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初夏的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六楼会议室,一场以“爱国、环保、励志”为主题的接受红色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正在召开。</h1> <h1>2017年5月17日,晨曦中,七年级学生代表从副校长崔胜潮手中庄严地接过天水市第六中学校旗。</h1> <h1>七年级全体师生整装待发,期待踏上这红色之旅。</h1> <h1>走出校门,每个人都是六中的形象大使,看!迎风飘扬的旗帜上,书写着六中人的自信;有序前行的队列中,展示着六中学子的风采。</h1> <h1>我们雄姿英发,行走在路上。</h1> <h1>初夏的早晨,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身边的树,郁郁葱葱,无不在宣告着生命的伟大!</h1> <h1>旅途中,我们有自己的小快乐。</h1> <h1>走过藉河边,穿过红桥,不由得想起毛泽东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h1> <h1>在老师的指挥下,我们安全有序地穿越马路。</h1> <h1>上山的时候,阳光愈加强烈了!同学们大汗淋漓,但我们依旧步履坚定。</h1> <h1>终于到了目的地――邓宝珊将军纪念馆,稍作休息。</h1> <h1>大家沉浸在小有艰辛后的兴奋中。</h1> <h1>缅怀先烈,通过导游的认真讲解,大家深刻地了解了邓宝珊将军的爱国事迹。</h1> <h1>邓宝珊(1894—1968),甘肃天水市人,16岁在新疆参加同盟会,次年参加著名的伊犁起义,后在陕西参加讨伐袁世凯,1918年在陕西三原与胡景翼创立靖国军,后参加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1932年任新一军军长。1936年西安事变,他支持张学良与杨虎城的八项主张。在平津战役中,他以民族大义为重,通过不懈努力,促使北平和平解放,为保护北京这一历史文化都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h1> <h1>在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同学们认真地聆听导游的讲解,严肃的观看着馆内珍藏的文墨丹笔。同学们深深地被邓宝珊将军的爱国事迹所折服,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红色教育,激起了向将军学习的爱国热情。</h1> <h1>怀着对邓宝珊将军的崇敬与缅怀,以及对纪念馆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的感激,大家一起合影留念。</h1> <h1>这一刻,我们将笑容定格;这一刻,我们感受着集体的温暖;这一刻,我们接受着阳光的洗礼;这一刻,我们喊出了共同的心声――六中,我爱你!</h1> <h1>参观完邓宝珊将军纪念馆,稍作修整后,学生才艺表演开始了:七年级一、二班学生首先吟诵起杜甫的《秦州杂诗》,在吟诵中,同学们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深刻的体会到秦州文化源远流长,激起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h1> <h1>传承文化,吟咏杜甫诗歌《月夜忆舍弟》。</h1> <h1>在欢歌笑语中,孩子们正在展示他们的才艺。</h1> <h1>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赵馆长向六中赠送馆藏纪念书籍。</h1> <h1>邓宝珊将军纪念馆馆长和天水市第六中学校长合影并讲话。最后,校长李美喜就活动做了总结,她肯定了同学们在活动中的组织纪律性,赞扬了大家在整个参观过程中的文明行为及认真学习的态度,并勉励大家“立德树人铸英才,修身勤学兴六中”。</h1> <h1>下午,师生共同观看了印度励志电影《摔跤吧,爸爸》。满满一天的正能量,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了很多启发。</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