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 五年后2022年5月,卢定涛先生仙逝 ~特以2017年的此文悼念

沈会长

<h3>昨天,是中华民族传统端午节前夕,《澳洲上海同乡总会》《澳大利亚上海工商联合总会》在悉尼联合举办证书颁发仪式,向自荣誉会长起的协会各级人员颁发聘书和证书,主持人以国宝级,重量级…来称呼两位特别嘉宾—卢定涛先生和夫人邹梦周女士。</h3><h3> 两位前辈已届九十高寿,但神采奕奕,记忆清晰,当卢老回忆起十九岁那年,在大后方重庆念大学二年级,在日寇蹂躏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毅然投笔从戎,担任美国14航空队,即陈纳德飞虎队中尉翻译官的经历,现享受国军校级官待遇的卢老敞开心胸娓娓道来:回忆起驱逐机P40; P51; 侦察机P38; 轻型轰炸机B25; 运输机C45; C46; 时如数家珍毫不含糊,当介绍到B29就是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的超级空中堡垒时,大家都鼓起掌来。</h3><h3> "一寸山河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这十万中的一员:今天活生生的站在大家面前……群情激动,热泪盈眶,前辈啊前辈!我们何其幸运,站在了您们的肩膀上,没有您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鼓掌啊鼓掌!会场里掌声不断,大家只能以掌声来表达感恩,您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上海人的骄傲!</h3><h3> 二次大战后,卢老赴美国留学,在空调冷藏技术方面学有所成,最难能可贵的在新中国的召唤下,和五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一起毅然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投入第一重型机械厂的创建,在条件艰苦的山西太原和全国各地转战二十五年。可以这样说:这是继二次大战后,卢老人生的第二高度,对国家民族的又一次贡献。中国的原子弹,核武器,地铁,高楼……,能让中国人不当亡国奴的现代化国防;能让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能让海外五千万华人华侨扬眉吐气的二十一世纪;都是站在了你们前辈的肩膀上,致敬!致上诚挚的敬礼!</h3> <h3>  满桌的上海菜都是大伙在家精心制作来孝敬老前辈,凤洁付秘书长这位上海嫂嫂是盛宴的主角,除了担当指挥调度外,对两位老前辈照顾有加,鞍前马后不离左右。谢谢!徐伟中会长是悉尼华人圈中久享盛名的"蛋糕王",三十年来,他的几百只蛋糕支持了社区活动,温暖了同胞的心。请看特大号蛋糕上"福如东海 健康长寿"四个裱花大字出自他在《上海老大昌》的基本功,他的那句"能为前辈祝福是我的福气!"更是使我感动。现在他的蛋糕从悉尼能做到墨尔本,在西式点心洋人市场里杀出了一条血路,良善之人,天不负!徐伟中会长:《丽晶》徐老板:祝你生意兴隆,蒸蒸日上!</h3><h3> 我站在卢太太邹梦周女士边上品尝可口的家乡菜,望着这位诞生在国民党监狱里的革命后裔,我情不自禁地上去抱抱她!她的父亲邹师贞烈士是1921年入党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州学生运动领袖,富贵人家的公子少爷,怀着为天下劳苦大众求解放的信念,1926年和怀有身孕的妻子一起被捕,夫人在监狱中产女后,他仍坚强不屈,英勇就义,一家三口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我问过卢太太几次:"父亲见过妳吗?" "应该见过,我没有记忆"。</h3><h3> 午夜梦醒,我常常会想起……,中国人一洗百年屈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才能上去的。众所周知,我们海外华人华侨特别爱国,因为我们尝过岐视的滋味,"国家好,华人华侨才会好!"这句李克强总理的临别赠言我们应常常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h3><h3> "感恩"这个词汇现在用得很多,当天我见到了真实的一景,严泽华会长,沈唐生会长在问常问短:"家里有什么重活要干找我们,我们开车过来很近的……"对啊!前辈的两位女儿都在加拿大,只有一个外孙女在悉尼念大学。虽然我在2013年就把两位前辈的资料做好,但关心不够,值得检讨。现在我的孙子已不用接送,我会定期上Auburn 或 Campsie前辈的活动地点,问个好,饮顿茶,或共进午餐,以弥补多年来的歉意!我也已经进入老年,需要信念,需要感动,需要明白今天的幸福是从哪里来?希望前辈笑纳!</h3> <h3>  大家站在台阶上合影,就像站在前人肩膀上一样厚重,踏实。上海人热情好客,上海人海纳百川,组成了和谐的社团。我一向认为:庄重的风气是主流的风气,一个社团应该有所把持,引领会员走向雅致,走向风度,走向修养和智慧,这是每个社团的天职。自从參加的去年《油画村一日游》,《新春座谈会》,和看到最近的《足球啦啦队》活动视频,我渐渐感觉到了该社团的凝聚力在不断增长,会员们的心越来越齐,上海人在悉尼有了一面旗,所以我愿意站在这面旗帜下,尽量贡献我微薄之力。</h3><h3> 要办一个成功的社团必须要有好的带头人请看照片上自左起:严泽华,叶联水,沈唐生,都是非常称职的领头羊,左边的严泽华身兼数职,在旅澳十几个大学的联合体里,身居要职,在《和统会》里也有职务担任,他经常会来告诉我社区近况,再加以讨论分析,使我从中得益不少。在他们这代会长接班人中,能潜下心来研究探讨理论的不多,是我们上海籍社团中的一匹黑马。左边的沈唐山是父母在解放唐山时生的孩子,在部队长大的他,壮实,憨厚,在无更好人选时受命任会长,他做在前头不争功,缩在后面怕出名,反到得到大家的尊敬。他虽以裱画做框谋生,但在悉尼华人圈里是位有建树的书法绘画家,是位受同胞爱戴的性情中人。</h3><h3> 中间衬衣翻红领子的叶联水,名字中有个"水"字,我昵称他"自来水",一点不错,大水喉。承蒙接待,去年在他的《上海澳亚俱乐部》住了二个星期,我亲眼目睹人来客往的热闹场景,可放十六桌的大餐厅,乒乓房,卡拉Ok房,还有五间客房。我在沪期间出席了《不忘初心》画展开幕式,上海长宁区各级领导在会上颁发奖状,表彰他为残疾人捐物捐钱捐轮椅和常年来不计其数的无私奉献。</h3><h3> 能把经商所得回馈社会是大功德,平易近人,朴素无华更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性,他告诉大家我会装修手艺,这里……这里……,都是我自己做的,从这里我悟出"匠人精神"的无往不胜。在叶家府上(我讨厌豪宅中的"豪"字,宁称府第)夫妇俩人奔上跑下,把饮料送到每位手里,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印证了社团就是家的真缔。两位前辈由衷地感叹:这样在异乡客地事业有成的代表人物,才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h3><h3> 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都会有一位贤惠的女人,右下角的小照片是我赠送叶太太小礼品时的情景。</h3><h3> </h3> <h3>  照片上是叶联水会长赠送瓷盘《不忘初心》予台胞殷森安先生。我认识这个瓷盘,是上海画展上的赠品,我也有一个。盘上墨宝出自中国名家之手—陈志宏先生,他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曾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从事美术工作。2015年他两次登上《辽宁舰》创作和捐赠书画作品,还为军舰题写了所有的字幅和警句。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上海名家也出任《澳大利亚上海工商联合总会》名誉会长,为全体上海籍旅澳侨胞增光添彩,聘书将越洋送到陈志宏先生手中,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悉尼亲睹名家风采,现在只能在照片中先睹为快。尊敬的陈志宏名誉会长,您好,欢迎您!</h3><h3> 懂礼节,懂礼貌,难得李秉文会长耐心陪在前辈身边,别看他如今光了头,我认识他时,大帅哥一个,是我们老会长中的小弟弟,八十年代的集体居留,九十年代的反独促统,一起亲历过澳大利亚侨团的峥嵘岁月。我曾应邀出席《澳大利亚知识青年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会长们交出了亮丽的成绩。谁都知道,八十年代来的留学生不像现在带了金的银的来,他们都有插队落户的背景,回城以后,家里已经没有了他们的栖身之地,只能借了钱,带了二十公斤行李第二次洋插队。把这些精神上有创伤,生活上有困难的知青朋友组织在一起,担当这样性质协会的会长必须要有大智慧,大格局,大肚量……。当家属团聚之后,长期夫妻分居的年轻人出现了婚姻危机,曾经有一度知青会里还包括着许多单身母亲,可见协会责任之重,举步维艰。如今他们都已功成业就,李会长有自己的工厂,晋升成功者行列。他和两位前辈谈得非常投机,因为前辈有个女儿曾在云南插队,交谈之后,才知道李会长当年插队在黑龙江。近年来他几度重回黑龙江,总想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添点什么,有情有义。</h3><h3>感谢会长们授予我两个协会名誉会长的职称,活到这把年纪还能得此殊荣,我非常高兴,但重任之下其实难符,今后只能加倍努力。多看书,勤思考,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为我们上海社团多多作贡献。</h3><h3>最后,仅以此文赠送各位会长,并以《一带一路文艺演出—千年之约》的主题词来结束本文:</h3><h3> <b><i>天得和以清,地得和以宁,谷得和以丰,人得和以生………</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