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湘北,天岳幕阜山下的南江古镇,赣鄂毗邻,距武汉230公里,距长沙160公里,距岳阳90公里,距平江县城40公里。自古商贾云集,兵家要地。这是一方神奇之地,传说伏羲天岳幕阜山上观天象,演八卦;舜帝封天岳。史记大禹治水,葛洪炼丹,黄庭坚赋诗,中正题词……。古迹名胜三天两夜道不尽,山雄石奇林秀景美数不清。</h3> <h3> 幕阜山下的江南古镇一南江桥,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家。古镇的地标就是“桥”。一九六三年前,那座有着六个高大石桥墩,两边各伏着六只硕大麻石大天鹅,铺着长长圆状木条,巍峨而古老的老南江大木桥去哪里了?哎,已被无情的岁月,社会交通的发展进步淘汰了!这是一九六五年建成的新公路桥,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它至今也有五十二岁了。</h3> <h3> “南江桥”这三个遒劲有力的楷书大字出自平江文化名人黄驾球先生父亲恕存老先生书法大家之手。</h3> <h3> 明正统五年,两岸百姓在南江河上首建大石拱桥,也许就此始称南江桥。明隆庆三年,已形成集镇,史称南江市。七十年代末时,全镇方圆一公里许。桥东边有下街.老街和新街。桥西边只有一条西街和半条桥头街。 这是六十年多前的下街,街道不长,街面不宽但热闹繁华。当时南江桥的益新.天生祥.共和斋.黄金盛.大同和.大同益.隆泰昌.大顺祥.广益斋.同茂盛.协同康.庆云斋.鼎和号.同兴恒等好多商号生意做到了汉口.长沙.南昌等,周边岳阳月田.湖北通城.江西修水铜鼓.梅仙柘庄都踊跃前来贸易,边界集市交流十分活跃。解放后至一九七三年大洪水前,区公所.银行.税务.市管.供销合作社南货.百货.文具门市部.收购部.餐饮.医院.大药房等,大都集中于此,是南江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街,南江桥曾有“小南京”之称。</h3> <h3> 老街,是南江桥最早的也是最古老的一条街。街口文昌阁,街中南镇殿,街尾是欧家大祠堂(解放后改学校,“文革”中改建成人民医院)。三大建筑气势宏伟,殿堂楼阁,雕梁栋画栋,庄重肃穆。祠堂里孩子们白天读书,夜晚大人看戏,南镇殿香火旺盛。老街有书店.纸张文具.印刷厂,南百货日杂,还有制伞.药房.屠铺以及斋铺副食.包子.油坨.面食等小吃连家接户,热闹非常。鼎和里.延春堂.裕和堂.庆云斋.恒盛美.福兴和等商号现还记忆犹新。特别是杨府定生.叶府仕珍.朱府握山.欧阳多生先生等好多老板的商号在长沙武汉岳阳江西都有名气。解放后公私合营,个体经济逐渐成为了历史。</h3> <h3> 担水巷前的文昌阁,是祭祀文昌帝君,保地方文风昌盛而建的祭祀建筑。解放后先后改做了区公所.人民公社.卫生院.供电所等。文昌阁前有银行.供销社的南货.北货.杂货等大商铺,地处中心很热闹。“文革”时期,全镇所谓的“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被丧心病狂的“造反派”好几次集中强迫跪于此地接受批斗,其无人性的迫害令人发指,至今心有余悸,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h3> <h3> 这是南江镇欧阳俭朴先生收藏的我们南江桥“大同益.共和斋.益新.大同和.天生祥”几个大商号在解放前共同发行的光洋一角纸票子嘞。可见当时南江桥商业是非常繁华的。</h3> <h3> 您看见没有?票子左边角上还盖着原住在老街上“剥皮巷”欧阳汉辉(毛莉爷爷)老先生的大印嘞!</h3> <h3> 这是下街尾原许家铺里房中的过道,很有民国时期商居房的味道,前商铺,后睏房厨灶卫生间。</h3><h3> 老住户许府秀凝(一世祖)于清中自江西抚州清溪县移民南江桥,生庆伦.亿伦兄弟繁衍生息至第五代其后之子侄有甲生.本生.静生.平生. 葆生.勤生以及后人醒秋.曙秋.晃秋.益秋.昜秋.桂秋.元秋.晓秋(忠明)兄弟姐妹,靠老实忠厚.诚信经营小本生意南杂副食鞭炮加工等,平凡度日。现许家第七代快球先生将祖业改建大厦安居乐业于此。许氏家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幸福美满,许家铺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 </h3><h3> 从许家铺巷道出去,后面是一片乱坟堆和各家户菜园,直通河边。沿河往南走,左手边叫“草湾里”,这只大湾里,有良田沃土三十余亩。</h3><h3> </h3><h3> 许家铺对面是“文昌阁”,左边是欧阳多生老先生商铺,右边是公私合营后南江供销社中心门市部,现为潘府益军先生兄弟家居。 老街.下街.新街十字街口处,有条“担水巷 ” ,这巷直通河边。八十年代前巷中住着吴府沐林.浩林.固林以及王府自庆.平南兄弟和毛府想球.俊球.神球等老住户。靠河边有古井一口,冬暖夏凉,甘甜可口。清澈见底的清泉似母亲的乳汁,默默无私地哺乳着古镇子民,记忆难忘。</h3><h3> 新街为1952年春由区政府牵头所建,有店铺40多个,长220米,往后居民陆续建至罐咀上,全长约千余米,街宽度约十米左右。新街算是解放后由政府最早指手规划的第一条街。由下街进入新街口这一段,两边是供销合作社商店,中段是缝纫社.加工厂.印刷厂.生活服务厂.余氏理发店.染行.药店.蔬菜园.镇小学等生产生活服务类行业,街尾有三五家小南杂店,从五十年代初至七三年六月大洪水前,一直是比较热闹的一条街。</h3> <h3> 桥西那边有西街,“文革”时曾叫“红旗”街。 这条街自桥头起,依河而建是特色。其街道弯弯曲曲,别具一格。北有螺形尖,其山依水,形似螺丝。山下因河水搬运有一大沙坪,故称螺形坪。坪上灌木成片,杨树.柳树.椿树等合抱参天,绿荗成荫,鸟语花香,特别清静,依山傍水,浪漫好玩。</h3><h3> 一九七三年全国“农业学大寨”时,在“要河水让道,叫高山低头”的口号声中,桥东四房生产队.桥市西街生产队和桥西冷家生产队“大干苦干,围河造田”,个把月时间,一个绿树成荫.藏蓄洪水形成的自然生态漂亮大沙洲公园一夜消失了,是小镇居民永久的伤痛。 自大桥进入西街,五十年代末时,首先见到的是一个用杉木.蔑条.杉刺搭成的大凉棚,供来往行人歇息。右手靠河边的吊脚楼里,住着黄府晓初蔑工大师傅一家(毛领华.袖华外公),他家蔑器精制漂亮耐用,远近有名。对门南面是欧阳怀君叔家的小南杂店 和何府兴端老先生大商(国才叔之父.注平最平进如爷爷)家居以及陈府最乐老师傅(长奇朴奇兄之父,周爱爷爷)的铝合五金大店铺,危府指叔(孟先.六先之父)鞭炮店以及许府容生.黄府继良.乐平.构良.欧阳全龙(传友崇友宗友父)一家和湛府冠军(曾任121矿矿长)等老住户。</h3><h3> 靠西面有袁尚珍老板的杂货店,许府容生先生大药房,曾府征求兄家的南货店,许府勤生先生(忠明父,愿雄.飞琼.占鳌.排云兄姊祖父)家的“兴和祥”和拔爹的南杂店(王府雪叔家),隔壁就是地方上有名的“广福寺”。</h3><h3> 靠河边晓初师傅隔壁依次老住民是朱府驾輝叔(煌儿父) .罗府美如(制伞大师傅,贺春兄之父).毛府文周.孝哥油货店.曾府国安伯大染坊(磋如碧如建中父)一家。</h3><h3> “广福寺”侧住着李府购良兄弟.邹府用军(黎明父)铁业铺.实姿家小南货.育球应球制伞坊。隔壁住有红卫鞭炮店.湘如.能强.未周.子球.坚如.皎如.喜如.燕姐.想春.益宗.定叔(危明父)和陈府魁斗先生(碧哥朝霞之父)书香门弟之家。</h3><h3> 对面靠河边住着大厨师丙根爹(漫叔健兄迎春谢春兄姊之父)一家,隔壁有楚恒(开开之父)有恒.俊恒叔家的南杂废品收购店;有毅夫兄.羡春姐.吉叔(雨顺友顺父).朗兄(胜亮爸)等老住户及才质嗲(准秀日复谢球兄弟之父).决嗲(村兄满弟父)南杂商铺店和严医师照相馆至街尾住着张医师(翠寒傲寒父).厨师志嗲(新坚耐坚济妹父)等二三十户人家,与对面“长春里.伞铺里.锅棚里.叶家饭店.大同益.享堂里”等二三十户人家形成一条大约十米寬,千把米长的合面街,人来人往,热闹至极。一到开饭时,娘爷喊伢啧妹啧回家吃饭声此起彼伏。街邻四舍,友爱和谐,民风古朴,难以忘却。 南江河似淡绿的绸带,将古镇一分为二,不知忧愁地曰夜向南奔流。</h3><h3> 西街沿河边的吊脚楼与滔滔河水相映,风景独特。 夏天一到,这河就是镇上孩子们洗冷水澡.打水仗.捉鱼捕虾.玩沙子的游乐天堂。 对面大沙滩上的细河沙,细嫩嫩软绵绵的,白得像盐似雪,脚踩在上面痒兮兮的,舒服极了。 夏秋皓月当空之夜,沙滩上.沿河边到处都是歇凉的人们,孩子们追逐嘻戏的欢笑声和对着月光捉鱼虾呼喊声及中老年人的山歌声汇成一支动听的交响乐曲,久久徘徊在古镇上空。 南江河,母亲河。她发源于上塔市冬桃山和天岳幕阜山,流经冬塔.石浆.南江镇.大洲乡.梅仙镇到瓮江镇入杨梅江,全长80余公里汇入汨罗江,进入洞庭湖。 解放前,南江桥水运发达,上游石浆乡.幕阜山沿线及南江桥的竹木.油茶.棉麻.稻米等物资顺河而下。下游岳州.汉口.长沙.平江县等地的生产生活物资经汨江水运至南江。直至50年代末,大洲的石灰仍然可水运到南江桥。河面寬阔,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结队,小鱼小虾用脚能泼到岸上。河里“荡长江”(即用茶枯水.柳树叶汁毒鱼)时,满河都是捡鱼人。男女老少扎衣挽裤.赤膊上阵的欢乐开怀场景犹如昨天。 八十年代初始,由于上游乱挖滥采长石,河沙堆积,水源枯竭,鱼虾绝迹,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所幸近年政府重视,大力整治,河道生态环境大有改观。</h3> <h3><font color="#010101"> 进西街左手边三十米许即广福寺,它建于元代,占地二十余庙,嘉庆重修。建筑高大,宏伟肃穆,僧人众多,晨钟暮鼓,经声不断,庄田百庙,收租百石。为祈福消灾,施舍贫苦,修桥铺路,行善积德留下丰碑。民国12年,由平江县委党支部书记陈弗章介绍入党的.南江最早的女地下共产党员王慕英,(南江镇青峰村人,长沙衡萃女校毕业,21岁入党参加革命)在寺内建“广育女校”,招收女生百余人,开设缝纫刺绣美术班,既学专业又宣传灌输妇女求解放.救国救民的革命道理,一直至解放前夕。寺外有寺巷,巷道深深,巷口有广生伯朱记铜匠铺,巷中住有玉元先生家(平南.木南.少南之父),他是个文化人,在铁业社任会计负责人等,文质彬彬,博学多才。巷中住着贺师傅和解放前做大生意的王府林丰老先生.中平西平桃平兄姐一大家。巷尾住着奖嗲一家人。夜边巷子里漆黑漆黑,单身行走好泣人啰!寺巷右边是锅棚里,又叫铁业社,是南江农机厂的前身,能泻锅.倒炉罐.犁头铧板等铁业,能翻沙倒模,大炉大火大风箱,很具规模。魁斗先生.时凤师傅.国安师傅.兆师傅.龚师傅.奖师傅等都是铁业社农机厂元老,献清.腾蛟.殿秋等都先后任过负责人。隔壁是伞业社做油纸伞,一到天晴,街道上晒着成片的红红绿绿的纸伞,被太阳映得五顏六色,漂亮极了。美如.望枚.向怡.枚玉.有根.善根.国兴.诗定等等都是从长沙邵阳等地请来的大师傅,油纸伞做得特棒,还销通城浏阳等地。寺巷左边是胡嗲银匠铺,广生师傅(彩霞富霞子霞之父)铜匠铺.接上去是构堂伯(如根李什春华父亲)铜匠铺和画嗲师傅(课寿恩桃父亲)铜匠铺,叶千寿老先生的旅馆饭铺和享堂里大商叶伯一家和潘甘林老革命.孙建国兄妹.欧阳千军兄一家等……。铁业社.金银铜铺的金属敲打声,伞铺里剁竹削竹车竹声,“长春里”人参米机的爆炸声和人来人往的嘈杂声,像一支美妙的旋律,从早到晚很热闹动听。</font></h3> <h3>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中午,特大洪水冲倒了全镇四分之三的房子,全镇一片哀号,其惨犹于昨天。老西街房子仅剩下地势较高的享堂里和靠马路上地势高点的几家,其它一并倒塌。灾后党和政府对灾民积极安置,吃饭住宿统一安排到区上.粮管站.121矿等单位。全镇房屋全倒户.半倒户政府分轻重救济,支持鼓励重建家园。这是灾后至八四年前陆续重建的桥背西街。昔日高大肃穆气派的广福寺(广育女校.乡公所.粮管站.农机厂)不见了,许家“兴和祥”.杨家“长春”大商号.伞铺里.锅棚里.严医师照相馆.染铺.铜匠铺.银匠铺.廖老子修表店.百货食杂等合面商铺和有名的古建筑和古老热闹的西街都被凶恶的洪水冲走了,留下的是永久伤痛与记忆。</h3> <h3> 您还记得螺形山上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九岭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吗?亭子很气势肃穆,文革时期被恶人扒掉了,现只剩下个大土包。</h3> <h3> 令人欣慰的是,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一座新的抗日烈士陵园更加雄壮巍峨地矗立在露江山上,先烈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h3><h3>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弹 指一挥间,尘埃拂去喧嚷,留下的是童年记忆和乡情乡愁。蓦然回首,家乡的容颜今非昔比,发展傲人。 </h3><h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南江古镇有如古老大木桥上的大天鹅,正展开双翅奋力飞向美好的未来。</h3><h3> </h3><h3><br></h3><h3> </h3><h3><b> </b></h3><h3> </h3> <p class="ql-block">附老南江桥(网友回马枪供藏)</p> <p class="ql-block"> 附: 一九二三年“广福寺”前的老渡口(网友供藏)</p> <p class="ql-block"> 附 南江镇螺形尖侧1938年国民党抗战时期所修的长武老公路木桥(1965年因新建南江大桥而废弃)。</p> <p class="ql-block"> 附: 新建的露江山抗日英雄纪念碑(南江网供藏)</p> <p class="ql-block"> 附:平江北乡柘庄(距南江镇九公里)光绪年间柘庄华龙“新华兴”商号串票(网友供藏)</p> <h3> 以上三图选自杨衍秋.邹及夫编著.黄驾球先生摄影《南江纪事》.“一品”网友收藏,特此致谢,供参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