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清晨五点半,习惯性地睁开朦胧的睡眼,熹微的朝霞从窗子里透过来,房间里一片静谧安然。立刻爬起身,去阳台观察天气状况。看到阳台外碧蓝的天空,听着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心里一阵轻松: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但愿这样的天气能持续到六月八号——那个时候,全中国所有的高考党家长,大约都会不约而同地松一口气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点二十分,送女儿上学离开,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学校小花园中伸胳膊踢腿,活动一下疲劳的筋骨。然而,还没等我走进花园深处,一片艳艳的明黄就撞入了眼帘——这昨天下午还打着花苞的萱草,一夜之间开得满地明黄若霞似金,一朵朵开裂成六瓣的喇叭状花儿,像极了爱迪生发明的那“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的传声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记起《诗经·卫风·伯兮》关于萱草的描述: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谖草,就是如今的萱草。在中国,这花有好多别名:黄花菜、金针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等。在我的老家,是称为“黄花菜”的。印象中,家家地堰上都会栽种几棵,不长庄稼的沙皮梁子上也会栽下几墩。当然不是像如今这般为了欣赏,而是为了采摘了回家,加点肉丝儿,当做改善生活的菜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关于萱草,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赋予了她太多太多深沉的内涵,许多的文人墨客都曾郁郁地为她写下过凄美的诗篇。“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这是孟郊歌颂母亲的诗篇。“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这是苏轼对母亲的赞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想来古时人们生活比较从容,即便奔向墓地的路上,也不忘欣赏路边的无限风光,不像今人一般匆匆忙忙,为了生计亲情都不顾,更遑论路边的花花草草。所以每一种花在古人眼中心上,都有不同于它花的含义。这萱草,表达的是一种对母亲的敬重与赞美,在没有康乃馨之前,就成为了中国的母亲花,成为母爱的象征。</font></h3> <h3>正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手机泠泠响了起来。母亲忽然打来电话,语气有些焦灼地问我:还有三天就高考了,康咋样?紧张吗?心态好不好?没啥事吧?准备报考哪里?学什么专业?……一连串时髦的词语从八十岁的老母口中流畅地涌出来,让我这个当女儿的不禁一阵心酸: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娘啊,你得向多少人打听,费了多少功夫,才记下了这些时代的符号?</h3> <h3><font color="#010101">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中国的父母开始为高考焦虑,焦虑到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的程度。从孩子上高一的第一天起,几乎所有的家长就开始为高考做准备,手头的工作近乎放弃兴趣爱好各种生活情趣全部牺牲掉毫不可惜晨跑不跑了散步不散了午休不休了生活规律全部打乱了神经紧张到如同少女薄薄的面皮吹弹可破的程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绝不是夸张。女儿2014年开始读高中,尚未开学的那个暑假,就有好多“过来人”妈妈向我介绍孩子上高中的经验:早晨五点半必须起床为孩子准备好早餐,早餐最好根据营养学(要买相关的书籍恶补)搭配好;午饭要提前五到十分钟盛好放在餐桌上凉着,以备孩子回家后马上可以开吃,吃过后立刻躺倒午睡半小时;晚饭一定要去学校给孩子送,否则孩子光排队等候就要十几分钟,等饭菜吃到嘴里,时间都耽误了不说,饭菜已经凉了,吃了会导致胃口生毛病;晚上十点孩子回家前要将水果削好放在书桌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样精致而又紧凑的安排,让一向对生活粗枝大叶的我有些很吃不消。然而,那些过来人妈妈们的经验介绍还是很有用的,因为提前有了思想准备,等到女儿真的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我已经对那些“程序”轻车熟路,不再像刚刚听说的时候那样紧张、焦躁。每天能够比较从容地完成上述“任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将饭菜拎到一中餐厅,等女儿匆忙走来匆忙吃过匆忙奔向教室,我收拾好残羹剩饭,浑身轻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想着《捕蛇者说》中那个让我难以忘怀的词语“弛然而卧”,心情轻松的好像浑身的骨头都酥软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约三个周,自理能力一向比较强的女儿跟我提出来,以后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不用给她送晚饭,她要跟同学一起体验一把排队买饭的情形。“再说,我还可以品尝一下学校厨房师傅们的手艺呀。”见我犹豫不决,女儿居然有些顽皮地跟我开玩笑。于是就依了女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年光阴匆匆而过,如今,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三天的时间了,我的心态早已平复如她上小学时的样子,女儿也毫无对高考的恐惧可言,每天吃饱睡足跟我说半天班里的八卦消息然后去学校上学。然而,八十岁的老母亲,竟然于老家闭塞的小村子里,也打听到了高考的种种紧张种种可怕种种难熬焦灼地打来电话询问叮嘱,殷殷之情在令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戚戚然心有伤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天下做母亲的,大约都是一样的胸怀一样的情感,无论自己身在何方处境如何,首当其冲想到的却不是自身的境遇,而是儿女的境况。八十岁的老母亲,一生养了六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些女儿儿子们又给她养了十一个外甥三个孙子孙女,这十一个外甥三个孙子孙女,如今又给她留下了近二十个重外甥重孙子孙女。这一大群后人让老娘眉开眼笑乐以忘忧。然而,老家那破旧的老房子里,却只有母亲孤独的身影在蹒跚……</font></h3> <h3>想起陈胜种萱的传说,忍不住心有戚戚。中国第一个扯起大旗造反的那个人,那个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布衣平民,在得志之时依然没有忘记一饭之恩的黄氏母女。而今,衣食无忧的我们,却一任给了自己生命的那个人,孤独的凄凉的终老在那间你出生的屋子里。</h3> <h3><font color="#010101">相传,大泽乡起义前的陈胜,家境十分贫困,因为家中无米下锅,不得不出去讨饭度日,加之营养缺乏,患了全身浮肿症,胀痛难忍。有一天,陈胜讨饭到一户姓黄的人家,黄婆婆是个软心肠,她见陈胜的可怜模样,让他进屋,给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让他吃。对当时的陈胜来说,能解决饥寒交迫的萱草花是那样香甜可口,不亚于山珍海味。陈胜十分感谢黄家母女,并表示今后会报答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称王。为感谢黄家母女的恩情,便将她们请进宫里。每天摆酒设宴,可那无数佳肴珍膳却都引不起他的食欲。突然有一天,他想起了当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请黄婆婆再蒸一碗给他吃。黄婆婆亲自蒸好送给陈胜。陈胜端起饭碗,只尝一口,竟难以下咽,连问这是怎么回事。黄婆婆说: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就是这么回事呗。一席话羞得陈胜跪倒在地。从此,陈胜将黄家母女留在宫中,专门种植萱草,并时常吃它以示不忘根本之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的官员家中老父或老母离世,都要“丁忧”三年,以示对养育之恩的思念和回报,而今,养儿成仇的事件却比比皆是。萱草依然明艳,而种萱的北堂却更幽暗更枯寂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望着这明黄灿烂的忘忧花,忧伤像丝线一般紧紧地勒上心头。因了女儿的高考,我已经多久没有见到我的八十岁的老娘了呢?上次回家,还是等女儿吃过午饭去上学之后,匆忙开车回去待了一个多小时,匆匆而去匆匆而归,甚至来不及问问母亲的膝盖疼痛减轻了没有,血压稳定些没有。端午节包好了粽子却没有时间回家送给老娘,只能打电话告诉她,我顾不上回家……女儿说,我已经一年多没见到姥姥了,我也想她了……好在再有三天女儿就参加高考了,下一个周六,我将无须对着这名为“忘忧”的花儿忧伤感慨,那一天,已经离我不再遥远。</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