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境内古塔一览~原创文章

紫塞金城

<h3>  在中华大地上遗存着众多的古塔,保定境内遗存的古塔,大部分都是辽塔格式,因为保定北部一带属于宋辽边界,北宋政权鞭长莫及,常年的拉锯战最终北宋灭亡了,北宋结束后虽然南宋建立,但此地已归属辽金,古塔建筑形制多是受契丹风格影响,保定境内古塔多是以辽塔风格遗存于世。</h3><h3> 据资料记述,塔来源于印度,印度称为“窣堵坡”(梵文stupa的音译)或称“塔婆”(梵文Topa的音译)我国古代则通常把它称为“浮屠”,民间故事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语,可见佛塔在中国久已流传,据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东汉明帝信仰佛教,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人用白马驼载佛经来到洛阳,第二年,东汉王朝在国都洛阳为他们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当时里面曾建有印度式样的大方木塔,供僧徒礼拜,佛塔从此在我国广为流传。</h3><h3>图:唐县孚公禅师灵塔 庆利拍摄<br></h3> <h3>  位于河南嵩山脚下法王寺嵩岳寺塔,它是已知国内最早的密檐式砖塔。此塔呈十二边形,这种造型国内独有。塔体通高41米,建造法王寺的历史仅比洛阳白马寺晚三年。该塔始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h3><h3> 古塔、作为佛教寺院标志性纪念物,广泛存在于寺院内或周边,他的作用是多样性的,在寺院里是供奉佛祖舍利或者经书佛像,供僧侣及信徒礼佛之用,如五台山的大白塔;在寺院外面设塔,一般都是寺院初建时期,第一代圆寂主持僧或者有威望的高僧墓塔,如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塔林;有的则是作为震慑作用修建,在水患频发之地建塔,如保定涞水县镇江塔;有的则是边界建塔起到瞭望敌情之用,如定州料敌塔;建塔更主要的原因,是一座寺院或者一座州府标志性建筑物,以其风水景观格式而遗存于世。</h3><div>图:河南登封法王寺南侧嵩岳寺塔</div> <h3>  辽代建塔以辽式密檐塔为主,辽代密檐式塔在结构和建造上形成了大体统一的标准样式,辽式密檐塔大都为八角实心塔。其特点被学术界大体归为一类,辽塔以八券门、八方佛、十六协侍飞天的这种典型构图为主。</h3><h3> 建于山西灵邱县觉山寺塔,该塔为我国北方辽代密檐式砖塔代表之作。知晓此塔是在《中国旅游名胜词典》1987年版一书中,直至后来2004年初秋,单骑山西行路过此地始见芳容。该塔位于灵丘县东南红石塄乡。从保定顺唐河驶出涞源交界处约七公里即到。觉山寺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43.45米,塔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保留有60平米壁画,似明代装绘。塔座周围的砖雕,歌舞伎动作优美,栩栩如生,金刚力士威武刚劲,雕琢精美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该塔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重修,后经元、明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县志载,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辽代重修,后寺庙废毁,仅存宝塔一座。现存殿宇禅房皆是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重建。塔侧存古井一口,深十三丈,有“塔井山齐”之说,西南百米小丘之上有一座5.23米的小砖塔,为山西省境内最小的一座古塔。寺东面为笔架山,寺院内古柏参天,在群山环抱中清幽而秀雅,不失为古滱水岸边一道靓丽的梵林古刹。</h3><div>图:山西灵邱县觉山寺塔2017.11.15日南京宁孜勤拍摄</div> <h3>觉山寺塔内辽代壁画,摄影南京宁孜勤</h3> <h3>   保定境内古塔概况:</h3><h3> 保定境内目前遗存古塔二十三处,其中三处为双塔,共计二十六座。 </h3><div>  从建筑年代看,记载为唐代及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的有三座分别为:涞水镇江塔、博野兴国寺石塔、易县白塔;宋辽金时期十六座:易县圣塔院荆轲塔、燕子塔、双塔庵双塔、定州开元寺料敌塔、曲阳修德寺塔、涞源兴文塔、定兴广明石塔、涿州双塔、永安寺塔、涞水庆化寺花塔、皇甫寺塔、西岗塔、完县伍侯塔、唐县孚公禅师灵塔;元代时期有两座:易县镇陵塔、涞水金山寺千佛舍利塔;明代四座:曲阳文昌塔、满城月明寺双塔、安新县山西村五印浮图塔;清代一座:易县塔峪村千佛宝塔。保定古塔的建筑年代可以看出,宋辽金时代佛教在北方非常盛行。 </div><div>  从建筑风格看:具有辽代建筑造型的很多,典型的有:易县圣塔院塔、易县云蒙山双塔庵双塔、涞源兴文塔、涿州永安寺塔等,其共有的建筑特点是:塔体八角外形、楼阁或密檐式结构、塔基一般设置须弥座、首层通常正面辟券门,通塔心室,其它三面设假券门或盲窗。二层以上正面设假门,其它面置盲窗。各层通常用五铺斗拱,仿木檩、枋、椽、飞,顶部叠涩砖顶。辽塔具有以上基本特征,各塔虽然各有特点,但基本特征在某个部分都有所体现。</div><div> 图:涞水县皇甫寺塔2014.3.16日拍摄</div> <h3>  博野县解村兴国寺石塔,此塔为保定境内年份最久的一座古塔,建于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形制为四方形、十五级密檐式石塔,通高七点五米,原为兴国寺之塔,寺院早年已毁惟存此塔,石塔拱券门旁两侧置浮雕一对护法天王,形态优美,此塔形制与北京房山云居寺四方石塔基本相似,但此塔年代更早一些,更显此塔非常珍贵。</h3><h3>图:兴国寺石塔正面,几个小学生看见我们来了,骑车进来跟随在旁边。</h3> <h3>  兴国寺石塔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室南面石板中间辟券门,门左右各雕一持剑金刚守护神。室内正面和左右三面均雕刻图案。正面壁上部中间雕刻一立式佛像,佛像两侧各雕刻立式石人,下部两侧雕刻双膝跪式石人,中间刻有“景龙四年、立、造”等字样。室内左右两面雕刻图案相同。壁上部中间是立式佛像。两侧立式人像,下部是5个立式人像。塔室上面是方形石板,四面探出室壁为探檐,探檐上下两面对称雕成阶梯式样,往上探檐四角有孔,为系挂铜铃之用。探檐石板上面叠压方形石板,15层探檐,顶部塔刹为一石雕宝珠。石塔全部用汉白玉石料建成,做工精细考究,对研究唐代建筑风格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塔自建成至今,已屹立千余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珍宝。1993年7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图:兴国寺石塔拱券门及两侧浮雕金刚力士护法神</h3> <h3>  解村学校历史悠久,清光绪32年(1907年)解村村民在本村兴国寺创办学校,有学生100多人,是博野县第一所小学。民国12年(1923年)增设五六年级,称“解村两级小学”学生只招男生。民国17年(1928年)教师王志远(中共党员)在学校发展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美籍华人牛满江,原籍博野东呈召村,就曾在这所学校读书。操场东侧立有一块小石碑,刻有“牛满江读书处”等语。2014年夏天我们来到这里,正赶上学校星期日休息,我找人给校长打电话过来打开的校门,近观该塔后校长又送我们至学校门外,非常感谢!这个学校操场正中矗立着这么一座古塔,虽然建筑格调差异挺大,却给这百年历史的学校,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h3><h3><br></h3><h3>图:博野县兴国寺石塔西南一隅,这几张图片为2014.8.31日拍摄。</h3> <h3>景色优雅的金山寺舍利塔</h3> <h3>  涞水县金山寺舍利塔,此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石塔,十三级象征着佛教卍十三天。金山、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易州志·涞水》记载:“一做金糸山,在县北四十里,状类房室,夕人避兵于此,俗呼‘人安寨’,八景有金山落照。”</h3><h3> 舍利塔始建于元代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根据塔铭刻字至大德十一年历时七年建成。由尼泊尔人阿龙哥等人资助,金山寺禅师融广惠创建。明代天顺年间,金山寺废倾,仅存此塔。该塔位于涞水县城西北三十五华里,东龙泉村西北金山上。舍利塔塔体通高8.18米,须弥座塔基,束腰部分浮雕海兽,环列八面。束腰上下雕海马、海狮、海石榴、缠枝牡丹、等各种几何纹图案,凸显塔基雍容华贵又多姿多彩。八楞塔柱上南面正中雕无量寿佛三尊,其余七面皆雕佛像而结印不同。上下部分为平雕小佛像共计784尊。</h3><div>图:金山寺舍利塔、2015.12.26日</div><h3> <br></h3> <h3>涞水县金山寺舍利塔,因为具有皇家血统监造,更显此塔其雕刻工艺端庄、华丽而考究。</h3><h3>金山寺舍利塔2014.3.16日</h3> <h3>舍利塔正面南侧佛龛</h3> <h3>舍利塔背面北侧佛龛</h3> <h3>一层塔身镌刻的铭文</h3> <h3>舍利塔须弥座高浮雕海狮图</h3> <h3>  涞水县镇江塔,镇江塔位于涞水县北水东村,清水河东岸,该塔因位于水东村又称:水东塔。据清光绪二十一年《涞水县志》载:“河东寺塔在山后河东村,高五丈,周三丈。”即指此塔。</h3><h3> 在《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通览》一书中记述:“据县志载,古代清水河常洪水泛滥,毁田伤人,为息水患,筑塔镇之,故名镇江塔。”这是保定境内最为古老的一座砖塔,始建于唐代,形制为正方形七级密檐式空心砖塔。塔体通高十四米,边宽二点七米,塔无基座,第一层塔身南向辟拱券门,为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券上浮雕蔓草纹花边,当中刻“南无十方诸佛”右面刻“南无万万尊菩萨”左面刻“南无西方极乐世界”,皆为阴刻楷书。字体不似唐人手笔,可能是该塔后期维修时添建补刻。券内置青页岩框檻阴刻“万历二十三年重修”,塔内原设有佛龛现无存。</h3><h3>图:涞水镇江塔正面2014.3.16日</h3> <h3>  修筑镇江塔是古代人民,对美好家园免遭水患侵扰的一种希望寄托,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一种体现。</h3> <h3>  塔体各层塔檐采用叠涩手法托出,砖角向外错砌筑形似莲瓣,该塔没有斗拱、飞椽、瓦垄等仿木结构部件。各层檐大体相同,无任何雕饰,收分极少,塔刹为八角形砖砌塔座,上拖双层莲瓣,刹顶为葫芦刹。</h3><h3> 据民国初年傅增湘、周兆庠著《涞易游记》考证为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建,《河北省文物保护通览》一书定位“辽代建筑”,两者都没有列出具体根据。近年来,许多古建专家从现存塔的造型、结构、特点等方面研究,认为镇江塔没有辽代密檐式塔的特点,应定为唐代遗物。</h3><div>图:霜花中的镇江塔、2015.12.26日</div> <h3>挺然七级峙遵中 恍似龙门百尺桐</h3><h3>秀入西山凝暮霭 影横北斗贯长虹</h3><h3>藏身尽静渔阳鼓 扶世潜迥河溯风</h3><h3>莫道固安无胜迹 亭亭古塔对丹枫</h3><h3>-----邑人 陆扆箴</h3><h3>图镇江塔东北角</h3> <h3>  涞水县庆化寺花塔,花塔在国内分布并不多见,保定境内有两座花塔,庆化寺花塔是最典型的一座。庆化寺花塔位于涞水县北洛平村西北龙宫山南侧山腰,矗立在原庆化寺山门外断崖平台之上。原庆化寺已毁惟存此塔,现有庆华寺为近年重建的寺院。</h3><h3> 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易州志·涞水》一书记载:“龍宫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有石洞出泉,匯而不流,潜通石井,井在洞門,外尺許”。“慶化寺在縣治西二十里,樂平社,洪武二十五年建,永乐十五年,僧智金脩或三十五年僧守遷脩。”近年重修该寺时出土有明代碑刻、赑屃、经幢等一批文物,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h3><h3> 花塔大约起源于晚唐而在宋、辽金时代流行的一种新塔型,是古塔造型中突破常规的一种,其特征是在塔身上半部装饰巨大的莲瓣,密布的佛龛或是雕塑天王力士等形象而著称。远看宛如一朵巨大花束,故称之为花塔,亦有华塔之称。</h3><div> 花塔是《华严经》“莲花藏世界”的象征,塔身上一座座小佛龛代表“如微尘数”的小世界。庆华寺花塔为八角单层的砖塔,通高十三米,周长十九点二米。塔基座为砖砌须弥座,束腰各角皆砖雕力士一尊,形态生动,每面均设壶门两个,内雕吹拉弹舞等形态各异的乐伎。塔身四面辟拱券门,拱顶两角处各雕飞天一尊,形态优美、飘洒俊逸。</div><h3> 庆化寺华塔的砖雕非常精美,束腰各角雕有力士,中间壶门内有弹琴、吹箫、慢舞形态各异的乐伎雕像。塔身砖砌八层小佛龛,每个小佛龛上部雕有三个寿桃,呈三角形。第一至七层每层16个小佛龛,第八层8个小佛龛,共计约120个小佛龛。 </h3><h3> 该塔始建年代没有确切文字记载,从塔的造型及建筑风格上分析,与房山县磁家务万佛塔颇为相似,当属辽代遗存。该塔结构精巧、造型古朴、是中国古塔建筑艺苑的佳作,2001年该塔列为国保级别。</h3> <h3>  农历庚辰年(2000.2.10日)春节刚过几日,我与生驴老孙骑车游历涞水龙宫山庆化寺花塔,此时已是傍晚时分,由于登山的路线不清楚,我俩穿河谷、爬冰瀑、攀陡岩、钻灌木丛几经反侧、终于来到庆化寺山门前,敲打山门向寺僧借宿,真正感受一把“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之禅意……</h3><div>图片为晨起用海鸥胶卷机在花塔维修之前的留影</div> <h3>这是维修之后的花塔</h3> <h3>  涞水县皇甫寺塔,皇甫寺塔位于涞水县城东北7.5公里的皇甫寺村东。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体通高二十二米,塔下有方形台阶,上置八角形须弥座台阶两层,南向辟拱券门,门内设佛龛,塔内有壁画残存。东西北三面设砖砌假门,余下四隅设砖砌盲窗。塔顶置八角受花与铸铁葫芦型塔刹。</h3><h3> 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易州志·涞水》一书记载:“皇甫寺塔,在县治东二十里皇甫寺村,高五丈,周围六丈,下有寺,又在城社有塔一座,乃金大定间所建。”</h3><h3> 另据县志亦有相同记载,该塔建于金世宗颜雍大定年间(1161-1189年)。从该塔基布局看,虽无花纹雕刻,却更显朴素大方,纵观全塔,上丰下锐,表现了金代古塔其独特风格。皇甫寺塔在1982年定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定为第七批国家级文保单位。</h3><h3>图:皇甫寺残塔、2014.3.16日</h3> <h3>  据说皇甫寺塔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为躲避日军扫荡,有部分村民躲避在该塔内壁,据说可以容纳一、二十人。图:皇甫寺塔北面</h3> <h3>  涞水县西岗村塔,此塔位于县城西边西岗村俗称:西岗塔。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易州志·涞水·古迹》记载:“西岡塔,在县治西二里,西山岡上,高七丈,周围六丈,下有庵堂。”</h3><h3> 西岗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楼阁式砖塔,通高36米,须弥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砖砌台阶。须弥座八角束腰、八面各雕饰腾飞角柱和间柱,各柱之间为柱面壶门。二层浮雕缠枝西潘莲、牡丹、卷草、莲花等,平座以上用三层莲瓣承托塔身。独特的双层套筒楼阁式结构,楼梯设置在回廊和砖柱之间。此塔无确切的建造年代可考,从塔的结构和造型来看,应为辽代砖塔。此塔集楼阁式和密檐式建筑特点于一身,兼经幢装饰,在辽塔中难得一见,是辽金砖塔中不可多得的实物。</h3><div> 西岗塔在1982年7月,该塔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2012年地宫被盗,2013年开始维修,2015年修缮完毕。</div><div>图:正在维修中的西岗塔、2014.3.16日</div><div><br></div> <h3>维修前的西岗塔</h3> <h3>  涞源县兴文塔,兴文塔位于涞源县城东关,矗立于道教宫观泰山宫院落东南一隅,此塔跟泰山宫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h3><h3> 兴文塔与泰山宫同建于八米高的台阶之上,对面脚下即是拒马河一泓泉水。塔体通高约二十二米,为八角五级楼阁式实心砖塔。砖砌八角须弥座,塔身南面辟券门,塔心室内原供奉的佛像久已无存,东、西、北三面设假门,余下四面皆为盲窗。塔刹为砖砌八角束腰须弥座,上有两层立莲,刹顶为三层圆光、宝珠,塔刹高耸系铁铸塔刹,柏木刹杆贯穿链接。五级砖塔八角皆系有风铎,西风吹过叮当作响,十分悦耳!给这道教宫观增添了几分梵宫刹宇的双重气氛……</h3><h3> 该塔第一层镶嵌塔铭一块,铭文为楷书144字,为唐渤海郡常选上柱国高澄所书,铭文中有七言诗六句,其中有“天宝三载置此塔,不朽不坏与天连”之句,说明此塔始建年代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第二层镶嵌石碑一方,记载此塔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经学者考证,此塔造型精致为辽塔的典型实物,说明该塔在明代以前重修时更改了它的风格。</h3><div><br></div> <h3>  兴文塔经过三年维修于2005年七月竣工。1982年该塔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h3> <h3>图:兴文塔西北角斜面<br></h3> <h3>  兴文塔、蕴含着一定的寓意,而且此地风景极其灵秀,泰山宫东南角是兴文塔,围墙外即是一泓清泉,泉水四周郁郁葱葱的古柳掩映着波光潋滟的湖水,该水不曾喷涌、静止而不外溢亦非枯竭、四时未见涨落。泰山宫院内原设有一座学校,宫门上匾额书写“涞源县第一中学”,这所学校处在保定市贫困县当中,教学质量显示每年的升学率人数有限,可是在这里就读的学子,每年却能出一两个尖子生进入清华、北大,这不是传闻而是历年形成的一种现象,看来“钟鼓对峙、兴文独秀”必有它的奥妙之处。</h3> <h3>浮图直耸势峥嵘 宝刹深幽通院清</h3><div>佳木葱茏充满径 松风几度送涛声</div><div>----本邑举人 辛元瑾</div><h3>图片是兴文塔旧貌,原泰山宫兴文塔前还有一座石基牌楼,图片由河大贾慧献副教授提供。</h3> <h3>  曲阳县修德寺塔,修德寺塔位于县城外北岳庙东南约三百米处。据县志载:修德寺为宋元祐年建,寺南有修德塔,塔以寺名。现寺已毁,仅存此塔,修德寺曾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土大量北朝石造像而蜚声海内外。</h3><h3> 修德寺塔,该塔因距离北岳庙不远,而本地俗称“镇岳塔”这是一座八角六级楼阁式与花塔相结合的砖塔,通高约三十二米。该塔造型奇特,建在一个方形台阶之上,基座为砖雕仰莲两层,一层塔身正面辟券门,门内塔心室东西两墙上有壁画残存。二层塔身有五层小佛塔,每层24个,共120个。小塔造型一致,都是双层莲瓣上起方形塔基一级,叠涩顶,山蕉宝珠为刹。二层塔身做双层塔檐,下层为七层砖雕莲瓣,上层做叠涩檐,独特的风格形成了修德寺花塔秀美的造型。</h3><h3> 第三至六层为楼阁式,三至五层正面辟门,其余各面装饰各不相同,第三层各面下方砖雕“卍”字形纹饰,四、五层则是形式不同的盲窗,第六层仅砌筑盲窗而不设置假门。塔刹基座为砖砌须弥座,刹身为残存的砖砌仰莲,刹顶已毁无存。</h3><h3> 在1994年清理塔基地宫时根据地宫内石函铭文,此塔为舍利塔,创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又据塔身镶嵌一方石碑载:“大宋天禧三年(1019年)四月八日水斗岩等村邑众共修舍利塔一级”题刻及塔的造型特征来看,现存实物应建自宋代,另县志记载有“明时重修”等语。</h3><h3>图:维修前的修德寺塔西侧面</h3> <h3>  根据国内著名学者 爱塔传奇及几位古塔爱好者共同研究的成果,共同认为修德寺塔一、二层建筑为隋代原物,三至六层为宋代加盖,以下是原文:<br></h3><div>修德寺塔 - 河北曲阳</div><div>2012-01-01 </div><div>修德寺塔位于曲阳县城内,北岳庙南200米处,国宝第六批文保单位</div><div>古塔高32.29米,八角六级砖塔,底部基座部分后代维修时用砖包裹,估计原为须弥座,其上置重莲座托塔身,第一层塔身素面无装饰,南面开门,内有塔心室,但与上层无通道,出莲瓣塔檐托上层塔身;第二层塔身最下部为一圈壼门,每面三个,其上装饰五层小塔,每层正面两座,转角处各一座,总共120座,这些小塔都是方形塔身,底部三层莲瓣承托。叠涩出檐,塔顶反叠涩上收,蕉叶相轮塔刹,外形与济南四门塔十分相似,第二层塔檐以七层莲瓣加叠涩挑出;第三至六层塔身为楼阁式,南向开门,叠涩出檐,外墙装饰勾阑、假窗等。塔顶残存很大的莲花刹座,刹座根部还保留有壼门痕迹,塔刹已失。</div><div>此塔国6断代为宋,依据大概是塔身镶嵌的三块宋天禧三年(1019年)修塔碑,但根据此塔外观及周围出土文物信息,个人认为此塔一、二层塔身不会晚于唐代,应为隋代原物,几点理由:</div><div>一、1994年,修德寺塔地宫出土隋仁寿元年石函,这与古籍记载中隋皇第一次下诏建塔的时间、地点相符,说明隋代此地已有塔。</div><div>二、1953年修德寺遗址出土石造像2200余件,其中271件有年款,从北魏到唐,最早北魏神龟三年(520年),最晚的是唐天宝九年(750年),说明北魏至唐中期之前此地佛教活动兴旺,有能力建造大塔</div><div>三、塔身下须弥座加壼门的结构不是宋代特征,而是唐及更早期的特征,如北魏佛光寺祖师塔、隋代登封嵩岳寺塔身装饰小塔等,修德寺塔 第二层塔身下有一层须弥座加壼门,第一层塔身下被砖包裹不可见,估计也是须弥座加壼门</div><div>四、以莲座托塔身也不是宋代特征,这种做法辽塔中比较常见,唐塔中也有不少,如山西长子法兴寺燃灯塔</div><div>五、塔身上装饰的小塔,完全就是隋大业七年(611年)济南四门塔的翻版</div><div>六、莲瓣及叠涩出现在同一层塔檐中,也非宋代特征,而是唐及更早时期的特征,同类做法也出现在佛光寺祖师塔中</div><div>七、塔刹部位须弥座加壼门托莲瓣刹座唐宋均有,唐塔中有灵寿幽居寺塔,宋塔中有定州开元寺塔</div><div>八、修德寺塔三至六层外墙的勾阑、假窗等装饰件有宋代特征,这与塔上的宋天禧三年(1019年)修塔碑对应,再加上塔刹的特征唐宋均有,推测三至六层为宋代加盖,而一二层为隋原物</div><div>九、第一层有塔心室,但与上面三至六层楼阁式塔身无通道连接,这也是一、二层与三至六层不是同一时代修建的一个证据</div><div>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此塔一、二层隋代原物,三至六层为宋代加盖,因其主体部分为一、二层,因此此塔可断隋,现存最早花塔。</div><div>本文照片拍摄于2011年2月8日。博主探访的第303处塔,第72座河北省塔</div><div>曲阳修德寺塔。橄榄、老扁、爱塔传奇、国保、江河湖海四方客、德格淳易。</div><div><br></div><h3> 修德寺塔为花塔与楼阁式塔相结合的一座古塔,而且塔身做成偶数六层,形式极为独特,塔身富于变化,遗存较为完整,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及观赏意义,2006年该塔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h3><h3>图:2014.4.20日维修后的修德寺塔南向正面</h3> <h3>图:仰视修德寺塔北面</h3> <h3>  </h3><h3> 曲阳县文昌塔,文昌塔位于曲阳县城东南孟良河畔,该塔始建于明代,为八角七级实心砖塔。</h3><h3>  文昌塔又称:文峰塔、文昌阁塔,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因建于文昌阁(即瑞灵书院,后改称恒阳书院)内而得名。该塔高17.6米,四至七层辟假券门,各层都为菱角牙子重叠出檐。该塔为风水塔,下面有阶梯可通向基座,塔基座为八角形高约两米,上置石雕莲花座承托塔身,该塔在北面开一假门,而不同于其它古塔格局。塔体各层叠涩出檐很小,顶部莲花宝珠塔刹。最底层为砖砌实心,其上第二层起,塔外被抹上水泥和涂料,呈土黄色,二层为塔心室,北面辟有一券门,内置佛龛之用,门额上题“文昌塔”三字。四至六层在南面置假券门。塔身逐层收分,每层交接处用砖砌叠涩和菱角牙子出檐。下面三层,沿檐下各有一圈砖雕装饰。1996年雨季,文昌塔曾因雷击而上半部分塌落,现在的文昌塔是2000年县政府拨款重修的。</h3><h3> “ 文峰塔影”旧为“曲阳八景”之一, 在曲阳县城东南,旧有文昌阁一处,后改为恒阳书院,是培育人材的地方。当年“文峰塔” (亦称文昌塔) 即建于文昌阁后。相传文峰塔每年夏至前后两三天的正午时分,塔无阴影,因此成为曲阳古八景奇观之一。</h3><h3> 由于该塔落架重修后其建筑艺术偏低,修复后文昌塔古色古香的气氛尽失,来这里游玩的人难觅其踪。</h3><h3>图:近年重修后的文昌塔西侧面,2014.4.20日拍摄。</h3> <h3>这是维修前文昌塔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h3> <h3>  完县伍侯塔,伍侯塔位于完县北部伍侯村,以前伍候村东南数里还有一座砖塔,毁于文革时期。伍侯塔,为六角五级密檐式砖塔,通高二十二点五米,基座共分六层带两层束腰,束腰内雕人物、鸟兽、花卉等图案。一层塔身正面辟假门,据村民说假门的窟窿,是因为妨碍村子里的风水,曾经反复多次开启,1987年夏季我骑车去看到该塔就是这个样子。假门两侧砌长方形的佛龛,残存有部分雕像,北面假门为四抹格扇门,门两侧砖雕佛龛,估计两面假门近似,其余四面均设盲窗,两抹两扇,菱花加斜方格纹。塔刹已残损,刹座为砖砌,刹身的琉璃莲瓣清晰可见,刹顶已毁。</h3><h3> 伍侯塔佛龛内雕像独特地使用了琉璃瓦,这在辽塔中很少见;同时须弥座上三层束腰和平座上均有砖雕图案,涉及人物、鸟兽、花卉、内容丰富,刀法流畅,在雕刻技术上都采用了唐代盛行的剔地突起和圆雕手法。 </h3><div>  “桃花映侯塔”以下这两张图片系海泉拍摄</div> <h3>  据县志记载:西汉末年,平阿侯王谭不从王莽叛乱,携带五个儿子元才、显才、益才、仲才、秀才来到满城一带避难隐居,后来汉光武帝嘉奖王谭父子的气节与贤达,分别封其五个儿子为侯,元才为北平侯、显才为蒲阴侯、益才为安嘉侯、仲才为新安侯、秀才为唐侯。人们将其避难之地称为五侯村。然而正史不会记载此事。此塔是为纪念五侯而建还是因五侯村而名,因无文献可考,不得而知。</h3><div> 伍侯塔于1982年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 曾加固塔基,2013年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1987年我曾走访此地老农,据说早年古塔附近曾经有石棺出土,此石棺是否为平阿侯之用?不得而知。</div><div>图:完县伍侯塔南向正面</div> <h3>图:伍侯塔背面西北角</h3> <h3>  唐县孚公禅师塔,孚公禅师灵塔位于娘子神村洪山山腰,塔建于金代,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石塔,高约五点五米,全部为汉白玉石雕凿而成。从残存的塔铭中有“时大定九年”“大定十三年”“圣朝皇统间”等铭文年号可以确定此塔为金代雕凿。</h3><h3> 该塔基座为八角形高约一米,下部叠涩三层,一层雕神兽马、鹿等,二、三层雕缠枝纹,上为莲瓣。莲瓣上为八角形束腰,四面高浮雕海狮头、其余斜面开光内雕火焰聚宝盆、摇钱树等。束腰上再叠涩三层,各层皆雕牡丹等一些纹饰。平板上的平面亦雕刻海水纹,其上再有一层圆形束腰,束腰上雕云纹,再上面雕双层仰莲,承托塔身。</h3><h3> 第一层塔身正面下部浅浮雕两扇斜方格棂隔扇假门,其余各面均雕文字,可惜风化严重能辨识的文字所剩无几。塔檐下正中有一竖长方形石匾,阴刻楷书“孚公禅师灵塔”六字,石匾左、右侧面对称阴线刻各一护法神。各层塔檐外观基本相等,皆雕檐椽、飞椽,檐上有起脊和瓦垅,各层塔檐收分甚小。塔刹为立莲莲瓣,各瓣之间又雕如意云头,上置宝珠刹顶,宝珠正面阴刻佛像一尊。</h3><h3> 孚公禅师灵塔,纪年明确、雕刻极为精美,各种刀法皆备,从塔基到刹顶,不留一块素面,堪为金塔的难得之作,该塔为省级文保单位。</h3><h3><br></h3> <h3>图:红莲映石塔摄影、庆利</h3> <h3>  孚公禅师寿高74岁,圆寂后由他的弟子继承者悟净筹建灵塔,徒孙法柔负责化缘,另一徒孙法彝负责建塔管理,师徒三人为孚公禅师精心筹建了这座灵塔。据村民回忆解放初期,附近还有几座小石塔,早年已毁无存。</h3><h3>图:孚公禅师灵塔北面</h3> <h3>幽静与空灵的孚公禅师灵塔</h3><div>图片为2015年秋拍摄</div> <h3>  安新县五印浮图塔,五印浮图塔位于安新县三台镇山西村路北鞋厂院内,该塔始建于明代,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曾经重修。塔体通高十五米,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近年又经过重修,初次看到此塔时,门额题字是糊了一张白纸,上书“五印浮图”而且塔券门残缺。我第一次见到此塔是在1985年,我和同学立军骑车、经徐水八四大队毛主席视察田牌楼来到这里,先后曾来过两次,由于该塔非景点,鞋厂看门人很严格是不让你近观该塔的。2008年该塔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h3><div>图:五印浮图塔2014年2.17日</div> <h3>  满城县月明寺双塔,月明寺喇嘛塔位于神星镇岗头村西月明山下,东面不远即是张柔墓,据《保定文史资料》第二集1985年版记述,元代修建张柔墓时期,术士曾经借助这座寺院的风水。 “头枕九龙、足蹬八宝、左揽日光、右抱明月、腰络银条玉带”。“明月”即是所指这座寺院及月明山。双塔为原月明寺高僧的墓塔,寺院早年已毁惟存双塔。</h3><h3> 双塔规格为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墓塔,双塔东西排列,塔高约六米,东塔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塔基为八角形須弥座,上面是半圆形的覆钵俗称“塔肚”,塔身正面设一小佛龛称为“火焰门”佛龛内为塔铭,有“成化二年立……”等铭文。覆钵上面置十三层如圆锥状的圆环体称为“相轮”,象征佛教卍所指的“十三天”,相轮做为喇嘛塔一种仰视的标志物,起到敬佛礼佛的作用。相轮上应有宝盖、仰月、宝珠等,今已无存。</h3><h3> 西塔为三层圆形底座,体积及高度略大,塔铭文字为“圆寂师通古心和尚觉灵”,上款题“直隶保定府满城县月明寺主持”,下款刻“弘治四年岁次辛亥夹钟月吉日立”。弘治四年即是1491年,比东塔晚二十五年。西塔相轮及宝盖(华盖)遗存完整。</h3><h3>图:近年经过简单加固维修的月明寺双塔东侧、图片系庆利拍摄。</h3> <h3>月明寺双塔、戊辰年绘(1988年)这是笔者第二次骑车去,观看月明寺双塔草绘一图。</h3> <h3>  涿州云居寺塔,云居寺塔位于涿州市城内东北隅,原是云居寺内的建筑,现寺毁塔存,因在智度寺塔之北,故俗称为北塔,又与其南侧智度寺塔合称双塔。</h3><div> 据记载,云居寺塔始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年),晚于智度寺塔60多年。云居寺塔为八角六级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通高55.69米。塔基为正八边形,上为须弥座,束腰部分设壶门,内雕伎乐人物形象。束腰上部为五铺作平座斗拱,拱眼壁雕刻兽头纹饰,平座勾栏为几何纹,各面勾栏纹饰皆不相同,其上是素仰莲承托塔身。一至六层塔身外观基本一致,塔身正四面辟圆券门,其它四斜面砌破子棂盲窗。各层檐普柏枋上为五铺作斗拱,再上为椽飞及瓦顶。</div><div> 塔内为套筒式内部结构,双环壁墙体间为内回廊,内环壁墙体与中心柱间为夹层回廊,五六层因夹层面积小而未设中心柱,顶部为叠涩穹顶。在各夹层及楼体间内,有通风采光孔直通塔外。各层回廊通往回廊楼梯为转折楼梯,踏跺为砖砌,上铺石板,塔刹为葫芦刹。</div><div> 云居寺塔的突出特点为,不用一般佛塔通常采用的奇数层次,而是六级,这在国内古塔中为数不多,另外塔身每层递收,斗拱式样随意变化,这在其它砖石塔中亦不多见。</div><div>图:云居寺塔西北角斜面</div> <h3>远眺云居寺塔</h3> <h3>近年云居寺塔被围墙圈起不能进入参观</h3> <h3>  涿州智度寺塔,智度寺塔位于云居寺塔南侧约260米处,故俗称:南塔。智度寺塔建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也是寺毁塔存之物。</h3><h3> 智度寺塔为八角五级楼格式砖塔,通高约四十四米,基座为砖雕须弥座和五铺作平座斗拱组成,上承托五级塔身,每层塔身外观基本相同,各层正面辟券门,门楣雕有花纹纹饰,四个斜面明间设破子棂盲窗,窗下多一间柱,次间与正面相同。一层塔心室有残存壁画,颜色鲜艳,藻井画四爪龙云,清晰可见。</h3><h3> 塔内各层均设八角形回廊,第一 层与第五层设塔心室,呈双环内外壁结构,二至四层仅设单环外壁,踏跺穿塔心曲折而上,回廊内墙上设有佛龛,有壁画残存。塔刹为须弥座刹基,上托双层铁质仰莲,刹顶为白色宝珠。</h3><div>图:智度寺塔西北角斜面</div> <h3>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给予涿州双塔的评价是:“河北涿县云居寺塔与智度寺塔,均为模做木塔形制之砖塔……模做木构至为忠实,(除圆券门外)其原范即应县佛宫寺木塔之形式也。”</h3><div>图:智度寺塔西侧面</div> <h3>  涿州永安寺塔,这座塔在当地存在着一个有关伍子胥的传说。传说伍子胥曾经受命护送吴国的皇后走到此地,时至盛夏之时,结果皇后突发暴病死在这里,伍子胥情急之下想造一座塔埋葬皇后,结果一夜之间平地钻出一座宝塔,解了伍子胥燃眉之急。因此该塔又在当地称:“塔尔照塔”,亦有此地村名因传说而名“塔照村”的衍生。</h3><h3> 传说归传说,表现的是古人一个美好向往故事而已,伍子胥所处的春秋时期,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焉能有造塔之说!</h3><h3>该永安寺塔图片来源于网络<br></h3> <h3>雀鸣枝梢影 孤风催寂生</h3><h3>残塔夕阳斜 浮屠纳荒翁 <br></h3><h3>----题永安寺塔 辛酉年初夏</h3><h3>图:永安寺塔北面</h3> <h3>  涿州永安寺塔,永安寺塔位于县城东南塔照村北,塔为永安寺之建筑,1952年寺院摧毁仅剩此塔,当地俗称:“塔儿照塔”。</h3><div> 永安寺塔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残高约二十米,塔体残破严重至今没有修缮。基座为八角形砖砌须弥座,高约3.5米,围长24.8米,基座有束腰、壶门、斗拱。基座顶部是两层硕大的砖雕仰莲承托塔身。第一层塔身高3.6米,正南面辟券门、佛龛,券门高两米、宽一米,龛壁书“界纳须弥”四字,三面均设砖雕假券门,余下斜面皆设直棂盲窗,各盲窗上方嵌一方白色方石,石上刻一双圈,圈内刻梵文文字。塔体八角设塔形柱,一层塔檐下雕如意云头,檐部置砖雕五双抄五铺作斗拱,每面三攒挑出塔檐,塔椽皆为木质。二层以上各层为叠涩出檐,塔顶因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受损,塔刹形制不详。</div><div>图:永安寺塔南向正面</div> <h3>  永安寺塔首层塔身特别高大,上部密檐层层相接,檐端连线券杀内收,刚劲、挺拔、细密相结合,整体格局凝重而雄伟,显示出此塔略带几分豪放的气质。</h3><div> 该塔没有相关建塔记载,只从建造工艺和艺术风格分析,具有辽代密檐式塔的普遍特征,应为辽代密檐式塔遗存,此塔对于研究辽代佛教造塔艺术具有一定的意义。2013年3月该塔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div><div>图:永安寺塔东侧面,塔身盲窗上镶嵌的白石为梵文题刻。</div> <h3>  易县荆轲塔,荆轲塔位于县城西南五华里,荆轲山村西面荆轲山顶上,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易州志·山川》记载:“荆轲山,在州治西五里。”据传是为古义士荆轲而建。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明万历十三年重建,清代又加修葺,塔旁原有寺院,现只剩此塔及清“重修圣塔院记”石碑一通,石碑上有“寺与塔为山而设,为荆轲而设也”等语。</h3><h3> 据《东周列国志》记述:燕太子丹率众人过易水上给荆轲、秦舞阳设宴饯行,席间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風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復還”之语,荆轲仰面呵气,直冲霄汉,化成白虹一道,贯于日中,见着惊异。轲復慷慨为羽声歌曰:“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氣兮成白虹”。 </h3><h3> 后来此地易水南岸衍生出一座村落名“白虹村”就是这个典故出处。燕太子丹诀别荆轲,知其有去无还,便收其衣冠造土山假冢埋入,故此地为荆轲衣冠冢。</h3><h3> 于易水送人一绝</h3><h3>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h3><h3>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h3><div>------唐 骆宾王</div><h3> 大辽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始在衣冠冢上建圣塔及寺院。宋乾道三年(金大定七年1156年.5月己卯朔二十四日)刺史刘凯复展故地,以舍利子200粒,贮以金瓶银阁葬于地宫,复建塔于上。当时易州属金辖,并非大辽之地,但碑刻铭额为“大辽易州重修圣塔记”刻石用南宋纪年,可见当地人民仍然不忘故国。据明《弘治易州志》记载,此座小山名荆轲山,塔以山名,故名荆轲塔。明清两代,每适清明节,乡民在塔上张挂白幡,设三牲祭品,为荆轲招魂,故又俗称:招魂塔。该塔在明万历六年(1578年)又重建,并改圣塔寺为院,塔旁树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五月,御史熊文熙题:“古义士荆轲里”碑一通。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再修复并刻碑一通。至1986年易县政府维修该塔。</h3><div> 明清两朝圣塔院正殿,供奉荆轲、田光、樊於期三义士之像,四时享祭。以后又在燕太子丹城建燕子塔,在樊馆故地建樊於期镇陵塔,在荆轲塔西南隅山头上建左伯桃、羊角哀“生死之交”的黑白二塔,此五塔风格各异,犹如五尊巨像屹立于易水河畔,俯视州城颂为“五塔镇燕山”。</div><div> 荆轲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体通高25.36米,基座为平面八角,上为砖砌须弥座,束腰八角施雕花石柱,上层砖雕仰莲托,顶有睡莲,上为一舍利封盖。第一层塔身较高大,正四面辟拱券门,余下各斜面设置直棂盲窗。八角均施塔状倚柱,倚柱的幢式小塔,象征释迦八相。八相是指释迦生前生后八件大事,既入胎、降生、宫中嬉戏、出游四门、出家、 成道、降魔、涅槃。第二层塔身以上均为叠涩檐,塔体每层之八隅均悬风铎,清风吹动,清脆悦耳,音传四野。塔刹为相轮式,结构齐全,上丰下锐,为明代大修之作。该塔造型典雅秀丽,经多次修葺,仍保留了辽代风格。荆轲塔相比唐代密檐式塔,细部繁复细密,不但塔基特别复杂,布满雕刻,塔身精确的雕出栏枋门窗和斗拱。二层以上各层密檐下无塔身,不显得出檐短促,给人以明朗、俊拔的印象。不失为辽塔杰出之作。</div><div> 1986年,河北省古建研究所对荆轲塔进行实测,并打开天宫,发现纸质《大般涅槃经》及残《地藏经》一部,并于当年对该塔进行全面维修。1982年圣塔院塔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列入全国第六批国保单位,荆轲随后列为历史文化名人。<br></div><h3>(该图片来源于网络)</h3> <h3>  荆轲是历史上一个悲剧性人物,时至近代仍有悲剧发生,自1986年对荆轲塔全面维修以后,同时在塔刹上安装了一个避雷针,这个避雷针有一根钢筋顺塔檐直通塔下,附近一些儿童为了摘取悬挂在各层塔角的风铎俗称“风铃”,而不惜用生命换取这些装饰品,可悲可叹矣!</h3> <h3>  荆轲塔下依然是易州年轻人谈情说爱、海誓山盟的好去处……</h3> <h3>  易县血山镇灵塔,血山镇灵塔位于高陌乡血山村东北,构筑在一个高程约七十米的小山之上,当地人把这座小山称为血山,村以山名,山因有古塔矗立,而俗传樊於期献头之处而增添几分悲壮!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易州志·神祠》一书记载:“樊将军庙,在州治西一十里,樊将军即秦将於期也。”此地为樊於期公馆。</h3><h3> 塔南侧原建有一座寺院名:开元寺,后寺毁塔残。据塔上第三层檐下镶嵌石刻铭文所记,此塔为开元寺高僧敷尚住持墓塔,建于元中统二年(1334年),血山塔建在一堆碎石堆砌的台基之上,砖砌的基座亦是破败不堪。按其规模该塔应为七级砖塔。</h3><h3> 血山塔现存残高约七米,形制残存为四方形三层密檐式砖塔,第一层塔身南面辟门,第一层出檐叠涩六层,第二层出檐叠涩五层,第三层出檐叠涩四层,逐层递减逐层皆有收分,三层以上全毁,也就难觅塔刹之行踪。</h3> <h3>  燕太子丹曾为恨秦投燕的大将樊於期建有樊公馆。为助荆轲刺秦,樊刎颈授首,血溅青山,故樊馆山又称血山。樊於期塔建在血山山顶,现今的塔上无顶。塔下老农讲,塔龛里供过樊於期的无头像,后来又补了个木制人头。</h3><div> 据史料载:秦将樊於期因得罪秦王嬴政,逃至燕国。燕太子丹待为上宾,为其在此山筑樊馆,故血山原名:樊馆山。</div><div> 秦灭赵国后,嬴政派大将王翦直逼燕南。太子丹大惧,与田光等密谋,田光以死举荐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荆轲提出携樊於期首级及督亢地图(今涿州、易县、固安一带)进献秦王,以取得信任,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荆轲便私见樊於期求头。樊馆山即因樊於期血洒于此而改名血山。</div><div> 《易县志》中记载了诸多后人怀樊於期将军的诗篇,有褒有贬,有赞有叹。</div><div>明陈璟有诗云:</div><div>血茜青锋恨未平,旅魂随月渡秦京。</div><div>将军肯缓须臾死,山鬼罾鱼祸已萌。</div><div>清觉罗成桂(雪田)“过血山吊樊将军於期”诗云:</div><div>去国伤无奈,投燕冀力同。</div><div>举家无孓影,孤馆有凄风。</div><div>愿遂头宁断,行违计未工。</div><div>空将一缕血,血染至今红。</div><h3> 樊於期死后,樊馆山即因樊於期血洒此地而改名为血山。附近的村子以山为名,就叫血山村。后人在山上建塔纪念,塔残存三层,代表天地人三才,四方形无顶,象征樊於期遗体有四肢而无头颅。塔南建法华寺,内供樊将军牌位。荆轲塔下原来建有三义庙,明清朝时庙里一直供奉着荆轲、田光和樊於期。可见,樊於期作为杀身成仁的义士,千百年来始终是受人景仰的。</h3><h3> 《史记·刺客列传》有详细的记载:荆轲对樊於期说:“将军得祸于秦,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户,将军何以雪其恨?”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言曰:“每一思及秦政,痛彻心髓,愿与之俱死,恨未有其地耳!”荆轲曰:“今有一计可解燕国之患、将军之仇,将军肯纳否?”於期亟问曰:“荆卿何以不言?”荆轲曰:“计诚有之,难以出口。”樊於期曰:“苟报秦仇,粉身碎骨,某所不惜,有何出口之难也?”荆轲曰:“某之愚计,欲刺秦王,而恐其不得近,诚得将军之首,督亢地图,以献于秦,秦王必喜而见于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则将军之仇已报,燕京得免於灭顶之患,将军以为如何?”於期卸衣偏袒奋臂顿足大呼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而恨其无策,今乃得明教。”即拔佩剑自刎其喉,喉绝而颈未段,荆复以剑段之。</h3><h3> 樊於期与荆轲为好友,亦深得太子丹器重,他死后,其遗骸葬于故里蠡县南庄村,后人立祠祭祀。据清《蠡县志》载:“南庄有大冢,呼为樊将军墓。旧有庙碑,今皆废 。</h3> <h3>镇灵塔的塔铭刻石</h3> <h3>  易县燕子塔,燕子塔位于百福乡燕子村村西,因俗传后人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太子丹所筑,村以塔名,塔为燕丹而设,故有燕子塔之名。</h3><h3> 燕太子</h3><h3>秦王曰无道 太子怨亦深</h3><div>一闻田光义 匕首赠千金</div><div>其事虽不立 千载为伤心</div><div>----唐 陈子昂</div><h3> 燕子塔是观音禅寺内之建筑,寺毁塔存。燕子塔为明代建筑,形制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十六点五米,塔基为八角须弥座形式,束腰部分做砖雕。一层塔体南部正面辟门,券门内原有一佛像,现无存。其它三面设砖雕假门,其余斜面设直棂盲窗。第二层至十二层为密檐式,塔檐为砖叠涩而成,第十三层高大,南面辟门,北面雕佛像一尊,其余各面为素面。第一、第十三层檐下出三踩砖雕斗拱,补间斗拱一攒,檐顶为简瓦瓦面,塔顶上承基座、仰莲、覆钵、刹顶为宝珠。</h3><h3> 燕子塔没有确切的建塔记载,塔旁附近有一通明正德五年碑刻与另外几通碑刻,但几通碑文与该塔没有什么关系。有的专家说此塔有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有的专家认为从塔的造型及斗拱来看是金代建筑。公布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时定为金代。</h3><h3>图:2015.9.23日维修后的燕子塔西侧面,图片显示各层的风铎已安装好。</h3> <h3>图:2014.3.17日维修之前的燕子塔南向正面</h3> <h3>  易县、有五塔镇燕山之说,五塔指燕子塔、荆轲塔、血山塔、黑塔与白塔。</h3><h3> 白塔位于易县西南高村乡八里庄村西北高程436米的山顶上,被保定市太行和益水泥厂的采石厂包围在山顶。因远眺此塔,塔身雪白,而俗称白塔。该塔形制为四角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13米,建在一个砖砌台阶之上。基座高约一米余,束腰部分砖雕卷草、花卉纹饰。第一层塔身南面辟门,里面有佛龛,佛像无存。二层塔身侧面设置盲窗,东面镶嵌有两块刻字砖,上刻“大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春重月重日建”等字样。三层塔身的塔檐均为上下叠涩五层砖垒,近年维修塔刹时修成了一个斜摆的烟《窗》,没有根据。塔身整体涂以白垩,故远眺似雪白之色。</h3><h3> 鉴于黑塔的倒塌,白塔用三角铁架进行了保护。 两塔相距五华里,与荆轲塔遥遥相望。这里面,有一段当地人妇孺皆知的传说: 据《战国策》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春秋时候燕人左伯桃,听说楚元王刘交招贤纳士,路遇羊角哀,共同入楚。路上雨雪粮少,左伯桃将干粮给了羊角哀,自己饿死在空树中。羊角哀到了楚国,做了上大夫,和楚王讲述了左伯桃的义举,找到遗体厚葬了左伯桃。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羊角哀舍生全交》也记载了这个故事,故事中讲述两人路遇,互相钦佩学识,相见恨晚,结为兄弟。路上遇雨雪,干粮不够,左伯桃假装摔倒,让羊角哀搬石头休息。羊角哀回来时,左伯桃已经脱了衣服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他让羊角哀拿走他的衣服和干粮一个人去楚国,说完就死去了。羊角哀进入楚国得到上大夫裴仲推荐,献计十策,楚王封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辞官不做,回去寻找左伯桃尸体,找到后为他香汤沐浴,择风水好的地方厚葬。羊角哀守墓。楚王追封左伯桃为上大夫。故事的后面还用了大篇幅讲述了羊角哀、左伯桃和荆轲争夺阴宅风水的情节,虽然涉及封建迷信,但根本上还是讲述兄弟义气,体现人们心中重义情节。黑白塔虽然在这个故事后的千余年后才建造,但是当地人仍然传诵着这个故事,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拜之交”其中之一“生死之交”故事来历组成部分。黑塔是为了纪念左伯桃,白塔是为了纪念羊角哀。易县史志也尊左伯桃为乡贤。 </h3><div>  </div> <h3>易县羊角哀白塔</h3> <h3>  易县卧虎山左伯桃黑塔,黑塔原位于易县西南约六华里的高村乡西市村西的卧虎山上。据易县县志记载,黑塔又名通觉寺塔,为四角三层砖塔,高15米,元代建筑。在1996年的一场大雨中倒塌。据说黑塔的塔刹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大炮轰掉。后来黑塔的底部严重破损,逐渐被人为掏空,虽然被填充,但是由于没有及时保护,还是被大雨冲毁。黑塔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正德十二年,黑白两塔相距五华里。</h3><h3>图:倒塌前的左伯桃黑塔</h3> <h3>图:近年未在原址重建的黑塔,再说原址小土山已不复存在,为了宣传易县而建在了高速公路南侧。</h3><h3><br></h3> <h3>  易县云蒙山泰宁寺三塔耸峙,如今唯余双塔。云蒙山双塔位于西陵镇太宁寺村北,云蒙山之山腰双塔庵遗址上。建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二塔相距约三十米,呈东北至西南方向。<br></h3><h3> 北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体通高17.4米,塔基为须弥座式,束腰内砖雕莲花、牡丹、火焰珠等,八个角雕力士双手举起普柏枋。雕有祥云、蝎子、蝌蚪、金鱼等纹饰。一层塔身为楼阁式,南面辟实券门,券脸雕飞仙、北门券脸雕卷草、东西门券脸分别雕莲花,三假门均为双扇三桯格子门,雕六交球纹。四盲窗雕柿蒂纹图案。塔身八角隅柱为幢形小塔。塔顶为八角攒尖,之上两层山花蕉叶,上托莲花扣僧帽。</h3><h3>地面上有“重建双塔庵”残碑一通,文字有“燕山八景,太宁一也。叠翠耸乎云霄,魏巍乎群山,千花万果,白鹿清游,远尘俗好佛境也。而此双塔一庵,踞乎峻崖上乎,三刹又最胜也。”</h3><h3><br></h3> <h3>  据《大明重修双塔碑记》碑文记载:</h3><div>  “易州治之西,山名泰宁,峰峦巍峨,秀出物表,乃易阳八景之一也。中削精舍三所,内崇舍利灵塔一座,上建形象浮图二座。古老相传唐时所建也,自是已来千有余载。大塔于皇明万历之初重修,惟兹二塔,年基月久,层基倾圮,殿堂踩漏,圣容无辉。本山比丘水山常住募缘翻盖伽蓝祖堂,金饰佛形禅像,其工方毕。缘会本邑西北「 」村善士兰金、本社乡耆,于此慨然而涕曰:“伽蓝无固,只为僧徒慢惰;院宇衰残,亦由缁侣因循。大塔已残之,此塔何忍之废!”即捐己库之赀,命前主僧一人,兼募十方。鸠工命匠,故者新之,缺者补之。营葺之际,南塔基址之内偶获片石,上书南宋高宗绍兴甲子建修之遗跡。自绍兴甲子之岁,至我朝万历乙酉之年仅四百四十余年矣。 其工落成,仍采段石,命余记其本末,以贻后来……万历十四年岁次丙戌孟春中旬吉旦”</div><div>  从这段记载可知:原云蒙山泰宁寺存有三塔,明代万历年间曾维修山下大塔,后来重修的山上双塔庵之双塔,南塔曾创修于南宋绍兴年间。南宋时期此地属金,原碑文应该是用金代年号,因此把南宋纪年碑石,暗藏于南塔基座内,以宋为正朔,故此碑文改为南宋年号为纪年刻石。</div><div>图:云蒙山双塔</div> <h3>太宁叠翠</h3><div>重岗杳嶂参差出 抹黛涂螺同一律</div><div>平地谁开千丈屏 伟哉造物多神术</div><div>上有冯道吟诗台 年年风雨生新苔</div><div>巨灵为我斧劈碎 勿使山灵羞且哀</div><div>-----明 王延</div><h3>图:维修之前的双塔</h3> <h3>去年重修后的双塔</h3> <h3>十三节草蕾十三级宝塔、图片系三江春水拍摄</h3> <h3>  双塔庵南塔为六角形砖塔,属于窣堵坡与楼阁复合塔。窣堵坡式塔又称为覆钵式,以具有覆钵式塔身为特征,最接近于印度窣堵坡式原型。 该塔通高15.8米,整座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窣堵坡式,下半部分三层为密檐楼阁式塔。</h3><h3> 该塔塔座由四层组成,最下面一层为六角形,二层须弥座底层雕向下如意头,须弥座束腰部分各角雕力士。正面均布满雕刻,皆被毁无法辨识。束腰以上间枋间作“万、十”字纹装饰。勾栏之上为四层仰莲,仰莲交错叠置,最上一层莲瓣间雕莲藕。一层塔身八角隅为八个幢形塔柱,象征释迦摩尼佛八相。塔身东西正面做假门,东南、东北两侧面砌成“碑”状,碑首雕龙纹。西南、西北两侧面开盲窗,雕栀子花纹。</h3><h3> 三层以上为窣堵坡式大型覆钵和塔刹两部分组成,钵体表面雕大型如意纹饰,平头之上为须弥座刹座,上为两层仰莲托,再上为十三天相轮,再上为两层仰莲宝珠,宝珠之上为锥形刹杆。</h3><h3> 这种砖石结构的复合塔,上部可以承载尺寸较大的窣堵坡,造型符合结构逻辑。但因明代以后喇嘛塔的大量出现,这种塔形没有继续发展,以致成为罕见的实例,更加弥足珍贵。</h3><h3>“夕阳映塔”图片系渔网拍摄<br></h3> <h3>图:双塔庵之南塔维修前的景象</h3> <h3>图:2016年春天近观正在维修中的北塔塔刹</h3> <h3>图:双塔之北塔 维修中近观塔顶边脊辽代虎头瓦当</h3> <h3>图:双塔之北塔 塔身砖雕藏文图案</h3><h3>注:图片系逃禅煮茶拍摄</h3> <h3>图:双塔庵之北塔 须弥座上砖雕力士托塔图案</h3><h3>注:图片系逃禅煮茶拍摄</h3> <h3>图:维修后的双塔庵之北塔</h3> <h3>  易县净觉寺舍利塔遗址,位于易县云蒙山的永宁山,古称太宁山。以太宁寺村为中心,村中有净觉寺,村北有双塔庵。净觉寺位于易县云蒙山景区太宁山中,建造年代为东晋十六国后赵太宁元年。历代修建,扩建为上下两院。曾有太宁寺白塔院舍利塔。为辽代天庆5年修建。明成化年重修。为八角十三层砖塔。据村民回忆1958年舍利塔倒塌,1977年地宫被盗。追回文物有银塔,舍利子,金银器皿,影青瓷。<br></h3><h3> 吕上人于重熙十八年在旧遗址基础上兴建,下寺原为古刹太宁寺遗址,辽建净觉寺是在古刹太宁寺的基础上兴建的。净觉寺积翠屏上寺位置,早在五代时,是冯道的吟诗台。</h3><h3>辽代净觉寺规模沿袭了原来古刹太宁寺旧址,兴建了一个建筑群。具体单体建筑有:正方位为正殿,西面为讲经堂,前有山门,寺院内有高亭以延宾侣,重龛峻室,疎牖清轩,石窦云庵,松扃藓榻,作为僧人修行诵经之所,在寺北引山间清泉,用汉白玉石砌成曲水流觞,并建有休憩凉亭。天庆五年在寺院西侧建造了高三十余米的八角十三层密檐舍利塔。</h3><h3> </h3> <h3>图:云蒙山净觉寺冯道吟诗台遗址上“曲水流觞”辽代石刻,此为国内北方仅存的辽代石刻。</h3> <h3>  易县永安寺塔,原位于涞山村东。1997年夏季我去易县路过曾看到此塔,这座塔是一座六角五级砖塔,高约10米,乾隆年间重修。该塔为僧人的墓塔,曾是永安寺的附属建筑,这座永安寺与涿州的永安寺重名。涞山小学建在永安寺遗址上。该塔曾被盗,据说因为有人浇地浇松了根基而塌毁了。</h3><h3>(图:该图片系倒掉前的永安寺塔)</h3> <h3>  易县塔峪村千佛宝塔,该塔位于西山北乡塔峪村南侧,在绿树的掩映下,面临一泓碧波荡漾的湖水,景色十分秀美。</h3><h3> 此塔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为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通高十七米。基座为砖砌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缠枝花卉纹饰。须弥座上承勾栏,勾栏中间亦为砖雕人物、花卉、马鹿、狮等动植物图案。第一层塔身南面辟券门,门楣砖雕二龙戏珠图案,门楣上方镶嵌一方石匾,上刻楷书文字“千佛宝塔”,上款题“大清国”下款落“顺治五年季春吉日”匾额上方为横向方形佛龛,龛雕题材为寿星,左右砖雕鹤、鹿二童子。其余五面中部均设长方形砖砌龛,中间灰砖竖隔两块,各雕仙人图案。二、三层皆是正面辟券门,其余各面均为素面。四至七层为实心结构。三层以上出檐各脊都有脊兽,塔刹座为砖砌三层仰莲,刹身及刹顶已毁。</h3><h3> 千佛塔早年时(1987年)可以登临第一至第三级,盘膝打坐即可静心修禅,又可聆听风雨之中那碧波荡漾的湖水。近年由于地基塌陷致使塔体倾斜而禁止攀登。千佛塔结构比较特殊,做工精细考究,手法丰富多姿,堪称为一座精美的玲珑宝塔,是清塔中之佳作。该塔也是保定境内年份最晚的一座砖塔。该塔名:“千佛宝塔”塔体砖砌佛龛不少,可是一尊佛像未雕凿,龛内砖雕图案是八仙人物及寿星题材,普遍认为该塔与西面重建的寺院,历史上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应属于风水塔范畴。</h3><div>图:正面远观千佛宝塔</div> <h3>图:灵秀端庄的千佛宝塔西侧面、摄影庆利<br></h3> <h3>图:千佛宝塔门额镌刻的塔铭</h3> <h3>千佛宝塔塔身勾栏处砖雕花卉及动物图案</h3> <h3>1993年7月千佛宝塔定为省级文保单位</h3> <h3>  定兴县广明大师塔,该塔位于定兴县东南大留村内,此塔应为永泰寺内建筑,寺已毁惟存此塔。</h3><h3> 广明大师塔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广明石塔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石塔,塔体高约四点七米,基石上为两层八角形基座,各面均雕花卉纹饰,上面为束腰,束腰雕并卧两对连体狮,狮身雕如意云纹。八角平板上置两层仰莲承托塔身。第一层塔身上部阴刻篆书“大金故广明大师塔”,下部雕尖拱形佛龛,龛内雕一尊佛像,高坐于莲花高台之上。其余七面皆为阴刻文字,为“广明大师灵塔之记”由于年久风化严重,可辨识的文字不多。第一层塔身顶部为仿木结构,有檐椽、飞椽、斗拱,檐上雕刻有瓦垅。第二层以上则檐檐相扣不见塔身。塔刹为双仰莲刹座,刹身覆钵式,上托三层相轮,刹顶为葫芦刹。</h3> <h3>  广明大师灵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运动”时期被推倒,部件散落于村子各处,1996年村委会将该塔重新修复,同时列为定兴县级文保单位。这是杨老师跟我近日去的石塔,因为现有资料与塔体尺寸差异太大,故更正了塔体通高规格。</h3><h3>图:广明大师塔佛龛雕像</h3> <h3>图片为杨老师品味“广明大师塔”逃禅中似有煮茶之意境……</h3> <h3>  徐水白塔,白塔位于徐水县高林村镇白塔铺村。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白砖塔,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明朝中叶圮毁,万历三十年重修。白塔景色宜人,曾被列为昔时徐水八景之一,称“凌云白塔”。1947年秋,白塔毁于内战时期,凌云白塔于近年得到重建。</h3><div> 关于该塔来历,据传:古时有一商人获得一白麒麟,消息传至京城,皇帝下旨要这匹瑞兽,商人不敢怠慢,带着这个麒麟走至徐水地界,很不幸因为天气炎热又长途跋涉,这个麒麟一命呜呼了,商人哀叹之余只好就地掩埋,建白塔记之,后来有人在此聚居,村以塔名故称“白塔铺”。</div><div>图:徐水白塔该图片来源于网络</div> <h3>  定州开元寺塔,开元寺塔又称:料敌塔或瞭敌塔,因位于保定辖区定州市,在河北省又俗称:定州塔。该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据《定州志》载:“开元寺僧慧能,尝往西竺取经,得舍利子,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下诏建塔。慧能董其役,伐材于嘉山,至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始成。”<br></h3><h3> 定州塔修建历时五十五年,谚云:“伐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之说,嘉山位于曲阳县境,宋时归属定州管辖。据《定州志》载:“嘉山,山多乔木,定州造浮屠时采伐一空。”</h3><h3>图片系恬静拍摄</h3> <h3>  定州塔塔体通高84.2米,为八角十一级楼阁式砖塔,基座为八角三层。塔体正四面每层各辟券门,其余斜面置几何形窗棂盲窗,其中第二、第十、第十一层的西南面是真窗,供塔内阶梯采光之用。最上两层八面都辟拱券门,券外绘成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及门簪。券顶上部饰有桃尖形的香火烟气,逐层向上直至顶层檐部,线条逐渐增多,它象征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兴盛景象。各层檐角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塔角原置有风铎。<br></h3><h3> 顶层檐部为八脊八坡,东南坡上置一南天门。角脊前部置黄琉璃人物、脊兽。脊顶为砖砌八角形须弥座,上为八瓣形莲花盆,盆上置铁质莲纹复钵,上接八角形饰有八卦纹饰的铁质座,承托仰莲纹铁钵,上置圆形刹座,刹座上置由六节组成的铜质葫芦形宝瓶,宝瓶下腹部四面均设有双耳,可能与脊顶人物、脊兽上的环状物有关,或为垂流苏之用。</h3><h3> 塔内每层均有梯级,塔身各层外壁内均有一周回廊。整个塔身犹如大塔中又包裹着一座小塔,而里外的连接则主要是地面的回廊部分。底层和第二层顶部有砖雕斗拱及彩绘;第三至第七层顶部饰以彩绘花纹;第八层以上回廊为拱券式顶。塔的里层即是塔心部分,底层和第二层设有三个台阶门、三个佛龛;第三至第十层,每层设有两个台阶门、两个佛龛;第十一层只设一个台阶门、一个佛龛。此外,第八层的外层四个角面上,设有四个佛龛,以及在底层的台阶中部,尚有八角形的佛龛一个。共计塔里层设台阶门二十个,回廊内以及台阶之上设佛龛二十五个,塔内壁墙体涂白色,各层回廊壁上有历代名人题咏碑记四十五块,现存三十四块。</h3><h3>注:图片系海泉拍摄<br></h3> <h3>  古人有诗赞曰:“每上穹然绝顶处,几疑身到碧虚中”。因定州为北宋边防重镇,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称:料敌塔。该塔为国内遗存的最高砖塔,三十里之遥便可见其身影。由于该塔历久方成,设计、施工人员的更替,内外层衔接不是那么紧密,自塔建成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829年间,共经历过九次地震,塔身损毁最为严重的一次,就是光绪十年那次地震,造成塔体东北隅整体塌落。开元寺塔于1988年开始复原修缮,修复过程中在塔刹上发现许多珍贵文物,历经十六年,于2004年竣工。内观此塔犹如外塔环抱内塔。廊壁绘有精美彩色壁画,颇有几分敦煌石窟的艺术特色。外观该塔挺拔秀丽,比例适当,细部手法富于变化,为宋代砖塔中的杰作。河北民谚有:“沧州狮子、定州塔、保定府里大列瓜”之称。由于该塔久已名扬燕赵大地,在1961年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栏目中,就有它的附录。</h3><h3>注:该图片系吴慧拍摄2017.6.18日<br></h3> <h3>  附录:定兴县义慈惠石柱,义慈惠石柱又称:北齐石柱。八十年代初期学者对此物尚存有争议,究竟它是属于经幢还是石柱?至今未有定论。该石柱兼具有经幢、石柱、墓塔之作用。</h3><div> 义慈惠石柱位于定兴县西北二十里的石柱村,建于北齐大宁二年(562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此柱造型奇特,雕工粗狂有力,是研究中国隋唐以前建筑形制的重要参考资料。石柱用石灰石累迭而成,通高6.65米,分基础、柱身、石座三部分。基础是一块大石,东西两边各长两米,南北两边略小,基座上有复莲柱础,莲座包括方台、枭线、复莲三部分。柱身上部为方形,下部为抹角方柱,用两段浅棕色石灰石垒接而成,石屋建于柱顶上,石屋与柱身间垫一石盖板,盖板底部刻有古钱、花果、几何形等图案纹饰。</div><div> 石屋内为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四阿顶小屋,石屋柱子为圆柱,刻出屋顶、檐椽、角梁、斗、柱子,前后当心间刻火焰龛门、佛像,两次间刻出方窗,石屋正背两面琢尖形拱式佛龛,龛内有佛像一尊,佛像脸型、背光均为南北朝时期雕刻风格。两侧壁浮雕几何形花纹,石屋的结构式样,似一殿堂楼阁模型。</div><div> 此石柱不仅设计精美、雕刻细腻、造型奇特而且刻在石柱各面的“标义乡义慈惠石柱颂”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div><div> 石柱下面是高约十余米、宽约二百多米的方形土堆,土堆下面埋葬着大量起义军尸骨。清代在石柱旁边南侧曾建有沙丘寺,至今仍有几通石碑遗存。当时定兴这一带,是起义军同官府军队交战的前沿,北齐取代了北魏后,由皇帝下旨把木柱改为石柱,在柱身遍刻《石柱颂》亦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赞扬掩埋起义军尸骨之义举,雕刻矗立标志性建筑石柱,在石柱顶端雕刻佛龛起到超度亡灵之作用。早年梁思成、林徽因先生曾经测量研究该石柱。促进了义慈惠石柱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国宝级文保单位。</div><div>图:定兴县义慈惠石柱2007年春拍摄</div> <h3>  编写此文系作者三十多年以来,对保定境内古塔做一次系统介绍,本人非专业考古人士,多年的兴趣爱好,抛砖引玉而已,错误在所难免,望同好指正!2017年7月1日作者紫塞金城于保定紫云轩。</h3><h3>本文编写参考书目:</h3><h3>《中国古塔》徐华铛编著 轻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h3><h3>《中国旅游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h3><h3>《保定文史资料选集》第二集1985年版</h3><h3>《保定古桥古塔》侯璐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h3><div>《保定文物》姚秀珍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div><div>《弘治易州志》弘治十五年翰徵仕郎兵科给事中前翰林院庶吉士婺源戴銑著。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影印版</div><div>《易县风采》贾振洲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div><div>《易县》河北易县人民政府编画册刊物1993年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