皇家宫殿与园林不仅是俄罗斯的艺术珍贵瑰宝,也是世界人类文化之精萃,已被联合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 <h3>伊萨基耶夫圆顶教堂,世界著名的第四大圆顶教堂,座落于圣彼得堡市中心十二月党广场,广场前耸立着彼得一世青铜骑马雕像。教堂始建于1818年,完工于1858年,高101.5米,长111.5未,宽97.6未,圆顶直径25.8米,底层四周由48根(母根整料),每根直径2米高17米,重114吨进口大理石石柱支起,据称当时从30公里外芬兰湾运来,由128个壮汉同时推动纹盘竖起,第二层的石柱每根也重达67吨,很难想像在没有现代化重型起重设备下当时的施工作业。就此巨型石柱在西方教堂领域内堪称为世界之最。圆顶外铺100Kg黄金金珀,教堂共使用了400kg黄金作装饰,并大量使用了孔雀石等稀有石材,内部浮雕,壁画精心布罝,使教堂华贵古朴。</h3><h3>教堂在二战时为免轰炸或作地标,在金顶上涂了黑沥青,目前仍未彻底洗刷干净。二战时遭受严重破坏,后来经长达20年的修复才基本恢复原貌,但至今教堂墙体等建筑面上仍留下(据称)14.675万发子弹弹痕弹孔。</h3><h3>团队不组织入内参观,是十分遗叹的。</h3> <h3>此图上部分为圣彼得堡湼瓦河畔的旧海军总部,该群建筑物占地规模宏大,体现了当年沙皇打造远洋海军的意志。</h3><h3>下部分为兔子岛圣彼得堡要塞内始建于1703年的彼得保罗大教堂,塔高122.5米,镀金的塔尖全光四射,至今仍为圣彼得堡的最高建筑。</h3> <h3>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湼瓦大街上,1801年奠基,1811年峻工,供奉着俄罗斯民众十分敬仰的喀山圣母,他们都十分相信是喀山圣母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俄罗斯民族,是她圣母显灵使俄罗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玻仑,打败了希特勒,取待了胜利,如果饿罗斯人再遭强敌来犯,喀山圣母一定仍会显灵帮助俄罗斯……</h3> <h3>圣彼得堡位于湼瓦河畔的滴血大教堂,又称基督复活教堂,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东正教教堂。1881年3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坐马车途经此地遭"民意党“板端分子用炸弹袭击,当第一校炸弹炸伤卫兵时,亚历山大二世下车观察卫兵伤情时被第二枚炸弹炸断双腿后刺杀,1883年9月14曰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父亲,以莫斯科红场上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在此动工兴建,1907年8月19曰峻工完成。该致堂外观秀丽,内饰精美,以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主基调。7500平方米的彩色马赛克与精致的彩绘组成规模恢宏的的宗教图案/故事让人过目难忘。</h3> <h3>图示中上部二幅显示为级得大帝的青铜雕塑,左边是耸立于十二月党广场上,铜像由叶卡捷琳娜为证明她才是彼得大帝正统继承人于1782年修建。铜像高5米,重之0吨,基石为重400吨的花岗岩。右边的坐像落地在免子岛圣彼得堡要塞的花园内,</h3><h3>下部左图是座落于圣彼得懂湼瓦大街旁花闻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王青铜雕塑,右为沙皇尼古拉一世青铜雕像,其位于伊萨基耶夫太教堂背后广场上。</h3> <h3>在莫斯科,被称之东正教的心脏一一为于莫斯科郊外小镇的谢尔吉耶夫教堂群,每天有大流量的朝圣者与游客涌入,教堂被修膳簇新,金顶光芒四射/室内彩绘雕塑精致,是近年來发展的很成功景点之一。只见景区内人流密集,似乎已达饱和之感。</h3><h3>据介绍该小镇原由沙皇叶卡捷琳娜以对东罗马帝国时期对东正教推广作出重大贡献的传教士谢尔吉耶夫之名进行命名的。</h3> <h3>据介绍为于莫斯科的新圣女修道院旁的新圣女公基为欧州著名三大公基之一,占地7.5公顷,安放着经公众投票公认允许于此的逝者8.6万。苏联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等都落身于此。</h3> <h3>俄罗斯三大国粹芭蕾/民族歌舞/马戏的最杰出大师长眠于此,受人敬仰……</h3> <h3>二战中令德军精神受到巨大打击,希特勒誓言杀戳之一一苏联莫斯科电台著名播音员尤里.列维坦;至今仍引以为傲的"喀秋莎"自行火炮系统丶又被称之"斯大林管风琴"的压制武器之父;坦克大战中使苏军T34优势明显发明穿甲弹的功勋大师;苏军航空器主要设计大师图波夫;笔者从小就祝为青少年一代英雄榜样的卓亚与她弟弟一一坦克手舒拉……</h3> <h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与他一生中最喜爱的红军军帽/军刀;31岁就过逝的格鲁几亚美女斯大林之妻;园区内仅有的三个中国人之一`中共前领导人王明(另二人为王明之妻及女儿)…</h3> <h3>麻雀山又称列宁山,是莫斯科的制高点,这里可以眺望莫斯科城市。这里也是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所在地,也是驻俄罗斯占地面积最大(一个街坊)外交使馆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所在地。</h3><h3>笔者这次来俄重游,明显感到俄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建设比15年前有很大变化,新建的居民小区/城内道路路面平整了不少/地铁有了新车,(上次还坐铁栅栏门与不互通的老旧绿皮车)/有了动车组列车,火车站也比上次干净/商场,超市里的商品品种与类别大大增加,一改15年前较单调的状况/新建不少宾馆,游客接待能力大有改善,酒店走廊少了铁门乌持枪警卫/旅游景点大部修膳如新……</h3> <h3>莫斯大学总部主楼</h3> <h3>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莫斯科建造的一批“斯大林式“大楼,除一幢外,其它各幢顶部均有红宝石的红五星。</h3><h3>笔者所见在莫斯抖城郊有不少在建工地,据介绍,近年新开工项目不少,但由于9~来年5月为冬季,不利施工而进度缓慢。政府出了不少政策鼓励人们去西伯利亚,但大多人仍涌向大城市,特别是莫斯抖,据介绍,莫聊科人均住房面积19平方米,比上海人均36平方小了近一半,更有宁肯要莫斯科一张床,不要西伯利亚一幢房的说法,不知是否有人胡编之?</h3> <h3>新建的体育馆。</h3><h3>翻修的伊斯兰清真寺也具有俄罗斯元素风格,顶尖上有月亮标识。</h3><h3>国际机场圆顶通关大厅和候机接也是近年建的,比15年前大为改善,还增加了中文广播,播报飞往中国的航班与到达莫斯科机场后领取行李的转盘号……</h3> <h3>莫斯地铁站是世界闻名的艺术殿堂,笔者15年前就对此情有独钟,称之莫斯科最被欣赏之景。这次地陪带去的红场附迎地铁站内饰较沉闷,也没乘坐地铁,不像上次那位热情奔放的年轻俄导带笔者一连坐了好几站,沿途参观好几站使大家十分兴奋,所以只好借助图片回味了。莫斯科的地铁站每站都像宫殿,艺木价值颇高,而不像本国近年来批量营造的轨交站千站一面,虽有现代之感,但注重客运功能囘时却少了一份艺术创意。</h3><h3>莫斯科地铁自1935年5月15日1号线通车以来,目前已发展到15条线200多个站,曰客流千万。据介绍当局从战备考虑,轨交设计入地极深,最深处达140米,作为防空隐蔽可容大于400万人作庇护之处。笔者在上次就亲身在最深最长的地铁电梯上有过体验。另据介绍列车的营运速度较高,达90公里/小时,列车间隙不到一分绅,效率极高。</h3> <h3>图左为普西金青铜雕像,俄罗斯文坛巨匠辈出,有普西金,屠格湼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一大批世界重量级巨星,他们的巨作深刻地广泛地影响着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倒如普西金的《黑桃皇后》,屠格湼夫的《猎人笔记》《父与子》《前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高尔基的《海燕》《母亲》《童牛》《我的大学》等等,都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h3><h3>右上图是原苏联电影制片厂标志,现们耸立在莫斯科城边,苏联电影的不少优秀大作《列宁在1917》《列宁在1918》《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等给了中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影响与教育,</h3><h3>右下图则是圣彼得堡市送给莫斯科的彼得大帝航海雕塑,现立于莫斯科河中。</h3> <h3>饿罗斯芭蕾舞在笔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孩提时就知道,电影《列宁在1917》中《天鹅舞》是印象中最美的舞蹈,芭蕾舞=《天鹅舞》是最早对芭蕾的认识与概念,其实《吉赛尔》《胡桃爽子》《睡美人》都是俄罗斯芭蕾舞团久演不衰艺术精堪令人痴醉的梦幻般杰出经典之作。能在莫斯科大剧院观摩著名的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的表演是一种莫大的艺术盛宴。</h3> <h3>生活在五十年代-的国人似乎将前苏联歌曲作为时髦,耳熟能祥/广泛流传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山楂树》等一大批富有浓烈俄国风情文化气息的至今仍受大家喜爱。著名的红星歌舞团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h3> <h3>莫斯科大马戏团成立于1880年,至今已有137年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戏团之一。表演以训兽,马术,空中飞人,走钢丝等室内大型表演为主。笔者在2002年有幸观摩时,为这些以世家传承并不断发展/推陈出新的惊险刺激/气势恢宏/震憾剧目惊叹不止,印象深刻。莫醉科大马戏团曾不仅在法国导欧州国家享有盛誉,也曾在中国作过巡演,令国人喜爱扣欢迎。</h3> <h3>在俄罗斯,手工艺品仍是旅游景点的主打商品,除了人们几十年来熟知的望远镜/紫金饰品/油品/套娃/蜜腊琥珀制品外,其它似乎没什么足以吸引游客的纪念品,但室者观察到,比起15年前,这就这些商品的工艺做工确实进步不少,精致漂亮不少,但价格也涨了不少。据地陪告戒,如买琥珀蜜腊等高价值商品一定要识货,现在科技手段高了,难免有假货/次货充抵,只有懂行放可,便宜非好货,贵的也未毕"真货"。</h3><h3>在俄罗斯民众所需的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是充沛与丰富的,据笔者在超市中观察,比15年前大为改善,只是价格上一点不比国内便宜,兜了一圈,蔬菜瓜果最强的是"西葫芦"约合人民币5元/500克,促销的西红柿也要12元/500克,从中国进口的"红富士"要27元/500克,也许超市的价格偏高,一般民众会去农贸集市选购更新鲜价更低的。</h3> <h3>圣彼得堡湼瓦大街是著名的商业街,比15年前虽然街两边大桉没啥变化,但商店开多了,类别增加商品丰富了,客流明显上升了,街边绿地里打牌的老人少了,捡空瓶子老太太少了,推着婴儿车的年轻人多了,喝咖啡休闲的人多了……</h3><h3>因赶船,只有区区20分钟,时又逢阵雨,匆级一瞥,不及细端,却感想万千……。</h3> <h3>令人目不暇接/环境幽雅/香气弥漫的咖啡甜食店</h3> <h3>圣彼得堡新老建筑交相辉映,15年前圣城四周并无新建筑,而如今成规模的小区片片而立。</h3> <h3>第四天晚六点,登上了开往芬兰赫尔辛基的邮轮《公主号》</h3> <h3>后叙说明,本次重游俄罗斯先是莫斯科连续二天,后坐高铁到圣彼得堡又游览了二天,本篇中为突出重点景点,所以介绍景点有所前后未按时间排序。</h3><h3>本团精力充沛、长时独自走路轻健、上下登阶无需支撑手扶的老者不少。有生育5子女今已88周岁的老太太,这次是她"陪"一个60多岁小儿子来旅游,她已第二次来俄罗斯,思路敏捷,胃口亦好,一点看不出竟然88岁。还有位原上海闵行大厂领导,亦已80,头戴红色棒球帽,从未落过一次伍,还自提行李。一帮都巳七十出头白发苍苍老哥老姐每到景点纷纷抢角度摄像拍照,专业的动作利索得不含糊,一看架势都是"老白相"……</h3><h3>笔者从上海坐俄航直飞莫斯抖波音777的同排座上有一对老年夫妇,据攀谈得知,他们是南京来的,男66届大学生,女67届大学生,男士是南京大学博导,美访问学者,博士,女的也是学院教授,他们经常出来自由行,这次做了“功课"准备去波罗的海3国,再去荷兰,比利时等,最后从英国探亲后回国,准备二个多月的行程走8个国度。听说笔者已去过以包列,他们也很感兴趣,只是说个人签证不便。看他们的状态一点无疲惫之感,笔者真自叹不如矣。</h3><h3>别了俄罗斯,别了圣彼得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