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是那抹不去的乡愁

三月的海棠

<h3>家乡的味道是雕刻在脑海深处的记忆,不管我们走多远,永远都牵绊着我们。如同那抹乡愁,不时得挑逗起我们的味蕾。我的老家位于秦岭南麓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曾经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因为贫穷,大山的妇女绞尽脑汁的想出各种能吃的东西,仅有的食材却可以做出花样百变的美味。记忆中的美味总能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孩子在深夜里失眠。</h3> <h3>酸菜,也叫浆水菜。是村里人一年四季家中必不可少。村里人吃面必然少不了的。红油加点辣椒花椒大蒜爆香,倒入一碗连汤带菜的浆水菜煮开,在撒点葱花或香菜。烧好的汤汁浇到面里,拌点油泼辣子。我能美美吃上几大碗。</h3> <h3>小时候,我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道秦岭,延绵不绝的大山将我们与外界分离。不管去商州市还是西安都要坐着汽车攀爬在险峻的盘山公路上好几天,遇到天气不好的气候极有可能落在山里。那窄窄的公路每次都叫人心惊胆战,生怕一不留神就掉到悬崖深处了。物资不流通的年代这酸菜几乎是整个县城里最便捷的调味品。当成吃面的浇头,炒菜是当配菜调味甚至可以直接炒了当盘菜,拌凉菜时还可以当醋使。记忆中酸菜几乎是无所不能,不管吃什么饭都离不开的。</h3> <h3>我小的时候,村里的妇女不管什么菜都能用来做酸菜。春天小溪边的田地里树林里,三三两两的年轻媳妇老人和孩子背着背篓四处寻找野菜,趁着好时节把能挖的野菜都挖回家去。野菜不要钱,弄得多的话好几个月的酸菜都有的吃了。当年我们姐妹小,妈妈一个人带我们,家里事多,有时候好心的邻居偶尔还会分一点野菜给我们,离我们家隔离好几座山的二姨也大老远的给我们送过菜。到了夏天大家菜地里种的菜多了,大多数人也就不用漫山遍野的跑了。秋天也还好,有了萝卜缨子,这个时候各家得拼了全力去多做一些酸菜,因为冬天是一点合适做酸菜的绿菜也没有。虽然有雪里蕻,但是得花10块钱的车费来回坐上5个多小时的车去县城里买。在当时是在太不划算了。我们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依靠着酸菜过活下来的。那种味道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我们的骨髓了,挥之不去。有时候生病了不想吃饭,能喝上一口酸菜汤浑身的毛孔都打开了,整个人都通透舒畅不少。</h3> <h3>还有一种食物叫豆酱,反正我们那里人是这么叫的。把黄豆煮熟发酵,拌上盐、辣椒粉、和胡花椒粉等,在太阳下收干水分。储存起来也是可以吃上整整一年的。在农村的宴席上是必上的菜品。用来炒腊肉过蒸菜是最好的美味,即使用油炒炒也是下饭的上品。</h3> <h3>豆酱炒肉,肉油激发出豆酱的香味,豆酱让肉更入味。至今这也是村里人接待贵客的一道大菜。</h3> <h3>这个叫神仙叶子凉粉。听着名字都让人很有食欲,其实是苦的,但是这是夏天降暑的圣品品。消暑比药效还快。那时候,村里人夏天要顶着酷暑去地里除草。玉米长的比人还高,里面蚊虫肆虐,又闷又热。此时家里的主妇就会再次背起背篓到山里去,撸上几大筐这种树叶,顺便采上一些金花和五味子。金花和五味子晒干可以卖钱,而且新鲜的五味子还是我们童年的水果。不过爸爸从来不让妈妈单独去,虽然陕南的深山里四处是宝藏,但是山里最让人害怕的就是蛇,夏天藏在山里的蛇十分活跃,挂在树枝上,缠在老树上,极不容易发现。每次有人去山里採树叶,家里人都是提心吊胆的。撸会的树叶放在开水里捣碎,就会形成像黑色凉粉一样的东西,在放在溪水里过过水,浇上烧好放凉的酸菜汤,呼呼噜噜吃上一碗凉凉的神仙粉暑气顿消。过滤出来的叶子晒干可以当茶叶用。神奇的是这种凉粉很苦,但是叶子泡的水却带着一丝丝甘甜之味味。爱吃苦的人能吃好几碗呢。不过这个吃多了会拉肚子的。大家之所以喜欢吃,主要可能是这个比防暑的药划算多了。不花钱,效果好还顶饱吧!</h3> <h3>五味子,和神仙叶子凉粉一样我也不爱吃。但是那种淡淡的苦味却是怎么也找不到了,如今几乎没有人再去山里采摘了,很少看到那么新鲜的了,即使有也是特别酸涩的</h3> <h3>这是金花,我们当地都这么叫,至于学名是什么但是从来没研究过。院子里种上一株,香味最是提神了。不过当年这些可都是长在深山里的。我最喜欢的是吸花里的甜水。这种花晒干后可以卖钱,小时候的好多孩子都会去山里摘花,换去些钱买纸笔。</h3> <h3>浆水鱼鱼,我们当地叫做科马古朵子,意思是青蛙的孩子,像小蝌蚪一样,不过老家人喜欢用玉米面做。夏天凉凉的鱼鱼吃下肚子,舒服的不得了,真的感觉像一个个小蝌蚪游到肚子里一样。比城里的好吃多了,至少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h3> <h3>蜷秧芽子炒腊肉。这个野菜是在不知道怎么写,就这么叫着吧,也是山里采来晒干的。野菜和腊肉的味道融合一起,哪个香啊,反正整个西安是找不出来的,美味真的难以形容。</h3> <h3>洋芋干子炒腊肉。以前每到五六月份,家家户户都在叮叮当当切洋芋片。切好的洋芋片煮到七分熟放在太阳下暴晒。干了储存起来,一直可以吃饭来年开春。吃的时候用温水泡开,和腊肉一起炒。香味浓郁,很是下饭,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做洋芋干子了。其实早些年当地人用这种办法几乎可以准备全年的菜。除了洋芋干,还有红苕干、茄子干、豆角干、豇豆干,苦瓜干、腌菜干、野菜干、笋干等等,但凡能想到的菜,都能做成各种干菜储藏着。只是现在这些越来越少了,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吃稀罕物了。</h3> <h3>洋芋馍馍。大家吃货很多种馍馍,在物资匮乏的当年,洋芋用来代替面粉,也养活了一批人呢。把洋芋打的粉碎,抹点油,放在锅里蒸熟,抹点油煎到两面焦黄,就着青椒末和蒜末,想想都流口水呢。</h3> <h3>洋芋粉饼子。洋芋这个神奇的东西和酸菜豆酱一起被我称为家长三绝。摊的厚点看起来有点像肥肉,吃起来可劲道了。巧媳妇会摊的如同纸薄,和辣椒蒜苗炒在一起,美味极了。这是一道极考验功夫的一道菜,切碎的饼炒出来不能黏在一起,每一片都要入味,还不能糊锅。很是费精神的菜。记得小时候,就有新媳妇不会做这道菜被婆婆骂哭。</h3> <h3>酸菜洋芋片。酸菜洋芋在当地是百搭的菜,怎么做都好吃。这两个菜炒在一起更是美味中的美味。宴席必上的一道菜。外面也有卖这道菜的,可是现在的厨子啊,离了调料就不会做菜了似的。炒出来的菜一股子调料味。家乡的这道菜除了盐也就是花椒和辣椒了。丝毫不会遮盖酸菜和土豆片原有的味道。这道菜每次都会吃的干干净净,连菜里的汤汁都会被争抢,记忆力大家老是抢汤汁来泡米饭或者拌面条。每次扶着圆滚滚的肚子,那种满足感觉得此生无憾了。</h3> <h3>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吃的最多的菜,也是最常见的,有的菜品已经渐渐不会有人做了。随着物资的充盈,封山育林迷茫了进山的路,神秘的大山再次充满惊险,大山给予的馈赠渐渐被遗忘,许多美味回到了故乡也不一定能再次尝到。然而也就是这种牵挂,让我难以忘怀,无论我身在何处。</h3>