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的工农兵上大学(常州纺工篇)

周志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工农兵大学生,又称“工农兵学员”,特指在文革期间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群体。文革时期的1968年9月,为了贯彻“七二一指示”。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规定学制为两年,学生毕业后仍回厂工作。此后,“七二一工人大学”的这种学制和教学模式逐步向全国的工矿企业推广。</h1><h1><br></h1><h1>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h1><h1><br></h1><h1>1972年春,北大、清华的招生试点经验在全国高校大面积开始推广。从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10年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万基于基层推荐和审核制的大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h1> <h1>我们不能够忘记:在共和国的日历上,“文革”是个特殊的时段,工农兵上大学是那个时段的新生事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工农兵上大学已经逐步成为历史而载入了史册。工农兵大学生这一特别的群体也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完成和结束了历史和社会的使命。</h1><p><br></p> <h1>记忆回到1970年,这一年作为试点全国的少数高校开始酝酿复课开学。根据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作为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有近4万名从基层工矿选拔推荐出来的“工农兵学员”走进了大学的校园。</h1><p><br></p> <h1>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教育事业和培养人才方面出现了断档。但是在文革中期开始选派考核招受的工农兵学员能够勇敢顶住逆流、学习自觉刻苦!</h1><p><br></p><h1>许多同学毕业后基本都在各自的工作单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顶起了工矿企业持续发展的大樑。许多人后来还跻身社会中坚:或成为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或选择(在国内或赴海外)继续深造,或被选拔到国家和各级的领导岗位担任要职,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h1><p><br></p> <h1>常州市历史悠久,常州市的纺织工业早就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上世纪70年代,常州纺织业的产值约占到全市的1/3,利润要占到全市的60%,纺织成为常州的支柱产业,中小城市学常州、常州纺织也成为了全国的纺织工业的排头兵。</h1><p><br></p><h1>所以在这个时期,常州市能够走出去读大学的工农兵学员绝大多数的是来自于纺织行业。</h1><p>(照片来自于常州国棉一厂的气流纺车间。)</p><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起、每年都有十六万余名从工人、农民(知青)和解放军中推荐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上大学。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精英。(附常州纺织工业局1972年度上大学合影。)</span></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工农兵大学生 青春似火 意志如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走向教育革命的战场。</span>1973年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提出了全面整顿,因此这一次的招生特别增加了文化考察,学制也增加了半年文化补习期。(附73年度常州纺工系统上大学人员的合影照片)。</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排中间是原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当时是担任常州纺织工业局局长。</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排右二是作者本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工农兵大学生 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无产阶级争光。<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3年当时由于张铁生学员在考试时交了“白卷”后,“四人帮”拿来做文章并再次掀起批邓,所以74年度没有进行文化考核,学制仍旧是三年。(附74年度上大学人员合影。)</span></h1><p><br></p> <h1>工农兵大学生是特定历史的产物,他们承载着那个特殊年代的光荣与骄傲!</h1><h3>(1975年常州纺工上大学合影留念。)</h3><h3><br></h3> <h1>1976年是动荡的一年、难忘的一年、激情燃烧的一年。一举粉碎“四人帮”、文革宣布结束。工农兵大学生也是最后的一次招生。他们圆满地完成了那个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1976年度常州纺工上大学人员合影)</h1><p class="ql-block"><br></p> <h1>那个时期的工农兵青年走进了大学,心里很单纯,目标很专一。牢记忠于共产党、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报效 送我们走出来上大学的工矿企业。</h1><h3><br></h3> <h1>豪不夸张的说,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他们其中很多人曾经是共青团的团干部或者是优秀的青年业务骨干 。</h1><p class="ql-block"><br></p><h1>(这是1973年5月 常州纺工 团干部培训班的合影留念。 前排右1 蒋海燕,中排左2 周志勇,后排左4蒋建国……)</h1> <h1>许多优秀的团干部和复员军人从工厂的第一线被推荐选送到高等院校去学习培养和深造。</h1><h3><br></h3> <h1>1973年 常州纺工第三期团训班三班</h1><h1>(后排右2 潘富忠,后排左2 曹德发</h1><h1> 中排左2 朱云芳,前排左1 傅瑞华)</h1><h3><br></h3> <h1>当年团干部、上海读书进华纺,</h1><h1>毕业回工厂、带领企业创辉煌。</h1><h1>后排左3 :唐国大(原合纤总厂厂长)</h1><h3><br></h3> <h1>男儿当自强,敢拼才会赢!</h1><h1>这是欢送1974级的常州纺工上大学的男同学时的合影。</h1><h3><br></h3> <h1>中华女儿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h1><h1>欢送常州纺工1974级上大学的女生时合影留念,中间一位是当时常州纺织局的军代表。</h1><p><br></p> <h1>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学习任务艰苦而繁重。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刻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绝大部分都是圆满完成了大学普通班的学业。</h1><h1><br></h1><h1>学校的老教师们感慨地说过:这些工农兵学员能吃苦、素质高、自律严、团结好、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自学能力特别强……。老师的讲课也非常有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也动足了脑筋,甚至有的老师晚上还要帮助辅导学生们复习功课。</h1><p><br></p><p><br></p> <h1>文革特殊年代入学的工农兵大学生是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一代。他们为完成和学好大学课程而努力拼搏。有时把课堂搬到了农村和工厂。</h1><h1><br></h1><p><br></p> <h1>毛主席的教导记心间,</h1><h1>奔赴工厂生产第一线。</h1><h3><br></h3> <h1>工厂实习:工人师傅 现场教学</h1><h1>开动车床 边干边学。</h1><p>(右一为常州丝绸印染厂的张苏霞)</p><p><br></p> <h1>无锡轻院74级棉纺专业的朱云芳等同学在纺织厂进行实习。大学读书、来自工厂 、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永远保持着工人阶级的光荣本色。</h1><p><br></p> <h1>工农兵大学生牢记使命、刻苦学习。在节日期间还要放弃休息,义务地参加上海市中心的繁华地段的治安维护工作。</h1><p><br></p><h1>大学生组成的业余宣传队的同学们利用课间自排自演节目,在节日期间走向工厂、军营进行慰问演出。</h1><p><br></p> <h1>苏州丝绸工学院染整专业的同学们在徐州印染厂实习期间,不忘参观和瞻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并在纪念碑前合影。</h1><h3><br></h3><h3></h3> <h1>工农兵学员在外出学习参观期间,瞻仰了中国共产党的上海“一大”会址。</h1><p><br></p> <h1>在大学体育馆门口</h1><h1>(周志勇 刘新华 张忠良)</h1><h3><br></h3> <h1>72年级进苏州丝绸工学院上大学的张苏霞和韩珊琴同学。</h1><h3><br></h3> <h1>上海同济大学 校门口合影。</h1><h3><br></h3> <h1>苏州丝绸工学院的常州同学</h1><h1>郑长生,许建平,朱建平</h1><h1> 徐美娟 ,张苏霞</h1><h3><br></h3> <h1>上海机械学院的计算机房门口合影</h1><h3>周志勇 孔瑞坤 张忠良 王泰军(从左起)</h3><h3><br></h3> <h1>来自常州纺工系统上大学的邱铁平、王建庆等同学们前往上海机院交流和看望老乡并一起合影留念。</h1><h1><br></h1> <h1>复旦大学经济管理专业</h1><h1>学习的张苏霞同学(中)</h1><h3><br></h3><h3><br></h3> <h1>左起:</h1><h1>汤建平 陈方炯 周国庆 梅良诚</h1><h3><br></h3> <h1>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h1><h1>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常州市纺织空调行业的专家。</h1><h3><br></h3> <h1>苏州丝绸工学院的王建庆、张学崎、郑长生、许建平等同学 在工厂实习期间忙里偷闲,外出游览乐一回!</h1><h3><br></h3><h1>他们圆满地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回到常州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顽强拼搏、不断进步,逐步锻炼成长为工厂、科研、学校的掌舵人。其中:</h1><h1>许建平担任了常州市东方印染厂厂长;</h1><h1>张学崎被任命纺工部印染研究所所长;</h1><h1>王建庆成为常州纺织学校的党委书记;</h1><h1>郑长生留校当老师、后来赴美国深造。</h1><h1><br></h1> <h1>虽然都是从工矿基层招收来的大学生,但是在上大学期间继续安排参加学工、学农、学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还要求开展对于“封 资 修”的批判。其实这些从最基层走出来的工农兵学员 他们有着对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无限的忠诚和热爱,相反对当时的“四人帮”有着很大的抵制和鄙视…</h1><p><br></p><p><br></p> <h1>这是同济大学1975级进校的大学生在解放军部队学军时的合影照片。</h1><p><br></p> <h1>来自部队的常州学员张福金和同学一起为部队营房站岗。</h1><h3><br></h3> <h1>在学军活动中,解放军学员张福金(左一)以身作则、身兼教官,带领同学操练队列。</h1><h3><br></h3> <h1>来自常州纺工的邱铁平、梅良成等上海华纺的同学,在上海机院的合影留念。</h1><h3><br></h3> <h1>1976年底,华东纺织工学院和上海机械学院的常州同学合影留念。</h1><h1>前排左1起 李玉芳 解萍华 陈伟嫒</h1><h1>中排:周志勇 梅良诚 潘富中 张中良</h1><h1>后排:王盘大 蔡宗义 唐国大 周国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工农兵学员们来自中国的基层,了解中国国情和人民的需求。他们顾全大局,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接地气,了解基层需求,是这一群体显著特点。他们虽然基础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但接受三年及以上的教育后,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同层面的亟需人才。</b></p><p class="ql-block"><br></p> <h1>任伟民同学的传奇缩影:</h1><h1>74年进同济大学,77年毕业回国棉一厂即成为敢挑重担的技术骨干;技术专利和论文全国榜上有名;开辟常州市第一批走出国门的赴日进修生;是文革后常州首批通过省高级职称评审、省人事厅授予的高级工程师。在大学时还担任过排球队的裁判。</h1><h1>(照片中后排左一)</h1><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3>🌸 🌸 🌸 🌸 🌸 🌸</h3> <h1>陈方炯 同学1975年至1978年期间</h1><h1>圆满完成了在上海同济大学的学习。</h1><h3><br></h3> <h1>陈方炯同学把教室搬到工厂,在车间现场完成了设计图纸的最后制作,确保了毕业设计图纸的质量和按时交付。获得工厂和学校的一致好评。</h1><h3><br></h3> <h1>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厂难题。(这是苏州丝绸工学院72届同学深入车间研讨设计图纸。)</h1><h3><br></h3><h3></h3> <h1>无锡天源蔴纺厂实习欠切纺新工艺。</h1><h3>(前排左3是常州国棉三厂的朱云芳)</h3><h3><br></h3> <h1>周志勇 1973年9月至1977年2月在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工程系学习毕业。这是在离校前全班同学和系领导的合影。</h1><h1>(第二排右3为作者。)</h1><h3><br></h3> <h1>毕业分手前夕,同学们依依不舍、大学校院内合影留念。</h1><h3><br></h3><h3><br></h3> <h1>无锡轻工业学院部分74级同学合影。</h1><h3><br></h3> <h1>苏州丝绸工学院1972年级(首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团体照。其中有来自常州纺织工业局的是:</h1><h1>第三排左起第12人是张苏霞;</h1><h1>第四排左起第8人是 韩珊琴;</h1><h1>第五排左起第8人是 朱建平;</h1><h1>第五排左起第15人是江伟忠。</h1><p><br></p> <h1>欢送73级进校读书的老战友, &nbsp;</h1><h1>圆满毕业回到常州工作岗位。</h1><h1>(苏州丝绸工学院同学)</h1><h3><br></h3><h3><br></h3> <h1>苏州丝绸工学院1974年级的部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合影照。</h1><h3><br></h3> <h1>参加科技研讨会,结合工厂实际,提出任务目标,解决疑难杂症,完成毕业设计的课题。</h1><h3><br></h3><h3></h3> <h1>那个时期的毕业分配原则 基本上是定向培养,从那里来回到那里去。(来自农村的知识青年是例外。)</h1><h1><br></h1><h1>大学毕业后他们承受着比一般人更大的压力,继续进行着业余的外语和专业学习。(专业论文、外语考试、职称晋升、干部提拔)他们是最终的胜利者!</h1><h1>这是在英语中级班学习时的照片。</h1><h3><br></h3> <h1>镇江农机学院76级进校的工农兵大学生毕业20年后重回母校。交流经验,介绍成果。(现已改名江苏理工大学)</h1><h3><br></h3> <h1>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h1><h1>(左一 任伟民)</h1><h3><br></h3> <h1>当已老了,头发白<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了,</span></h1><h1>满脸皱纹,走不动了,</h1><h1>眼眉低垂,身体衰退,</h1><h1>但是他们心态安详、青春无悔。</h1><h3><br></h3> <h1>大学毕业40年 弹指一挥间。2017年5月20日,特殊的日子来相聚。同学们陆续来到了,尽管多年未见面,岁月已经苍老了我们的面容,可是我们的心依旧是那时的心,情依旧是那时的情。召集人任伟民同学一望深情地谈感慨。</h1><h3><br></h3> <h1>大学毕业四十年 今日举杯话当年</h1><h1>(左起:梅良成 周志勇 唐国大 </h1><h1> 王盘大)</h1><h3><br></h3> <h1>当年帅哥美女 如今风采依旧。左起:</h1><h1>王盘大 原常州“黑牡丹”集团总经理</h1><h1>张苏霞 原常<span style="font-size: 17px;">州丝</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绸印染厂党委书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兼工会主席</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1>朱云芳 原常州国棉三厂生产厂长</h1><h1>解萍华 原常州毛纺织厂总经理。</h1><h3></h3><h3>&nbsp;</h3> <h1>文革结束后,工农兵大学生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艰辛和挑战。压力面前他们从来就没有过退却和后悔。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家乡的经济建设。</h1><p class="ql-block"><br></p><h1><b>原常州东风印染厂团委书记何祖大是最早的1970年试点招生时被推荐到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读书的。毕业后回到家乡,努力工作,为常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先后担任过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他也是常州市的首批援疆的优秀干部,为新疆对口地区的生产发展曾经立下过大功。</b></h1><p class="ql-block"><b>(附:何祖大荣获的全国援疆先进个人奖章)</b></p> <p class="ql-block"><b>(中间一位是何祖大同志在新疆时的留影)</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h1>任伟民同学是一位复员军人,1974级进同济大学学习。是常州国棉一厂的高级工程师,常州同济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常州纺织空调除尘专业委员会主任。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h1><p class="ql-block"><br></p> <h1>在国内他曾经为多家工矿企业的空调除尘系统进行设计和解决疑难杂症,在行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三次受邀请赴坦桑尼亚为《中坦友谊纺织印染厂》的纺织车间空调除尘系统进行设计与施工,获得了赞许好评。在常州市“八五”奉献、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中成绩显著,被授予常州市立功奖状。</h1><p class="ql-block"><br></p> <h1>李宪立同学从企业中选拔出来,大学毕业后继续不断学习,兢兢业业,勇于实践,获得多方好评,曾先后担任常州自来水公司总工程师(正高工),总经理,董事长兼党委书记。</h1><h3><br></h3><h1> 他组织过重大水厂建没,提出十大服务举措,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城市供水能力、服务水平和内部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为常州供水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h1><h3><br></h3> <h1>王泰军是老三届高中生、从知青中选拔出来上大学的,毕业后被分配到常州市市政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上世纪80年代,他参与了常州市中心德安桥下繁忙十字路口的全市第一座圆盘立交桥的设计和建造。缓解了当时城市“瓶颈”的老大难问题。该项目得到国家和省、市的重大项目奖;王泰军本人在94年并获得了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后来从设计院晋升到市建委担任副主任,继续努力创新,很快被调入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担任副区长、人大副主任,直接负责新区开发项目的设计、审批、建造等工作。</h1><p class="ql-block"><br></p> <h1>还有杨建平同学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常州化工厂一直从事环保管理和技术工作。是常州市知名的环保专家。也是中国第一批清洁生产专家库成员、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环保专家组组长、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曾经是维尔利公司上市公司总工程师 。</h1><h1><br></h1><h1>他在2014年被查出肝癌住进医院,但是他勇敢、顽强、乐观、向上,战胜了肝癌,并重返岗位,期间还为常州的二个单位培养了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专业的研究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h1><h3><br></h3><h3></h3> <h1>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h1><h1>他们曾经是常州纺工系统各个工厂的管理领导者、科研发明家、技术带头人。</h1><h1>通过不断的长期努力和不懈拼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h1><p class="ql-block"><br></p> <h1>他们在纺织、印染、服装、机械、节能、环保等各个方面都取得过重大的科技成果和骄人的业绩。</h1><h3><br></h3> <h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1><h1>青春无悔,继续前行!</h1><h3>(二排左5:常州国棉一厂的张建萍)</h3><h3><br></h3> <h1>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h1><h1>工农兵大学生经受了雨打风吹,</h1><h1>人生的黄金时刻献给了祖国,</h1><h1>再多的痛苦和忧伤自己去背。</h1><h1>一辈子的辛勤汗水浇灌企业,</h1><h1>无怨无悔 也从未后退。</h1><h3><br></h3> <h1>弹指一挥间 岁月雕容颜</h1><h1>友情乃不变 举杯来言欢</h1><h3><br></h3> <h1>朱云芳同学举杯提议:</h1><h1>为我们的往事干杯!</h1><h1>为今日的友谊干杯!</h1><h3><br></h3> <h1>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他们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把握住了青春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他们为自己的完美成功感到无比的荣光和自豪。</h1><h1><br></h1><h1>今天他们都已经退休,等待他们的不忙不闲的工作会做的更加出色,迎接他们的不咸不淡的生活将会过得更加精彩!</h1><h3><br></h3><h1>历史是不该忘记的,工农兵学员做出的成绩也是不容抹杀的。特别是在那个改革开放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项事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之时,“文革”前17年培养的老大学生已远远不敷需要,而“文革”后的新大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炼,文革期间先后毕业的百万工农兵大学生,在科研生产等岗位的第一线,顽强地胜任了自己的岗位。光荣和成果同样是属于他们!</h1><h3><br></h3> <h3>(画片摘自网络)</h3> <h1>流年似水、逝者如斯。</h1><p><br></p><h1>在此我们深切地怀念二棉的孔瑞坤(73级)、针总的蔡宗义(73级)、毛纺的陈伟嫒(75级)和一棉的李玉芳(75级)等同学……,他们毕业以后忘我工作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们为常州的纺织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h1><p><br></p><h1>我们会永远缅怀他们,祝愿他们在天堂之上 一路走好。</h1><h1>🙏🙏🙏</h1><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文章发表后,收到了许多朋友的热情指导回复,在此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 特地选出几篇师友的点评发表,供大家一起交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