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不觉的自己已是个不惑之年的女人了,想起1992年那段日子,我的心中总是泛起淡淡的喜悦,因为那一年,我知道了有个女作家三毛,她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倾城”。而对她的名字,源于一个叫做"AM"的男人———我高中的语文老师。19岁的自己,心中已对爱情有了模糊的认识和向往,这时,他走进了我的心里,现在对他的身影,已是模糊的记不得一个完整的片段了,脑中只记得他坐在椅子上,双手拖着下巴,双眼掠过坐在他对面局促不安的我,微笑着说:“你就是三毛,三毛就你这种样子,并不漂亮......”当时我是那样的崇拜他,只要他说的话,我就会牢记在心中,既然他说我就是三毛,那么我就要看看三毛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他会这样说我。于是到书店了翻了所有三毛的书,大概有3天时间。我一天睡眠不超过4个小时,读完了书店中仅有三毛的2本书,一本“倾城”。“一本送你一匹马”。</h3> <h3> 今天回想起自己走过的生命历程。我才发现,正是三毛的“倾城”,几乎影响了我的大半生,尤其其中有一篇文章叫“说给自己听”其中有这些文字几乎成了我应付挫败和背叛的源动力。我将它摘录下来,送给如我一样曾经历过或正经历着人生种种不顺的朋友:</h3> <h3>“相信我,我跟你一样死去活来过,不只是你,是我,也是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样的人生。虽然我们和别人的际遇不同,感受各异,成长的过程也不一样。而每个人爱的能力和生命力也不能完全相同的衡量,可是我们都过下来了,不只是你我,而是大家,所有的人类。</h3> <h3> 我们经历了过去,却不知将来,因为不知,生命益发显得神奇而美丽。</h3> <h3> 生活,是一种缓慢如流水般的前进,我们在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h3> <h3> 我要你精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也要你一定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h3> <h3> ECHO,我们不放弃任何事情,包括记忆。你知道,我从来不希望你埋葬过去,事实上过去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从生命里割舍,我们的今天,包括一个眼神在内,都不是过去重重叠叠的生命造成的影子吗?”</h3> <h3> 其实在当时,我是不知道三毛是在失去自己心爱的丈夫后写下的这些文字,但我知道,这些文字给了我内心一股强大的力量,多年后我读了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我才知道她在失去丈夫切肤的疼痛中悟出珍爱生命对于至爱的亲人而言是一份责任,明白她当时唯一的念头是希望自己能坚强的为了父母双亲活下去,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逃脱自己结束生命的结局,她的痛和所有结束生命的理由,我是懂得。有时我在想,假如上天能赐给他和荷西一个孩子,她或许会活的更久点。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生命的感悟,可是,遗憾和欠缺,确是生命的真实。</h3> <h3> 当时她是写给自己的,但是我却受用了半辈子,今天又将这些文字写下来,送给还没有忘记三毛的读者,或正经历着或经历过种种不顺的朋友,或许今天三毛可能在天堂里早已和心爱的丈夫享受着恩爱的天堂生活,或许也遭受了人心的变故,但尘世的人,始终是不知和不懂的。</h3> <h3> 三毛,怀念你,愿你永远是幸福、美好和洒脱的,永远不再遭受人心的变故......</h3><h3> ( 说明:文中的照片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