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湾的“红房子”

东生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层楼的红房子"</b><b>,这个难以磨灭的印象不知留在多少人的脑海里。是的,我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b></h1><h1><b> 祖国的北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有个小镇叫二道湾,几幢红砖砌成的小房就座落在荒无人烟的黑土地上,显得格外孤独凄凉。这曾是日本侵略我国东北时修建的一个飞机场,日本投降后,这里一度成为我国空军飞行学校的飞行训练团,之后几经变故成为空一军培训无线报务员的教导队。 </b></h1><h1><b> 1979年3月,我们所在的沈阳军区空军某三团直指挥连12名刚刚入伍才几个月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来此进行七个月的报务员训练,留下了永远的记忆……</b></h1><h1><b>这就是我们曾经的住过的二层楼红房。</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高梁米,苞米茬子,窝窝头",艰苦的生活,荒野的环境,没有吓倒年轻的你我,反而练就了我们一往无前的精神。实在寂寞的时候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离营房不远的那条火车轨道,看着呼啸奔驰的列车,听着轰隆向前的车轮声,我们默默地思念远方的亲人,幢景美好的未来。</b></h1> <h1>  <b>那时候,我们整</b>天<b>背电码、练抄报、发电文。嘀嗒、嘀嘀嗒,一串串的电码,一行行的电文,随着我们轻巧的手腕,快速、准确地传送向天空,普写着一曲曲永不消逝的电波。大家从一无所知血气方刚的青年,练就成的刚毅不屈、勇敢无比的革命军人,为保卫祖国安宁,奉献自己的青春。</b></h1> <h1>  <b>1979年10月28日,我们12名学员在带队班长王长顺的领导下,终于光荣毕业拍下珍贵的合照。后排左起:余金友、杨云龙、陈忠恩、马云广、李敬、梅光帅、王东生。前排左起:袁财、李树宽、王长顺、戴显民、刘占清、杨忠效。</b></h1><h3><b> </b></h3> <h1> <b>毕业后,大家各自返回部队服役,战友之间少了联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思念战友之情日俱加深。在我们寻找失联多年战友时,才知四位战友因病而已远离了我们。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我们陷入无比的深思而痛苦之中,让我们为他们敬上一杯酒,愿战友在九泉之下好好安息。战友不会忘记你们。</b></h1> <h1><b> 经商议决定,我们结伙故地重游,寻找过去,追逐回忆。2017年5月9日,浙江战友梅光帅、王东生及夫人乘机飞赴沈阳,与沈阳长春等地战友汇合后直扑二道湾,以实现大家心头里多年的梦想。</b></h1> <h1><b>  下午二时,战友刘占清、李树宽驾车到桃仙机场迎接我们。诉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尽的兄弟情。热情的拥抱、亲切的握手,紧紧地将我们带回三十八年前过去。<br></b><b> 简单地交谈后, 热情的战友便领我们去参观著名的北陵公园。</b></h1> <h1> <b>38年后的四战友来到了同一个镜头下。李树宽、王东生、梅光帅、刘占清。</b></h1> <h1><b>李树宽夫妇</b></h1> <h1><b>王东生夫妇</b></h1> <h1><b>二位夫人第一次合影留念。</b></h1> <h1> <b>晚上,见到了在沈的二道湾战友马云广、余金友以及十七团指挥连战友王洪臣。大家围座一起回忆一件件历历在目的往事,畅谈起一场场战斗的友谊,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b></h1> <h1> <b>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我们便奔赴吉林长春市。刘占清战友驾驶自家车驮载着一部分战友家属出发,我和树宽乘坐列车赶往目的地。马云广和余金友二位战友因工作无法离身同往,留了点遗憾。在长春的杨忠效战友用他那丰田大吉普和杨云龙战友一起到车站迎候。</b></h1> <h1> <b>等我们赶到长春已过午餐时分,饥肠辘辘的我无暇顾及面子,让战友带我们来到正宗的东北饺子王店,美美地饱餐一顿久违了的东北水饺。</b></h1> <h1>  <b>下午,趁着晴朗的天空,杨云龙、杨忠效战友领我们参观了“伪满洲国皇宫”。据介绍,它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b></h1> <h1> <b>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b></h1> <h1> <b>晚餐上,袁财战友也赶来了。瞧他们的合照,笑得如此灿烂,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八年前过去。真诚的战友情谊,结成了永不磨灭记忆。</b></h1> <h1> <b>干,喝一杯久酿的美酒,唱一首高吭的军歌,许一个美好的祝愿,吼一声"战友万岁"!</b></h1> <h1>  <b>5月11日一大早,我们一行八人驾驶700多公里,直驶此行的目的地二道湾。</b></h1> <h1> <b>一路上的北国风光,让人心旷神怡。</b></h1> <h1> <b>到富裕县了,如今的县城高楼林立,宽敞的马路,整洁街道,早已不是原来印象中的富裕。</b></h1> <h1> <b>二道湾也变了样啦,只能向当地群众打听当年机场的方向。</b></h1> <h1><b> 找到了,这是二道湾机场遗址。周围什么也没有了,只凭仅有的一段机场跑道,判断这是机场位置,营房离这不远了。</b></h1> <h1><b>回忆当年场景是多么激动啊。</b></h1> <h1><b>杨云龙在宿舍楼前。</b></h1> <h1><b>刘占清战友在故土前影照。</b></h1> <h1> <b>六位当年在此学习生活的战友,重新回到了自己居住过营房前再次留影,回味无穷,思绪万千。</b></h1> <h1> <b>宿舍的大门及房间,已被废弃的农作物堵塞得严严实实,破烂不堪的大门, 残缺不全的窗户,给人带来一股寒心的感觉。</b></h1> <h1> <b>宿舍中的木地板也腐烂断裂,出现一个个大洞,但这恰恰又是光荣历史所留下的最好迹痕。</b></h1> <h1>  <b>从侧门走进宿舍内的走廊,是这个样子了,当时我们是住在二楼,冷漠的墙壁挡住了我们。</b></h1> <h1><b>战友们在指认当年的场景。</b></h1> <h1> <b>这位老太是河北人,据说全家人在此住了三十年了,主要照看遗留下来的营房。</b></h1> <h1><b>找到了当年的教室。</b></h1> <h1><b>昔日的猪圈,如今巳是一片废墟。远处就是那条火车轨道,与过去不同的就是,如今多出一条与轨道平行的高速公路。</b></h1> <h1><b>这是当时的食堂。</b></h1> <h1><b>那时候的杨忠效</b></h1> <h1><b>王东生与战友戴显民当时的留照。</b></h1> <h1><b>在去二道湾的途中,再次想起一同学习的空一军的战友,此时不知何来的灵感,忽然想起调入空一军的原我团干部周民,在他的全力帮助下,在我回家不久终于联系上了空一军通信营一同学习报务的杜玉民战友。</b></h1> <h1><b>站在中间是指导员,湖南人。因时间太久,我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幸亏杜玉民、马平战友回忆提供,才知他叫范志民。他既是问病拿药的卫生员,又是卖烟递皂的售货员,深受战友们的敬佩,他现居住在长沙市。当年我们的连长叫谭越涛,听说已与世长辞。</b><b><br></b></h1><h3><br></h3> <h1><b>当年我们的副连长夏星源,他目前在江苏常熟居住。</b></h1> <h1><b>这是宋东泰教员,他是广西人。</b></h1> <h1><b>当年无线报务学员的毕业照。在这里我们代表当年的全体学员向尊敬范指导员、夏副连长及各位排长,向为我们付出心血的教员说声:谢谢!感谢你们的精心培养,敬请保重身体,敬祝晚年幸福。为已故的谭连长烧上三柱香,鞠上三个躬……,谭连长,我们永远怀念您。</b></h1><h1><b> 当年我们是第十九期,据说1980年举办了第二十期后,二道湾教导队就不复存在了,报务员培训任务全部集中到大连金州的沈空通信教导大队。</b></h1> <h1><b>重游二道湾的时间不长,可看的景物不多,但给曾经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人们,留下的回忆和思念太多太多。</b></h1> <h1> <b>原计划在富裕县住一晚上,但热情的忠效硬要安排我们去吉林省的最东边长白山上的天池看看。当我们赶到大庆时正值太阳西沉时刻,火红的太阳照映着大庆独有"磕头机",一幅壮观的画图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们不禁为大庆而欢呼,为铁人王进喜的壮举而呐喊。</b></h1> <h1><b>要说对大庆有什么印象,只能说是随处可见的磕头机。它站立在田间路旁,房前屋后,不计其数。</b></h1> <h1><b> 在途径长春时,我们到忠效家里坐一下,见到了他那贤惠的夫人。</b></h1> <h1><b>从长春往东奔驰600多公里,于5月12日晚上到达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又开始畅饮了。</b></h1> <h1> <b>第二天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水,景区内雨雾茫茫,无法进山欣赏。仍不死心的忠效为了我们不虚此行,又驱车把我们拉到100多公里外的长白县,让我们领略异国风光----朝鲜。</b></h1> <h1><b>白桦树是东北特有的树种,南方女孩不自觉留下到此一游的定格。</b></h1> <h1><b>远处的雪山依然屹立在高高的山尖。</b></h1> <h1><b>路旁常年不化的积雪,不自觉地让你下车拍照。</b></h1> <h1><b>  这就是常说的鸭绿江,此处江宽50来米,水不深不急。对面就是朝鲜的惠山市,捕鱼干活的群众、站岗的军人都清晰可见,当我们拿起望远镜观察时,当班的士兵害羞地躲进了岗亭。</b></h1> <h1> <b>如果要问两地有何不同,我发现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我国的山是绿的,对面山则秃的;二是我国是个县级小城,却是高楼大厦,对面是市但只有几栋楼房,大都是平房,说是村落更为妥当。</b></h1> <h1> <b>中午,我们来到鲜族人经营的冷面店,鲜族小菜鲜族冷面让人直流口水,热情的鲜族姑娘朱迎花落落大方与我们合影,鲜艳的民族服装给我们留下永久的纪念。</b></h1> <h1> <b>战友相聚是短暂的,可战友真诚的友谊源远流长。有人问:你们赶赴几千公里,为了看几栋破旧不堪的房子,见几个当兵战友值吗?我正要告诉他们,这就是军人与普通人不同之处,这就是常人不可得到的精神情感,这就叫"军魂"。</b></h1> <h1><b>分别三十八年的战友再次合影留念。后排左起:袁财、杨云龙、杨忠效。前排左起:李树宽、马云广、王东生、梅光帅、刘占清、余金友。</b></h1> <h1> <b>二道湾的战友,珍惜吧!珍惜我们的友情,珍惜我们的身体。分手时的握手告别,告别时的嘱咐,已经表达出我们紧紧拥抱了三十八年的兄弟感情。让我们共同珍藏这份来之不易的战友情谊吧。</b></h1><h1><b> 借此感谢沈阳、长春的各位战友这几天来的付出,你们放弃繁忙的事务,盛情接待、陪伴我们,让我们由衷地道声:辛苦了!期盼我们早日再相聚!</b></h1><h1><b> 此片同时也献给曾经在二道湾教导队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其他战友,让我们共同记住这段光辉的历程。&nbsp;</b></h1><h1><b> 2017年5月24日制作</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